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大班科學主題活動方案

時間:2024-01-03 07:42:35 活動方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學主題活動方案8篇(必備)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主題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主題活動方案8篇(必備)

大班科學主題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白開水是兒童的飲品。

  2、鼓勵幼兒多喝白開水,促進身體健康。

  3、初步學習設計和制作表格的方法。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電腦、搜集短片(世界各地、生命之源―水)圖片、粘貼版、紙、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短片世界各地

  師:你們看到短片中各地區和各民族的人們都喜歡喝什么飲品

  幼:蒙古人―奶茶,藏族―青稞酒、酥油茶,西方人―咖啡、可樂、啤酒,東方人―茶

  師:你們最喜歡喝什么?

  幼:果汁、可樂、雪碧、杏仁露、椰汁、茶、牛奶、豆漿、酸奶……

  游戲:陽光飲料站“幼兒自取圖片進行分類擺放,師生共同統計出飲品人數,貼在粘貼板上”

  (二)白開水,益處大

  師:戶外活動和劇烈活動后會出很多汗,應該喝什么?

  幼:喝白開水

  師:讓幼兒了解為什么喝白開水?請幼兒再次欣賞短片:“生命之源―水”

  教師小結

  A:白開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

  B:能幫助人身體進行代謝

  C:白開水也是一種營養素

  兒歌“多喝水好處多”

  (三)引導幼兒制作飲水表格

  1、游戲“陽光飲料站”第一次游戲統計人數與第二次游戲統計人數進行對比

  2、對比人數表貼在粘貼板上(喝白開水人數居多)

  3、幼兒設計并制作飲水記錄表格

  4、鼓勵幼兒日常多喝白開水促進身體健康

  (四)延伸活動:利用幼兒自制飲水記錄表,每周五評比喝水標兵

大班科學主題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自己嘗試做小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象。

  2、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3、激發幼兒觀察發現探索自然的興趣。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木偶臺木偶小兔兔媽媽。

  2、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機故事傳說《小水滴旅行記》有關幻燈片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教師木偶表演,提出嘗試問題,教師以兔媽媽帶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問媽媽:“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故事傳說情景導放課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天上為什么會下雨嗎?”

  二小朋友做小實驗

  1、幼兒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教師提出嘗試問題:仔細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3、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象叫做“蒸發”。

  4、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現象嗎?

  三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象“幼兒第二次嘗試,集中活動)

  1、請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還是熱的?

  2、倒熱水在杯里,問:杯子里冒出來的是什么?

  3、把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出現什么?為什么玻璃片上會有小水珠?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四放幻燈

  1、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廳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么多的水蒸氣都到哪里去了呢?

  2、請小朋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傳說《小水滴旅行記》

  3、請小朋友把“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小秘密告訴兔媽媽和小兔。

  五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1、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好處。

  2、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危害。

  3、總結幼兒講的雨的好處的危害,教育幼兒從小學知識學本領,長大當下名科學家,要讓雨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大班科學主題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樂于參加科學探究活動,了解光和影子的關系。

  2、對身體的影子及其變化感興趣,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喜歡參加科學探究活動,體驗游戲快樂。

  活動難點:了解光和影子的關系。

  活動準備投影儀、音樂《雨中旋律》、幼兒具備"影子"相關經驗(事先準備好的尋找影子視頻)、人站在太陽下影子圖片一張、教師幼兒具備做各種手影的經驗、畫有每位幼兒影子造型的長軸紙卷一個、蠟筆。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音樂律動)小朋友們,今天張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請大家認真聽,比比是誰第一個猜出謎底。我的謎面是:有個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時走在前,有時走在后,我和他說話,就是不開口。(是一種現象,有陽光的時候就會出現)(影子)

  基本部分:嗯,小朋友們很棒,都猜對啦!我們的影子這么的`神奇,那它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我這有一段小朋友們尋找影子的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不好?那我們要帶著幾個任務去看,第一個:你找到了那些影子?(在什么情況下找到的)第二個:我們去了什么地方影子就突然消失了,為什么?(幼兒觀看視頻資料)(引導幼兒思考回答之前提出的問題)小朋友們回答得真棒,我們表揚下自己。接下來,我們再通過一張圖片更進一步的了解光與影子的關系(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懂得在有光的情況下才會有影子,當光線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光線照不到的地方就變黑了,這就是影子)(發現光和影子的關系)好,下面張老師就帶著你們一起來玩影子游戲好不好?

  第一個游戲:手影游戲(老師先做出幾個造型示范,幼兒猜并模仿,再請7--8名幼兒分別在投影儀前做不同造型的手影,邊做造型邊學小動物叫聲,其他小朋友來猜并模仿)

  第二個游戲:給影子涂色(教師將每位幼兒做的影子造型提前畫在長軸紙上,請每位幼兒找到自己影子造型給影子穿上漂亮的衣服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圖案)結束部分:教師與幼兒一起分享欣賞影子作品并和自己影子拍照留念。

大班科學主題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實驗中發現摩擦產生靜電的現象。

  2、體驗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

  3、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筆、塑料袋、碎紙片、鉛筆、水彩筆、百潔布、記錄單、筆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小紙片,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如果不直接用手拿,有什么辦法可以將紅色盤子里的紙片移到黃色盤子里?

  二、玩一玩,試一試。

  1、出示百潔布和水彩筆,提問:如果給你一塊布和一支水彩筆,你能完成剛才的任務嗎?

  2、請個別幼兒上來嘗試。

  3、教師演示摩擦起電的小實驗:用水彩筆在百潔布上摩擦后吸起碎紙片。

  實驗后提問:這是怎么回事呢?

  教師:原來水彩筆在百潔布上摩擦后產生了靜電,可以吸起小紙片,這種現象叫做“摩擦起電”。

  三、嘗試用不同材料進行摩擦起電的實驗。

  1、出示實驗材料,幼兒逐一認識。

  2、介紹記錄表,引導幼兒猜想并記錄。

  3、幼兒實驗并記錄。

  4、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

  四、教師小結。

大班科學主題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感受傳聲的秘密。

  2、對科學活動有興趣,愿意探索。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根據興趣玩空心紙棒

  1、引導幼兒觀察紙棒。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做了一個玩具,你們拿起來看一看是什么樣子的?(幼兒發現紙棒是長長的.圓圓的,中間是空心的)

  2、幼兒玩紙棒

  教師: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當玩具,讓老師看看,你們是怎么玩的?

  二、引導幼兒把紙棒當“傳聲筒”,自由結伴玩游戲

  1、教師有興趣地對幼兒說:剛才老師看見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對準紙棒在說話呢,你們各人找一個好朋友,一個對著紙棒說話,另一個用小耳朵聽,聽聽你的好朋友說了些什么?

  2、幼兒兩人一組地玩了起來。

  3、提問:小朋友聽到你的好朋友說的話了嗎?

  4、教師小結:這個長長的、圓圓的空心紙棒,能把我們說的話傳出去,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傳聲筒。

  三、發現問題,和小問號交朋友

  1、提出疑問:

  教師:剛才小朋友都聽到從傳聲筒傳出的話語和清楚、響亮,但也有小朋友說聽不清楚聲音,(出示幾根聽不清楚的傳聲筒)這是怎么回事呢?

  2、出示小問號(?)引導幼兒觀察這幾根傳聲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樣的,那為什么傳出來的聲音不清楚呢?這個傳聲筒我要送一個標記給它(出示小問號卡片)知道這是什么符號嗎?這根傳聲筒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

  3、幼兒再次玩傳聲筒(傳聲筒換成實心的)

  幼兒發現聽到的聲音不清晰了,這是為什么呢?幼兒自然產生疑問,這時引導幼兒也給這些傳聲筒貼上問號。

  四、觀察比較,解決問題

  引導幼兒對比觀察小問號的傳聲筒和沒有小問號的傳聲筒有什么不同?讓他們發現有小問號的傳聲筒里有紙團堵著。

大班科學主題活動方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拱形能夠承受很大的力,初步理解拱形面能承受很大力的現象。

  2.通過動手操作從而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讓幼兒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活動準備】

  實驗記錄表、蛋殼若干、鉛筆、粗吸管、小量杯、長條卡紙、小塊積木若干、各種拱形建筑物PPT。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故事,引出課題。

  教師結合圖片,有表情的講述故事〈雞哥哥和雞妹妹〉,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們看,誰來了?(小雞)原來呀,是雞哥哥和雞妹妹,今天雞哥哥和雞妹妹為了一件事情爭論不休,讓我們一起聽一聽發生了什么事情?

  附故事:一天,一個蛋殼破了,雞妹妹從蛋殼里鉆了出來,雞哥哥看見了連忙說:妹妹,妹妹,是我從外面用尖尖的嘴幫你把蛋殼啄破的,是我把你帶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妹妹一聽搖搖頭說:不對,不對,是我自己從里面用尖尖的嘴把蛋殼啄破的,我是靠自己的力量來到這個世界的,兩只小雞爭吵不休。

  2.提問:小朋友你們贊成雞哥哥的說法,還是雞妹妹的說法?幼兒自由回答。(選兩名幼兒回答,贊成雞哥哥的說法,強調它從外面啄破了蛋殼;贊成雞妹妹的說法,它從里面啄破了蛋殼。)大家有的覺得雞哥哥說的對,有的覺得雞妹妹說的.對,現在我們進行一個小雞啄殼PK賽,投票表決。同意雞哥哥說法的,請舉手?(教師把相應的數字記錄到大的記錄表上)同意雞妹妹說法的,請舉手?(同上記錄)

  3.師:小朋友們的意見統一不了,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做個試驗,看看這個蛋殼到底是誰啄開的。

  二、幼兒動手操作〈小雞出殼小實驗〉。

  1.師:完成試驗,我們要用到:蛋殼、小量杯(小量杯是來固定蛋殼,讓蛋殼不搖晃)、吸管、鉛筆(鉛筆尖就是小雞的尖嘴巴)。

  出示步驟圖,先把蛋殼放在小量杯上,再把吸管箭頭向下的一邊靠放在蛋殼上,吸管上有一條橫線標記,把代表小雞嘴巴的鉛筆尖伸進吸管,到吸管的橫線標記處對齊,松手,然后觀察看蛋殼有沒有被啄破)老師現在出示的是雞哥哥啄蛋殼的畫面,那雞妹妹啄蛋殼,蛋殼該怎么放呢?(蛋殼倒過來)小朋友實驗出結果之后,請你將椅子后面的小紅花,投給你覺得對的一方。

  到底誰啄的容易破呢?現在就請小朋友去實驗一下吧。

  2.幼兒實驗,并將投票投到相應的表格里。(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提醒,小朋友注意哦,鉛筆尖一定要跟吸管的橫線標記對齊,不然小雞的嘴巴用不出力氣。)

  3.我們一起來看看投票結果,到底是雞哥哥贏呢?還是雞妹妹勝利?(雞妹妹)

  4.還有小朋友投票給雞哥哥,我們一起再來實驗一下。(請個別幼兒到前面進行操作,集體驗證)現在票都投給了雞妹妹,所以是雞妹妹是從蛋殼的里面靠自己的力量啄破蛋殼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的。

  三、教師實驗,集中探討。

  1.雞哥哥不服氣了:我也用了同樣的力氣,為什么我啄不破蛋殼呢?(幼兒自由發言)那我們一起來看看雞哥哥和雞妹妹的力氣到底用到哪里去了。(看操作視頻)(因為力氣是看不見的,所以我們用有顏色的水來代表力氣。注射器代表小雞的尖尖嘴,注射器里紅顏色的水代表所要用的力,先試試看雞妹妹的說法,看看紅色的水流在了哪里?(蛋殼里面,力集中在一起)對蛋殼中間,雞妹妹的力氣都用到蛋殼中間了。

  再試試雞哥哥的說法,看看紅色的水流到哪里去了?(周圍流下去的,力都分散了)雞哥哥用了這么多力,可是都被蛋殼分散到旁邊去了,那你們說雞哥哥還能啄破蛋殼嗎?(不能))看視頻后,教師小結:原來,雞哥哥用的力,被蛋殼分散了,所以雞哥哥還能啄破蛋殼嗎?(不能)蛋殼的這種形狀真有趣,它能把力分散,能承受較大的力。在生活中,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拱形。

  四、分享交流拱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1.出示拱形圖片,人們根據拱形分散力的原理建造了許多的建筑物,你們知道哪些建筑物是拱形的么?(幼兒自由回答)

  2.幼兒觀看多媒體,教師提問。老師也帶來了一些拱形的圖片,大家來欣賞一下。

  (1)這是什么?(海洋館)哪里是拱形的?(玻璃通道)這個拱形承受了哪些力?(水,好多魚,鯊魚)

  (2)這是什么?(隧道)隧道的上面有什么?(大山)為什么隧道能夠承受的起一座這么大的山?(隧道是拱形的,拱形能夠分散力)

  (3)這是一座什么橋?(拱形橋)教師介紹這是我們中國最早的一座拱形橋,它至今約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這座一千五百年的橋有沒有壞?為什么?(它是拱形的,拱形有分散力的本領)

  五、激勵探索,變通思維

  1.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建筑師,兩兩合作,用老師準備的材料搭建一座拱形橋,橋造好之后,會有很多行人和車輛從橋上通過,所以,橋要造的牢固。

  2.橋造完了,看看誰的橋承受的力量,請你們將簍子里的小積木一個一個的放在橋面上,待橋面變形則停止放積木,看看哪種橋最結實,承受的力?

  3.為什么同樣是拱形橋,可是承受的力卻不一樣呢?(幼兒回答)為什么都是拱形橋,所承受的積木數量卻不一樣多呢?讓我們想想這個問題,等到下次活動一起探討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通過動手做小雞啄殼的實驗,初步理解了拱形面能夠承受大力的現象,通過學習,也認識了拱形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幼兒對活動的興趣還是很濃的,在操作中,有的幼兒對怎么啄蛋殼理解的還不是很到位,下次活動需要在交待操作要求時候,重點強調指出。

大班科學主題活動方案7

  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感知蠟燭燃燒的現象,初步懂得空氣與燃燒的關系。

  2、讓幼兒認識、了解蠟燭的種類與用途,激發幼兒對蠟燭的探索欲望和觀察總結的能力。

  3、從小培養幼兒的科學興趣,促進幼兒知識技能的積累以及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感知蠟燭燃燒的現象,初步懂得空氣與燃燒的關系。

  活動準備

  香熏蠟、生日蠟燭、大小顏色不同的蠟燭若干、盤子、打火機、水。

  活動過程

  1、區角活動

  設置觀察角,擺放不同種類、顏色、形狀的蠟燭。引發小朋友們自主的觀察,教師適時介入,一起了解蠟燭的特點和用途。

  2、動手操作點燃蠟燭,發現現象。

  (1)帶領組織小朋友來到操作臺旁邊,觀察操作臺上的物品,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么。如干凈透明的玻璃杯,小蠟燭和盤子……請小朋友們自由討論。

  (2)老師想請蠟燭寶寶站起來和小朋友們一起做游戲,小朋友們想一想有什么好辦法呢?小朋友們自由發揮想象。老師示范,有燃燒的蠟燭油把蠟燭固定在盤子上,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起動手操作,讓自己的蠟燭寶寶站起來。

  (3)點燃蠟燭,觀察蠟燭燃燒時的狀態。

  (4)請小朋友用杯子把燃燒著的蠟燭扣住,仔細看看會發生什么現象呢?啟發幼兒發現蠟燭熄滅了,不再燃燒了,杯子變黑了,杯底還有點熱,杯壁上還有一層“霧”……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呢?請小朋友們自由討論。

  (5)再次點燃蠟燭重復操作,請小朋友用大小不同的杯子同時扣在燃燒的蠟燭上,看看又會發生什么新的現象呢?

  小杯子的空氣少,蠟燭燃燒的時間短,先熄滅;大杯子里的空氣多,蠟燭燃燒的時間長,后熄滅。

  3、有趣的蠟燭花游戲

  請小朋友們手拿點燃的大蠟燭和老師一起圍繞在水盆邊,蠟燭油滴落在水中變成漂亮的蠟燭活,有大有小,有紅色的有白色的……在水中很緩慢的變大,變淡……

大班科學主題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培養幼兒合作意識。

  2、 知道金屬的材料能導電,塑料管,紙,毛線等材料不能導電。

  3、 簡單了解安全用電常識。

  4、 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 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電線,銅絲,鐵絲,保險絲,鋁絲,毛線,塑料管,紙繩,電燈泡,電池。

  2 、記錄表,筆,橡皮。教師自制道具。

  活動過程:

  一、 教師表演“魔術”

  1、 小燈泡為什么會發光?電池

  2、 電池的兩端一樣嗎?介紹電池的.正極和負極

  3、 小朋友想一想,怎樣連接小燈泡才會亮?

  二、 實驗一

  1 、出示銅絲:它是什么?銅絲 銅絲能使小燈泡亮起來嗎?

  出示紙繩:它是什么?紙繩 紙繩能使小燈泡亮起來嗎?

  2、 老師還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很多材料:電線,鐵絲,保險絲,鋁絲,毛線,塑料管。請小朋友實驗。哪種材料能是小燈泡亮起來?

  3、 介紹記錄表:在能是小燈泡亮起來的材料后畫,在不能是小燈泡亮起來的材料后畫。

  4、 幼兒操作實驗,教師指導觀察。

  5 、請幼兒分享實驗結果。教師和幼兒總結:金屬材料能導電,所以小燈泡就能亮起來。毛線紙等材料不能導電。

  三、 結束部分:出示兩根電線(一根兩邊露出銅線的, 一根兩邊沒有銅線的。)

  1、 它們能使小燈泡亮起來嗎?請幼兒實驗

  2、教師總結:電線外面的塑料外衣是不能導電的,他是保護我們的,有了它我們就不容易觸電。但即使這樣,小朋友平時也不要隨便去摸電線,電源插座。因為平時生活正的用電,電壓很高是很危險的。

【大班科學主題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主題活動方案05-01

大班的主題活動方案02-19

大班科學活動方案02-16

大班六一主題活動方案02-07

大班幼兒的主題活動方案08-26

大班環保主題活動方案06-27

大班安全主題活動方案10-27

大班消防主題活動方案03-20

大班主題活動方案02-04

大班勞動主題活動方案05-1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欧美国产 | 亚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蜜月 | 日本免费大黄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