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馬鈴薯高產創建活動方案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馬鈴薯高產創建活動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為提高馬鈴薯單產水平,增強馬鈴薯綜合生產能力,推動我省馬鈴薯生產的發展,按照農業部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我省生產實際,制定20xx年馬鈴薯高產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義
山東是馬鈴薯生產大省,隨著農業生產發展、種植業結構調整以及市場需求量的增加,我省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增長,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單產逐步上升,良種普及率和脫毒薯應用量迅速擴大。在許多地區已經建立了一大批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基地,出現了馬鈴薯專業生產縣(市)、專業生產鄉(鎮)。馬鈴薯已成為一些地區支柱產業,成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之一。
通過開展馬鈴薯高產創建活動,進一步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集成高產配套栽培技術,依靠科技進步,主攻單產,充分挖掘馬鈴薯生產潛力,提高品質,節本增效。通過樹立典型,示范展示,輻射帶動,推進馬鈴薯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全面提升馬鈴薯的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二、任務目標
20xx年山東省選擇6個縣(市、區),建設馬鈴薯高產創建示范片6個,每個片面積1萬畝。具體創建地點和任務目標為:
三、承擔單位與分工
由省農業廳生產處、省農技推廣總站具體負責總體方案的制定并組織落實。成立省級領導小組與專家指導小組,組織開展高產創建專題培訓與指導,組織高產創建檢查與測產評比等工作。
各項目縣(市、區)農業局根據部、省要求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確定萬畝示范區,制定操作技術規程,成立高產創建活動縣級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小組,負責高產創建各項具體工作落實。包括組織縣、鄉級農技人員和示范戶的技術培訓,組織新品種(系)引進;高產攻關田、示范田落實到戶、到田,技術和物資服務到位,確保完成各項任務指標。
四、進度安排
項目實施工作分五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年1月至2月初。制定項目實施方案,進行項目區規劃;部署任務,落實地塊、農戶;開展技術培訓;引進優良脫毒馬鈴薯品種,做好催芽、備播工作。
第二階段:20xx年2月上中旬至3月上旬。2月上中旬大中拱棚播種,2月下旬小拱棚播種,3月上旬地膜播種。
第三階段:20xx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下旬。3月下旬至4月上旬馬鈴薯晚疫病防治現場指導,4月上旬對基地村技術管理技術培訓。
第四階段:20xx年5月。上中旬召開產銷聯誼會和現場觀摩會,下旬組織有關專家進行測產驗收。
第五階段:20xx年6月。對實施單位和項目參與人員進行績效考評,撰寫總結報告,提出進一步示范推廣的意見。
五、保障措施
(一)技術保障
為確保項目區的種植質量,提高種植水平,項目區內采取統一機耕、催芽播種、統一配方施肥、統一設施栽培。
1、推廣優良品種。推廣應用魯引1號、荷蘭15號、早大白、克新系列、東農303等高產抗病品種。
2、采用脫毒馬鈴薯種薯。高產示范田全部采用脫毒G2、G3良種。
3、提高耕耙質量。基地內實行統一機耕、整地,要求耕深20~25cm,土壤上松下實。
4、切塊催芽、藥劑拌種。每畝需種薯150kg左右。播前20~25天將種薯置于溫暖有陽光的地方曬種2~3天,同時剔除病薯、爛薯,然后進行切塊。切塊時充分利用頂端優勢,螺旋式向頂端斜切,最后按頂芽一分為二或一分為四,每塊種薯保有1~2個芽眼,重量25~30g。晾干刀口后放在溫度為18~20℃的室內采用層積法催芽,待芽長到2cm左右時,放在散射光下晾曬,芽綠化變粗后即可播種。
藥劑拌種可減輕由于種薯帶菌造成的苗期黑痣病、干腐病等病害的發生。可用50g撲海因50%懸浮劑混合高巧60%懸浮種衣劑20ml,加到1升水中搖均后噴到100kg種薯切塊上,晾干后播種。
5、適時定植,合理密植。拱棚種植于2月上中旬播種,地膜覆蓋栽培于2月下旬播種。畝播種在4500株左右。起壟雙行栽培,大行距85~90cm,小行距25cm,株距20~25cm。起壟單行栽培,行距70cm左右,株距20~25cm。
6、科學施肥。畝施有機肥5000公斤,馬鈴薯配方肥(15-12-18)100公斤。
7、及時防治病蟲害。加強對馬鈴薯晚疫病、病毒病的防治。
(二)工作措施
1、強化領導,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項目領導小組由省農業廳王培泉副廳長任組長,廳生產處解洪起、省農技推廣總站曲召令為成員。負責統一部署、組織實施、協調工作,保證按計劃要求順利實施。山東省農科院王培倫研究員、省農技推廣總站徐兆春研究員、高中強研究員等組成技術指導小組,負責制定和落實技術方案,開展技術培訓、現場指導和組織驗收、總結等工作。各縣(市、區)也要建立相應的組織,吸收項目涉及鄉(鎮)的領導和技術骨干參加。
2、強化協作,建立目標責任制。加強與農業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推廣部門的協作,按照省制定方案的要求,做好項目落實和對接。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實行領導小組和技術小組聯席會議制度,采取領導小組組長和技術小組組長雙負責制。領導小組成員按照季節包片督導;技術小組要建立聯系點制度,按照作物包片指導,把良種良法直接送到田間,技術要領直接到人,分工負責,層層落實責任制,明確責任,嚴格獎懲。
3、建立高產創建活動實施檔案。為保證高產創建活動工作具體化和制度化,各示范縣(市、區)和有關承擔單位都要對高產創建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全程記錄,收集保存好圖片、文字、影象等資料,歸檔整理,建立全程的工作、技術檔案。
4、加強資金管理,保證專款專用。各示范縣(市、區)要積極爭取當地領導和財政部門的支持,努力籌措和用好高產創建活動資金。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加強補助資金的管理,實行專帳支付,建立資金管理檔案。
5、采用科研、推廣、生產及相關企業一體化的高效運作模式。在高產創建活動中要充分發揮科研單位育種、栽培技術和專家優勢,結合省、市、縣、鄉農技推廣網絡優勢,把優良品種配套技術直接送到生產者手中,服務及時到位。
6、建立攻關田、示范方,設置宣傳標牌。在項目區內按照產量指標由高到低、面積由小到大建立高產攻關田、示范田,設立十畝方、萬畝方,層層輻射,以點帶面。在攻關田和核心示范區設立固定宣傳標牌,便于觀摩學習。
7、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培訓力度。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會、技術講座、媒體宣傳等多種形式,提高項目區農技人員和農民的科學種田水平。省農業廳負責組織技術骨干的師資培訓,市農業局負責組織縣鄉農技人員和示范戶的技術培訓。技術人員在關鍵時期要深入到基地進行指導,作到每村一名技術員、戶均一個明白人、戶均一張明白紙。要求技術人員包村包戶,統一技術指導。
8、搞好檢查督導和驗收總結。各項目縣(市、區)農業局要及時上報高產創建活動進展情況,省農業廳在關鍵生產環節抽調人員搞好檢查督導,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馬鈴薯收獲前先由當地組織好產量自測,然后由省農業廳統一組織安排產量復測、驗收。
【馬鈴薯高產創建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文明創建活動方案02-20
文明班級創建活動方案12-10
村文明創建活動方案12-08
文明宿舍創建活動方案12-08
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方案01-28
學校文明創建活動方案05-15
文明校園創建活動方案08-29
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方案12-05
文明創建活動實施方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