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活動方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方案 篇1
各鄉鎮公路管理站:
根據文轉發省交通運輸廳關于印發“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年活動方案”的通知精神,為加強我縣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工作,確保農村公路安全暢通,促進農村公路養護的標準化、常態化、規劃化,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落實組織機構。
為全面貫徹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年活動有關精神,現成立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具體名單附后),具體事務由辦公室負責。
二、活動時間安排。
20xx年1月前為動員部署階段,制定活動方案,組建活動機構,進行活動宣傳;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為組織實施階段,細化具體措施,推進各項工作,確保活動成效;20xx年5月至6月為總結評比階段,總結活動成效,表彰活動先進,交流活動經驗。
三、具體實施內容。
1、落實養護體制機制。根據縣政府發布的《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實施細則》有關精神,各鄉鎮公路站10月份前應完善各線路養護具體責任人,有效落實養護體制。
2、落實養護資金管理。各鄉鎮公路站應完善原有養護資金賬戶設置,建立相關協議合同制度,完善臺賬管理,并于每半年度公布一次養護資金使用具體情況。
3、改善養護管理水平。各鄉鎮公路站需要因地制宜推行切實有效的養護模式,加大養護機械設備的投入(按照省廳統一部署將在近期內對各鄉鎮公路站配備割草機),確保養護工作高效、安全的.完成。
4、完善養護管理資料。各鄉鎮公路站應健全基礎檔案,根據農村公路養護基礎檔案范本按照“一路一檔、一橋一檔”的要求完善內業檔案文精神執行,同時在本月底前完成橋梁外業排查和內業整理工作)。
5、開展示范路創建工作。各鄉鎮公路站應以管理養護年活動為載體,按照省廳統一部署,參照羅交建[20xx]98號文精神繼續開展農村公路示范路建設工作,每年度完成2條示范路創建工作,同時應保持已創建的示范路養護質量。
6、強化考核監督機制。為提高管理養護年活動成效,將結合原有農村公路考核評比相關辦法,加強落實養護考評制度,建立與養護資金緊密掛鉤的激勵機制。
活動方案 篇2
為進一步使學生養成文明就餐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愛惜糧食、守秩序、懂文明的優良品質,教育引導學生從文明細節做起,規范言行,摒棄陋習,崇尚禮儀,切實提高師生素質和學校公共文明程度,營造健康文明氛圍,樹立良好學校形象,我校決定開展“文明餐桌從我做起”活動。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活動主題
文明餐桌,從我做起
二、活動目的
以提高小學生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為目標,以“不亂扔剩飯菜、有序文明就餐”為標準,大力普及餐桌文明知識、推廣餐桌文明禮儀和文明用語,倡導節約用餐行為、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三、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對學校“文明餐桌”活動的落實,本校成立由于玉芳校長任組長,副組長陳興忠、德育室、各班主任、年段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制定活動方案,指導學校開展“文明餐桌”活動,確保活動取得成效。
四、活動安排
(一)宣傳發動階段
各班要倡導節約節儉美德,普及餐桌文明知識,明確“文明餐桌”的標準就是“不亂扔剩飯菜、有序文明就餐”,為全面開展“文明餐桌”行動做好思想發動。號召學校師生積極參與到“文明餐桌”行動中來,并通過自己向親朋好友進行更廣泛的倡導發動。
(二)全面展開階段
在學校課間餐(飲用學生奶)期間,爭創“三個一”:
1.校園廣播站課間進行一次提醒,要求就餐有序文明,不到操場走廊飲用,盡量做到不剩,飲用完的牛奶盒要扔入垃圾桶;
2.各班要有一名“文明餐桌”行動監督員,接受培訓,講文明用語,主動引導學生文明就餐。
3.學校安排勸導員及時跟蹤各班級“文明餐桌”開展情況,并列入“每周禮儀”和“八項常規評比”,每周進行一次反饋。
(三)總結評比階段
各班認真總結“文明餐桌”行動經驗做法,不斷探索完善創建“文明餐桌”的辦法。提倡對于行動積極、效果明顯,示范作用突出的班級和個人予以表彰。
五、活動形式
1.國旗下講話:《文明就餐,提升素養》。
2.主題班隊會:《文明餐桌,從我做起》。
3.大隊部發起倡議,發放倡議書和《致家長的一封信》。
4.利用紅領巾廣播站——宣讀倡議書和說明餐桌上的文明禮儀。
5.文明餐桌評比活動。
6.各班出一期“文明餐桌”主題黑板報。
7.衛生室開展一次“文明用餐與健康”的主題講座。
六、活動要求:
1.為確保這一活動落在實處,學校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落實責任、精心組織,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2.學校要召開動員會,廣泛發動,深入宣傳加強學校、家庭、社區的聯系和溝通。
3.學校要貼近學生實際,使他們能理解、能學習、能提高,真心實意的變為學生的自覺行動。發揮他們體育與健康、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學科的重要作用。
活動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學生讀書活動為載體,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打造書香校園,讓每一個學生都想讀書、愛讀書、會讀書,從小養成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并在讀書實踐活動中陶冶情操,獲取真知,樹立理想。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建立以班級、小組為主的圖書角和個人小書庫。
2、通過活動,在校園內營造一個熱愛讀書的書香校園。
3、通過活動,使學生養成博覽群書的好習慣。
4、通過活動,使學生的知識面不斷開闊,思維不斷活躍,綜合實踐能力不斷提高。
三、活動領導小組
四、活動實施計劃
1、加大宣傳
(1)利用國旗下講話向學生進行讀書活動的宣傳。
(2)出一期班級黑板報和校園櫥窗
(3)校園內懸掛橫幅,營造讀書氛圍。
2、保證時間
(1)上好每一節閱覽課(統一內容,固定閱讀)
(2)抓好每天的晨讀時間(自由閱讀)
(3)每周家庭作業中必須有合計二小時的閱讀時間(自由閱讀)。
3、書籍的來源保證
本校學生閱讀室有大量的文學書刊、國內外名著等書籍,還有各種報刊雜志,以及學生家中的藏書、學生自行購買的'讀物,確保學生有書讀。
4、建立班級圖書角
(1)在活動中各班教師可以從學校圖書室中挑選圖書,建立班級圖書角。
(2)在建立圖書角的基礎上,發動學生收集報刊雜志、書籍等,組建個人小書庫。
5、建立好書交換站
同學與同學之間,可建立“好書交換站”定期舉辦“好書換著看”的活動,(建立成熟后,可發展成班級與班級間)。
6、參與讀書實踐活動
(1)指導好讀書
各教師指導好學生讀書。引導學生讀書中著重于職業技能、文學素養的培養,二、三年級學生還需側重于就業前的崗位培訓和職業道德的培養。
(2)各班級定期舉辦“讀書博覽會”。內容有:名人名言、諺語、經典名句、書海拾貝、推薦“我最喜歡的________書”等。
(3)新星文學社出一期讀書小報。
(4)各班級出一期有關讀書的黑板報。主題:“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
(5)進行主題班會展示。
(6)舉行一次讀書演講比賽。
五、具體安排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9月1日—9月15日)
1、懸掛橫幅、國旗下講話、出一期校園櫥窗和班級黑板報。
(9月1日—9月15日)
2、第一階段測評(閱讀方法的指導,讀書習慣的養成)。
(9月16日—10月31日)
3、第一階段小結表彰(黑板報評比:“我讀書、我快樂、我智慧”)
(11月1日—10日)
第二階段:檢查。
1、舉辦校園閱讀大賽,優秀讀書摘抄的評比及展示。(時間待定)
2、摘抄筆記的指導,閱讀量的統計。
(11月11日—11月24日)
第三階段:人均讀完五本好書,并寫好一篇讀書心得,舉行征文比賽、演講比賽。(11月25日——11月30日)
第四階段:總結評比(12月1日——1月份)
1、讀書小報制作比賽;
2、評選“書香班級”進行展示;
3、征文比賽;
4、演講比賽;
5、表彰各班級星級讀書能手;
6、學校讀書活動總結。
活動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加速林業科技成果轉化,提高林業重點工程建設質量和科技含量,調整林業產業結構,增加林農收入,促進林業生產增質增效為目的,根據林業生產建設和廣大林農增收致富的迫切需求,組織全國各級林業部門的科技人員深入基層,為廣大林農及林業生產單位提供技術信息,培訓技術人員,傳授實用技術。
科技下鄉活動要遵循求真務實的原則,做到“三個結合”,即與六大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的實際需要相結合,與山區、沙區、林區農民增產增收相結合,與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突出重點,講究實效,分級組織實施。
二、活動內容及具體任務
選擇林業生態建設和產業建設、農民增產增收急需的實用技術,組織林業科研、教學、推廣等各個領域的專家和技術人員成立科技下鄉服務隊,通過“科技趕大集”、“專家小分隊”和“專題技術講座”和發放技術小冊子等多種形式,深入林業生產第一線,開展技術咨詢、技術指導、技術培訓、新技術示范和科技幫扶工作。活動期間要通過報刊、雜志、電視、廣播以及開辦技術服務熱線、科技信息服務網站等手段,使送技術下鄉活動深入千家萬戶。全年要組織科技骨干5萬人次以上送技術下鄉,培訓基層林業技術人員和林農35萬人次以上,做到送出一批技術,培養一批技術能人,帶動一批科技示范戶,使科技下鄉活動收到實效。
三、組織形式
送技術下鄉活動采取“分級組織、上下聯動”的形式:
(一)國家林業局組織專家組,分赴六大工程重點省區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
(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廳(局),各森工(林業)集團(公司),組織本地區、本單位的送科技下鄉活動。
(三)局屬科研、教學單位負責組織本單位的科教人員與生產單位緊密結合,積極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
(四)地、縣級科研院所、推廣機構就地開展送技術活動。
四、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級林業部門要把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林業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結合,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為基層和林農辦實事的重要行動,領導干部要親自掛帥,確保活動的順利實施,規劃方案《科技下鄉活動方案》。要結合各地實際,開展一些影響大、效果好的標志性活動。
(二)抓好落實,注重實效。各地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要落實活動的責任人、落實技術人員、落實活動項目,扎扎實實地開展好送科技下鄉活動。
(三)加強宣傳,擴大影響。積極做好宣傳工作,邀請當地電臺、電視臺、報紙等新聞媒體,加大對送科技下鄉活動的宣傳力度,在全行業營造學科技、用科技、重視科技的良好氛圍。
五、活動總結
送科技下鄉活動,是林業科技支撐工作中的一種好方式。為不斷提高此項活動的實效,各地應在活動中,抓好典型,注重總結經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廳(局),各森工(林業)集團(公司),局屬科研、教學單位要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分別于20xx年6月底將階段工作總結、12月底將全年活動總結報我局科技司。
活動方案 篇5
為進一步深化我鄉創先爭優活動,根據市委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統一部署,按照廣創爭辦發[20xx]3號文件要求,結合北外鄉工作實際,現就我鄉開展“四項”主題實踐活動制定以下方案。
一、工作目標
牢牢把握“圍繞‘兩個目標’(科學發展、構建和諧)、推進‘三個轉化’(把黨的組織資源轉化為科學發展資源,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科學發展優勢,把黨的建設成果轉化為科學發展成果)、建設和諧繁榮四川經濟強市”活動主題,切實抓好“四項”行動,確保創先爭優活動取得實效。
二、參加范圍及時間要求
(一)參加范圍:全鄉各黨支部及全體黨員。
(二)時間要求:從20xx 年8 月初到20xx 年12 月底結束。
三、活動主要內容
(一)“齊討論、作承諾”行動
各黨支部要“圍繞‘兩個目標’、推進‘三個轉化’、建設和諧繁榮四川經濟強市”主題,結合“五好四強”“五爭五帶”標準,開展創先爭優大討論活動,認真查找黨組織和個人在理想信念、服務意識、服務水平、工作業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形成具體討論成果,并將存在的問題、整改措施(時限)、要達到的目標,作好公開承諾。各黨支部要將形成具體大討論成果報鄉黨委創先爭優辦公室。
(二)“亮身份,樹形象”行動
各黨支部要通過設置示范黨組織、示范科室(窗口),為黨員佩戴黨徽、在鄉便民服務大廳、衛生院支部設置黨員示范崗、黨員先鋒崗,其它黨支部劃分黨員責任區、黨員責任點等形式,把黨組織和黨員身份亮出來,促進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發揮。
(三)“提效能,創佳績”行動
黨員要立足本職崗位,嚴格執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深入開展問需服務,大力實施“辦事提速工程”。對服務(單位)對象進行回訪,征求收集服務(單位)對象意見和建議,增添具體的服務措施。
(四)“講奉獻、促和諧”行動
組建黨員義工服務隊,結合北外鄉災后恢復重建、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等重點工作,走進企業、農村、社區、學校、福利機構,廣泛開展醫療、修理、清潔、文體等義務奉獻活動,幫助基層單位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要結合“產業提升年”活動,根據企業的需求,提供工業投資、創業融資、要素保障、政策扶持等服務,實實在在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難題。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狠抓落實
“四項”主題實踐活動是深化創先爭優活動,切實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重要措施,為保障此項工作落到實處,由我鄉黨委副書記負責此項活動的`組織實施,保證時間、人員和質量“三落實”。
(二)廣泛宣傳,擴大影響
加強全鄉黨組織和黨員開展“四項”主題實踐活動的宣傳引導和信息收集工作,提高對此項工作的認識,為實踐活動有效開展打好基礎,活動中多總結經驗和不足,并及時向市委創先爭優辦公室報送活動開展情況的文字和圖片信息。
(三)落實責任,加強督查
由我鄉黨委書記帶頭參加“四項”主題實踐活動,積極開展訪談和服務,并定期對本鄉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查。
活動方案 篇6
“xx新發展·青年新作為”,建設更高品質的生態文化活力xx需要全體市民和廣大青年共同努力。通過引導我鎮大學生參與暑期實踐,可以不斷提高大學生自身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進一步增強其使命感、責任感,進一步帶動廣大群眾投身“三個xx”建設的熱潮,讓每一個青年人,尤其是當代大學生切身感受家鄉發展帶來的優越環境,同時,也有助于我鎮大學生加深對美麗xx鎮的認知,為宣傳推介xx鎮積累素材。
為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激發我鎮人才活力,結合我鎮實際,現就暑期大學生來基層實踐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的
以“黨建帶團建”系列活動為抓手,組織大學生參與脫貧攻堅、文明創建、愛心幫困、環境保護、群眾服務等基層實踐活動,目的在于使大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在于增強社會實踐才能,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在于培養大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奉獻精神,從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就業做好準備。
二、活動主題
xx新發展,青年新作為
三、活動地點
xx鎮境內
四、活動對象
家住xx鎮的在讀大學生和高三畢業生
五、活動時間
20xx年8月5日-8月20日
六、活動要求
參與活動的同學將參與進政府日常工作中來,結合精準扶貧、文明創建、愛心幫困、環境保護等基層實踐活動方面開展相關行動。我們同學要做到如下三點:一是要團結友愛,相互交流下鄉成果,下鄉理念,下鄉特色、重點所在以及涉及范圍; 二是要討論下鄉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困惑以及下鄉中的不足,并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三是活動過程中要發揚年輕人樂于助人的精神去盡心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七、活動流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下發方案和報名表到各村(社區)和部門單位,各村(社區)和部門單位將報名表收集整理交至xx鎮黨政辦公室匯總篩選。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1、大學生來基層實踐歡迎會(初定8月7日)
2、下村實踐(初定8月7日-8月18日)
第三階段:討論總結(初定8月19日)
討論交流話題:1.這次下基層所產生的影響;2.這次下鄉所遇到的困難,我們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3.結合大學生下鄉談談進入大學該做哪些方面的準備;4.如何建設新農村。
八、注意事項
1、村干部指導帶領學生安全下鄉,學生要服從管理。
2、學生不隨意出入娛樂場所,謹防上當受騙。
3、學生不參加任何形式的非法游行、集會、等活動。
4、參與活動時,學生要相互照看,不要單獨行動。
5、各村(社區)和部門單位務必在8月6 日前上交報名表。
活動方案 篇7
一、團日活動主題與內容
團日活動的設計要緊緊圍繞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重溫黨的光輝歷程、歌頌黨的偉大成就等內容,結合學習、生活實際,形式不限,可以自擬活動內容,也可以根據下列一個或多個活動內容開展:
(1)開展黨史教育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和輔導,使廣大團員青年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本質和主流,進一步加深對黨的認識和感情,增強對黨的熱愛和忠誠,堅定對黨信任和信心。
(2)開展“飲水思源感黨恩”體驗活動。通過組織團員到紀念館、烈士陵園、革命遺址、英雄模范故居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緬懷革命英烈,參觀黨的領導下各方面建設成就,教育引導團員們以國家昌盛為先、人民利益至上,自覺履行公民義務,熱心公益,奉獻社會。
(3)開展跟黨走實踐活動。組織團員們“尋找身邊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戰士、老模范”,開展征文、唱紅歌、看紅色影視等系列活動,使團員們在實踐中牢記光榮使命,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增強政治意識、國家意識和責任意識,堅定永遠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
二、活動時間地點
時間:
地點:
三、參賽對象
各年級團總支、團支部
四、競賽方式
各支部積極動員,通過征求意見確定活動主題,組織開展活動,準備有關作品材料,20xx年4月5日前報送作品。“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主題團日競賽活動作品要求見附件1。
五、評審方式:
由學生工作辦公室老師、學生分院團委委員和各年級團總支書記、各團支部代表組成“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主題團日競賽活動評比委員會,于4月9日上午開展評比活動。
設一等獎1個,獎金300元;二等獎2個,獎金150元;三等獎3個,獎金100元。優秀獎若干,獎金50元。設立“最佳創意獎”2個,獎金100元,獎勵主題鮮明、創意突出、設計精巧的團日活動。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深入動員。開展“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主題團日競賽活動,是加強新時期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扎實推進共青團固本強基工程,進一步活躍基層團工作的具體舉措。各支部要充分認識開展此項活動的重要意義,廣泛發動、深入動員。
2、精心設計,組織實施。要結合本支部實際,找準青年需求,突出自身特色,創新活動形式,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團日活動。
3、廣泛宣傳,營造氛圍。要加強活動的宣傳報道,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形成共同參與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