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實施方案優秀(4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活動實施方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實施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20xx年9月10日至16日至是第二十一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為進一步增強全體師生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法制意識和推廣普通話參與意識,構建和諧校園,營造良好的語言文字環境,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我校根據區語委推普工作精神,圍繞本屆宣傳周主題,結合實際切實開展推普周活動。
二、活動時間
20xx年9月10日至16日
三、活動主題
說好普通話,邁進新時代
四、活動內容
1.健全工作機制,加強工作力度。
為做好本屆推普工作,成立推普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xx
副組長:xx
成 員:各班班主任
2.加強推普工作檢查,促進推普工作順利進行。
推普領導小組成員要輪流參加全校日常推普的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和反映情況,對各班的推普活動要及時給以評定,并評選優秀推普員。
3.豐富推普內容,活躍形式。
﹝1﹞抓好日常推普工作。
要求在校的教職工堅持用普通話進行交談,同時,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積極引導學生用普通話進行語言交流,提高全校師生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形成全校都說普通話的良好風氣。
﹝2﹞做好推普宣傳工作,擴大推普面積。
廣泛張貼推普標語,讓說普通話的意識深入到每一位師生職工的心里,通過校園廣播和學校德育宣傳陣地,營造推普活動的濃烈氛圍,使普通話由教學語言轉變為校園語言,形成在社會公共交際中使用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的習慣,營造良好的推普氛圍。根據推普工作的鋪開,積極向家長、社會進行推普宣傳,引起各方面的重視,為人人會說普通話打下基礎。
﹝3﹞開展好班級推普工作,增加推普力度。
利用升旗儀式、校會、主題班會等活動方式向學生作推廣普通話使用規范字的宣傳教育,讓每一位學生有說普通話的'意識,增強推普力度。
五、活動目標:
以激勵、表揚為主的手段,努力營造時時處處講普通話的氛圍。教師課堂教學,師生、生生之間互動交流必須講普通話;教師與學生在課后談話交流也必須使用普通話;堅決杜絕使用不規范用語。進入校園后,教師之間的交流必須使用普通話,為全校學生作好榜樣示范;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也必須使用普通話。
六、具體安排
1.為加強活動的領導,學校成立推普領導小組名單,并召開推普領導小組會議,落實具體工作。
2.組織一次以推普為主題的主題班會會。
利用班會時間,以班級為單位舉行推普主題班會。
3.組織師生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學習和了解國家語言文字政策;營造以普通話和規范字為主體的和諧語言生活,要求師生在公共場合說普通話;自查糾正一切錯別字、繁體字、異體字以及已廢止的不規范簡化字。
4.開展校內外宣傳活動, 在學校大門、教學樓處張貼以宣傳推廣普通話為主題的標語和宣傳海報,利用電子屏顯示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做文明人”、 “說好普通話,邁進新時代;使用規范字,方便千萬家”等宣傳標語,形成推廣普通話、促進語言文字規范化的良好氛圍。校門口設立推普周宣傳臺,街頭、社區宣講,進一步渲染推普氣氛,擴大推普宣傳的影響。
5.結合學校實際,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全體師生積極參加,使“推普周”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
﹝1﹞利用校園廣播組織師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在學生中開展 “寫規范字?做文明人”規范漢字書寫活動。
各班在班級內開展“寫規范字?做文明人” 規范漢字書寫活動,每班評比書寫最漂亮的寫字作品并且以板報的形式在全校進行展示。
﹝3﹞開展“我給父母當老師“活動
發動學生運用在學校所學的知識糾正家庭里存在的方音、方言及不正確用字的現象,實現了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推普兩級跳。
﹝4﹞做一回“啄木鳥”,開展“爭當社會用字小醫生”的社會用字檢查活動。
學校號召學生做個有心人,爭當社會用字小醫生,發現板報、宣傳櫥窗上有不規范的字及時向老師指出,在街面上發現有不規范的字及時向有關部門指出。
總之,通過開展系列推普活動,進一步提高我校教師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推普參與意識,推進我校語言文字工作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
活動實施方案 篇2
各班團支部:
今年9月10日是全國第xx個教師節。經校團委研究決定,全體同學在教師節期間,出一期黑板報,營造節日氛圍,另外,要以不同形式向老師表示節日的祝賀。搞好師生互動,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校團委經過征集全體同學的活動方案,制定了《實驗高中慶祝教師節活動方案》。望各班團支部接到通知后,立即行動起來。
金秋的9月,教師節踏著輕盈的`步子緩緩而來。老師,是最值得我們尊重和感恩的人。他們雖然生活清苦,卻情系祖國未來,心聯學子之心;雖是一燭微火,卻燃盡自己,照亮別人。教師節到了,學生們以何種方式來慶祝這個節日才更有意義呢?其實同學們的一句問候、一份心意、一次進步就是給老師最好的禮物,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團委建議各團支部按以下幾種方式祝賀:
1、給老師發一封慶祝教師節的電子郵件;或寫一封表露感激之情的感謝信,并附上一份自己本學期的奮斗目標。
2、由各團支部統一組織制作賀卡,讓每位同學寫上深情的問候和祝福的話語,獻給每位教師。
3、組織團員幫助老師打掃辦公室,給老師提壺打開水。
4、早上見到老師時送上一聲親切的問候;
5、當老師走進教室時,能看到黑板上寫的祝教師節快樂的話;
6、以全班同學的名議,在講臺上放一支鮮花或倒上一杯茶;
7、給老師買一包潤喉糖,讓老師保護好嗓子。
8、以班級為單位,搞一次征文比賽,題目:“謝謝您 老師”,以團支部為單位上交。
各團支部要認真組織,開創性地做好工作,活動結束后,要把活動的總結以書面形式報團委,團委將評出優秀團支部,進行表彰。
活動實施方案 篇3
一、實施背景
1、吳江區教育局德育工作會議明確指出:以“做一個有感恩心、有責任心、有進取心;講文明、講禮貌、講道德的人(三有三講)”為主要內容,以“德育是影響”為理念,以“生活化德育、體驗式德育”為途徑,進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2、學校倡導“德行合一,智趣共生”理念,鼓勵全體師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正確的是非觀、價值觀、科學觀、人生觀,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幫助他們形成一種高尚的人生境界。有感恩心是指學生能夠在體會、了解、感受父母、他人、社會對自己的培養與付出的同時,能夠通過自己的雙手,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對父母、他人、社會表達自己的感謝與感激之情,讓學生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真正做到心中有愛,幫助他們形成比較健全的`人格。
二、育人目標
1、結合學校“德行合一,智趣共生”的德育教育理念,將培養有感恩心這一德育教育主題深入到學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通過一系列的德育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學生的德行修養,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2、分年級段目標
低年級段:感恩家人,知道家人對自己的全力付出,從而懂得孝敬父母,對自己所享受的時時事事有感恩的話語。
中年級段:感恩他人,知道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老師、同伴給予自己的幫助關心,對所有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抱有感恩之心。
高年級段:感恩社會、自然、國家,親近自然、走進家鄉、社區體驗生活,懂得知恩圖報,同時也要明白施恩不圖報。
三、基本思路
我們的德育案例將結合學校“德行合一,智趣共生”的校訓,從學校文化建設、德育隊伍建設、學生活動三個方面展開,通過豐富多彩、妙趣橫生的活動,從學生方方面面的實際行動中培養學生的感恩心。
四、主要做法
(一)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包括學校校園文化和班級文化兩個方面。校園文化建設方面主要以學校“德行合一,智趣共生”的校訓為引領,將“三有三講”文化元素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去,努力建設一個和諧、團結、向上的校園環境,將學生塑造成一個知感恩、懂感恩、行感恩的人。
(二)德育隊伍建設
一支高素質的德育教師隊伍是進行德育案例研究的有力保障。學校為了更好地進行研究,積極開展德育培訓活動,努力提高德育隊伍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積極幫助教師更新教育理念,創新德育的思路,改進德育工作方法,全面培養學生。
(三)學生活動
為了更好地開展有感恩心這一德育案例的研究,我們將結合生活中的一些節日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知道感恩、懂得感恩、用行動來感恩,踐行“三有三講”德育目標。
活動實施方案 篇4
各支部、教研組、處室、班級:
根據市委辦公廳、省教育廳有關通知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提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四個征集”活動實施方案,請認真落實。
征集科學發展群眾語言。要求富有時代精神和群眾語言特色,突出思想性、藝術性、通俗性,反映干部群眾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和期望,對實踐科學發展觀具有啟示和警示作用。可以是格言警句,也可以是通俗話語,還可以是哲理名言。每條字數在50字左右。
征集科學發展觀先進事例。要求切實體現科學發展觀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全面反映發展這個第一要義,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個基本要求,統籌兼顧這個基本方法。事例客觀,內容具體,經驗鮮明,有較強的推廣價值,不超過3000字。
征集科學發展群眾意愿。要求集中反映干部群眾對科學發展的殷切期待,真實表達干部群眾的意見建議,解決影響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提供依據,不超過500字。
征集不符合科學發展現象。要求重點查找發展思路不清,發展方式落后,發展后勁不足;執政為民意識不強,關注民生不夠;缺乏全局意識和大局觀念,盲目發展、無序發展;領導體制和決策機制不健全;一些黨員干部思想作風不正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反映本支部、本教研組、本處室、本班級存在的各種不科學發展現象,剖析原因,提出對策,篇幅控制在20xx字以內。
具體要求:
1、此次活動以支部、教研組、處室、班級為單位進行,支部書記、教研組長、處室主任為直接負責人。其中,支部和處室作品提交至辦公室;各教研組作品提交至教研處;學生作品由教導處負責收集。應征作品于11月6日前,以歸口部門為單位將電子稿和文字稿一并交學校辦公室。
2、校級領導積極帶頭,每人提交1份有一定理論水平并與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相結合的作品;同時通過召開黨委會、校長辦公會等方式形成領導班子集體意見上報,四個類別各1份。
3、各支部、教研組、處室、班級通過專題討論、主題班會等形式積極參加“四個征集”活動,提交相應作品。作品內容分解如下:
(1)辦公室負責“科學發展觀先進事例”作品內容;
(2)各支部、教研組、處室負責“科學發展群眾語言”、“科學發展群眾意愿”、“不符合科學發展現象”三方面作品內容。本部門要在充分爭取教職工意見的基礎上,認真進行整理歸納形成作品,三項內容各提交1份作品。
(3)教導處可從“科學發展群眾語言”、“科學發展群眾意愿”二方面征集學生作品各3份。
4、鼓勵黨員、干部、教師、學生個人積極參加,提交作品數量不限。
【活動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活動實施方案(經典)10-01
(精選)活動實施方案09-13
活動實施方案(經典)09-22
活動實施方案[經典]07-31
活動實施方案07-29
[經典]活動實施方案08-01
(經典)活動實施方案08-05
活動實施方案【經典】08-14
【經典】活動實施方案08-08
(經典)活動實施方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