黨員干部的言行有示范效應,日常要求應更嚴一分,自我約束須更緊一層。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學習老干部負面言行提醒本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學習老干部負面言行提醒本心得體會1】
最近,關于負面言行清單也引起了社會熱議。據現代金報等多家媒體報道,從7月份起,一些負面言行將被當回事。七一前夕,寧波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直機關黨工委聯合編印了一本《機關黨員干部負面言行提醒本》,將以電子版和紙質版的形式在全市51萬名黨員中推廣。
官員中有一種難聽的話叫“負面言行”,這是黨和政府形象上的點點“黑斑”,這是黨和政府公信力上的點點“硫酸”,不斷地侵害、腐蝕黨在人民群眾心中“高大上”的認識,卻讓冷漠、不作為、缺官德的官員形象不斷地刻畫了出來。
官員刻畫出來的“負面言行”形象,折射出黨性的消磨,民心的缺失,官念的斷鏈,不僅僅是笑話,更是群眾怨言、怒氣的“劣根”所在,有這樣的一種潛認識,官員又如何讓百姓信服,又如何能做好群眾工作?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為官者不為群眾做事,卻只想憑喜好,按習慣辦事,這樣的言行舉止,不單單是個人人品修養的“缺角”,更是任性的權力觀,這就不僅僅是笑話、言辭不當的錯了,而是“小不改則亂全局”。
《機關黨員干部負面言行提醒本》看似是對官員套上了緊箍咒,提出了新要求,對言行舉止有了更規范的要求,是責任上的加碼。但是換一個角度,“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看似是嚴厲背后卻是慢慢的關懷之情,關愛之心,是希望官員能夠以此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少走人生的彎路。
嚴以修身,利用提醒本對官員嚴格要求是希望官員能夠引起重視,不要對“負面言行”一笑而過,而是要認真對照,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彌補不足,才能掃除自己思想中的“污垢”,帶著更純高的黨性,更深的為民服務決心,當好服務群眾的好官。
【學習老干部負面言行提醒本心得體會2】
“你這個事情不歸我們管,你問我我也不知道。”“你這個是歷史遺留問題,沒辦法解決的,就是找領導也沒辦法。”“我們還沒上班,等上班了你再來。”……日前寧波市編印的一本《機關黨員干部負面言行提醒本》,包括44條負面言語、24項負面行為,將黨員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常見的負面言行以“清單”方式一一列出,讓負面言行亮丑現行,人戒人畏。據稱,今后如果黨員干部被發現存在提醒本上的負面言行,將會被領導約談,甚至可能影響個人考評。
諺語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以形容語言的不同效果。其實,即使做一個普通百姓,對人也要“好好說話”。言語溫和,與人為善,不僅具有親和力,且能讓對方接受和認同。當然,不會說話,“哪壺不開提哪壺”,傷害的畢竟是個人關系。但黨員干部不同,尤其是整天與百姓打交道的官員,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窗口工作人員,話說得好惹人笑,話說得不好惹人惱,惹人怒,惹人跳。所傷的就是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就是組織形象政府公信。正因為如此,官員說什么,怎樣說,一點兒馬虎不得,一點兒也隨便不得。
不能不說,一些負面的話語雖然極具殺傷力,在群眾中易造成負面影響,危害黨群干群關系,但并沒有觸及法律法規或黨紀黨規。因為介于合格黨員和觸犯紀律之間,即使有負面言語,似乎也不好處置。寧波市將常見的負面言行以“清單”方式一一列出,以圖文并茂口袋書的樣式進入官員的日常生活,意在隨時提醒黨員干部,自然會讓人產生敬畏之心和自我約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