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方案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動方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方案 篇1
一、活動名稱
第十屆才藝展示大賽
二、活動目的
展示我校大學生的風采,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質,同時增強同學們的自我展示能力及溝通、合作、團隊意識,為同學們提供一個展示個人風采的舞臺。本次才藝展示大賽面向全校開放,打造我院品牌,提高知名度。
三、活動地點
(具體地點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四、活動主題
紫荊秀才,“藝”起秀才
五、活動時間
六、活動對象
七、舉辦單位
八、才藝展示活動說明
才藝展示活動有六個比賽項目,分別是器樂、小品、朗誦、聲樂、舞蹈和戲劇。參賽選手須在規定時長內完成表演。器樂和聲樂的表演要在5分鐘內完成,小品、朗誦、舞蹈和戲劇的表演要在10分鐘內完成。活動將采取分項目比賽的`形式。比賽結果將會在比賽結束后在教育科學學院學生會微信公眾平臺上發布。
九、活動亮點
(一)受眾更加廣泛
本次才藝展示大賽面向全校開放,打造我院品牌,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和互動性。
(二)宣傳途徑多樣化
賽前宣傳方面,除了傳統的張貼海報和微信推送,還有把才展的信息和報名表打印在傳單上,在校道和宿舍發放給同學,接受同學的現場報名(即填寫宣傳單上的報名表)。
(三)參賽人員自由組隊
參賽人員可以自由組隊,允許跨班、跨級、跨院,促進學院間的交流與互動。
十、比賽獎項設置
本屆才藝展示大賽一共設立四個獎項,分別是: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最佳人氣獎。一等獎名額只有一個,二等獎名額有兩個,三等獎名額有三個。最佳人氣獎有一個名額。總分前六名的節目參與評選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最佳人氣獎將在比賽結束后通過微信投票產生。獲得一二三等獎的節目不再參與最佳人氣獎的評選。(具體的獎項設置按比賽結果分配)
活動方案 篇2
活動負責人:郭曉鈺
活動地點:學校操場
活動時間:周三下午兩節課后
活動人數:7
活動名單:佘鑫宇 常哲聞 鄭浩旭 申昊正 張浩楠 姜博凱 唐健 活動項目:(1)制作航模
(2)航模比賽技巧練習 活動方案:1、航空模型的一般知識。
2、航空模型的分類。
3、制作模型滑翔機。
4、調試模型滑翔機、放飛。
5、模型滑翔機組內制作、放飛比賽。
6、初級桿身橡筋模型飛機制作、放飛。
7、初級桿身橡筋模型飛機制作、放飛比賽。
8、學習航模競賽規則,針對航模競賽訓練。
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為引導學生關注zzz、了解zzz,進一步激發他們參與zzz各項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配合上海市迎zzz600天行動計劃的推進實施,我校決定以“潔凈校園,迎接zzz”為主題,組織全體隊團員開展zzz文明行動,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環保意識以及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心中有自己,心中有他人,心中有學校,共建平安、和諧、潔凈的校園,共同迎接20xx年zzzz會的召開。
二、活動時間
20xx年6---20xx年5月
三、組織領導
成立大華中學“潔凈校園 迎接zzz”領導小組,加強對活動開展的領導和各項專題活動的組織實施。具體名單如下:
組長:z
組員:z 各班主任
四、活動安排
1. 第一部分:啟動儀式
活動時間:6月15日上午7:50-8:20
活動地點:操場
活動形式:升旗儀式:“潔凈校園 迎接zzz”啟動儀式
2.第二部分:“清潔環境,迎接zzz”志愿者活動
活動時間:6月15日下午14:45——15:25
活動地點:學校校園及周邊的環境
活動形式:⑴學校成立“清潔環境,迎接zzz”志愿者隊伍開展活動
⑵與社區共建,設立“美化環境,迎接zzz’學校環保服務點”,并設服務點標志。
(三)第三部分:活動安排
活動時間 活動項目 組織實施 負責部門
20xx.6.15 升旗儀式 利用升旗儀式向全體師生進行“潔凈校園 迎接zzz”動員,發出倡議及志愿者活動。 政教處
20xx.7月-8月 不文明行為大搜索 團委組織團員青年,黨支部組織教職員工尋找在教室、校園、社區、公共場所等不同區域存在的.不文明行為,尤其是在校園內存在的不文明行為。 團支部 黨支部
20xx.11 黑板報 評比 在20xx年11月17日“迎zzz500天”之際,以“迎zzz 講文明”為主題組織一次黑板報評比。 政教處
長期 衛生大掃除 對全校所有公共場所進行徹底清掃,學生對班級、教職員工對辦公室的環境進行認真清理,開展檢查。 政教處
20xx.3 主題班會 圍繞“大搜索”中查找到的問題,召開一次“精彩zzz 文明修身”主題班會展開討論,找到改正不文明行為的好方法。 政教處
充分利用校園網、廣播臺、宣傳櫥窗、黑板報等陣地,通過開設專欄、專版、專題節目等方式,廣泛宣傳zzz會知識和文明禮儀知識。
活動方案 篇4
責任心也叫責任感,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而產生的情緒體驗;它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嚴格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但管理工作者沒有注意尊重并逐步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學生常常覺得自己處于管理者的對立面,容易滋長逆反情緒和破壞欲,妨礙了他們對自己的社會地位的確認。而責任心教育的確立正是使學生思想和行為、現實與長遠都能得到發展的關結點。
從當前思想工作的實際來看,中學生的自我意識的水平參差不齊,相當一部分中學生的自我意識水平較低。他們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與社會的關系,不能正確地認識中學生的社會地位與社會角色,也不能正確認識社會賦予他們的歷史使命。因此,他們在意識到自己責任的同時,不能把它升華為一種自覺的內心信念,升華為義務感,也就無法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從世界教育形式來看,1993年,聯合國在中國召開了主題為“21世紀挑戰及教育改革”會議,來自24個國家的'與會專家提出了一個共同的看法是:“新世紀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挑戰既不是新技術革命,也不是經濟發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問題。一個道德情感貧乏,缺乏責任感的人是不會真正關心他人,無法與人真正合作的,也無法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由此可見,責任心的培養已經得到世界教育界的普遍關注。
從課程改革來看,我國在課程改革中已經將培養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列為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如果我們站在“對國家的前途命運負責,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的高度來認識責任心教育,就不難得出開展責任心教育勢在必行。
一、責任心教育的指導思想
1、責任心教育的宗旨
責任心教育的宗旨是:“對國家的前途命運負責,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
2、責任心教育的模式
責任心教育基本模式是:“是非觀——愛什么——對什么負責——做什么人”。“是非觀”重點解決是非觀的確立,明確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這是責任心教育的前提,即責任認識;“愛什么”是通過愛祖國、愛社會、愛集體、愛他人、愛父母、愛自己的教育,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責任情感,這是責任心教育的基礎,即責任情感;“對什么負責”是在“是非觀”和“愛什么”的基礎上形成責任動機,這是產生責任行為的內部驅動力,即責任動機;“做什么人”是在責任意志的維持下,使良好的責任行為得到養成與強化,這是養成良好責任品質的目標,即責任行為。
3、責任心教育的目標
責任心教育的總體目標是:“通過責任心教育使學生樹立對自己負責,對父母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對祖國負責的良好心態,養成良好的責任行為,使學生逐步成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發展的主體。”從培養目標的角度講,對自己負責是前提,對集體和社會負責是基礎,對祖國負責是最終目標。
4、責任心教育內容
①、明是非:
要自尊自愛、自立自強,不要自卑自賤、自暴自棄要謙虛好學、不恥下問,不要不懂裝懂、自欺欺人;
要孝敬父母、勤儉節約,不要只求索取、鋪張浪費;
要關心他人、團結互助,不要斤斤計較、自私自利;
要文明禮貌、遵章守紀,不要言行無忌、自由散漫;
要熱愛勞動、任勞任怨,不要拈輕怕重、敷衍塞責;
要遵守公德、伸張正義,不要受人利誘、違法亂紀;
要熱愛祖國、立志成才,不要虛度年華、負國負民。
②、做怎樣的人
愛自己,對自己負責,做一名全面發展的人;愛父母,對父母負責,做一名孝敬父母的人;
愛他人,對他人負責,做一名團結互助的人;
愛集體,對集體負責,做一名有益于集體的人;
愛社會,對社會負責,做一名服務于社會的人;
愛祖國,對祖國負責,做一名立志報國的人。
二、責任心教育的原則
1、堅持針對性、實效性的原則
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確定教育專題進行教育,既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又要在行為上得到規范;既要對學生現實有教育作用,又要對學生今后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2、堅持“回歸學生生活、回歸學生體驗”的原則
就是要在責任心教育內容的選擇上貼近學生生活,在活動的設計、組織上,要遵循責任心心理品質形成的一般規律,堅持“回歸學生生活,回歸學生體驗”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參與制度的制定、參與活動的組織、參與管理的過程、參與活動的評價,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從他律走向自律,從自律走向自覺,進而養成良好的責任心品質。
三、責任心教育的方法
1、說服法:
說服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宣講、主題班隊會、談論會、講演會、報告會等等
2、鍛煉法:
以活動為載體,以陣地為依托。開展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既要注意多樣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又要適合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比較典型的活動有學習活動、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三種。
3、自我教育法:
是學生自我培養責任心,并使之不斷內化為比較穩定的責任品質的重要方法。它由自我反省、自我認識、自我評價和自我調節等環節組成。
4、情境設計法:
進行自我感受情境設計、情境體驗設計、自我價值實現情境設計和校園文化情境設計等等。
5、心理輔導法:
通過開設心理學知識講座,使學生初步掌握一定的心理學規律和心理自我調節的方法提高學生心理自我調節能力,同時配合心理咨詢指導來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責任心品質。
四、系列教育活動
開展“對自己負責,對父母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對祖國負責”六個單元系列教育活動。
1、對自己負責
通過主題班會等形式,開展是非觀教育,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確定人生目標,激勵學生做一名全面發展的人。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強化非智力因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對父母負責
教育主題是“愛父母,對父母負責,做一名孝敬父母的人”。明確“只求索取、鋪張浪費”的行為是對父母勞動成果的浪費,是不孝敬父母的具體行為表現。
活動方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油和水傾倒、攪拌后分離的現象。
2、能用語言和記錄的方式表達自己觀察的結果。
3、喜歡動手實驗,有積極的探索興趣,體驗科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準備:
1、實驗材料:水,食用油,醋,透明一次性杯子,筷子,幼兒個人記錄表,記號筆,大的記錄表一張。
2、幼兒經驗準備:先認識油和水,感知其特性
活動過程:
一、問題引入:小朋友,你們看杯子里有什么呀?(出示水和醋)
如果把水和醋倒在一起,會怎樣呢?
1、幼兒自由猜想并表述。
2、教師實驗,幼兒觀察現象。
3、集體交流各自的發現:水和醋混合在了一起。
二、第一次操作:感知油和水相互傾倒后的分離現象
1、出示油和水,讓幼兒自由猜想:如果把油倒入水中或把水倒入油中會怎樣呢?教師記錄幼兒猜想結果。
2、幼兒動手操作,并將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記錄表上。
3、集體交流自己的發現及自己的記錄:你把什么倒入什么?發現了什么?
4、教師小結、記錄幼兒操作結果:無論是油倒在水里還是水倒在油里,油在上面,水在下面,它們是分離的,不會混合的。
三、第二次操作:感知油和水攪拌后分離的現象。
1、出示筷子,讓幼兒猜測攪拌后油和水會怎樣
2、幼兒動手操作,觀察攪拌靜止后的.現象,并記錄在記錄表上。
3、幼兒交流操作結果。
4、教師小結:用筷子用力的攪拌,油和水還是分離的,不會混合。
教師總結:無論是先倒油還是先倒水,不論用筷子怎么攪,最后結果都是分成兩層,油在上面水在下面,油和水是分離的,是不會混在一起的。
四、幼兒嘗試“油水分離畫”,想一想為什么顏料水不會和油畫棒混在一起呢?感受油水分離現象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活動方案公司團建活動方案05-17
抽獎活動方案,抽獎活動方案12-24
活動的方案11-15
活動方案11-06
活動方案(精選)08-08
活動方案[精選]09-06
【經典】活動方案09-06
活動方案(精選)09-04
活動方案(經典)08-12
[精選]活動方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