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已過,為了淡化節日氣氛,強化工作紀律,預防節后"懶、疲、散"現象,讓干部回崗收心,盡快進入工作角色,各部門要迅速采取四項舉措,力爭在新的一年開好頭、起好步。下面小編搜集整理了機關干部紀律作風整頓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機關干部紀律作風整頓心得體會1】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作風紀律建設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都有其迫切性和必要性。加強作風紀律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漫長的過程,這項工作的開展,有利于黨員干部加強個人修養、樹立良好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工作習慣,為加強責任心,提高執行力提供約束機制。我們要以加強作風紀律建設活動為契機,加強學習、自查自糾、建立良好的機制,切實做到精神更加振奮、作風更加務實、行為更加規范、服務更加優質、紀律更加嚴明,為確保各項工作和目標任務的順利實現打下良好的基礎。
抓作風紀律建設,貴在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增強作風紀律建設的自覺性。作風是一個人、一個干部、一個員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外在體現,是其理想信念、政治理念、道德境界的再現;紀律則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每個先進的政黨和優秀的團隊都有其嚴明的組織紀律來約束其成員的言行。黨員領導干部加強作風紀律建設,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質量,既是基層民眾的迫切期望,又是履行好本職工作的基本要求,我們務必深刻認識加強作風紀律建設的重要意義,統一思想,自覺參與到此項活動中來。
二是要切實解決作風紀律建設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十八大后,黨中央、國務院一再強調加強作風紀律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黨員領導干部務必帶頭遵守,認真執行。廣大黨員干部在工作中要進一步大力倡導勤奮好學,學以致用;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真抓實干,務求實效;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顧全大局,令行禁止;發揚民主,團結進取;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等良好風氣,這些良好風氣的養成,是加強黨員領導干部作風紀律建設的基本內容,也是實現黨員領導干部作風紀律進一步轉變的鮮明標志。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節約一張紙、一支筆、一度電、一滴水做起,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真正做到人人是形象,事事樹形象,筑牢作風紀律的銅墻鐵壁。
我們相信,通過開展作風紀律建設活動,將不斷促使黨員領導干部以嚴明工作紀律、培養人格力量為著力點,自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在思想作風上,突出與時俱進;在學風上,能夠學以致用;在工作作風上,注重執行、注重效率、注重質量、密切聯系群眾;在生活作風上,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改正不良風氣,加強工作責任心,把心思用在事業上,把精力花在學習上,把功夫下在落實上,不斷提高執行力,確保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實現!
【機關干部紀律作風整頓心得體會2】
抓早動快,堅持三個結合,扎實開展機關“兩對照、三查找、四提升”(對照黨章黨規、上級部署,查找遵規守紀、服務群眾、工作擔當方面差距不足,促進遵規守紀、精神狀態、擔當盡責、工作效能全面提升)思想作風紀律整頓活動。
一是貫穿學習主線,堅持與貫徹落實中、省、市、縣各次重要會議精神相結合。將學習貫穿始終,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各級組織部長會議精神作為思想紀律作風整頓的學習重點,持續開辦組工講壇,聘請專家講課,認真學習把握“四個全面協調推進”、“五大發展理念”、縣域發展“六個升級”等關鍵要義,堅持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以學促工,以工帶學,著力開闊思路,發散思維,提升境界,為更好理解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規范運行管理,堅持與切實轉變組工干部隊伍作風相結合。深入學習貫徹中、省紀委六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把“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作為組工干部的座右銘,始終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從細從嚴管理機關,進一步強化上班簽到、外出報備、財務審批、業務例會、接訪服務、績效考核等管理機制,促進黨員干部守紀律,講規矩,以常態化抓作風、轉作風、改作風規范內部運行,先行示范,做好表率,為著力錘煉干部品格和隊伍形象創造優勢條件。
三是突出落實落細,堅持與推進當前重點工作相結合。貫徹從實從嚴要求,抬高工作標桿,提前謀劃縣、鎮換屆基礎工作,督促各鎮(街)、部門抓緊落實市縣“四位一體”基層組織建設年工作部署要求,分解下達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任務,持續推進“五包促五化”、“千名干部進百村包萬戶助農增收促和諧”活動,增強干部群眾聯系,緊密配合相關部門抓好精準脫貧、項目建設、民生工程、全域旅游、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等重點工作,努力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為早日實現“追趕超越、富民強縣”目標匯聚更強動力。
【機關干部紀律作風整頓心得體會3】
紀律是團隊集體利益和工作正常進行必要的保證。紀律是明確下來的規章、條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一個團隊都有自己必須遵守的制度。遵紀守法是每一個人進入社會首要的一個要求。沒有紀律觀念的人,在團隊中是沒有辦法生存的。即便是鉆各種空子還在生存,他的職業生涯一定不會順暢,他的事業一定不會成功。
談到紀律,有些人往往有逆反心理。有些人還會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調淡化紀律的嚴肅性。比如說文化單位應該尊重人的個體差異,文化單位的工作紀律應該靈活掌握,創新需要寬松的環境等等。這些論調看起來冠冕堂皇,其實是強詞奪理。因為,制度中明確有彈性要求的工作,可以采取彈性管理。制度中明確有剛性要求的工作,必須采取剛性管理。比如,報社規定市場營銷人員不坐班,在周六周日工作的培訓人員每周可以有兩天調休,編輯人員每月有兩天深入校園的時間等,除此以外,都應該嚴格遵守報社的簽到制度。在創作中,我們要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研究討論中,我們鼓勵“頭腦風暴”,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但是,已經明確下來的工作紀律,顯然不在此“允許自由”的范圍內。
紀律其實也是執行力。參加過軍訓的同志,參加過拓展訓練的同志,都應該明白,執行力是一個團隊的核心競爭力。紀律是保證執行力的先決條件,什么是紀律?紀律首先是服從,下級服從上級、部門服從報社、報社服從主管主辦單位和其他管理單位。令行禁止,決定的事和布置的工作必須有反應、有落實、有結果、有答復。服從是任何領導干部的基本素質,也是對報社所有員工的基本要求。
有些員工提到服從就反感,有些領導干部羞于要求員工服從,這都是不成熟的表現。
紀律是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貫徹各種會議決議,完成上級單位和報社各項工作任務的保證,這是干部員工必須履行的職責。當然,自律是紀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干部必須帶頭遵守有形的規章制度和無形的企業文化,這是貫徹紀律的關鍵。任何干部、員工都不得將個人、親屬、朋友、小團體的利益凌駕于企業利益之上。
雖然報社的干部員工來自五湖四海,但既然在報社做事,工作習慣必須適應報社的紀律。形成紀律是一個人、一個團隊在復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中生存、發展乃至成功的基礎。從學習規則,遵守紀律,樹立紀律意識,刻意使自己的行為服從于紀律,到自覺把紀律變成自己的習慣,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需要克服自身許多不完善之處。但只有把紀律變成為習慣,團隊才能具備持久的戰斗力。由紀律約束到自律,到嚴格自律,不僅是團隊的要求,也是一個人成長成功的要求。只有把紀律變成習慣,做任何事情都會按照規則去進行,才能做到“隨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