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時間:2025-02-10 11:34:42 維澤 活動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通用1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通用17篇)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1

  活動目標:

  1、在看圖理解童謠內容的基礎上,感受童謠的韻律美,豐富詞:家務活。

  2、嘗試替換童謠第三、第四句的稱呼,進行仿編童謠。

  3、知道勞動是一件快樂的事,樂意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活動準備:

  相關圖片兩幅:圖(一)爸爸做飯,小妞妞洗碗;圖(二)媽媽織毛衣,小妞妞繞線;爺爺、奶奶圖片各一;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以請客的方式導入主題,引出童謠的第三、第四句。

  1、引導幼兒認識小妞妞。

  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妞妞。(出示:小妞妞圖片)

  提問:她的名字叫什么?(小妞妞)小妞妞是誰?(她)

  (引導幼兒多說幾便:先集體說,然后請個別孩子說,注意孩子的發音是否準確)

  2、出示圖一

  師:今天呀,小妞妞邀請我們去她家做客。好,現在我們一起去她家參觀吧!咦,她的爸爸在廚房里干什么呀?(做飯)她在幫爸爸做什么呢?(洗碗)(引出童謠:爸爸做飯,她洗碗。)

  3、出示圖二

  師:小妞妞不光會幫爸爸洗碗,還會幫媽媽干些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引導幼兒看圖:媽媽在干什么?(織毛衣)她在做什么?(繞毛線)(引出童謠:媽媽織衣,她繞線。)

  二、引導幼兒根據圖片的'提示說一說,并引出童謠第一、第二句。

  1、提問:小妞妞在家里會幫爸爸、媽媽做哪些家務活?(洗碗、繞線)

  她在做家務活的時候,心情怎么樣?(很高興)(引出童謠:家務活,她愛干。)

  什么叫家務活呢?(幼兒自由說說)

  小結:爸爸、媽媽每天下班回家買菜、做飯、洗碗、洗衣服、織毛衣、拖地呀等等這些都是家務活,也就是說在家里干的活就叫家務活。

  2、小妞妞會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活了,真能干!那請小朋友猜猜看,小妞妞今年幾歲了?(請個別幼兒猜一猜)然后教師很神秘地告訴幼兒:告訴你們啊,小妞妞今年只有三歲半。(引出童謠:小妞妞,三歲半。)

  三、幼兒完整學習童謠,并感受童謠的押韻。

  1、師一邊指圖一邊有表情地朗誦童謠。

  2、根據圖片的提示,師幼一起有表情地朗誦童謠。

  3、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引導幼兒記憶童謠內容。如:“小妞妞,xxx。家務活,xxx。”

  4、啟發幼兒給童謠啟名字。

  四、鼓勵幼兒替換第三、第四句的稱呼,嘗試仿編童謠。

  1、師:在家里,除了爸爸會做飯,還有誰會做飯?(媽媽、奶奶、爺爺等等)

  2、媽媽會織毛衣,還有誰會織毛衣呢?(奶奶、阿姨、外婆等等)

  3、引導幼兒把仿編的內容念到童謠里去。

  五、遷移幼兒的生活經驗,教育幼兒從小養成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師:小妞妞只有三歲半,就會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活了,那平時我們小朋友在家

  里會幫爸爸、媽媽做哪些家務活呢?(放碗筷、擦桌子、搬椅子、仍垃圾等等)

  小結:表揚平時在家愛勞動的幼兒,告訴幼兒愛勞動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并教育其他幼兒從小也要愛勞動,樂意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六、結束活動

  師:今天老師給給每個小朋友布置一個小小的任務,回家以后幫爸爸或媽媽做一件家務活,明天來園后告訴老師,好嗎?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2

  活動目標:

  1、學習童謠《三輪車》,理解兒歌內容。

  2、能跟著音樂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3、體驗說唱童謠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三輪車”“老太太”。

  2、flash課件“三輪車”。

  活動過程:

  1、出示談話導入主題。

  (1)這是什么?你坐過嗎?

  (2)今天上面會坐誰呢?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學習兒歌中的句子“上面坐個老太太。”

  (3)老太太坐三輪車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想知道是什么事嗎?

  引起幼兒傾聽兒歌的興趣,提出傾聽的`要求。

  2、教師朗讀兒歌,幼兒學習。

  提問引導幼兒學習

  (1)上面坐著老太太,所以三輪車跑的……

  引導幼兒學說句子“三輪車跑得快。”

  (2)那發生了什么奇怪的事?

  理解“要五毛給一塊”的奇怪之處,學習兒歌后兩句。

  3、看flash課件,完整欣賞兒歌。

  鼓勵幼兒跟念。

  4、用各種方式讓幼兒感受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1)用前半句、后半句的方法念。如:教師念“三輪車”幼兒念“跑得快”。

  (2)完整集體朗誦。

  (3)我們一起拍手打著節奏朗誦兒歌。

  (4)我們一起聽著音樂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5、延伸活動。

  “要五毛給一塊”可以嘗試在認識簡單的錢概念的基礎上學習替換,如“要一塊給兩塊”。

  附童謠:

  《三輪車》

  三輪車,跑得快,上面做個老太太,要五毛,給一塊,你說奇怪不奇怪。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理解、學習童謠,感受童謠的有趣和幽默。

  2、嘗試創編動作并與同伴共同表演童謠,感受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童謠的`相關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初步感知、理解童謠的`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1)自由觀察,講述圖片內容。

  指:你看到了什么?輕輕地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集體交流,初步感知、理解童謠的內容。

  2、欣賞和朗誦童謠,感受童謠的有趣和幽默。

  3、嘗試創編動作并與同伴共同表演童謠,感受表演的樂趣。

  資料鏈接:

  老鼠和貓

  八只老鼠抬花轎,

  兩只老鼠放鞭炮。

  四只老鼠來吹號,

  “嘟勒哇啦”真熱鬧。

  老貓聽到來賀喜,

  一口一只全吃掉。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4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能積極地參與活動,初步學習兒歌。

  2、幼兒通過學習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

  3、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了解九月九是什么節日,是誰的節日。

  2、活動難點:通過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

  三、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圖片上有誰呀?他們怎么啦?

  師:他們為什么笑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師:原來他們要過節了,所以笑得那么開心。

  師:你們知道爺爺奶奶要過什么節日了嗎?

  (二)、學習兒歌《九月九》

  1、師:你們喜歡爺爺奶奶嗎?為什么?(請小朋友說一說)

  師:老師也喜歡爺爺奶奶,所以老師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想聽嗎?

  2、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師:小朋友,你聽到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呀?(請小朋友說一說)

  3、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4、引導幼兒學習兒歌。(幫助個別幼兒矯正發音)

  九月九,什么節日到了?

  誰最開心?

  我請他們吃什么?

  媽媽夸我什么呀?

  (三)、仿編兒歌

  1、兒歌里的爺爺奶奶還可以改成誰?(重陽節除了是爺爺奶奶的節日,還是誰的節日呢?)

  2、除了媽媽夸我好寶寶,還會有誰夸我呀?

  (四)、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五)、活動總結:教師針對幼兒今天的表現,及時給予評價,鼓勵和表揚那些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同時,教師也要留意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的情緒,通過表揚和鼓勵,增強其自信心。

  五、活動延伸:

  1、教師讓幼兒回家以后把今天學的童謠唱給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聽。

  2、通過家校通告知家長在家中跟孩子說說重陽節,讓孩子自己說一說重陽節是誰的節日。培養幼兒尊敬老人的情感。

  附兒歌:《九月九》

  九月九,重陽到,

  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哈哈笑,

  我請他們吃甜糕,

  媽媽/爸爸夸我好寶寶。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5

  活動目標:

  1、理解童謠內容,學習有節奏的念童謠,感受童謠的節律美。

  2、通過學念童謠,感受小熊在過橋過程情感變化過程,教育幼兒生活中要有樂于助人和勇敢獨立的性格。

  活動準備:

  幼兒有走獨木橋的經歷、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師幼互動

  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走過獨木橋嗎?走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幼兒自由發言,教師總結。)你們猜在過橋時小熊會遇到什么事情呢?

  2、出示ppt,初步了解童謠內容。

  (1)小竹橋,搖搖搖,你們說小熊走到橋上怎么樣了?他心里有什么感覺?

  (2)當小熊準備過橋時頭上的烏鴉在干什么?橋下的`流水怎么樣了?小熊在聽到烏鴉和流水的嘲笑后心里感覺怎么樣了?他害怕的怎么說啊?

  (3)小熊在喊媽媽的時候誰聽見了?他又是怎么說的?誰來學一學。

  (4)那小熊過橋了嗎?小熊過橋后是怎么做的?鯉魚樂的怎么樣?

  3、請幼兒跟教師一起完整觀看ppt畫面,邊學習朗誦童謠。

  4、集體念童謠,并感知童謠的韻律美。

  二、延伸——小朋友,現在你們想到怎么過橋了,現在我們再一起去玩過橋的游戲吧。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6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詼諧有趣的情節,能用身體動作大膽表演。

  2、嘗試用其他稱呼替換“奶奶”進行仿編。

  3、讓幼兒懂得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指偶:小老鼠、燈臺

  2、小老鼠頭飾(與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1、以手指游戲引題。

  老師知道你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那么你們的小手可以做些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對了,我們的小手本領真大。今天老師也要用這兩只手為大家表演個節目,仔細看。(教師戴上指偶,有表情地邊念兒歌邊表演)

  2、以提問形式,加深幼兒對兒歌內容的印象。

  A、請小朋友說說看,剛才老師表演的這個節目里有誰?(小老鼠)

  B、真棒,那你們有沒有看清楚小老鼠它在干什么呀?(引導幼兒說出:上燈臺,偷油吃)請幼兒一起念幾遍。

  C、小老鼠,來到這么高的燈臺上,偷了油吃后它怎么啦?(下不來)

  D、后來小老鼠想呀想,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它想到了一個什么辦法?(引導幼兒說出:叫奶奶)那小老鼠是怎么叫的?(吱吱吱吱)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E、結果,它的奶奶有沒有來呀?(沒有)原來它的.奶奶不肯來。(幼兒跟念數遍)

  F、最后,小老鼠是怎么下來的?(引導幼兒說出:滾下來)誰能上來做滾下來的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下。(請幼兒邊做動作邊學念:嘰里咕嚕滾下來)

  3、幼兒邊念兒歌邊表演。

  小朋友真聰明,聽得那么認真。現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來表演好嗎?(好)那我們除了用小手做燈臺,還可以用身體的什么部位做燈臺?(肩、頭)表演兩次,引導幼兒大膽跟念。

  4、和幼兒一起做游戲。

  哇,這里還有這么多的燈臺!小朋友我們也來學一學小老鼠是怎樣偷油吃的?

  小結:小老鼠偷油吃,這種行為是不好的。我們小朋友可不能向它學習,平時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要經過別人的同意才可以用。

  5、仿編活動。

  小老鼠除了可以叫奶奶,還可以叫誰?(爸爸、媽媽、爺爺等)教師帶領幼兒玩仿編的兒歌游戲。

  附:童謠

  小老鼠

  小老鼠,上燈臺,

  偷油吃,下不來,

  吱吱吱吱叫奶奶,

  奶奶不肯來,

  嘰里咕嚕滾下來。

  活動反思:

  歌曲可以通過具體的音樂形象來表現、恰當地根據歌曲的內容創設生動具體的情景,使幼兒通過想象、聯想來理解歌曲,使教學活動情趣盎然,生動活潑。音樂活動中讓幼兒身臨其境,增強了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自然地將自己角色化,與角色融在一起。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7

  活動目標:

  1、會欣賞兒歌,初步學習兒歌。

  2、通過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

  3、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課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圖上有誰呀?(爺爺奶奶)他們怎么啦?(他們笑了)

  師:他們為什么笑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師:原來他們要過節了,所以笑得那么開心。

  二、欣賞兒歌《九月九》

  師:你們喜歡爺爺奶奶嗎?(請小朋友說一說)

  師:老師也喜歡爺爺奶奶的,所以呀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想聽嗎?

  1、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師:小朋友,你聽到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呀?(請小朋友說一說)

  2、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3、幼兒學習兒歌。(幫助幼兒矯正個別音)

  4、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附兒歌:《九月九》

  九月九,重陽到,

  爺爺奶奶哈哈笑,

  我請他們吃甜糕,

  媽媽夸我好寶寶。

  活動反思:

  童謠的瑯瑯上口的節奏感給幼兒帶來了快樂的情緒。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朗讀兒歌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為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朗讀兒歌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著兒歌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起到輔助的作用。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8

  活動目標:

  1、遷移已有經驗,理解、學習童謠。

  2、通過教師的動作暗示,感受童謠前一句的結束詞與后一句的起始詞的重復關系。

  3、嘗試通過替換童謠中的部分詞語(食物名稱)創編童謠,感受童謠變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簡單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習性。

  2、貼絨圖片(如圖所示)。

  活動過程:

  1、邊觀察貼絨圖片邊傾聽故事,理解童謠的內容。

  2、學習念童謠,感受童謠前一句的結束詞與后一句的起始詞的重復關系。

  (1)完整欣賞童謠。

  (2)學習念童謠,通過教師的動作暗示,感受童謠前一句的結束詞與后一句的`起始詞的重復關系。

  3、替換童謠中的部分詞語(食物名稱)創編童謠,感受童謠變化的樂趣。

  資料鏈接:

  小兔吃了笑哈哈

  小花狗,跳嗒嗒,種個蘿卜圓又大。

  它拿蘿卜給松鼠,松鼠不吃給青蛙。

  青蛙不吃給小貓,小貓不吃給小鴨。

  小鴨不吃給小兔,小兔吃了笑哈哈。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9

  活動目標:

  1.體驗、感知童謠的趣味性,愿意并能快樂的朗誦童謠。

  2.學習并且讀準童謠中發音相似的字,如:山、三;五、虎、鼠。

  活動準備:

  幻燈片、老虎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教師利用幻燈片導入活動

  1.出示第一張“森林”幻燈片,請幼兒描述畫面內容。

  2.出示第二張幻燈片,請幼兒猜一猜畫面中的'人物是誰?一共有幾個?

  3.出示第三張幻燈片,請幼兒說一說畫面中又出現了誰?獵人們在干什么?他們打到老虎了嗎?

  4.出示第四張幻燈片,讓幼兒數一數有幾只小松鼠。

  二、教師邊放幻燈片邊朗誦童謠、幼兒認真欣賞并傾聽

  1.教師:老師把剛才你們看到的`幾張圖片連起來,編成了一首小兒歌,取名叫《一二三四五》,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2.教師朗誦童謠,并在朗誦之后提問:

  兒歌里有誰?獵人們打到老虎了嗎?有幾只小松鼠?

  三、教師帶領幼兒朗誦童謠

  教師邊播放幻燈片邊帶領幼兒朗誦童謠,注意發清相似音:三、山;五、虎、鼠。

  四、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做游戲

  請一名幼兒扮演大老虎,其他幼兒扮演小松鼠,玩《老虎捉松鼠》 的游戲。

  附童謠:一二三四五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沒打到

  看見小松鼠 松鼠有幾只 一二三四五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10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四季童謠》,感受四季的不同景象。

  2.嘗試用記憶歌詞的`方法練唱,并用活潑、愉快的情緒演唱。

  活動準備:

  課件《四季童謠》。

  活動過程:

  一、春夏秋冬。

  教師點擊【四季圖片】中的"春"、"夏"、"秋"、"冬", 逐幅出示每個季節的圖片,幼兒欣賞,并說說自己看到的內容。

  二、理解并學念歌詞《四季童謠》。

  1.教師:想聽聽歌曲《四季童謠》里是怎樣唱春夏秋冬的么?

  教師播放【歌曲欣賞】,幼兒欣賞歌曲《四季童謠》。

  2.教師播放【歌詞欣賞】,教師說歌詞,幼兒邊看課件邊跟著念。念的時候聲音要活潑,有節奏。可以先分小節念,熟悉后再合起來,整首歌詞一起念。

  三、學唱歌曲:《四季童謠》。

  1.教師播放【歌曲欣賞】,幼兒欣賞。

  2.教師清唱,幼兒學唱。分段教唱完之后,再把整首歌連起來教唱一遍。

  3.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師可彈琴伴奏,也可播放課件讓幼兒跟唱。

  4.幼兒熟悉歌曲后,教師可提唱歌時情緒上的要求,要求幼兒用活潑、愉快的聲音演唱。

  四、小合唱。

  幼兒自由結伴,分組上來演唱歌曲《四季童謠》。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11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習兒歌,能熟練地進行朗誦。

  2、在朗誦的過程中體會童謠的節奏和韻律。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用書圖片)你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這首童謠嗎?誰還記得它的名字叫什么嗎?(金銀花)對了,童謠的'名字就叫《金銀花》還記得童謠里是怎么念的嗎?一起再聽老師念一遍。

  二、 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兒歌。

  1、教師完整朗誦童謠,幼兒欣賞。

  童謠的名字叫什么?這首童謠里是怎么說的呢?

  2、結合用書邊講述邊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兒歌。

  童謠里是怎么說的呢?(金銀花)引導幼兒用童謠里的句子來回答。帶領幼兒回答。(金銀花、十二朵)請幼兒學說童謠里的句子。

  3、有誰?(大姨媽) 大姨媽干什么?(大姨媽、來接我)帶領幼兒學說

  4、 有哪些動物?(豬) 豬干嘛?(豬打柴) 我們把這句也連起來說一說。

  5、 還有誰?(請個別幼兒和集體回答)我們也一起來說說。

  6、 貓又在干什么?(幼兒回答)

  三、完整朗誦兒歌內容。

  1、教師完整朗誦童謠內容,幼兒邊看圖邊欣賞。

  2、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朗誦童謠。

  四、幼兒朗誦兒歌。

  小朋友,你們喜歡這首童謠嗎?那誰來完整的把它念出來呢?(請個別幼兒朗誦)

  全班幼兒完整朗誦兒歌。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12

  一、活動目標:

  (一)學習兒謠《石頭》,掌握節奏。

  (二)能大膽的用石頭進行游戲造型。

  (三)體驗合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音樂CD、各種石子、布袋、各種材質的物體

  三、活動過程:

  (一) 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師:蝴蝶們一看到小蜜蜂,就急忙要將它趕走,因為小蜜蜂的刺又尖又硬。小石頭來了,他要大家想想有誰能和小蜜蜂一起玩呢?……

  2、請小朋友模仿石頭作出僵硬的`造型,教師推一推學生的身體,看看是否堅硬。

  (二)學習童謠《石頭》

  1、軟與硬的感觸

  2、閉目觸摸:請幼兒將手放進布袋里觸摸一樣東西,并表述特征。

  3、發表感受

  4、教師請幼兒說說石頭的.功能。它們都可以做什么。

  5、觀察石頭外形、練習堆疊。

  (1)幼兒每人三顆石頭:第一段語詞“一顆石頭當雞蛋”放下一顆石頭。“兩顆石頭來作伴”再放一顆石頭,“三顆石頭丟炸彈”丟石頭炸彈在兩顆石頭中間,“再來一顆怎么辦?”空手聳肩。

  (2)第二段語詞與第一段相反,逐一收石頭。

  (3)石頭樂器:學生每人兩顆石頭一邊念語詞一邊石頭互相敲擊演奏。

  (三)創意石頭造型

  1、幼兒分成若干組圍成小圈,模仿各種石頭的樣子

  2、創作:選出小組長取石頭,小組自由創作圖案。

  3、大家欣賞,教師點評。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13

  活動目標:

  1、體驗、感知童謠的趣味性,愿意并能快樂的朗誦童謠。

  2、學習并且讀準童謠中發音相似的字,如:三,山,五,虎,鼠,數。

  3、鍛煉幼兒的'動作協調性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幻燈片、老虎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利用幻燈片導入活動

  1、出示第一張“森林”幻燈片,請幼兒描述畫面內容。

  2、出示第二張幻燈片,請幼兒猜一猜畫面中的人物是誰?一共有幾個?

  3、出示第三張幻燈片,請幼兒說一說畫面中又出現了誰?獵人們在干什么?他們打到老虎了嗎?

  4、出示第四張幻燈片,讓幼兒數一數有幾只小松鼠。

  二、教師邊放幻燈片邊朗誦童謠、幼兒認真欣賞并傾聽

  1、教師:老師把剛才你們看到的幾張圖片連起來,編成了一首小兒歌,取名叫《一二三四五》,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2、教師邊做手指游戲邊朗誦童謠,并在朗誦之后提問:兒歌里有誰?獵人們找到老虎了嗎?有幾只小松鼠?

  三、教師帶領幼兒朗誦童謠

  教師邊播放幻燈片邊帶領幼兒朗誦童謠,注意發清相似音:三、山,五、虎、鼠,數。

  四、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做游戲。

  請一名幼兒扮演大老虎,其他幼兒扮演小松鼠,玩《老虎捉松鼠》的游戲。

  附:《一二三四五》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沒找著,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幾只,讓我數一數,

  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14

  活動目標:

  1、通過朗讀、吟唱溧陽童謠,讓孩子感受到溧陽人專屬童謠優美的韻律和獨特回憶。

  2、在學習中幫助孩子積累溧陽方言,并進一步了解溧陽文化。

  活動準備:

  1、會說溧陽方言。

  2、溧陽民謠若干首。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討論交流:你會說溧陽話嗎?

  我們來玩一個我說你猜的游戲吧!(師幼互動,幼幼互動)

  歸納小結:溧陽話是我們溧陽地區的方言,是我們的家鄉話。

  二、學習溧陽民謠,感知溧陽民謠的獨特魅力。

  1、交流互動:誰會念民謠《炒蠶豆炒黃豆》?用溧陽話怎么念呢?

  2、游戲互動:這首民謠還可以玩游戲呢?你玩過嗎,怎么玩?我們一起來邊念邊玩吧!

  3、學習民謠:《牽磨拉磨》

  (1)教師朗誦民謠,幼兒討論理解其含義。

  (2)幼兒學念民謠。

  (3)介紹玩法,邊念邊游戲。

  4、欣賞交流:教師朗讀其他溧陽民謠,幼兒交流討論。

  三、拓展積累。

  交流討論:你還知道哪些溧陽童謠嗎?

  溧陽民謠是我們溧陽人的.回憶,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還知道更多的溧陽民謠,你們去學一學,玩一玩,下次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附民謠:

  (一)炒黃豆,炒蠶豆,鍋洛鍋嘍翻跟頭。

  (二)牽磨拉磨,米細三播,雞生瓜瓜,板凳上酷酷,寶寶吃一個,XX吃一個。

  (三)小辮頭,洋洋頭,偷偶銅板打醬油,打得多,不點偶,打得少,否怪偶。

  (四)麻子麻偷枇杷,枇杷樹上一條蛇,麻子嚇著兩頭爬。

  (五)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夸我好寶寶。哭哭笑笑,烏龜抬轎,抬到黃婆橋,拾到一頂破丫帽,戴戴正好。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15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說唱童謠,并感受童謠所表現的快樂情感。

  2、回憶外婆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知道她是愛自己的。

  3、表達尊敬、熱愛長輩的情感,樂意做個有禮貌的好寶寶。

  活動準備:

  積木搭成的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師:小朋友,你喜歡你的外婆嗎?你平時是怎樣去外婆家的?去外婆家時帶了些什么禮物?

  2、小結:外婆因為年紀大了,走路不方便,所以我們要經常去看外婆。外婆很關心你們,很愛你們,你們也愛自己的外婆。

  二、幼兒欣賞教師朗誦童謠,初步了解童謠內容。

  提問:

  (1)童謠里說了些什么?

  (2)小寶寶是怎樣去外婆家的`?

  (3)小寶寶送給外婆什么禮物?外婆夸我是什么寶寶?

  三、引導幼兒觀看用積木搭成的橋,幫助幼兒理解童謠內容。

  提問:

  (1)去外婆家要經過什么橋?幫助幼兒理解詞語:外婆橋。

  (2)外婆為什么要夸她是好寶寶?

  (3)你喜歡她嗎?

  (4)童謠里的寶寶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嗎?

  四、師生一起朗誦童謠《搖呀搖》。

  五、學唱童謠。

  (1)教師按2/4拍的節奏邊拍邊范唱童謠。

  (2)幼兒和教師一起一邊拍手一邊唱童謠。

  六、幼兒學習并有感情地說唱童謠,用連貫、柔和的聲音歌唱,表達熱愛外婆的情感。

  教師再次唱童謠。鼓勵幼兒跟唱,并組織幼兒討論:你要做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啟發幼兒平時有好吃的要先給長輩,遇到長輩要主動打招呼,做個有禮貌的小朋友。

  附:童謠

  搖到外婆橋

  搖呀搖,搖呀搖,

  搖 到 外 婆 橋,

  糖一包,果一包,

  外婆夸我好寶寶。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16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和學習,感受兩首童謠的不同趣味,初步學念其中一首童謠。

  2、能運用簡單的輔助材料,邊打節奏邊念童謠。

  3、對趣味童謠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字寶寶樂園"教學掛圖(字詞:烏龜、小鳥)。

  2、響板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欣賞兩首童謠,感受童謠的不同特點的樂趣。

  1、教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來欣賞兩首童謠,仔細聽一聽,看看兩首童謠有什么不同?

  2、教師有節奏地朗誦第一首童謠或播放教學cd,引導幼兒自由講述聽到了什么,有什么發現。

  3、教師再次朗誦童謠,引導幼兒發現每一句的后兩個字是下一句的前兩個字。

  二、教師引導幼兒欣賞繞口令《花鴨和彩霞》。

  1、教師放慢速度,有節奏地朗誦童謠你聽到了什么?

  2、教師:小朋友,你覺得這是一首什么?(教師再次朗誦,引導幼兒發現繞口令的特點)。

  3、討論:這兩首童謠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了解童謠的句式不同,第一首童謠句式工整,第二首句式有變化,所以念起來節奏也不同;第一首是頂真童謠,第二首是繞口令童謠)。

  三、幼兒選擇學習自己喜歡的.童謠。

  1、教師根據幼兒的自由選擇分組引導學習。

  2、兩組幼兒相互欣賞所學的童謠。

  四、出示響板,引導幼兒為兩首童謠配上合適的節奏。

  1、鼓勵幼兒按照童謠的節奏,嘗試配上合適的響板節奏。

  2、幼兒嘗試進行練習。

  3、按照學習小組編排表演。

  五、幼兒分組進行表演。

  1、幼兒按組別,集體跟著響板的節奏進行朗誦。

  2、嘗試加快速度進行朗誦,體驗挑戰的樂趣。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 17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和兒歌,感知理解兒歌中小鳥的快樂情趣

  2、樂意和老師朗誦和表演兒歌。

  活動準備:

  托班磁帶(音樂)上——律動:小鳥飛。

  寶寶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臺。

  活動過程:

  1、音樂活動《小鳥飛》

  教師播放音樂磁帶,帶領寶寶一起扮演小鳥,邊表演唱邊飛進教室,最后,引導寶寶坐在座位上。

  2、通過語言導入,引出兒歌《小鳥唱歌》。

  (1)教師:小鳥飛呀飛,飛到草地上,飛到藍天里,小鳥在天上玩起了追云朵的游戲,可是云朵追不著,他們就飛到了大樹上,在大樹上,小鳥兒排排坐,做什么呢?嘀哩嘀哩唱著兒歌。

  (2)教師:剛才,你聽到小鳥在做什么?

  3、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寶寶用書,初步學習兒歌《小鳥唱歌》。

  (1)教師朗誦兒歌,寶寶傾聽。

  (2)教師帶領寶寶一起念兒歌。

  4、教師帶領寶寶一起邊念兒歌,邊表演動作,進一步理解兒歌的內容。

  活動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由于本首兒歌是新授內容,所以活動前半部分主要引導寶寶用普通話學念兒歌,理解其意。兒歌的篇幅較長,大部分寶寶能跟著教師完整地念兒歌,掌握的.較好。

  在后半部分我指導寶寶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能熟練地念兒歌。在這環節中,個別能力強的`寶寶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念出整首兒歌,而且一口較純正的普通話,但有些寶寶就顯得生疏,兒歌念得不是很完整,往往念了第一句忘了第二句,十分別扭,掌握得一般。即使這樣,作為教師的我仍以鼓勵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耐心地幫助他們理解兒歌內容,幫助他們能連貫念兒歌。

【動童謠“小妞妞”小班語言活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語言小烏龜上幼兒園教案09-22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青蛙》03-29

小班語言《小烏龜上幼兒園》教案03-30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蠟筆》04-06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童謠》含反思05-06

小班語言小烏龜上幼兒園教案(精)11-21

幼兒園小班語言《愛唱歌的小麻雀》教案09-04

幼兒園廣東童謠洗白白小班音樂教案12-16

幼兒園小班語言小藍和小黃教案03-2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激情在线视頻 | 午夜福利亚洲国产不卡顿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一产区 | 日本中文字幕aⅴ高清看片 亚洲欧美性综合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 永久免费AV无语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