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集合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 篇1
設計意圖:
大班上學期,我們組織幼兒開展了“有趣的編織”“芒果美食街”等主題活動和區域活動,發現他們喜歡參與各類民俗活動,學習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的制作,欣賞民族歌舞等,這大大激發了教師繼續挖掘和利用民族地域文化資源的熱情。鑒于百色是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區,百色的人口中壯族人口占了80%,社會文化中蘊含著濃郁的壯族文化特色,而壯族農歷三月三的“歌圩節”也是當地人極其熟悉和喜愛的傳統節日,于是,我們便思考能否以“山歌”為切入點,設計一個民族特色主題活動。
我們首先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歌圩節”的內涵。廣闊的壯鄉素有“歌海”的美譽,自古以來,當地人們勞作之余喜歡對唱山歌,這種即興歌謠淳樸自然,曲調優美,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改編后適合幼兒理解與欣賞。人們把對歌之處稱作“歌圩”(廣西地區稱集市為“圩”),而農歷三月三的“歌圩節”在廣西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不亞于春節。節日里人們來到歌圩,除了對唱山歌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搶花炮、跳竹竿、舞彩龍等多種民俗活動,形成趕歌圩的熱鬧場面。這一天,人們會佩戴美麗的香包,家家戶戶還會煮五色糯米飯……其次,我們設計了調查問卷,請家長協助我們了解幼兒關于“歌圩節”的已有經驗。接著,我們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將主題活動劃分為三個分主題:“三月三”“對歌樂”和“趕歌圩”,讓幼兒通過了解民俗風情、欣賞民間故事、學習民間歌舞表演、設計制作民族服裝等活動,感受廣西山歌的魅力,體驗壯族歌圩文化,孕育對家鄉的深厚情感。
分主題一:三月三
活動一:三月三的傳說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完整、聲情并茂地講述故事。
2.感受壯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萌生民族自豪感。
準備: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通過多種方式收集、了解關于“三月三”的民間故事(通常包括“歌仙劉三姐”“英雄韋達桂”等故事版本)。
2.與故事內容或人物相關的圖片。
過程:
1.“三月三”故事會
(1)組織談話活動,引出活動主題:“三月三”是一個熱鬧的傳統節日,壯族有很多關于“三月三”的民間傳說,你們都收集或聽說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2)幼兒分組說一說自己收集到的故事,然后每組推選一名幼兒到集體面前來講述。
(3)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個民間故事,為什么。通過談論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引導幼兒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勤勞、勇敢和智慧。
2.“三月三”的習俗
向幼兒介紹壯族“三月三”的節日習俗:做五色糯米飯、戴香包、搭彩棚、擺歌臺、拋繡球、碰彩蛋等。
延伸活動:
在圖書角參與“三月三”故事連環畫制作,教師從旁指導。
活動二:香噴噴的五色糯米飯
目標:
1.感受“三月三”制作糯米飯、吃糯米飯的歡樂氛圍。
2.了解從植物中獲取染料的過程,感受壯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準備:
1.糯米(幼兒淘好并浸泡一定的時間),用植物制成的染料,制作各色染料的植物,舂、搗用的工具。
2.小盆5個,電磁爐,蒸鍋。
過程:
1.神奇的染料
(1)出示制作染料用的植物,讓幼兒聞一聞植物的清香,認一認不同植物的外形特征等。出示已經制作好的染料,幫助幼兒理解這些染料就是用這些植物制成的。
(2)出示舂、搗用的工具,讓幼兒試著舂一舂、搗一搗,感受植物做成染料的奇妙過程。幼兒端出已洗凈、浸泡好的糯米,分成五份分別浸到各色染料中,并持續浸泡一段時間。
2.香噴噴的糯米飯
現場煮熟后,教師和幼兒圍坐在一起品嘗,還可按當地習俗蘸食芝麻粉等佐料,以增添別樣的風味。
延伸活動:
1.在接近“三月三”的日子里,提示家長帶幼兒到附近的菜市場了解制作五色糯米飯的各種植物,感受家家戶戶準備過節的熱烈氣氛。
2.把舂、搗用的工具和各種植物投放在“小餐廳”角色游戲區,也可投放各色膠泥,讓幼兒制作“五色糯米飯”。
3.在科學區投放舂、搗用的工具,鼓勵幼兒尋找、收集自然界中的各種花草,舂一舂、搗一搗,配制自己喜歡的植物染料。
活動三:美麗的香包
目標:
1.了解香包的由來和作用。
2.學習制作香包的方法。
3.體驗兩兩合作的快樂。
準備: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香包,在活動室布置一個香包展覽區。
2.布料、硬紙板、剪刀、彩線、珠子、彩穗等。
過程:
1.美麗的香包
(1)與幼兒一起欣賞展覽區的香包,引發幼兒制作香包的愿望。讓幼兒了解香包是壯族人民節日里佩戴在身上用以寄托美好愿望的飾物。香包里的花瓣、香料、藥材等有提神醒腦、預防疾病的作用。
(2)引導幼兒觀察香包的外形特點,說說香包要用哪些材料制作。
2.制作香包
幼兒兩兩合作,運用剪、貼、纏、繞等方法進行創意制作,感受壯族飾品特有的裝飾方法。教師巡回指導。
3.作品展示
鼓勵幼兒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延伸活動:
1.在科學區,鼓勵幼兒利用收集來的花草、樹葉等自由配制香料,對比不同材料搭配后散發的不同香味。
2.把制作好的香包投放于“小劇場”,幼兒可在表演對歌時進行適當裝飾,增添表演的趣味。
活動四:三月三,歌圩樂
目標:
1.了解“歌圩節”的由來及內容,感受壯族特有的民族風情。
2.初步體驗對歌時一問一答的特點。
準備:
1.歌圩節活動的視頻或課件。
2.電影《劉三姐》中的經典對歌片段《什么結子高又高》。
3.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了解“三月三”節日的活動內容。
過程:
1.有趣的歌圩
(1)開展談話活動,輪流說一說自己了解到的“三月三”節日的活動內容。
(2)播放歌圩節活動的.視頻或課件,和幼兒一起觀看其熱鬧的場景,引導幼兒回憶以往過節的經歷,幫助幼兒了解歌圩節豐富的活動內容,知道“三月三”這一天,除了家家戶戶要蒸五色糯米飯和做彩蛋以紀念祖先和招待親友外,人們還會舉行盛大的“歌圩”活動,“對歌”是其中主要的演唱形式。
2.我來學對歌
(1)播放電影《劉三姐》的經典對歌片段,幫助幼兒了解何為對歌。
(2)播放音樂,請幼兒分成兩隊結伴學習對歌。
延伸活動:
在語言區中嘗試用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你說我猜”的游戲,進一步感受對歌的形式。如:“什么飛呀飛上天?小鳥飛呀飛上天。什么動物跳跳跳?小白兔呀跳跳跳!痹诖嘶A上.請幼兒分享、表演自己和同伴的創作,教師進行記錄,匯編成《對歌集》,激發幼兒創作的積極性,以不斷豐富《對歌集》的內容。
分主題二:對歌樂
活動一:猜一猜,唱一唱
目標:
1.學唱歌曲《對歌》。
2.進一步熟悉對歌的演唱形式,通過剪影表演體會合作的快樂。
準備:
自制的影幕(飾有歌詞中出現過的石坡、小河、大樹等背景)、歌曲中各個角色的剪影。
過程:
1.有趣的剪影
(1)出示剪影表演的影幕,激發幼兒觀看剪影表演的興趣。
(2)出示歌曲中各角色的剪影,請幼兒猜一猜分別是什么角色。
(3)結合剪影表演示范演唱歌曲。
2.唱一唱、演一演
(1)通過提問、討論幫助幼兒了解歌曲中對唱的形式’:分為兩隊,一隊問,一隊答;各隊既可以集體演唱,也可以推選代表演唱。
(2)再次利用剪影表演,請幼兒根據剪影角色出場的提示,嘗試演唱與各角色對應的歌詞。在表演過程中,教師可靈活操作,以增加幼兒邊猜邊唱的趣味性。
(3)請幼兒分為兩隊分別扮演歌曲中的角色,表演對歌。
延伸活動:
1.在美工區,鼓勵幼兒剪下收集來的廢舊圖書中的各種人物形象,并貼上小竹簽,做成剪影角色。
2.將自制影幕和剪影角色投放到“小劇場”,鼓勵幼兒編排不同的對歌故事,以豐富“小劇場”的表演內容。
3.鼓勵幼兒和同伴分享自己創作的剪影故事,幫助幼兒用文字進行記錄,進一步豐富《對歌集》。
活動二:細話歌
目標:
1.初步了解百色那坡細話歌①的特點,知道緊繃的繩子能傳播聲音。
2.制作傳聲筒,享受探究的樂趣。
準備:
繩子、紙杯若干,傳聲筒一副。
過程:
1.欣賞細話歌
(1)兩位教師手持傳聲簡表演壯族細話歌,引發幼兒興趣。
(2)介紹細話歌的特點,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傳聲筒的作用。
2.學習制作傳聲筒
(1)制作前的討論。請一名幼兒嘗試將一根繩子拿在手里搖晃,聽一聽繩子能否發出聲音。再請一名幼兒用雙手將繩子拉直,另一名幼兒用手在繩子中間做提放繩子的動作,聽一聽繩子能否發出聲音。
(2)制作活動。在兩個紙杯底部分別打一個小孔,將棉線的兩頭分別從兩個小孔中穿過后綁在牙簽上,固定在紙杯底部。
3.游戲:細話歌
請兩名幼兒利用自制的傳聲筒以一唱一聽的方式嘗試表演細話歌。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 篇2
在茫茫的太空里,有一顆愛的行星,她養育著所有的生命,她就是地球母親。如今她已是傷痕累累,銀河中傳來她痛苦的呻吟。來吧來吧,愛惜一滴水,它是母親的血液。來吧來吧,護養一顆樹,它是大地的身軀。來吧來吧, 放飛一只鳥,它也是地球的兒女。善待地球,用我們的良知。善待地球,用我們的熱情。善待地球,用我們的行動。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獊碜浴渡拼厍颉
一、活動今年的4月22日,是世界第43個地球日,在全球地震災難不斷的大背景下,通過地球日宣傳活動,讓大家牢記“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在我們寄予厚望、無限憧憬、盡情享受的生活的同時,更應以感恩之心負起保護的責任,才會使其更加美好,更適合我們生存。
二、活動目的:
1、知道世界地球日,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
2、知道地球是我們生活的地方,我們要和動物、植物做朋友,共同來保護地球。
3、培養幼兒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萌發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做文明小朋友的意識。
三、活動時間:20xx年4月16日——20日
四、活動實施:
(一)幼兒園
活動內容:
1、開展“爸爸媽媽我們走路去上學”倡議活動;
2、“我為地球添色彩”撿拾垃圾義務勞動;
3、一周環保主題教育活動(包括兒歌、科普知識的學習):環保教育圖片展;
4、“善待地球,從節約資源做起”社區宣傳等活動,提高家長和社會公眾對環保問題的.認識。倡導大家節約一張紙、一粒糧、一滴水,減少一次性木質筷子、塑料袋的使用,多乘坐公共汽車出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5、和家長一起收集有關“救救地球媽媽的圖片”,布置主題墻,進行展出。
6、尋找自己或者家人的舊T恤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漂亮的環保袋。
7、學念一首環保兒歌,開展“環保兒歌大家誦”活動。
你拍一,我拍一,環境保護是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愛護小草和花兒;
你拍三,我拍三,別讓垃圾堆成山;
你拍四,我拍四,墻上不能亂寫字;
你拍五,我拍五,江湖河流要保護;
地球媽媽我的家,爭做環保小衛士。
。ǘ┠昙壗M
各年齡段活動:
小班:
課程參考:語言《垃圾悄悄話》社會《小小環保桶》科學《小魚要喝干凈的水》
中班:
課程參 本文來自end#考:《認識地球》《地球是個美麗的圓》《時裝表演》
1、“地球真美”:通過觀看地球的美麗河山,讓幼兒擁抱地球,表達保護地球的決心。
2、請幼兒參與布置墻飾“地球媽媽我愛你”、“我為地球過生日”等活動。
3、幼兒利用廢舊材料自制服裝,開展“環保時裝秀”
大班:
課程參考:《在地球上》《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干凈》《變廢為寶》《環保教育》
每班一張世界地圖(或者自繪、打印地球圖),開展打扮地球媽媽活動。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 篇3
一、設計構想:
父親的角色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現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形象是威嚴的,孩子們與爸爸交流接觸的機會甚少,借父親節之際,通過“父愛如山”活動,讓孩子們感受父愛,感恩父親。讓父親們充分展現出他們力量、溫柔、細膩的一面,滿足父親與孩子充分嬉戲的愿望。
二、活動目的:
1、讓孩子們知道6月的第3個星期天是父親節,理解爸爸的辛苦。 2、通過親子游戲增進孩子與父親間的感情,讓爸爸明白自己在孩子們心目中的位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點時間陪伴孩子,少點應酬,多享天倫,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
三、活動準備:
畫紙、畫筆、顏料、展板、小制作、獎品、信封、信紙、筆、針、線、紐扣
6月11日:召開班主任會議,部署活動安排。
活動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活動依據以下大綱進行,細節部分可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實施。
6月13日:中午,召開老師們的“關心老爸”的座談會。
6月14日:幼兒繪畫“我來畫爸爸”
6月15日:布置畫展
父親節是由美國人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倡議建立的。多德夫人早年喪母,她有5個弟弟,姐弟6人的生活負擔全落到了父親身上。父親每天起早貪黑,無微不至地關心著孩子們的成長,既當父親又當母親,自己則過著節衣縮食的節儉日子。多德切身體會到父親的關愛,感受到父親的善良與偉大。她長大后,深感父親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應該得到表彰,做父親的也應該像母親們那樣,有一個讓全社會向他們表示敬意的節日。于是,她給華盛頓州政府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建議以她父親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為父親節。州政府被她的真情打動,便采納了這一建議,只是把日期改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1972年,在各方的強烈呼吁下,美國總統尼克松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使其成為全國性的節目。目前,這個節日受到東西方世界許多國家百姓的認同。每到這一天,子女們總是向辛勞的`父親致以敬意。
幼兒為爸爸唱首歌,例如《大頭兒子小頭爸爸》
2.“力量老爸”
父親抱寶寶,單腿站立。堅持時間最長者獲勝。寶寶為爸爸擦汗?简灠职謧兊纳眢w素質,要做一個好爸爸首先得有健康的體魄。獲勝的爸爸累計積分參與“我是好爸爸”的評選。
3.“爸爸擂臺”
本環節將寶寶平時的習慣和愛好等簡單而又與孩子息息相關的問題同時公布給老爸、老媽。看答案的相似度,考驗爸爸們平時對寶寶的了解。獲勝的爸爸累計積分參與“我是好爸爸”的評選。例題:寶寶的生日是哪天?寶寶最喜歡吃哪種食物?寶寶最喜歡的玩具?寶寶的特殊嗜好?
4.“角色反串”
本環節要求爸爸扮演媽媽,限時2分鐘,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穿線、釘紐扣、縫補等針線活。完成任務的老爸獲積分20分。孩子扮演爸爸在規定的時間內為爸爸扣紐扣,為爸爸梳頭洗臉,準備書包送爸爸上幼兒園交到老師那里。媽媽協助寶寶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寶寶為爸爸獲得積分20分?简灠职謧兗毮伒囊幻鎸覄栈畹膮⑴c,并讓寶寶承擔家長角色體驗做為父母的不易。獲勝的家庭累計積分參與“我是好爸爸”的評選。
5. “親情對對碰”
本環節開設和寶寶的游戲《騎大馬》、《蒙眼找寶寶》,加強寶寶與爸爸們的協助和默契。累計積分參與“我是好爸爸”的評選。
a:“騎大馬”寶寶騎在爸爸的背上按5人一組分組進行爬行比賽,先到終點獲的積分20分;15分;10分;5分;最后一名不計分。
b:《蒙眼找寶寶》將爸爸的眼睛蒙上,媽媽指揮方向,爸爸根據寶寶的特征找到自己的寶寶。完成任務的爸爸依先后次序獲得積分。
6. 請爸爸們為自己的寶寶寫一封信,寄托自己對孩子的祝福與期望,幼兒園代為保管,明年父親節和寶寶們共同分享。同時寶寶和媽媽現場贈送自作禮物給爸爸。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 篇4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活動內容:
游戲一:
群爸力量大(拔河)參加人數:32人(每班各10人)。
【游戲內容】
將爸爸們分成兩隊,以3局2勝的方式決出勝負,獲勝的獲得團隊冠軍,其次獲得亞軍。
游戲二:
老爸,向前沖(滑板車)參加人數:16人(每班各8人)
【游戲內容】
將參加的爸爸分成四組進行,爸爸匍匐在滑板上從起點線出發,用手支撐地面向終點滑行,按時間記錄前8名為冠軍,后8名為亞軍。道具:滑板車8個。
游戲三:
我的老爸最海量。
參加人數:16人(每班各8人)
【游戲內容】
在規定1分鐘內,暢飲溫開水,在規定的時間內看誰喝得多為勝。勝出的前8名為冠軍,其他為亞軍。
游戲四:
我的老爸力氣大(扳手腕)參加人數:16人(每班各8人)。
【游戲內容】
爸爸們兩兩相對坐于桌子旁邊,將右手或左手放于桌上相握,聽到裁判的哨聲即刻用力扳倒對方,以先將對方的手臂扳倒在桌面為勝,勝利的為冠軍,其次為亞軍。
游戲五:
我的老爸有力量(俯臥撐)參加人數:16人(每班各10人)。
【游戲內容】
參加人員雙手撐地俯臥,聽到裁判的口哨聲做俯臥撐,做得個數多的'前8名為冠軍,其他則為亞軍。
游戲六:
老爸,向前跳(跳遠)參加人數:16人(每班各10人)。
【游戲內容】
參加人員在規定的線上站好,聽到裁判的口哨聲縱身往前跳,跳得遠的前8名為冠軍,其他則為亞軍。
活動要求:
1、每個游戲均由爸爸參加,每個爸爸參加2個游戲。
2、每個游戲都由自己的孩子為爸爸頒獎。
3、安全第一,快樂相隨。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 篇5
(一)活動名稱:
走一走
(二)適用年齡:
15個月
(三)活動作用:
幼兒:
1、練習鉆及走平衡線的動作,發展寶寶的身體協調性。
2、學習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個手指抓東西的技能,促進寶寶手部小肌肉動作的發展。
家長:了解寶寶身體協調和手部肌肉的發展,感受親子游戲的重要意義
(四)活動準備:
1、硬件:夾子,紙板大籠球
2、軟件:家庭氛圍和睦
(五)活動要求:
選擇的材料顏色要鮮艷,各種顏色的,激發起幼兒想要游戲前的興趣,具有安全性的,柔軟的,家長應及時指導。
(六)活動過程:
1、規則:
a、問候時光:
。1)教師搖動手拍,并用親切且具有節奏的語言
。2)請家長引導寶寶用有節奏的`語言
。3)老師引導寶寶與家長面對面邊拍手邊互相有節奏的問好
b、運動時光
。1)請家長與寶寶面對面,家長將健身圈套在寶寶的腰上,讓寶寶用雙手扶在健身圈的兩側,家長拉住健身圈的前端牽引寶寶練習沿線行走。
(2)幼兒家長面對面站立,幼兒推動大籠球向前走。
c、溫馨時光
(1)、老師將彩色紙板放在地上擺成一排,請幼兒每人取一個夾子放在色彩相同的紙板下面。
(2)、老師示范捏夾子的方法:三指(拇指,食指,中指)用力捏住夾子,使夾子張開,夾住紙板。
。3)、幼兒練習。
d、快樂時光
老師播放《火車開了》的音樂,請家長當火車頭,站在寶寶前面,雙手背后,寶寶在家長身后拉著家長的手慢慢向前走,并一起朗誦兒歌《火車開了》
2、要求:
這個游戲適合15個月的寶寶。家長可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寶寶用有節奏的語言與家人,同伴打招呼,也可用寶寶的玩具引導寶寶練習問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收集各種夾子讓寶寶練習。寶寶手部力量還太小,所以夾子不要太緊。
(七)活動思路:
游戲本身是幼兒喜歡的一種自發的活動,它可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還可以培養幼兒的良好情緒。親子游戲恰恰是兒童游戲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家庭內成人與幼兒交往的一種重要形式。對于小年齡段的幼兒已經開始喜歡小朋友,喜歡和人打招呼了,他們可以在成人的攙扶下開步走,也可以自己扶著家具走幾步,他們喜歡到處摸到處看,家長正可以運用這種孩子的心理,讓幼兒通過這個活動促進身體的協調作用以及手的抓,握等技能,促進手部肌肉的發展。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精選]07-18
[經典]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07-20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精選)07-20
(精選)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07-20
【經典】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07-22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精選)07-23
【精選】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07-15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08-29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精選】07-18
幼兒園的親子活動方案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