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自然角觀察活動方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幼兒活動觀察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活動觀察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活動觀察方案1
觀察地點:晨間區域、日常人際交往觀察內容:
本月,昀昀的常規意識不太好,常常自己分心,舉手明顯沒有中班上學期那么積極,所以其它小朋友都不太愿意和昀昀一起玩,從昀昀的角度出發,可能是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由于表達不清,又不知道用什么方式。通過觀察我發現,昀昀很喜歡當圖書管理員,只是每次都會很兇,小朋友稍微說了一些話就馬上把書收掉了。
在區域活動中,昀昀還是沒有很明顯的選擇意識,區域開始后,就到每一個地方轉轉看看,看看其它小朋友是怎么玩的,如果有興趣會坐下來玩一玩,或者繼續轉轉看看,在老師的指導下比較喜歡去美術區,這次美術區正好是畫大馬路上的東西,在給她講清楚要求后,能夠定心的坐下來畫一畫。昀昀媽媽也很重視孩子口齒不清的問題,因此在園外報名了語言培訓課。語訓課的主題正好是汽車,所以她畫起來也相對熟練,畫完以后還涂色,邊涂還講
“汽車”“汽車”,還給我介紹說這是“消防車”“119”發音很清楚,畫完的汽車要求要剪下來,固定到馬路的模板上,跟她講了幾遍,都沒有效果,她很執著的指著她的.畫要放到衣帽柜里去,表情嚴肅的說:“我想要帶回家”。整個美術區的時間都能堅持坐定,畫完后還有很快樂的滿足感
在有一次的晨間桌面游戲中,由于下雨,所以可以多搭一會,還可以請小朋友介紹,幾個小朋友拿了自己搭的玩具到前面來介紹后,昀昀也舉手了,很難得,我就請她來介紹,她拿著自己的玩具,不太清楚的說是“月餅”,聽了幾次才聽清楚,在我的帶領下,小朋友拍拍手表揚了她,并且請她和其它介紹玩具的小朋友一樣,把玩具放到自然角上展示,那天早上,昀昀開心了好久!分析與措施:
由于喜歡畫畫,所以昀昀對于美術區很感興趣,沒有老師的指導也會去漫無目的的畫一畫,如果以后區域中,有意識的引導她去參加一些閱讀區,看圖講述,讓她有機會說,也鍛煉鍛煉她其它的能力。
盡管,昀昀是個表達能力比較差的小朋友,但是從日常觀察中發現昀昀還是很渴望和大家一樣需要交流和鼓勵,只是昀昀在交往的過程中似乎沒有注意到方法,我也將觀察內容及時與昀昀媽媽進行溝通,并達成一致——對于她有進步的地方就應該及時的表揚鼓勵!
幼兒活動觀察方案2
一、幼兒基本情況
貝貝:女,4歲半,幼兒園中班幼兒,該幼兒自出生后一直由其奶奶撫養,一直到入園前不久才由其父母領回家中,該幼兒文靜、內向、膽小、性情孤僻、不合群。
二、觀察記錄
觀察時間:
行為表現:每天來幼兒園總是哭哭啼啼,拉著媽媽的手不愿放開,到班上后總是一個人靜靜的坐,不和小朋友一起玩
問題的分析:該幼兒由于幼兒是插班生,因此和其他小朋友不太熟,有時,想加入到他們的.游戲行列,但是沒有人主動地請她,每一次都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加入游戲,比較被動,所以不能很好地投入游戲。據調查,該幼兒自小到大,一直由奶奶帶著呆在家里,極少出去玩,更難與其他幼兒交朋友。教育措施:加強愛心教育通過談心和故事,啟發引導幼兒,使幼兒能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勇敢、主動地和小朋友一起玩,在此基礎上,教師時刻和她保持親密的關系,并讓其他幼兒感覺到,從而使其他幼兒自內心發出想和該幼兒交朋友的愿望,私下里,教師發動幾位能力強的幼兒和該幼兒做好朋友,帶好做游戲,經過三周的努力,該幼兒變得活潑多了,也開口說話了,能和別人一起做游戲。
觀察時間:20--年10月
行為表現:上課時,小朋友齊聲唱著歌,我發現她邊唱歌邊表演著可當她發現我在注意她時,馬上害羞地低下頭,我裝成沒看見,過了一會她又跟著唱了起來,她的聲音好聽且節奏感強。
問題的分析:父母關系不和,母親經常在外玩,父親較孤僻,不太愛講話,只要該幼兒不順她母親的意,她媽媽就又打又罵,造成幼兒心理緊張,這就造成了家庭氣氛沉悶,缺少輕松、愉快的氛圍,幼兒缺乏鼓勵,沒有自信心。
教育措施:
通過游戲活動等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的愿望,充分發揮該幼兒的語言、音樂才能,增強她的自信心,經過多次活動,該幼兒的臉上出現了笑容,也能主動來幼兒園了,為了穩定幼兒的情緒,我通過家庭將矯治計劃、方案告訴家長。使家長明確,并積極支持配合教師進行矯治。和家長取得聯系,要求家長配合,協同教育。
幼兒活動觀察方案3
觀察對象:
姓名:xxx
年齡:6歲
性別:女
家庭狀況:昀昀和哥哥、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她的爸爸媽媽工作比較忙,所以常常很早就送到幼兒園。昀昀有個哥哥,在讀小學一年級。昀昀的爸爸是個不拘小節的人,常常做事的時候有些馬虎;媽媽是個體經營戶,平時因為要做生意的原因,所以比較忙碌。
觀察背景:昀昀是個活潑可愛的女生,常常撲閃著大眼睛吐吐舌頭,樣子可愛極了。她的開心的事,就是畫畫和好朋友游戲,每當快樂的時候,昀昀總會忍不住咯咯笑出聲。可是,昀昀也有苦惱的地方,學習習慣比較松散,做事的專注力比較差;加上先天口齒不清(平翹舌部分、清晰度低),雖然昀昀也會和小朋友進行交往,但是好朋友往往僅限在小組中固定的幾個小朋友,昀昀存在著與人交流的心理障礙,特別是當聽到別的小朋友說‘我聽不懂你說什么’的時候。昀昀的家長是如何看待昀昀的缺點?如何提高昀昀的專注力和自信呢?帶著這些疑問,我選擇了昀昀作為觀察對象。
觀察目的:
1.改善交往的數量:提高同伴交往的頻率,擴大同伴交往的范圍。
2.從喜好的繪畫入手,提高與同伴交往的自信,同時改善自身做事不專心的學習習慣。
3.及時了解昀昀的語言發展狀況,并在日常生活中矯正錯誤的`發音。
觀察記錄一:觀察時間:3月1日觀察地點:晨間區域觀察內容:
在區域活動開始后,如果沒有老師跟隨指導的話,昀昀比較喜歡各個區轉悠,由于不太喜歡與別人交流,加上老師常常在一個組指導,昀昀似乎不太喜歡從同伴的交流中了解這一組的要求,所以基本不能定定心心的坐下來玩一樣區域。在老師的陪同下,比較喜歡玩美工區和美術區,因為昀昀在繪畫涂色和美工方面還是不錯的,之前有一次美工區是用各種.種子來貼畫,她比較喜歡,區域一開始,自己就坐在位子上,先探索了一下應該怎么玩,然后望望我,想得到提示,在我告訴她怎么制作之后,是能夠按照要求來貼畫,貼畫的水平與正常兒童持平,在貼畫的過程中也會努力的進行字節的發音,但講的還是比較的模糊,聽不太懂,在整個過程中需要老師時刻陪在旁邊,貼完一條之后也在嘗試與同伴進行交流,還想教其他小朋友該怎么貼,邊喊邊指圖“這里”“這里”!這次區域昀昀堅持到了最后,保持了較長的時間。分析與措施:
從開學以來這段時間來看,昀昀在玩區域和其他游戲時一定需要有老師在旁邊陪同,而且她有與小朋友共同交流的渴望,但是還講的不太清楚,還是要在日常生活的中請她多講講,每一句話要講清楚,并且,還需要訓練她的常規意識,在活動中集中注意力,美工區和美術區對于她的動手操作是有益的,但是對她的語言與交流并不促進,在老師多同她交流的同時,也要多發揮小朋友和“愛心使者”的作用。
幼兒活動觀察方案4
觀察教師:
幼兒姓名:xx
幼兒情況:
彤彤小朋友極其好動,上課兩三分鐘注意力就會轉移,容易受身邊的事物所影響,窗外的腳步聲就能轉移他的注意力。好奇心強,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種習慣性小動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摳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廢,有頭無尾。有點口吃,與老師小朋友語言交流有障礙。
個案觀察記錄:
20xx年5月10日上課
在上分享閱讀課時,小朋友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彤彤老是站起來,咬著手指頭,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著地板,神情游離不定,又像關注某個東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沒做,也不說一句話。其他小朋友在朗讀時他并沒有讀,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總把一只腿搭在旁邊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下又去與旁邊的小朋友嬉戲,或是打擾其他小朋友,當我提醒以后他才停止嬉戲,但眼神還是沒有關注老師和黑板。
20--年5月15日---5月18日就餐
彤彤吃飯比較快,但是喜歡做些小動作,例如用勺子靠近旁邊陳卓立的頭發,有時把不愛吃的東西放在別人的碗里,他還是習慣性地到處望來望去,飯粒經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
20--年6月9日----6月12日游戲
彤彤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做游戲,但是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一下就到處望望,打擾其他的小朋友。在玩玩具時,其他小朋友都是安靜的靠墻坐著玩,他總是喜歡一個人站著在窗前把玩具擺上去。每次收玩具時他從不會主動交過來,而且老師叫了很多次他就是不肯交,后來不想玩了他就隨便亂放個地方跑了。分析研究:
1.小動作多,為手腳不停讓其安靜下來難度較大。
2.情緒不穩定自我控制能力差,舉止行為缺乏思考和判斷,意識不到到處亂跑的危險性。
3.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學習困難,還有語言障礙—-口吃,講話少。
教育對策:
1.對父母的指導方案:
孩子多動不是有意的頑皮而是對自己的行為難以控制,因此要對孩子有耐心,對缺點要反復幫助改正,對優點要及時表揚鞏固。不管工作多忙都不能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平時不僅要關心孩子的生活學習,也要關心孩子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個性發展、心理健康方面。要營造一種溫馨、祥和的家庭氛圍讓孩子的心理產生安全感。同時及時的與老師聯系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聽取老師的意見。
2.對教師的指導方案:
老師的教育應以表揚和鼓勵為主,仔細耐心的幫助他,對他微小的進步要加以肯定。不時的鼓勵會讓他對自己充滿自信,也會漸漸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愛心,這樣會讓他慢慢與老師和小朋友接觸,也會逐漸知道做任何事都要顧及到周圍人,而不會孤僻行事,任自己亂跑,最后在老師的監督下能約束自己的行為。在教育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創造與其他小朋友交流合作的機會,多鼓勵他去自由的交談,這樣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對策實施:
1.愛心交換信任: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愛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開始。我關注著彤彤的一言一行,常常主動與他交流,后來我發現他其實是很喜歡老師的,和他交流得多了他也會主動與我講話了,慢慢我發現他有時也能講出幾句完整流利的話,這是我成功的第一步。后來當我在開展活動時發現他開小差亂動時,只要走到他身旁,或是微笑的與他講,他還是能夠尊重我,馬上不亂動了。
2、細心發現亮點:
每個孩子都有好的方面,都有“閃光點”。在每日的.觀察與交流中,我發現彤彤是個很有禮貌的孩子,每次他需要什么東西時總是親熱的叫:“老師,我想??”而我們班其他的小朋友幾乎都沒有叫“老師”的習慣,而且每次我給他發水果他都要回答一聲“謝謝!”而其他大多數孩子都做不到這一點,每當這時我總是很感動,我也會利用這個教育機智,表揚他同時教育其他孩子要懂禮貌,經過多次以后我發現我們班的孩子越來越有禮貌了。
3.用耐心期待蛻變:
好動的孩子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自控能力差,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經常會出現反復動搖現象,因此幼兒的轉化工作不是一次教育或輔導就能奏效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與家長加強交流。我把彤彤的表現及時反饋給家長,多溝通,通過家園雙向對他進行教育。
(2)教育目標要切合實際,適度。對好動孩子不應苛求過分安靜,不要制定過多的清規戒律,而是由易到難,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3)加強自制力的訓練。在一日活動中,我利用一切機會訓練其自制力。彤彤經常把書本和玩具亂丟,不懂得歸位放好,我就帶他撿起來并整理好。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他扔東西的毛病也改善了很多。
(4)加強注意力的訓練。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時影響其他同學的正常活動,因此我把他的座位安排在老師容易顧及的地方,在各項活動中培養他的注意力,督促他集中精力完成任務。逐步培養其耐心、專注的習慣。
個案轉化效果:
通過一個學期的家園配合訓練,彤彤各方面都有了一些進步:開始知道去習慣集體生活,上課坐姿有所改善,動作協調性有了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高。當然對一般幼兒來說,這些幾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對他來說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了。對好動幼兒的改變是需要一個很長時期的,短短一個學期是不夠的。我想,只要家園繼續配合,針對情況適時調整教育目標,相信彤彤會成為一個聰明、懂事的孩子。
幼兒活動觀察方案5
主題名稱:
我發現,我奇怪
活動內容藝術活動:
染花布調整
活動目標:
1、嘗試印染畫,體驗印染的樂趣。
2、學習用宣紙蘸色進行印染的技能。
3、感受色彩的美,發現顏色相互混合后會產生變化。
活動準備:
1、紅、黃、藍三色顏料若干。
2、宣紙若干,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索印染,發現宣紙吸水的奧秘
1、介紹宣紙:
a、看,這是什么?
b、它和我們平時見過的`紙有什么不一樣?
2、了解操作方法。
3、自由探索
4、表達自己的發現:
a、你是怎么玩的?
b、你發現了什么?
二、印花布
1、教師示范印染宣紙
2、提出操作要求。
3、幼兒印染。
a、幼兒印染,教師指導。
b、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印染。
c、教師隨機根據幼兒作品,引導幼兒發現顏色互相混合后會產生變化。
三、展示作品打開宣紙也是一個較難的步驟,也應有相應的要求。第二大點中的“c”點由于操作中不明顯,故很難達到這個要求,還是放到其它的玩色活動中較好。
幼兒活動觀察方案6
【活動目標】
1、觀察金魚的外部特征,了解金魚的生活習性。
2、愿意喂養金魚。
3、練習畫小圓。
【活動準備】
1、活動前,養殖角里養幾條金魚供幼兒觀察。
2、每組一個魚缸,內養幾條金魚。
3、畫有小金魚背景圖的作業紙、油畫棒。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觀察小金魚,了解小金魚。
1、分組自由觀察小金魚的外部特征。(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相互交談小金魚的顏色、身體形狀……)
2、說一說:你最喜歡小金魚的.什么地方?(教師小結金魚的外部特征)
3、談話:你喂過小金魚嗎?小金魚喜歡吃什么?它喜歡生活在什么樣的水里?什么時候給小金魚換水?怎么知道水臟了?(小結金魚的生活習性,豐富養金魚的經驗)
二、觀察小金魚吐泡泡,練習畫小園。
1、觀察小金魚是怎樣游的;學學小金魚:擺擺尾巴游呀游。
2、教師示范添畫:用油畫棒在作業紙的空白處畫上大大小小的圓。(水泡)
3、幼兒添畫水泡,教師觀察指導。
【幼兒活動觀察方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自然角觀察活動方案(精選15篇)06-07
幼兒活動方案02-06
幼兒的活動方案03-14
幼兒美術活動方案08-31
幼兒建筑活動方案08-02
幼兒實踐活動方案06-23
幼兒環保活動方案06-23
幼兒秋游活動方案06-16
幼兒游戲活動方案10-12
幼兒趣味活動方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