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活動方案合集4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動方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方案 篇1
活動背景
越來越多的白領在下班時間尤其周末仍將電腦或網絡的虛擬娛樂當做最主要娛樂休閑方式。人們因為過度使用電腦和網絡,似乎忘記了現實城市生活的美好和真實的快樂……
20xx年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于12月初舉行,屆時各個國家都會對本國的二氧化碳減排量做出承諾。nc63的'無電腦周末活動將在11年11 月底正式啟動,并作為wwf世界自然基金的vote earth(選擇地球)的系列活動之一,正是希望號召每個人通過周末關掉電腦的實際行動,支持低碳生活和綠色生活,支持選擇地球。
活動簡介
nc63是no computer 63 hours的縮寫,是指由魔時網等多家媒體和機構聯合倡導的“無電腦周末”活動——即號召“從星期五下午6點下班到星期一早上9點上班之間,總共63個小 時的周末時間,不使用電腦”。nc63旨在提醒白領一族適度使用電腦網絡,減少因過度上網對健康、人際等多方面造成的負面影響。
nc63 將從20xx年11月的最后一個周末啟動“無電腦周末”的系列活動,魔時網及多家聯盟網站,將以黑幕提醒或旗幟廣告等各種創意形式,在網站首頁號召白領們周末關掉電腦。同時,nc63號召各社區網站在 網頁底端加上“過度上網,有害健康”的文字。
nc63將在20xx年11月29日下午在北京、上海等多個地方開展nc63真人日歷街拍和nc63稽查隊之隱形狗行動。參加nc63真人日歷街拍的志愿者將通過裝扮、道具等方式表現出周末可以進行的非電腦娛樂,并被拍成照片印制在20xx年nc63真人日歷上。nc63稽查隊之“隱形狗行動”由志愿者拿著“隱形狗玩具”,對周末在咖啡館里用電腦的網友,開“nc63罰單”。nc63將用實際活動號召人們在周末離開電腦,擁抱最真實有趣的城市生活。
線上活動
活動時間:20xx年11月27日18:00-11月30日9:00
活動網站:魔時網及多家聯盟網站(社區生活報,瑞麗女性,摩登紳士,第一視頻,網絡導報,viva,名品導購,我易網,君子門,天極網,閨蜜網,國際在線……)
活動內容
①以全站黑屏提醒或旗幟廣告等各種創意形式,在網站醒目位置號召網站用戶周末關掉電腦。同時,nc63號召各社區網站在底部加上“周末無電腦”、“適度上網”等文字。
②號召網友在11月27日18:00-11月30日9:00修改qq、msn、blog簽名欄為“周末不電腦63小時”
③面向網友征集nc63海報、漫畫、桌面、屏保等創意設計和活動創意。
活動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上學期中(二)班家委會成立方案 通過本次家長委員會會議,使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改革思路和方法,明確本學期幼兒園的工作重點,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通過家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二、建立家委會目的
讓家長走進幼兒園,了解園所的工作計劃和要求,協助幼兒園工作,共同討論家庭教育的經驗,了解園所的動態新聞。通過專業知識引領,建立良好和諧的家園的橋梁。建立彼此支持、彼此信任、互相理解、互利互助的共贏家園合作平臺
三、充分發揮家委會的紐帶作用。
家長委員會作為家長與幼兒園聯系的紐帶,擔負著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工作計劃和要求、及時反映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協助幼兒園組織交流家庭教育經驗的重要任務,對提高幼兒園管理水平與保教質量十分有利。本學期,我園將進一步加強與委員們的聯系,及時了解、收集并反映家長對學校工作的建議和意見,積極參與幼兒園管理,為幼兒園的后續發展獻計獻策,進一步提高幼兒園的聲譽和辦園質量。
四、凸顯幼兒園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導作用
1.轉變觀念
家教觀念決定著家長教育行為。目前,不少幼兒家長在兒童觀、發展觀、教子觀、人才觀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導致一些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步入誤區,直接影響著家教質量和家園合作教育。因此,我們要繼續通過家長園地、家長會、宣傳材料、家校路路通等形式來轉變家長的家教觀念:一是要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二是建議家長根據家庭條件給孩子留出活動空間,并為孩子提供適宜的、適量的活動材料,應多讓孩子到戶外去活動,利用雙休日及假日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豐富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鍛煉身體。三是要注意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要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民主、平等的親子關系。
2.加強溝通
由于家長工作的目的在于實現家園合作,促進每個幼兒身心發展,因而幼兒園的家長工作更重要的應該做到經常性的聯系與溝通。家園溝通是雙向的,因此,作為教師在溝通方面應起到主動積極的'作用,經常將幼兒在園情況互相交流、溝通,利用家訪、熱線電話、夸夸孩子、幼兒園 網站等手段,加強家園的互動與交流,并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共同研究配合教育的方法,相互反饋教育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共識,達到同步教育促進幼兒發展的目的。
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法,在教育子女中遇到的困惑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們要從實際需要出發,注重指導的實際效果,提高指導活動的可接受性。我們必須根據本園家長的特點和需要,通過家長學校這個平臺,選擇適當的內容、指導形式、方式,提高活動的效果。此外,家教指導也是一項長期的、并寓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教育。各家庭的環境氛圍不同,教育觀念不同,孩子都各有各的特點;加上絕大多數家長工作繁忙,不可能也不允許經常性來園參加集體指導,因而,除了組織一些集體指導活動外,我們更要注重個別指導、日常隨機指導。
教研組要組織教師進一步研究如何使家長能更主動積極地參與幼兒園活動。本學期要繼續開展各種形式的家園互動的活動,如“慶國慶”活動,“家長開放活動”、“ 親子制作比賽”、“家長助教活動”等,每月至少組織一次家長活動;在組織開展各種家園活動時,做到心中有家長,調動家長的積極性,不讓家長處于被動,使家園活動收到最佳的效果,家園形成合力。學期結束向家長進行意見征詢等,對家長工作做得好,家長滿意率高的班級,學期結束時將給予獎勵。
希望通過這幾個家長的帶動,能夠有更多的家長能加入到我們的合作中!
活動方案 篇3
為喜迎新年的到來,進一步豐富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增強團隊凝聚力,特組織迎新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活動一:節前游藝活動
⒈活動項目:八十分比賽、猜燈謎
⒉活動時間:月底、月初
⒊具體安排:
4、八十分比賽:
時間:月日—日下午:在咖啡廳進行比賽。各部門先進行內部的淘汰賽(月日—日),日:前各部門把參賽人員名單報至的郵箱,日—日舉行決賽。
規則:比賽開始先叫“”者為莊家,正主正莊。自己定的主可以自保雙張,但不得自反。可以打無主。如臺面無人定主,以底牌中第一張牌為主牌最上面一張。實行分晉級制,除“”和“”必打外其余均計分晉級。如果防守方打“”或“”時達到跳級分,則減去對方相應級別。出錯牌吃蒼蠅或搶出牌,當場發現每張牌罰分,留錯底牌罰分,任何選手手中牌比其他人多或少,均罰分。手中有同樣花色牌或雙牌隱瞞不出藏牌,一旦發現每次罰分,所藏牌作廢牌處理。扣底牌分翻倍,單扣翻倍;雙扣翻倍;雙雙扣翻倍比賽選手每次出牌時間不得超過秒,決底牌時間不得超過秒。打完一圈決勝負。
獎勵:決出一、二、三等獎各對,當場發獎。
5、猜燈謎:燈謎懸掛在員工食堂,猜燈謎者把燈謎的序號記在紙上,同時把謎底寫在序號旁邊,前往小賣部張師傅處對謎底,答對者即獲小獎品一份。
活動二:節日期間游藝活動
一、指導思想:團結員工隊伍,體現員工風貌,增添節日氣氛
二、活動時間:(初二)、(初三)
三、活動地點:員工宿舍區空地
四、活動對象:節日期間所有上班的員工
五、活動形式:設置個游戲,各員工根據喜好選擇個游戲
六、活動安排
⒈快樂大轉盤
★道具:大轉盤個、桌子張
★規則:每位員工有一次轉動轉針機會,根據轉針不同的落點發放相應的獎品
⒉小貓釣魚
★道具:臉盆個、沙子盆、棍子根、線繩截、蚊香盤、小鞭炮包
★規則:將個小鞭炮插在臉盆的沙子上,在規定時間內(分半)點燃相應數量的鞭炮發放不同的獎品。
⒊妙手取珠
★道具:桌子張、品鍋個、筷子雙、玻璃珠個
★規則:用筷子從盛滿玻璃珠的品鍋向另一個品鍋夾珠子,按規定時間內(分鐘)完成的'數量發放相應的獎品。
⒋套模模
★道具:套圈個、模模若干
★規則:分鐘內將個套圈扔向目標
⒌吹蠟燭
★道具:蠟燭個,桌子張,打火機個
★規則:一口氣吹滅蠟燭,按吹滅數量發放獎品
⒍趣味投籃
★道具:籃球個,眼罩個
★規則:用眼罩蒙上眼睛向籃球框投球,次投球機會,投中即得獎
活動三:正月十五聯歡會
參加人員:全體員工
主持人:
形式:節目游戲抽獎
節目安排:各部門一個節目
具體安排:
⒈開場白
⒉新春祝辭,新春寄語
⒊聯唱
⒋歌舞表演
⒌抽獎:三等獎名(歡樂回扣)
⒍游戲:畫臉(地上事先放四個充水的氣球,主持人宣布開始,先搶到球即獲參加游戲的資格)
道具:白板一塊、白板筆一支、眼罩一個
規則:參加者帶上眼罩,原地轉三圈,走到白板前(米遠),根據主持人的要求畫臉,最后由觀眾評出畫得最好者取勝,同時要求名參與者表演出他們所畫臉的表情。
⒎小品
⒏獨唱
⒐抽獎:二等獎名(歡樂回扣)
⒑合唱
⒈相聲
⒉游戲:喂橘子(男女各一名)
道具:橘子若干只,眼罩一個
規則:其中一名選手帶好眼罩,另一名選手雙手后背,兩人面對面站立,帶眼罩的選手剝橘子給另一個人吃,吃得最多的一組即獲勝。
⒊抽獎:一等獎名(歡樂回扣)
⒋獨唱
⒌游戲:擊鼓傳花
道具:小鼓一只,鼓棒一根,大紅花一朵
規則:請一名領導擊鼓,鼓停花落誰處即表演節目
⒍舞蹈
⒎說唱
⒏游戲:整蠱專家
道具:靠墊一只
規則:各派一名隊員,圍成一圈,主持人拿一個靠墊,輪流傳遞,事先告訴大家,可以對這個靠墊做出任何動作,打它、摔它、踢它、罵它、背它、親它、撫摸它、把它坐在屁股下等等,但不準雷同,等一切動作做完了,主持人再宣布讓大家把剛才對靠墊做出的動作對其右邊的人重做一遍。
⒐抽獎:特等獎(歡樂回扣)
10、大合唱:《明天會更好》
活動方案 篇4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推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引導學生感恩社會、奉獻愛心,征長小學決定開展“日行一善”主題實踐活動,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標
通過全面開展“日行一善”主題實踐活動,教育學生深刻理解“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使學生充分體驗知善、習善、行善、揚善的快樂,逐步實現由“日行一善”到“時時行善”,最終實現“善行一生”。同時通過“小手拉大手”,帶動家庭其他成員共同參與,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會道德新風尚。
二、實施原則
1、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
2、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
3、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4、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重在實踐的原則。
5、堅持突出特點、體現特色的原則。
6、堅持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原則。
三、活動內容
“日行一善”道德實踐活動,是一個從學善、行善、思善到揚善的過程。學生通過長期的.觀察、記錄、感受、體驗,在頭腦中逐漸形成善的道德觀念,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懂得有所為有所不為。具體活動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尋善源:利用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思品課等課堂主渠道,培養和引導學生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善念,發現善源。
存善心:組織中小學生開展尋找身邊的好人好事等活動,培養學生向善、從善、行善的心理品質,擁有愛心、富有同情心、懷有感恩之心等。
發善言:在學校學習生活中,通過設立監督崗、文明哨等形式,培養和教育學生語言文明,會恰當使用禮貌用語,會理解別人、安慰別人、鼓勵別人。
行善事:通過開展每天做一件好事的形式,培養和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主動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覺為他人和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及與人和睦相處等。
四、活動對象:
善待自己:正確認識自我,積極上進,珍愛生命,熱愛生活,追求美好,快樂成長,心理自調,行為自律、情感自控。
善待他人:正確認識別人的長處與不足,接納他人,樂于助人,寬容他人的過失,忍讓他人的過激,能為別人的快樂而快樂,能為別人的憂愁而憂愁。
善待環境:正確認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五、活動范圍:
善在學校: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尊敬老師,友愛同學,做合格的學生。
善在家庭:孝順父母,生活自理,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待人熱情,做合格的主人。
善在社會:正確認識和面對社會,主動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愛護環境,追求和諧,做合格的公民。
六、活動過程:
“日行一善”是一個從想善、言善、寫善到行善、思善、揚善是一個不斷發展與升華的過程。
想善:就是每天在心中回想自己或他人的善行、善言。
言善:包含兩層含義,一層是每天說一些自己或他人的善舉、善言;一層是語言文明。要會安慰人、會鼓勵人、會理解人等,不斷送給他人溫馨與熱情。
寫善:就是把每天想的善事、說的善事、做的善事、看的善事一點一滴記錄下來,是形式上積德、厚德的一個過程。
行善:是善的落腳點。能積極為他人做好事,對人有禮貌,與人和睦友好相處等。行善就是方便他人、善待自然、和諧社會。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點,修正已有的錯誤。
思善:是想善、言善、寫善的思想升華,是自己內在品質提升的重要過程,自己通過對善事的感悟和反思,將善變成自己優秀品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變成一種自覺的道德意識,從而支配自己的行為。
揚善:就是不斷地利用各種機會向周圍的人宣傳行善的好處,講古今中外行善積德的名人故事,宣傳行善積德對自然、他人、社會以及諸事眾物的相生關系,引導大家都明白行善于人于己都有利的道理。
七、活動時間安排
20xx年7月——8月暑假期間
【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活動方案精選公司活動方案實施方案02-11
活動方案公司團建活動方案05-17
我要安全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12-26
活動方案11-06
活動方案10-16
活動方案10-16
活動方案10-17
活動方案10-17
活動方案10-17
活動方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