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研修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研修活動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研修活動方案1
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開展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實踐過程獲得道德觀念與法制意識的提升。我們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踐活動的過程,通過組織社會調查的方式來進行實現,讓學生們在調查的過程中,發展了知識素養,強化了自身能力,培養了公共參與意識。以下就根據具體的實踐活動內容,進行分別介紹。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實踐活動的開展意義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以基本的道德準則與法制常識組成的重要思想課程。在學生學習道德與法制知識的過程中,如何加課本知識轉化為自身的實踐能力,是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關鍵。而道德與法治實踐活動,正是將道德與法治知識有效結合生活實踐的最佳路徑。
首先,道德與法治實踐活動,能夠深化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人類學習任何知識的最終目的,都是需要在實踐中進行運用的,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基于實踐經驗加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過程中,本身就是一種再次學習的過程,這種學習以實踐為依托,能夠更加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其次,道德與法治實踐活動,能夠加強學生的道德實踐能力。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他們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具體的實踐措施來完成活動。在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需要進行實踐活動的同時,學生的道德實踐能力將會得到有效的鍛煉,將書本的理論轉化為實踐的力量,使學生能夠獲得真實的實踐經驗,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
二、社會調查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
我們在道德與法治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本著發展學生道德實踐能力的要求,從易開展、易提升、有意義的角度,組織學生進行以社會調查活動為主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社會調查中,獲取了道德觀念與法制意識的提升。社會調查可以使學生利用課本知識,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深入調查周圍居民,獲取第一手的調查資料。再經過資料的匯總和分析,師生共同總結出調查報告,揭示社會生活中人們的.道德意識與法制觀念狀況,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有效鍛煉實踐操作能力。
例如我們在以“公民的憲法意識”為主題的社會調查實踐活動中,根據道德與法治教材的憲法內容與主要知識點,制作了“公民的憲法意識”調查問卷。問卷共分為10個選擇題,每個選擇題有四個不定向的選項,通過這10道問題可以反映出被調查者具有怎樣程度的憲法意識。如第一題“你知道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嗎?”選項為“a.知道b.不知道c.不清楚d.不關心”學生們在以小組為單位,深入到社區進行問卷調查之后,5組學生共發放了xx0份調查問卷,回收到了158份。其中第一題選a的有98人;選b的有13人;選c的有23人;選d的有24人。表明62%以上的被調查群眾,知道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這樣的調查形式既鍛煉了學生的公共參與能力,又讓學生結合現實數據獲得了知識提升,十分適合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進行開展。
三、社會調查實踐活動的開展成效
我們除了組織“公民的憲法意識”社會調查實踐活動之外,還組織過“公民的誠信意識”、“公民的網絡道德意識”、“公民的社會責任感”、“公民的愛國意識”等一系列的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在這些調查實踐活動中,學生們積極參與活動的開展,使自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均取得了較大提升。
具體來說,通過實踐活動,首先使得學生們的公共參與意識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學生們通過社會調查的方法,為社會的道德發展狀況以及法制觀念狀況進行實地調查,凸顯了學生在服務于公共事業中的熱心,讓學生具備了良好的公共參與意識。
其次,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們更加樂于進行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了。學生通過社會調查搜集到第一手的調查數據,使他們深切認識到了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育意義與實踐意義,讓他們在參與實踐活動的同時,有效激發了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熱情,從活動中獲得了知識與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踐活動作為教學的重要支撐,可以使學生將書本上的知識真正內化為自身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們真正學會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我們通過以社會調查為主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效培養了公共參與意識,使學生們能夠利用自身的知識與能力,服務于公共事業,有效培養了學生的道德觀念與法制意識。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研修活動方案2
依據《鎮賚縣20xx年“互聯網+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全員培訓實施方案》的總體要求,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培訓將采取集中培訓(即全縣教學大檢查、大學區研修活動)和教師工作坊研修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為全面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水平和學科素養,開展好本學科領域教育教學知識的培訓,特制定鎮賚縣初中道德與法治工作坊研修計劃。
一、研修目標
通過學習使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全面提升教書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的'根本任務,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利用多種形式,組織、引領教師在專題講座、主題研討、觀課議課等活動中了解和掌握本學科教育教學發展新動向和新知識,解決教育教學熱點問題,即重點理解部編版教材的編寫理念、教材結構、教學策略、教學方法;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二、研修對象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
三、研修內容
1.專題講座:
朱之文副部長關于做好“三科”教材培訓工作講話,充分認識教材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
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新教材的編寫思路和整體框架介紹、教學指導及實施建議等
2.觀課議課:選擇本學科優秀教師的課程資源研討
《成長的不僅僅是身體》,錄一段微課題目自選
3.主題研討:從本學科教師實際需求和問題出發,設計教師感興趣的的話題或者亟待解決的教育教學問題。
怎樣讓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更貼近?
如何開展集體備課?
如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如何在教學中滲透價值觀的?
4.集體備課:
根據教學進度確定《少年有夢》、《認識自己》、《家的意味》、《守護生命》
四、研修方式
觀課議課、主題研討、專題講座、集體備課等。
五、研修時間
20xx年8月——12月
六、研修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為了使坊內工作順利開展,成立研修組織。
1.成立工作坊研修組織
坊主:xx
管理員:xx
2.組建道德與法治QQ群
建立道德與法治QQ群,加強群內溝通交流,使教師盡快入坊,了解工作坊的具體模塊內容以及學習研討的操作步驟,領會如何發帖、上傳日志、參加研修活動等等。
3.加強工作坊過程管理
坊主、坊管理員要負起責任,按時組織和發起研修活動,教師按照工作坊考核方案的各項內容要求,保質保量參加評論、上傳日志與教學資源。加強教師線上、線下學習指導與監督,并依據考核方案對坊成員研修績效進行考核評估。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研修活動方案3
一、研修目標任務
國家統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新教材,自20xx年秋季學期統一在全國一年級和七年級首先使用推廣以來,我縣一線教師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加強對新教材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在教學實踐中也遇到一些困惑。召開本次研修活動的目的是破解教師們心中的困惑,樹立新的教材觀,樹立“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的觀念,充分拓展教材資源。
二、研修活動時間
20xx年××月××日
三、參與研修人員
××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師
四、研修活動主題
破解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樹立新的`教材觀。
五、研修活動內容
1、聽課“品”新教材特質?
(1)同課異構示范課:課題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
執教老師(×××老師,×××老師)。
(2)聽課專家從新教材觀的角度點評示范課。
2、暢言“話”新教材疑惑
參研教師,針對《道德與法治》教材特點、教材編寫、教師對教材使用的一些看法及遇到的教學疑難等問題暢所欲言。
3、交流“談”新教材目標?
聽課專家、教師針對參研教師提出的教學看法和教學疑惑進行全面診斷和交流。
4、指導“引”新教材方向
專家就“如何樹立新教材觀”進行專題講座。
5、反思“悟”新教材教學
每位參研教師撰寫一篇研修心得。
六、研修活動要求
1、參研教師必須遵守活動紀律,不得遲到、早退、曠課。
2、以書面形式認真總結、整理新教材使用中的經驗和困惑,用于討論交流。
3、研修心得不得網上下載,字數不少于1000字。
4、遵守活動會場紀律。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研修活動方案4
根據《濟源市教師工作坊研修計劃(20xx-20xx)》的通知(濟教師〔20xx〕68號)的文件要求,結合我校道德與法治教師實際情況,成立濟水一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工作坊,活動方案如下:
一、工作坊成立的背景
思政課是一門靈魂課程,鑄魂育人是它的使命。三尺講臺雖小,但立德樹人責任重大。課程標準指出:中小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教學要密切聯系中小學的思想和社會生活實際,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循序漸進地講述有關的道理,注意克服成人化和概念化的傾向”,所以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采用以事說理、以事喻理、以事彰理教學方法,即用事實來驗證理論,理論聯系實際,這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思想政治教師,平時要多深入實際生活,多做調查研究,多看電視,多讀報紙雜志,多聽廣播,特別是電視中的新聞聯播、經濟信息、焦點訪談等專題節目,從中收集大量的政治、經濟、哲學、人生、品德等方面非常好的事例,及時運用這些事例去輔助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
二、工作坊研修主題與方向
通過以事說理、以事喻理、以事彰理,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三、工作坊主持人
孔新顏 濟源市學術技術帶頭人
四、研修活動形式
以常規課堂教學和集中研修相結合的方式;
研修活動:理論研討活動和專題研討;
研討形式:集中研討和微信研討;
活動形式:講座、視頻學習、理論研討、學習反思
五、研修時間
每月第二周周四
六、工作坊工作制度
1.學習制度
(1)學期初工作坊成員要制定個人研修計劃;
(2)每次活動前提交個人研討材料;活動后提交個人學習總結或反思;
(3)通過看電視,讀報紙雜志,聽廣播,收集事例,及時運用這些事例去輔助政治課教育教學,并把資料整理,上傳公眾號。
(4)活動以課例研究為研修形式,活動以同課異構、專題講座、課題研究等方式進行。
2.工作制度
(1)按時參加工作坊的研修活動,不得遲到早退;
(2)添加“濟水一中道德與法治工作坊”微信公眾號,
(3)加入“濟水一中道德與法治工作坊”交流群,交流教學心得,研討研究成果,增強教學能力;
(4)工作坊要做好考勤記錄;
(5)工作坊成員各項材料必須按時上交,做好資料收集工作。
3.考核制度
(1)各成員必須按時參加研修活動,有事請假,不得無故曠會;
(2)成員每個學期參加工作坊學習交流的次數不得少于4次。違反者自動退出。
(3)參加研修活動時不得遲到,遲到兩次者自動退出;
七、工作坊成員
孔新顏 孔寶勤 高金歌 宋亞娟 鄭亞萍
馬小艷 商艷平 劉艷玲 公秋霞 盧利波
崔明中 盧蘇芳 楊麗麗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研修活動方案5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研修活動方案 篇根據《濟源市教師工作坊研修計劃(20xx-20xx)》的通知(濟教師〔20xx〕68號)的文件要求,結合我校道德與法治教師實際情況,成立濟水一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工作坊,活動方案如下:
一、工作坊成立的背景
思政課是一門靈魂課程,鑄魂育人是它的使命。三尺講臺雖小,但立德樹人責任重大。課程標準指出:中小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教學要密切聯系中小學的思想和社會生活實際,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循序漸進地講述有關的道理,注意克服成人化和概念化的.傾向”,所以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采用以事說理、以事喻理、以事彰理教學方法,即用事實來驗證理論,理論聯系實際,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思想政治教師,平時要多深入實際生活,多做調查研究,多看電視,多讀報紙雜志,多聽廣播,特別是電視中的新聞聯播、經濟信息、焦點訪談等專題節目,從中收集大量的政治、經濟、哲學、人生、品德等方面非常好的事例,及時運用這些事例去輔助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
二、工作坊研修主題與方向
通過以事說理、以事喻理、以事彰理,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三、工作坊主持人
xx濟源市學術技術帶頭人
四、研修活動形式
以常規課堂教學和集中研修相結合的方式;研修活動:理論研討活動和專題研討;
研討形式:集中研討和微信研討;
活動形式:講座、視頻學習、理論研討、學習反思
五、研修時間
每月第二周周四
六、工作坊工作制度
1.學習制度
(1)學期初工作坊成員要制定個人研修計劃;
(2)每次活動前提交個人研討材料;活動后提交個人學習總結或反思;
(3)通過看電視,讀報紙雜志,聽廣播,收集事例,及時運用這些事例去輔助政治課教育教學,并把資料整理,上傳公眾號。
(4)活動以課例研究為研修形式,活動以同課異構、專題講座、課題研究等方式進行。
2.工作制度
(1)按時參加工作坊的研修活動,不得遲到早退; (2)添加“濟水一中道德與法治工作坊”微信公眾號,(3)加入“濟水一中道德與法治工作坊”交流群,交流教學心得,研討研究成果,增強教學能力;
(4)工作坊要做好考勤記錄;
(5)工作坊成員各項材料必須按時上交,做好資料收集工作。
3.考核制度
(1)各成員必須按時參加研修活動,有事請假,不得無故曠會; (2)成員每個學期參加工作坊學習交流的次數不得少于4次。違反者自動退出。
(3)參加研修活動時不得遲到,遲到兩次者自動退出;七、工作坊成員xx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研修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尊重他人》教師招聘初中道德與法治說課稿08-07
道德與法治作文05-18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06-16
法治宣傳活動方案04-12
(經典)道德與法治作文3篇08-21
農村法治宣傳活動方案03-12
教師網絡道德研修計劃09-05
道德講堂活動方案05-08
道德與法治優秀手抄報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