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

時間:2024-06-26 04:56:41 活動方案 我要投稿

【熱】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1

  一、預設目標

  穩定入園的情緒。

  學唱簡單的歌曲。

  二、活動資源

  cD《高高興興上幼兒園》(附)。

  三、示例活動

  1、邊哼唱歌曲,邊伴隨歌曲做動作,吸引寶寶的.注意。

  2、朗誦歌詞請寶寶欣賞,并根據歌詞內容對寶寶進行提問。

  師:歌曲里都有誰呀?他們為什么這么高興呀?

  3、鼓勵寶寶跟老師一起學唱歌曲,并示范一些簡單的動作。

  ——鼓勵寶寶模仿簡單的動作。

  ——針對個別情緒不穩定的寶寶,老師可走近并帶動寶寶一起唱。

  ——寶寶熟悉歌曲后,播放cD,請寶寶一起跟唱。

  (一)重點、難點

  本活動重點是穩定寶寶的入園情緒。

  (二)資源利用

  充分利用歌曲的內容。

  (三)活動形式

  活動的形式以集體參加。

  (四)方法建議

  建議在活動中多運用觀察法。

  (五)注意事項

  活動時注意帶動寶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五、活動觀察與評價

  各關鍵能力

  表現突出

  表現較好

  表現一般

  備注

  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幼兒觀察能力

  

  合作能力

  

  語言講述的能力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認識"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知道"不勞而獲是不會成功的"。

  2、通過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樂趣。

  3、續編成語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有所收獲。

  活動準備:

  字卡、動畫片"守株待兔"、勾線筆及白紙活動過程:

  一、通過猜字,認識成語"守株待兔"教師出示畫面,引導幼兒猜測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認識"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動畫片就知道了!

  二、通過動畫片結合具體的問題引導幼兒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

  1、誰在什么地方見到了野兔?

  2、見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嗎?為什么?幼兒猜想。

  根據幼兒出現的情況分組討論:

  1、能等到

  2、等不到雙方說出自己的理由。

  教師及時總結,突出重點: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終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最后還是沒有等到野兔他到底有沒有等到野兔呢?我們繼續往下看(繼續播放至結束)

  3、他等到了嗎?為什么等不到呢?

  4、他沒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樣了?

  教師總結,重點突出:他坐在樹樁旁邊等呀等,莊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沒有等到。"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不經過努力和辛勤勞動,是不會獲得成功的。

  5、你認為他應該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延伸活動:通過繪畫續編成語故事"守株待兔"游戲: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3

  一、主題來源: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幼兒園會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環境創設:

  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包。

  美工區: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圖片和資料。

  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四、主題活動:

  根據幼兒園小、中、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分別設計開展與節日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參考方案如下:

  小班活動:我們一起過端午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

  2、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3、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準備粽子、艾蒿等實物及端午的相關圖片和動畫。

  (三)、活動過程:

  1、學習童謠《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陽;

  插艾葉,掛香囊;

  五彩線,手腕綁;

  吃粽子,沾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

  2、通過區角環境創設的端午主題給幼兒講端午習俗

  (1)掛艾葉(2)賽龍舟(3)吃粽子(4)佩香包(5)五彩繩……等,可配合圖片和動畫講解。

  3.吃粽子

  (1)出示粽子實物讓幼兒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2)老師撥開粽子讓幼兒了解粽子的組成并讓幼兒認識粽葉。

  (3)將粽子分給幼兒品嘗,大家一起感受節日的快樂。

  (四)、活動總結:

  總結端午節活動,讓幼兒回家與家長一起分享在幼兒園的端午活動內容。

  中班活動:快樂端午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用彩紙、軟陶和繩子等自制"粽子",讓幼兒在動手過程中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3、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凈,培養良好的活動習慣。

  (二)、活動準備:

  彩紙、繩子、軟陶、裝制作完手工粽子的塑料盒或展示的紙盤、各種制作工具等輔助材料,準備粽子實物。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實物粽子,讓幼兒觀察外形,激發興趣。

  2、在老師引導下讓幼兒討論制作粽子的方法及要求。

  3、通過示范操作后,分組制作。

  4、完成的作品展示。

  5、將實物粽子分給幼兒品嘗,大家一起感受節日的快樂。

  (四)、活動總結:

  展示結束,老師對端午節進行概括總結,讓幼兒將手工作品帶回家與家長一起分享節日的快樂。

  ★ 大班活動:我知道的端午節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理解有關節日的一些風俗習慣。

  2、引導幼兒用流暢的語言將自己知道的端午節的內容表述出來,表達自己的.見解。

  3、明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體驗集體吃粽子的快樂,感受節日的氛圍。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家長與幼兒一起了解端午節。

  2、賽龍舟的錄像。

  3、幾個不同大小的香包;幾個粽子。

  4、有關《屈原的故事》的書籍或視頻及圖片資料。

  (三)、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介紹端午節的來歷--出示圖片,播放視頻《屈原的故事》。

  2、了解相關風俗活動

  (1)出示香包,欣賞和了解民俗文化。

  (2)觀看錄像,感受賽龍舟緊張、歡快的氣氛。

  3、帶領幼兒做賽龍舟的游戲。

  將幼兒分成四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聽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著向前走,龍舟不能斷開,幾個小組還可以比賽。

  4、大家分享品嘗粽子,體驗快樂。

  (四)、活動總結:

  老師對端午節進行概括,讓幼兒回家告訴家長自己通過在幼兒園的學習對于端午節的認識,和家人一起分享節日的快樂。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4

  活動名稱:

  幼兒交往能力的正確觀念與培養

  活動目標:

  1.家長形成正確的社會交往觀念。

  2.家長能對幼兒進行正確的社會交往能力指導。

  活動準備:情景表演。

  內容:天氣晴朗的一天假日,室外一群小朋友快樂地在一起捉迷藏,剛上小班的小朋友悅悅卻獨自一人在家看電視,眼睛時不時得朝窗外張望,爺爺看書,奶奶在旁擇菜。

  指導內容:

  1.揭示辯論主題。

  2.家長分為兩組展開討論,辨析。

  3.教師運用科學理論依據進行小結,并引出下一交流話題。

  指導對象:全體家長。

  指導過程:

  一.引出辨析主題。

  師:非常歡迎各位家長能抽出寶貴時間來參加今天的辨析會。今天這個辨析會的主題是“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外出交往”。先請各位家長來看一段情景表演。

  二.針對情景表演內容展開辯論。

  1.提出辯題:表演中祖孫表現你們贊同嗎?為什么?

  2.請主張孩子外出交往的家長坐在左邊,不主張孩子外出交往的家長坐在右邊。

  3.現在我們有兩個不同的觀點產生了,下面就請家長們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觀點。

  4.先請不主張孩子外出交往的家長說說你們的想法和觀點,你們不主張孩子外出交往的理由是什么?平時你是如何做的?記錄如下:

  施佳譯奶奶:我家的孩子膽小、怕事,大人不在身旁肯定會被別的孩子欺負的,還是帶在身邊放心。

  李蘊芳媽媽:想讓孩子玩,但忙于賺錢,沒時間陪她,再說孩子的身體并不怎么好,和別的孩子一起麻煩多。

  華煜奶奶:孩子老是買東西吃,不帶他出去為好。

  張潔爺爺:孩子怕生,萬一被陌生孩子打了,怎么辦?免太平吧,出去時大人在身旁,陌生孩子還是少在一起為好。

  沈濤爺爺:怕招不必要的.麻煩。孩子調皮,經常欺負別人,還是少接觸為妙。

  朱夢婷奶奶:孩子平時我們帶,村上同齡的孩子的很少,再說讓她出去玩,我家事情多,沒有功夫陪她,萬一有點磕磕碰碰的,如何向她媽媽交待啊!

  馬夢婭媽媽:孩子常生病,外出交往容易感染細菌,更加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育了。

  ……

  5.現在請主張孩子外出交往的家長發表你們的見解。

  你們主張自己的孩子多出去交往的理由是什么呢?

  略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5

  一、活動目標:

  ⒈發現生活中的數字,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⒉激發對數字的興趣,體驗活動的樂趣,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二、活動準備:

  電話機 遙控器 手表 鬧鐘

  計算器 掛歷 直尺等

  多媒體 卡片

  三、活動過程:

  ⒈導入

  每個小朋友找一個位置,看看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⒉幼兒講述自己看到的`東西

  ①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東西,上面有什么?(數字)

  ②數字中最小的是幾,[老師把幼兒說的數字貼到黑板上]以及這些東西上的數字有什么作用。(換頻道、撥號碼、量長度等)

  ⒊ 拓展到身邊的數字

  想一想,在什么地方還看到過數字,如汽車、馬路。

  ⒋出示教師在馬路上拍到的數字,幼兒說出這些數字有什么意義。

  (可以找到住址,可以知道坐車路線)

  ⒌幼兒操作

  請小朋友拿出放在凳下的數字卡片,說到數字幾,幾就站起來,組合成身邊常用的數字(110 音階 電話號碼等)

  ⒍活動延伸

  我們的小朋友真能干,拼出了這么多圖形,小朋友也可以回教室再進行自由組合,看還能拼出什么不一樣的號碼。

  四、總評:

  1.老師讓幼兒去發現、講述,有助于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認識一些特殊號碼可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讓幼兒明白了數字與生活的關系。

  2.老師的教態很親切,而且老師的眼神一直在跟幼兒進行交流,鼓勵幼兒大膽地發言。

  3.老師出示的多媒體圖片有很多幼兒講到,對幼兒的啟發作用不是很大。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6

  活動準備

  1.材料:一次性杯子、前端可彎曲的吸管、彩色紙、廣告紙。

  2.工具:剪刀、固體膠、雙面膠。

  3.制作范例1個。

  4.制作步驟流程圖(見右圖)。

  活動過程

  1.回憶情境,演示范例,激發幼兒制作的欲望。

  2.了解制作的步驟和所需材料、工具。

  (1)教師:要做旋轉木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一次性紙杯、前端可彎曲的吸管、彩色紙、廣告紙。)

  (2)教師:旋轉木馬怎么做呢?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制作流程圖(展示制作步驟圖),你能看懂嗎?這些圖都表示什么意思呢?

  (3)教師用兒歌小結操作流程。

  杯子做平臺,洞兒杯底、杯邊打;

  小吸管,洞里鉆,長的鉆上面,短的鉆旁邊;

  吸管頭,十字開,小花傘,撐起來,木馬四邊粘;

  旋轉木馬轉起來,真呀真好玩。

  3.了解制作要點。

  在制作的過程中,哪些步驟你不太會做?

  (1)打洞。洞的.位置與大小。(圖一)

  (2)十字剪制。吸管的前端裁開成十字型,方便粘貼及花傘的平穩。(圖二)

  (3)傘形的制作。先將正方形的紙剪成圓形,從邊到中心點剪一條直線,再粘貼起來。(圖四)(4)同樣圖形。先將紙進行折疊,再畫出圖形,然后進行剪貼。(圖五)

  4.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遇到困難能主動先想辦法解決,然后可以向同伴學習或向老師求助。

  教師:那么多的難題都解決了,我們就可以制作了。在制作之前,老師還有要求:在制作時,你們可能還會遇到一些困難,你們一定要自己先想辦法解決困難,解決不了的,可以向小朋友或者老師求助。

  (2)節約使用材料,注意制作安全,及時收拾工具、材料,保持整潔等。

  教師:要節約使用制作材料,使用工具時注意安全,制作結束要及時收拾好工具和剩余材料,保持整潔。

  5.幼兒探索游戲:旋轉木馬。

  (1)自由玩自制的旋轉木馬,體驗成功的喜悅。

  (2)幼兒交流:為什么旋轉木馬能夠轉起來呢?

  活動目標

  1.嘗試看流程圖學習旋轉木馬的制作。

  2.掌握鉆孔和十字剪制的技能,學習剪貼相同圖形進行裝飾。

  3.感知木馬旋轉,體驗自制玩具的樂趣。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7

  一.設置理由(主題由來)

  在春天的這個主題活動中,寶寶們在對大自然觀察的同時。也開始注意觀察身邊的小動物。萬物復蘇,小動物們也開始活躍了,它們最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和興趣。我們要通過開展這個寶寶最感興趣的主活動。引導他們了解與小動物相關的簡單知識,通過各種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引發他們關心小動物、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二.教育目的.

  1.觀察幾種小動物,知道它們的名稱。學一學它們的叫聲,聽音樂模仿幾種小動物的`走路姿勢。

  2.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照顧小動物的簡單方法,知道它們愛吃什么。

  3.萌發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4.學習兒歌、手指點畫的方法、表現小動物的主要特征。

  精彩活動

  活動一:動物的家

  目標:1.布置不同的小動物的家,能分辨出不同動物的家

  2.學習當小動物的爸爸媽媽,照顧小動物,并能與小朋友分享環境

  準備:1.在娃娃家中布置小貓、小兔、小狗的家。

  2.請幼兒將家中的小動物玩具帶到幼兒園中。

  過程:1.引導幼兒進入活動區,認識不同小動物的家。

  2.請幼兒自告奮勇包出自己想當哪個小動物的爸爸媽媽。引導他們愛玩玩具,細心照顧動物 寶寶,鼓勵他們與動物玩具說話表達自己的情感。

  徐美家當小貓的媽媽,她能仔細的抱著小貓對它說:“寶寶乖,媽媽親親你!媽媽給你吃東西

  啊!”對小貓照顧的特別認真細微

  恬恬當小兔的爸爸,他帶小兔到外邊去做游戲還教兔寶寶雙腳跳。嘴里還說:“你兩只腳一起

  跳,快跟我學!”腳色語言運用相當好

  3.帶寶寶游戲后,將它們各自送回

  自己的家。引導他們尋找不同的動物家的標記。

  家家找到了有小魚的房子、恬恬找到有小兔標記的房子、美美找到了小骨頭標記,將小狗放在

  有骨頭標記的房子內。孩子們都正確的將小動物們送回了家。

  美美還對小狗說:“你睡吧,天黑了!”并給狗兒蓋上了被子!

  由此看出,孩子們已經能初步照顧這些小動物寶寶了!

  活動二:小魚吹泡泡.

  目標:學習畫圓圈,能將圓圈的口封上.

  準備:魚缸形紙,上面畫有小魚游水的背景,彩筆。

  過程:1.出示背景圖,請小朋友談一談圖上畫的是什么小動物。認一認它們的顏色,說說自己喜歡哪

  條小魚。

  圖片由玩后,孩子們非常興奮,紛紛大聲說:“我喜歡小魚,這條小魚好看:”指著紅色的魚

  說:“這條好看是紅色的,它的尾巴大!”淼淼也大聲的說:“小魚還游呢,真好看。”

  2.“小魚會唱歌,你知道嗎?它唱的是泡泡歌。”教師示范泡泡的畫法,注意邊畫邊提示泡

  泡要圓,最后要封好口這樣泡泡才漂亮

  3.帶幼兒進行練習。請幼兒伸出右手食指在桌子上畫圓。小龍還邊畫邊說:“劉媽媽你看,

  我會畫泡泡,我畫了這么多泡泡!”

  4.“請你們把小魚唱的歌畫下來吧!”幼兒作畫,教師給予有針對性地指導,提醒幼兒畫的圓盡量

  封口。對有困難的幼兒進行手把手的教

  張允頤 畫的特別的好,邊畫還邊給同桌的小朋友看:“你們看,漂不漂亮!”蔡辰、艾艾都畫的

  又多又好。楊恩畫的不太圓,在進行手把手地教后,有了進步,能將圓封好了。

  5.講評幼兒作品.

  幼兒能評出自己的小魚特別的漂亮。還能為其他的小朋友拍手鼓勵。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8

  活動名稱:中國功夫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詞大意的基礎上,能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2、進一步了解中國武術,能夠表現出中國功夫雄壯有力的氣概。

  活動準備:

  1、中國武術的錄像帶,音樂磁帶。

  2、活動前觀看中國武術的.表演或錄像,模仿學習武術動作。

  活動過程:

  一、欣賞中國功夫

  1、組織幼兒觀看錄像,欣賞中國功夫。

  2、討論:你看到的中國功夫是什么樣的?為什么大家喜歡中國武術?

  3、請幼兒交流模仿各自學到的武術動作。

  二、欣賞歌曲《中國功夫》

  1、理解歌曲中所表現出的雄壯有力的氣概。

  2、幼兒嘗試學唱歌曲中的基本句子。

  3、討論用什么樣的聲音才能夠唱出練武的剛勁有力。

  三、設計武術動作,創編舞蹈

  1、請幼兒自由創編舞蹈動作。

  2、教師將幼兒創編的舞蹈動作組合,組織幼兒學習。

  3、聽錄音學做舞蹈動作,鼓勵幼兒動作準確有力,學習表現中國武術的特點。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9

  【活動目標】

  1、了解圣誕節的吉祥物,知道圣誕節是外國人的節日。

  2、通過制作圣誕禮物,感受圣誕節歡樂的氣氛。

  【活動準備】 材料:幼兒用各色銀筆,橡皮泥,棉花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談話:你們喜歡過圣誕節嗎?為什么?

  2、教師:圣誕節的時候,圣誕老爺爺會來給小朋友送圣誕禮物,你們開心嗎?

  3、你們猜猜圣誕老爺爺送給我們的禮物是放在哪里的?

  4、看看這樣的圣誕襪能放禮物嗎?怎么辦?

  二、觀察圣誕襪

  1、教師:看看漂亮的圣誕襪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觀察,花紋,顏色。

  2、花紋:黑筆寶寶畫了什么花紋啊?

  3、教師演示 (1)撕去襪統上的雙面膠,粘上棉花(小塊粘)

  (2)用黑筆寶寶畫上襪統下的.花紋、周圍的花紋、中心花紋

  (3)用銀筆寶寶點綴,畫上閃閃發亮的銀光燈

  (4)用顏色排隊的方法粘上橡皮泥

  (5)用顏色排隊的方法在橡皮泥上粘上雪花片和豆豆

  (6)撕去襪子后面的雙面膠

  (7)找到另一半的朋友粘起來

  三、創作表現

  1、小朋友想不想做一個漂亮的圣誕襪?

  2、教師重點指導 (1)粘棉花時,要一小塊一小塊粘 (2)畫花紋時,要畫得大些,鼓勵幼兒創造想象不同的花紋 (3)先畫花紋再裝扮 (4)顏色和材料的運用要用排序的方法

  3、你們只有圣誕襪的一面,里面不能放禮物,怎么辦?

  四、作品展示 幼兒帶著自己做的一面圣誕襪去找好朋友 “圣誕老爺爺”給小朋友送禮物,體驗制作圣誕襪的快樂。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10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丑小鴨

  活動目標:

  1.能有興趣安靜地傾聽童話故事傳說。

  2.了解天鵝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明白鳥是人類的好朋友。

  3.懂得同情關愛別人,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愿望。

  活動準備:

  1.《丑小鴨》的故事傳說掛圖,有關天鵝圖片資料。

  2.《天鵝》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天鵝》音樂,幼兒隨音樂自由模仿飛禽的動作。

  師:剛才,你模仿的是什么飛禽?它長得什么樣?

  幼:我模仿的是燕子,它的嘴巴尖尖的,尾巴像剪刀。

  幼:我模仿的是老鷹,它的嘴巴有個勾。

  幼:我模仿的是……

  (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欣賞故事傳說《丑小鴨》

  1.出示一只“丑小鴨”形象的畫面,問幼兒:它是誰?什么樣的故事傳說?

  幼:這是一只小鴨,它找不到媽媽了。

  幼:小鴨要出去玩……

  2.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傳說。

  3.幼兒相互說說故事傳說里講了什么。

  4.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安徒生和他的童話。

  (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傳說,初步了解童話故事傳說的含義及故事傳說資料)

  三分段欣賞

  1.利用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傳說。

  2.引導幼兒討論:

  (1)為什么故事傳說中的小鴨被別人叫做丑小鴨?

  幼:因為他長得丑。

  幼:因為它和別的小鴨長得不一樣。

  (2)開始它的生活快樂嗎?

  幼:不快樂。

  (3)之后丑小鴨經歷了那些危險?

  幼:差點被獵人用槍打死。

  幼:在湖水里差點凍死……

  (4)它的夢想實現了嗎?

  幼:實現了。

  幼:它變成了一只美麗的天鵝。

  (5)如果你看到一只丑小鴨,會怎樣做?

  幼:我會和它一齊玩。

  幼:我會給它好吃的東西。

  幼:我會和它做朋友…

  (結合掛圖,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故事傳說主要資料,激發幼兒同情關愛他人的情感)

  四觀看天鵝掛圖,欣賞《天鵝》音樂結束

  (引導幼兒了解天鵝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使幼兒懂得愛護天鵝)

  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把故事傳說將給爸爸媽媽聽。

  2.欣賞安徒生其他的童話故事傳說。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11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們常用的取暖用具,了解冬季的取暖方式。

  2、知道取暖用具的使用方法,懂得安全取暖。

  【活動準備】

  取暖設備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孩子們,現在是什么季節?天氣怎么樣?(冬天,天氣很冷)我們的活動室內暖和嗎?(暖和)我們是怎樣取暖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這些內容。

  二、認知取暖方式

  1、和幼兒一起討論取暖方式

  取暖方式很多,有:火爐取暖、衣物取暖、運動取暖、電器取暖(如電熱毯、空調)等。

  2、感知多種取暖方式。

  火爐取暖:我們北方家庭、學校等最常用的取暖方式,通過燃燒煤炭產生熱量、提高溫度取暖,我們的活動室就是烤火爐取暖。(教師指導幼兒觀察活動室火爐取暖設備)

  衣物取暖:冬天,人們都穿上了棉襖、棉褲、棉鞋等棉衣,你們大家都穿著嗎?(穿著)小朋友們都穿得很暖和。(幼兒交流自己穿的衣服)

  運動取暖:通過跑步、跳繩或者做其他運動的'方式可以增加體內熱量取暖。

  3、觀察各種取暖圖,了解取暖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小朋友們,在使用取暖工具取暖時,一定要掌握好方法,注意安全。

  如:火爐取暖,我們不能隨便生火、添加煤炭,要注意空氣的流通,預防煤氣中毒事件的發生;使用電器(如電熱毯)取暖時,不能時間太長,要及時關閉電源。

  小結:小朋友們,冬季取暖保證了我們正常的活動、生活,我們在取暖時一定要注意方法,確保安全。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12

  活動背景分析:

  平衡練習是幼兒園大班體育基本動作訓練之一,幼兒在戶外游戲時喜歡玩大型的積木,有些幼兒會自主地將大積木拼成一座“橋”,從“橋”上走來走去,為滿足幼兒游戲的興趣,針對孩子對士兵這一角色很感興趣的特性,我設計了這一健康活動。

  名稱活動:我是小兵

  活動目標:

  1.能運用不同動作走過橋,保持平衡。

  2.練習走不同難度的橋,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提高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能勇敢、團結、合作,感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場地:平面小橋(寬10厘米);架空小橋(高30厘米,寬10厘米);石墩橋(高30厘米,間隔30厘米);

  2.大小不一的鐵罐盒、大積木;

  3.哨子1個、紅旗一面;

  4.音樂磁帶《向前沖》、《打靶歸來》,錄音機。

  教學重點:練習走不同難度的橋

  教學難點:大膽跨過石墩橋

  活動過程:

  一、集合幼兒、熱身運動。

  1.小朋友在操場邊排成兩排橫隊。

  (1)介紹班名、口號。

  (2)聽口令跑步進入場地,進行熱身運動。

  二、通過過各種難度的橋,幼兒進行平衡訓練。

  士兵們,今天我們要進行的是訓練任務是野外訓練,這次訓練要經過許多小橋。有有趣的小橋、也有很危險的小橋,大家可要注意了!看哪個小士兵特別勇敢、機智、聰明。你們有信信心完成任務嗎?

  1.過小橋

  第一關:平地小橋。(要求:自由選擇動作走過平衡木)

  現在我們到了第一座橋(要求:自由選擇動作(走、跳)走過平衡木。中間提醒幼兒可不斷變化手臂動作,如叉腰,上舉,側平舉、抱頭、曲臂等)

  讓一位幼兒嘗試練習,順利通過后再提出問題:

  問題1:這位士兵是怎么做?你們還能用什么方法過橋?(引導幼兒運用難度不同的動作過橋)

  第二關:架空小橋。

  問題2:這座橋和第一座有什么區別?過這座橋你們有信心嗎?(幼兒練習)

  問題3:怎么才能又穩又快地走過這座橋?

  今天訓練副班長帶了很多東西來,我們一起把它們運過橋吧,好嗎?(讓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拿過河,增加難度)

  第三關:石墩橋。要求:幼兒能大膽跨過。

  問題4:這座橋是怎么樣的?前段時間這里發洪水把橋面沖走了,只剩下橋墩,你們要不要過去?

  問題5:過這樣的橋要注意什么?(讓幼兒相互鼓勵,特別是要給膽小的同伴加油。)

  第四關:過自己搭的橋要求:用提供的材料(泡沫墊、各種罐子)和同伴合作搭橋。

  問題6:這條小河很寬但沒有橋,為了讓人們過橋河更方便,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過河?(士兵們想辦法)

  問題7:可以用什么搭橋?怎么搭?

  我們分成兩組,各組商量怎樣搭橋。(幼兒運用場地各種罐子和大積木搭橋)

  問題8:哪一組搭的橋走得快又穩?為什么?(引導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調整墩的寬度和高度)

  2.比賽《奪紅旗》

  我們過了4條河,現在分成2組進行比賽。(拿到紅旗歡呼)

  三、放松活動

  1.今天我們的訓練任務已經完成了,士兵們很勇敢,體現了我們英雄班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還和同伴一起完成了任務,你們的心情怎么樣?

  2.幼兒把活動材料搬起,隨著音樂踏步退場,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活動結束后在活動區繼續投放各種材料,易拉罐/奶粉罐/小板凳等,教師和幼兒一起探索利用這些材料組合成不同高度/不同寬度的不同玩法,如:走梅花樁/站立游戲等。

  活動反思:平衡練習是幼兒園大班體育基本動作訓練之一。以往我們都是通過示范、講解和練習的方式教幼兒學習,幼兒既不了解學習的意義,又對單調的練習不感興趣,所以很難達到好的學習效果。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體育活動目標,我設計并開展了以學習“走平衡木”基本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學做小士兵”情景游戲為主要形式的體育活動,通過不同難度循序漸進的橋達到本行端的目標。

  在課的結構設計上針對大班幼兒的心理特點,設計一些貼近幼兒生活的活動內容,吸引幼兒積極、熱情地參與到活動中。由于積木/鐵罐都是幼兒所自己熟悉,所以幼兒參與積極。活動由簡單的平面橋到有高度的橋再到橋墩等,慢慢過度到根據自身能力設計/調整橋的寬度和高度,流程清晰簡潔。

  在課程資源開發上,給幼兒一個開放性的學習環境,因材施教,通過基本體能技巧設計內容包括平衡、跳、等,從易到難,讓幼兒一步一步克服各種挑戰,體驗成功的快樂。也基本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我認為本次活動中的優點是盡可能給了幼兒自主體驗的機會,沒有過多限制幼兒,活動設計結構比較合理,基本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13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設計意圖:水結冰、融化、水蒸氣變成水珠的經驗、溶解的秘密, 沉與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議幼兒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將小鐵釘放在積木上等。沉與浮 2(立起來的木棍):將小木棍放入水中,發現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塊橡皮泥,或釘上一根大鐵釘,都能使它立起來。 活動目標:使用多種材料,玩水的過程充滿和有趣。 活動材料:飲料管、紙、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積木、塑料、菜葉、小瓷器、竹片、鐵釘、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動過程:下午天氣熱,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豐富,但給出一個條件,每人只給一盆水,要節約用水,用完就沒有了。用水管連接水的.有3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組、用礦泉水瓶蓋扎洞來射水有3組、做水簾洞1組、沉浮和自定義玩法有幾組。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組;佘馨蕊、張俊騫、覃芷珊、盧藝文、班學佳 *這幾個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個杯子連接起來,慢慢地將一杯紅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發現杯里的紅水通過連接飲料管子流到另一個水杯,3杯水慢慢變紅了,孩子們高興極了,飲料管子傳送水耶,3杯紅水第一次出現流動成水平,水不流動了。 *又觀察,張俊騫提出,加水才行,邊說邊給其中一個杯加水,佘馨蕊:水從管子流過去了,3杯紅水又第二次流動成水平,水又不流動了。 *老師提醒小朋友想辦法讓一杯水高一點,觀察會怎樣。盧藝文從旁邊小菜園里取兩塊土,和班學佳一起把一個杯子墊高起來,紅色的水又流動了。 *就這樣反復做做學學。覃芷珊用手指攪拌水,紅水沒有原來這樣紅了,變淡了。 *老師說:為什么水會流過去呢?盧藝文說:水要斜坡才行。 比較水位高度與流的快慢之間的關系,體會水由高處往低處流的特性。體會水的多少和顏色深淺變化的關系。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采訪等方式了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可啟發幼兒從物體發信號、用聲音發信號、用文字發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了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游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后,再一個一個的往后傳,各組最后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制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提供道具。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14

  活動設計:

  無論是絢麗多彩的春天,還是驕陽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隨處可見蝴蝶忙碌的身影:在美麗的花叢中,在茂密的樹林里。大人們對蝴蝶或許會不屑一顧,而孩子們卻會歡呼雀躍,用充滿好奇的眼睛去觀望,用充滿靈性的耳朵去聆聽,還會邁開活潑好動的小腳去追逐,美麗的蝴蝶引發了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因此,我便設計了這一活動,通過活動帶領幼兒進入廣闊的學習天地,去結識蝴蝶朋友,了解它的有趣之處,讓幼兒用一顆真摯的童心,去關注、體驗蝴蝶的生活、探索蝴蝶成長的奧秘,與此同時培養孩子發現美、表達美、感知美、創造美的能力。

  活動目標:

  1、知道蝴蝶是由毛毛蟲變過來的。

  2、 從蝴蝶的生長變化中感知其他昆蟲的生長過程。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美美和丑丑》

  2、蝴蝶翅膀若干

  3、卵、毛毛蟲、蛹、蝴蝶的圖片

  4、自備一段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美美和丑丑》

  1、我今天帶來了一位昆蟲朋友, 你們認識它嗎?它叫美美,你們喜歡美美嗎?為什么?

  2、有一天,美美在花園里飛來飛去,非常快樂,突然,它看見了一只叫丑丑的動物,你們知道丑丑是誰嗎?美美和丑丑在花園里會發生什么事情呢?猜猜它們會說些什么?

  二、欣賞課件中的故事《美美和丑丑》

  1、毛毛蟲為什么聽了蝴蝶的話會傷心地流淚?

  2、蜜蜂對蝴蝶說的話是不是真的?

  3、那么丑陋的毛毛蟲是怎樣變成美麗的蝴蝶的呢?

  三、觀看課件《蝴蝶是怎樣成長的》

  1、原來蜜蜂的話是真的,美麗的蝴蝶小時候還真是一只毛毛蟲,它是怎么變的呢?

  2、幼兒描述動畫的情景,教師出示蝴蝶成長過程的環形圖,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先是小小的蟲卵,然后變成毛毛蟲緩緩蠕動,再后來變成蛹,最后變成蝴蝶展翅而飛。

  3、出示卵、毛毛蟲、蛹、蝴蝶的圖片,讓幼兒按照蝴蝶的生長順序來排列這些圖片。

  四、我想變成一只蝴蝶

  1、帶領幼兒邊念兒歌《我想變成一只蝴蝶》,邊做動作,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2、教師放背景音樂,幼兒用肢體來表現蝴蝶的成長過程,當念到我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碟,幼兒戴上蝴蝶翅膀,在音樂下翩翩起舞。

  五、長大的秘密

  1、你們還能發現哪些昆蟲也和蝴蝶一樣,小時候的樣子和長大后的樣子不一樣?

  2、鼓勵幼兒回家通過各種途徑尋找答案。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15

  一、導入教學

  1、復習舊知,溫故知新

  師: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集體教學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哪三個部分?

  2、引起思考

  師:老師這節課的導入怎么樣?

  二、講授新課

  1、介紹幼兒園教育活動主要的六種導入方法。

  教師介紹主要的導入方法包括音樂導入、直觀導入、游戲導入、演示導入、作品導入和經驗導入。

  2、教師播放音樂模擬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導入環節,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音樂導入:是利用歌曲、樂曲或組織簡短的音樂活動來導入教學。

  3、教師出示實物模擬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導入環節,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直觀導入:是在活動開始時,通過讓幼兒來觀看實物、圖片、標本或播放幻燈片、電視錄像片等方式引起幼兒的興趣,從中提出問題,創設活動情境的導入方法。

  舉例:科學活動《蠶的一生》

  4、教師組織手指游戲活動。

  師:這是什么導入方式?

  游戲導入:是用游戲活動或用游戲的口吻導入教學。

  舉例:社會活動《我是最好的》

  5、教師演示靜電產生的實驗,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演示導入:是通過演示實驗、操作玩教具和表演的方式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產生想要了解演示中出現的各種現象、變化及原因的強烈愿望。

  6、教師播放故事《小果樹生病了》,模擬導入環節,引發思考。

  師:這是什么導入方法?(故事導入)

  教師用謎語導入的方式模擬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導入環節。

  師:這很顯然是謎語導入。

  總結:故事、謎語都屬于文學作品。

  作品導入:是用兒歌、故事、謎語等文學作品來引出活動內容,引發幼兒聯想的方法。

  7、呈現案例:大班體育活動《變變變》,活動目標是讓幼兒感受、表現孫悟空的動作、角色。

  用經驗導入模擬上述活動,引發思考。

  經驗導入:是教師利用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引導幼兒探索、聯想的基礎上導出活動的內容。

  三、課堂練習

  分組為三個活動(小班語言《猜猜我有多愛你》、中班健康《嘴巴里的`牙寶寶》、大班社會《少數民族大家庭》)設計至少兩種不同的導入方式。

  四、作業布置

  1、理解、熟悉本課的主要內容。

  2、分組試講你為以上三個活動設計的導入環節。

  3、預習組織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其他技能。

  五、總結提升

  總結組織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導入技能,主要有六種類型,分別是游戲導入、直觀導入、演示導入、作品導入、音樂導入和經驗導入,闡明還有其他的導入方法,讓學生課后自己積累。

  強調運用時注意的問題。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學的活動方案03-15

幼兒園活動教學方案02-25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03-17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方案04-26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05-13

幼兒園主題教學活動方案04-20

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精】04-26

【推薦】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04-26

【薦】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10-2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 亚洲日本成本人动漫 | 亚洲丁香六月开心婷婷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