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方案

時間:2024-08-14 18:34:44 秀雯 活動方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方案(通用10篇)

  為了確;顒禹樌M行,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從活動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顒臃桨笐撛趺粗贫ú藕媚?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方案(通用10篇)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方案 1

  一、指導思想

  為加強我校數學教學工作,本著從基礎入手,扎實開展數學教學工作的原則,通過競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掌握靈活的解題技巧,啟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通過競賽,讓學生學會思考,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二、活動范圍:

  全學區一至六年級學生,[班級人數不足10人(含10人)的選2名學生參賽,其余的各班選5名學生參賽]

  三、競賽內容

  1、學校統一命題,命題力求多樣新穎,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體現數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思考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以年級為單位,以課本內容為本,適當拓展,力求難易適中。

  四、活動過程

  1、第一階段:按照學校大事活動的安排,班級內積極營造學習數學的濃厚氛圍,強化課堂教學,各班數學教師要“抓兩頭促中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推選出代表班級數學學習水平的五位學生名單上報數學教研組。

  2、第二階段:數學組根據競賽內容統一命題,分年級統一進行學校組織的競賽。

  (1)競賽時間:20xx年5月4日

  (2)競賽地點:

  一年級:閱覽室

  二、三年級:會議室

  四年級:電腦室

  五年級:多媒體室

  六年級:實驗室

  (3)答卷時間:一、二年級為60分鐘,三—六年級為90分鐘。

  五、競賽要求

  1、各年級各班班主任與數學教師要認真組織,數學教師要強化教學備課、教學研究、課堂教學、學生輔導、作業批閱、學習習慣、教學反饋等,促進班級數學質量的整體上升。

  2、學校組織競賽中,各班要提前10分鐘把考生帶到競賽地點,保持教室內安靜整潔,不得隨地亂扔雜物。

  3、監考教師安排(試卷收回后清點人數,以年級密封)

  一年級監考教師:陳世紅

  二、三年級監考教師:米寶艷

  四年級監考教師:田蓉

  五年級監考教師:陳友友

  六年級監考教師:陳紅英

  4、閱卷安排

 、、各年級數學教師圍繞試題要求做好評分標準。

 、凇⒁欢昙、三四年級、五六年級交叉閱卷。

  5、本次競賽中,應參與而因任何原因未參加者按棄權處理。

  六、獎項設置

  本次競賽一二三年級設一二等獎各3名。四五六年級設一二等獎各4名。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方案 2

  活動目標:

  (一)知識訓練點。

  1.鞏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及面積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乘、除法的含義及實際情況預算所需材料。

  (二)能力訓練點。

  1.在操作、觀察、想象等學習活動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培養學生綜合運知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并培養其優化意識。

  4.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三)德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與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軟件一套。

  學生每組準備房子、圍墻(可拼拆)、門等模型。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教師敘述:小強的奶奶家最近蓋了新房子,(屏幕顯示房子)新房子所占地面呈長方形,長15米,寬5米。

  這幾天,小強的奶奶正尋思著要砌圍墻,她準備圍出一個長20米、寬10米的長方形,連圍墻上的鐵門也買好了,鐵門寬2米,但是,她還沒想好究竟怎么砌。同學們,今天我們都來當“小小設計師”,幫小強的奶奶出出主意,好不好?

  2.讓學生充分發言。然后教師概括:對學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議予以肯定,同時指出:今天這節課重點來研究一下圍墻的位置。

  二、協作研討,探求方法

  1.小組活動。

  發給每個小組房子、圍墻(可拼拆)、門的模型,讓學生互相合作,動手操作,設計圍墻的位置。

  2.小組匯報。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演示,并說明自己的設計方案,根據學生演示在電腦上顯示出實物圖,并抽象出平面示意圖。

  估計可能會有以下幾種方案(陰影部分表示房子,粗線表示鐵門):

  3.深入研究。

  (1)猜一猜。

  請學生猜一猜,小強的奶奶會選擇哪一種方案,并初步說明理由。(鼓勵學生從多種角度去考慮)

  (2)算一算。

  a.提問:怎樣才能預算出砌圍墻共需多少塊磚?

  如果砌1米長的圍墻需要200塊磚(顯示實物圖),那么你們能算出砌自己設計的圍墻大約需要多少塊磚嗎?圍出的空地面積呢?(顯示下表:圍墻長度。所需磚的塊數、圍出的空地面積數據暫空,待填)

  b.學生分組計算。

  c.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逐步顯示完成下表:

  (3)想一想。

  提問:看看算出的數據,你想說什么?

  重點思考:

  a.哪幾種最節省材料?為什么?(回答后閃動表中相應的部分)

  b.哪幾種圖出的空地面積最大?為什么?(回答后閃動表中相應的部分)

  學生充分發表見解后,教師略作小結。

  三、學以致用,解決問題

  1.出示問題。

  2.獨立設計。

  3.匯報討論。

  (1)指名學生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匯報顯示出平面示意圖:

  (2)討論:哪一種最節省材料?為什么?

  得出第二種最節省材料。(閃動第二種示意圖中表示籬笆的兩條邊,刪去圖①)

  4.預算材料。

  (1)給出條件:如果用細竹竿作籬笆,每5厘米插一根竹竿,那么圍出這塊菜地至少需要幾根細竹竿?

  (2)學生計算(如有困難可自由討論)。

  (3)學生匯報:(電腦顯示在示意圖旁)

  正方形面積為4平方米,說明邊長是2米。

  籬笆長度:2x2=4(米)=400厘米

  竹竿根數:

 、400÷5=80(根)

  ②400÷5-1=79(根)

  (4)討論:要不要“減1”?為什么要“減1”?

  電腦模擬插竹竿的過程:閃動一段5厘米長的邊,插一根竹竿(伴以“叮咚”的聲音),(這樣插四根后中間過程省略,直到最后兩個5厘米)閃動倒數第二個5厘米,插一根竹竿,再閃動最后一個5厘米,(問:還需要再插一根竹竿嗎?為什么?)閃動那一段圍墻,說明最后一根竹竿可以省略,所以要“減1”。

  四、總結方法,活動小結

  1.總結方法。

  2.評選“優秀設計師”,并委派他們課后把研究結果告訴小強的奶奶。

  活動設想

  當前,學生中普遍存在著雖然“雙基”扎實,但實際應用能力較差的現象。本方案選取了“砌圍墻和圍籬笆”這一生活中常見的事例,從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出發,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注意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

  從“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協作研討、探求方法”——“學以致用、解決問題”——“總結方法、活動小結”,始終把學生放在“活動主體”的位置,為學生創設一個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的課堂環境。通過小組活動、全班討論、獨立設計等形式,為每個學生提供了表現自己才華的舞臺,充分體現學生活動的全體性、自主性。

  2.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引導學生大膽嘗試、大膽猜測,并提出合理、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體現活動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圍墻的設計,從設計方案到選擇方案,都注意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從而體現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3.注意對學生協作意識的培養。

  設計圍墻時采用小組活動、小組討論的形式,預算用籬笆材料時,又允許學生通過自由討論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與能力,從而增強實踐能力。

  4.注意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在學中用,在用中學,這是學習鞏固各種知識的重要方法。教學中,應努力挖掘教材中與實際生活有聯系的內容,讓學生做一做、量一量、驗一驗、用一用,以便使他們在用中學,會用數學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培養兒童的應用技能。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方案 3

  活動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八冊第七單元《統計》中的實踐活動課《小管家》。

  教材分析:

  本活動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統計的基礎上設計的。通過記錄家里一周的日常開支、繪制折線統計圖等活動,一方面可使學生經歷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過程,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還能讓學生試著學習理財,合理安排日常開支,感受數學的實際應用,逐步形成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理財意識與能力,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學情分析:

  學生已掌握了簡單的統計知識,但缺乏調查數據、分析數據、整理數據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積極探究問題的精神以及理財的能力。這堂活動課為學生創設了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身邊的問題,開展調查分析,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既有利于學生已學知識的鞏固,又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問題的興趣。同時通過從與自家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出發,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自己家庭的建設規劃之中,為家庭建設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從小樹立勤儉節約的思想。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熟悉用小數表示錢的方法,鞏固小數加減法。

  2、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熟悉用折線表示數據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操作幾交流的過程,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學生準備

  課前調查家中一周的開支情況記錄下來,并完成如下統計表。

  2、教師準備:課件、實物投影儀

  [設計意圖]人人參與收集整理數據,使所有的參與者都能平等參與,積極主動參與,在參與中構建新的`知識形成能力。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教師:同學們,人們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消費,一個家庭也是一樣,每天都有不同的開支,不同的家庭開支情況也不相同,這節課我們就來交流一下我們班每個同學家里的一周開支情況。探討開支的規律,學會做小管家。出示課題《小管家》

  二、交流各家一周開支情況

  1、先在小組內交流

  2、各小組選派代表匯報其家里一周開支情況并回答問題:(課件出示)

 。1)你是怎樣得到記錄單上的數據的。

 。2)表中的“項目”、“金額”、“小計”、“總計”分別表示什么?你是怎樣算的?

 。▽W生匯報)

  [設計意圖]進一步熟悉用小數表示錢數的方法,鞏固小數加減法,以及數據的收集整理、統計表的制作。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小組內交流,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家庭開支情況也會不同,體會統計源于現實生活的需要,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為后面談意見和建議奠定基礎。

  三、用折線統計圖表示一周的開支情況

  教師:如果用折線統計圖表示出你家一周的開支情況。你打算怎樣設計統計圖。

  1、用折線統計圖表示出你家一周的開支情況。

 。▽τ欣щy的學生可以參考老師提供的統計圖表樣,也可向小組內同學學習繪制方法。)

  課件出示:( )家庭一周開支統計圖

  2、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設計意圖]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熟悉用折線表示數據的方法。利用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發現家里一周開支情況的周期性。發揮小組內成員相互學習,降低差異,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展示、交流、匯報

  1、同學們先在小組內交流制作好的統計圖,比比看誰的作品最美觀,選出來作為優秀作品展示。

  2、對選出的優秀作品在全班進行展示交流,(利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展示)同時說說你家的開支有什么變化規律?交流后由學生進行評價。(從制作的美觀程度,及開支的大小,開支的項目上進行評價)

  3、根據自己家一周的開支情況估算本月的開支,估算結束后進行全班交流,并說說具體的估算方法。(教師對學生的探索結果進行總結和點評)

  4、對各家的開支情況你有什么感受?你家的開支和理嗎?你有什么建議?

  生1:每個家庭周末的開支都比較大,原因周末休息,人們有時間采購、游玩。

  生2:生活開支如米面油鹽菜,需求最多,但花去的錢不是很多;

  生3:應酬、禮尚往來、朋友聚會雖次數不多,但占用的金額卻不少;

  生4:買衣服、看病也占去了相當大的開支;

  生5:水電暖、物業管理每月都有一定開支,不過比較固定;有的家里這方面開支就大,有的家就比較少。

  生6:我家買彩電花去了五千多元錢。有同學家還買了電動自行車。

  生7:我認為有的家里開支還有不合理的地方

  教師: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你有合理的建議嗎?

  生1:水電費如果我們節約用的話,可以節省一定的費用;我們要養成隨手關燈,關水龍頭的習慣,洗菜洗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沖馬桶。

  生2:用于應酬,禮尚往來的資金多,禮尚往來可以進行改革,變一種方式,比如婚事簡辦,送鮮花等方式。節省下來的錢可以買一些書籍,還可以捐贈給有困難的人。

  生3:我覺得生活開支必不可少,但衣服上的開支可以適當減少,不必追求過高檔次。

  生4:我覺得父母掙錢很不容易,我們不應該亂花錢。

  ……

  [設計意圖]在交流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獲得自信的體驗,獲得發展,并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樹立節約意識,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活動小結:

  大家都談得很好,要想日子過得好,就要合理開支,計劃支出,只有這樣才能收支平衡,日子才能越過越紅火。我們從小就應該懂得勤儉節約,不亂花一分錢。不浪費水電等地球資源,學會為全人類著想。

  六、布置作業

  把自己估算的本月開支向父母匯報,并針對如何節約開支這個問題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

  開展一次實踐活動:做一次家庭小主人,到超市購物一次,學會購物,學會理財。

  [設計意圖]參與實踐,增加社會實踐經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勤儉節約,學會理財,學會管理。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方案 4

  教學目標:

  1、培養動手實踐能力,結合圖形加深對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的認識,并從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2、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剪紙,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初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具準備:

  教具:一個小人、半個小人的錯誤畫法;整副的2個、4個、8個小人;一張彩紙;《某班剪紙欣賞》。

  學具:剪刀;每人一張小紙;信封里:每人三張大紙;兩人一張示范圖案。

  教學過程:

  課前:媒體欣賞《中國剪紙藝術》(重復播放)

  一、激趣引入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很多漂亮的剪紙作品。你以前剪過嗎?剪過的請舉手。誰來說說看,你剪了什么?(問3個學生)

  二、探究新知

  A.單一對稱小人的剪法。

  師:這里有個小人,你會剪嗎?該怎么剪?

 。襟w出示單一對稱小人的剪紙,叫2個學生說。)

  (師邊小結邊媒體演示:紙對折,畫好半個小人)

  師:剛才小朋友都認為先對折(演示:紙對折),把紙分成了這樣的……兩塊(慢,讓學生跟說),在其中一塊上像這樣(演示:畫半個小人)畫上半個小人,剪下來就能得到一個完整的小人。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來試試看。

  師:拿好桌上的紙,做好準備。(有些人還沒準備好哦,聽老師的口令。)開始動手吧。

 。▽W生動手剪,教師邊巡視邊選擇幾個學生作品,再一次性投影出作品進行講評。)

  講評:

  師:這是幾個小朋友剛才剪的的作品,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你有什么想說的?

 。ㄗ2生自由說)

  師:有的剪的很成功,有的有些缺點。但是,他們都剪出了完整的小人。

  (慢)為什么只畫半個就能剪出一個完整的呢?你能用數學知識來解釋一下嗎?

  原來,是對稱的原因啊。是不是只畫半個,就一定能得到一個完整的小人呢?為什么?

  師:這里也只畫了半個,老師把它剪下來,你們看。

  (邊說邊演示教具:錯誤畫法導致剪出不完整的小人)

  師:怎么這樣了?

 。ㄗ屢粋學生對師演示的發表看法)

  師:(切換到媒體上的半個小人),在畫半個小人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師:這一邊(鼠標指一指)相當于這個軸對稱小人的什么?(生說出對稱軸則不問。)

  師小結:(教具出示半個小人)看來,我們都認為先對折(演示紙對折),把紙折成了這樣的兩塊,再其中一塊上找準對稱軸,沿著對稱軸的這邊(手指)畫上半個小人。這樣,就能得到一個完整的小人。

 。◣煱呀叹哔N于黑板)

  B.多個并排排列的小紙人的剪法。

  1.嘗試討論:

  師:老師這里也只畫了半個,你知道剪出什么了嗎?看,老師剪出了2個、4個、8個,甚至更多的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

 。ê诎逭背鍪窘叹撸2個、4個、8個的小人)

  師:你會嗎?有什么方法?

  師:多折幾下,真能剪出這樣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嗎?讓我們一起來動手剪一剪!

  請四人小組長發一張紙給你的組員。準備好了嗎?(有幾個小朋友還沒準備好哦,趕緊了。)開始動手吧。

 。▽W生動手嘗試,教師巡視做個別指導。)

  2.展示探究:

  師:現在,我們來統計一下,剪出手拉手的小人請舉舉手。

  很多人都成功了。表揚一下自己。

  不過,剛才老師還看到,有幾個小朋友剪成這樣了,有的剪成這樣,還有這樣的。(媒體逐個出示錯誤剪法)

  師:怎么會剪成這樣?我們來幫他們想一想,有什么好辦法能剪出正確的手拉手的小人?

 。ㄊ种负诎迳系膸状∪,讓學生獨立思考一會。)

  師:四人小組互相討論一下。

  (討論后,叫一個小組上臺匯報討論結果。)

  師:你們組有什么好辦法?這里有張紙,你們可以邊說邊示范。

  (生說)

  師:其他人有補充嗎?

  師拿紙演示并小結:看來,我們還是要找準小人的對稱軸,沿著對稱軸這邊畫上半個小人,手不僅要畫到邊,還要剪到邊。這樣,才能剪出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

  C.找規律

  1.學生操作:

  師:接下來,讓我們再用正確的方法來剪一剪,好嗎?小組長再發一張彩紙給你的組員。開始動手吧。ㄉ,師巡視。)

  2.反饋:

  師:剪成功的舉舉手。你剪了幾個?你呢?

  師:為什么小人的個數會不一樣?小人個數和什么有關呢

  和折的次數有關。

  師:折的次數越多,紙被分成的塊數也就越多?磥,小人個數和折成的塊數有關。

  (師投影一串小人)

 。1)師演示數:我們看看這串小人,它被折成了幾塊?剪出了幾個小人?

 。ê蜕黄饠担

 。2)學生數:你會數了嘛?把你剪的所有小人攤在桌上,數一數,折成了幾塊?有幾個小人?

  (讓生自由數)

  (3)反饋填表:我們一起來填好這張表。

  媒體出示表格:

 。▽W生說,教師填好表格,最后一欄用“……”。)

  3.揭示規律:

  師:看這張表格,你發現了什么?

  師:要剪出4個小人,就要把紙折成幾塊?

  師:把紙折成16塊,就能剪出幾個小人?

  師小結:我們都發現了其中的規律:剪出的小人個數總是折成塊數的一半。

  三、總結

  師:回想一下,這節課我們學了些什么?從剪紙中你發現了什么?(生說,師揭示課題并板書。)

  根據圖形的對稱,把紙多折幾下,只要找準小人的對稱軸,沿著對稱軸的一邊畫上半個小人,就能剪出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

  四、運用拓展

  1.師激趣:我們知道了怎么剪,還發現了其中的規律。除了剪小人,老師相信小朋友一定還能剪出更多更漂亮的圖案。讓我們像電腦一樣,做個《剪紙欣賞》,好不好?我要把你們一串串漂亮的作品貼在這張紙上。

  師:你們想剪什么?

  師:老師也為小朋友準備了幾個漂亮的示范圖案(媒體逐個出示示范圖案),小組長的信封里也有,同桌兩人拼一張。動手之前,老師有個要求,請小朋友先想好剪什么?剪幾個?要剪這樣的幾個圖案要把紙折成幾塊呢?想好了嗎?開始動手吧。

  2.學生動手剪多個并排排列的圖案,教師巡視并個別指導。

  3.作品展示:

  師逐個把學生的優秀作品粘貼到鉛畫紙上。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方案 5

  一、研究背景

  密鋪也稱為鑲嵌,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現象,它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變化和美的享受。通過實踐活動,從而進一步理解密鋪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四年級已經學過了一些平面圖形。小學生對奧運會感興趣,對自然界的奇特現象有強烈的好奇心。在此基礎上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密鋪的特點,繪在方格紙上密鋪。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什么是密鋪,知道什么樣的圖形可以密鋪平面。

  2、過程與方法: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及探索、歸納、創造能力的思維習慣的形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學會用數學的眼光欣賞美和創造美。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

  三、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2008年,舉世矚目的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承辦各式各類比賽的體育運動場以其造型獨特、雄偉壯麗的身影展示于世人的眼前。這是中華民族建筑的精華與現代科技完美的組合,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汗水和智慧的結晶。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水立方體育館,請看它的`雄姿。(展示圖片)

  2、教學過程設計

  (1)任務一:請注意觀察,水立方外墻裝飾的花紋有什么的特色?請用文字語言描述出來。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像這樣把一種或幾種乎面圖形既無空隙,又不重疊地鋪在平面上,這種鋪法,數學上稱它為“密鋪” 。

  課件出示或用圖片展示生活中的壁磚、地磚密鋪場景。

  (2)任務二:探索可“密鋪”圖形的特點:

  猜想:是否每種圖形都能實現密鋪呢?

  出示: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圓形、正五邊形等八種基本圖形。

  學法:

  ①分組小組合作,每人選擇一種圖形鋪一鋪。

 、谙胍幌,鋪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蹖伒慕Y果在小組里交流。

 、軈R報交流、展示成果。

  引導學生得出能密鋪的圖形的種類。

  (3)任務三:歸納出可“密鋪”圖形的內在規律。

  問題①:在用三角形拼接的圖案中,每一個頂點處有幾個角?和是多少?

  問題②:在用四邊形密鋪的圖案中,每個拼接點處有幾個角?和是多少?

  問題③:在用六邊形密鋪的圖案中,每個拼接點處有幾個角?和是多少?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只用一種多邊形進行密鋪,就必須使拼湊在每一拼接點頂點處各角之和為360°。是這些圖形的內角和的是360的整數倍。

  (4)任務四:讓學生根據課本第110頁的圖案,選用一組,在方格上設計新穎,美觀的密鋪圖案。

 。5)任務五(發散思維。拓展延伸):探索用兩種平面圖形進行密鋪的可能性。

  問題:如果想讓正五邊形能密鋪,你覺得應該加上哪個圖形呢?

  提示:正N邊形內角和S=(N-2)*360,正五邊形內角和為540°

  四、教學反思

  本節課層次清楚的組織實踐活動,通過讓學生觀察、分折、猜想、歸納概括,推理和驗證等思維方式和學生的動手操作,交流討論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創設情境到問題探究,具有趣味性,富有挑戰性、如果結合運用多媒體和互聯網教學手段,效果更好。更能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方案 6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根據給定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解答問題,并能根據解出的數據結合現實問題提出解題策略。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審題,讀懂表格和題意,列方程,體會方程是描述現實世界有效的數學模型,結合小組討論,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提高數學思想方法,增強環保意識。

  二 重點、難點

  重點:讀懂題目中的表格和題意,根據題意列出方程,解出(1)(2)班各有多少人,這是問題的核心部分。

  難點;正確的構思出盤活資源的方法,以及最后的腦筋急轉彎式的提問

  三 教學流程

 。ㄒ唬⿵土

  我們已經學習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請大家回憶列方程組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是什么?其中關鍵步驟是什么?

 。ǘ┬率

  1 今天我們所要研究的問題是課本第34頁習題7.3的第2題。

  長風樂園的門票規定如下表所列:

  某校初一(1)(2)兩個班共104人去游長風樂園,其中(1)班人數較少,不到50人,(2)班人數較多,有50多人,經估算,如果兩個班都以班為單位分別購票,則一共應付1240元,如果兩個班聯合起來,作為一個團體購票,則可以節省不少錢,問兩班各有多少名學生?

  購票人數

  1-50

  51-100

  100人以上

  每人門票價

  13元

  11元

  9元

  2由學生根據已有的數學知識,找出已知量、未知量,分析等量關系,討論解題方法:

  x+y=104

  13x+11y=1240

  設:初一(1)班有x人,初一(2)班有y人,由題意得

  x=48

  y=56

  (三)展開

  1在同學門解出問題的前提下再提出問題(小組討論)

  假如一瓶飲料3元,空瓶回收價為13個1元,聰明的你能出一個點子盤活這1240元,讓兩個班的學生都有門票和飲料嗎?請你簡要說明一下你的好點子!

  兩個班104人作為一個團體購票,需要 1049=936 元,

  節省了 1240-936=304 元,

  買飲料需要 1043 =312 元,相差8元

  喝完之后將空瓶收回,則回收價為10413 =8元,剛剛好!

  反思:這是純數學的.思考方式,沒有實際意義,飲料是進去后邊玩邊喝的,不應當像在完成任務似的在門口就喝完回收,如果由老師(或班長)先墊上8元,同學們就能把飲料帶進公園了,但不能隨手亂丟,必須帶到門口兌換(環保教育)。

  2腦筋急轉彎:

  假如(1)班想要單獨買票,請你幫他想出一個比較經濟的購買方案:

  簡單說明

  初一(1)班48人原想買48張票需要:4813= 624 元,

  但若買51張票,每張只需11元, 只要:5111=561 元,節省了 624-561=63元,更經濟

  至于多出的3張票想怎么辦就怎么辦,無所謂

  四 小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獲得了什么數學知識?

  (2)對你影響最深的問題是哪一個,你有什么看法?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方案 7

  備教材內容

  1.本課時學習的是教材50~51頁的內容。

  2.本活動是以游戲的形式探討可能性的大小。教材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了實踐活動的順序和過程。首先讓學生利用前面所學的組合的知識確定擲兩個骰子所得的兩個數的和的范圍,進一步體會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接下來,通過游戲探討可能性的大小,分四個層次。第一步,教師提出游戲規則,學生對游戲結果進行猜想。第二步,示范游戲。第三步,小組內開展游戲,進一步驗證。第四步,通過前面的試驗和統計結果進一步探究奧秘。

  3.本節課在學生學完了“可能性”這一單元后,設計了這個以游戲形式探討組合中可能性大小的實踐活動。通過本活動,可以使學生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鞏固組合的有關知識,探討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通過與老師比賽的形式,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備已學知識

  可能性的大小

  物體的多少決定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反之,通過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也可以判斷物體的多少。

  組合

  可以用連線、列表、圖示等方法找事物的組合。

  備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運用組合、找規律、可能性、統計等有關知識探討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了解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

  2.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猜想、試驗、驗證的過程,初步滲透比較、歸納、概率、統計以及有序思考等多種數學思想方法。

  2.在游戲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知識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學數學、用數學的自信心。

  2.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備重點難點

  重點:探索兩個骰子的'點數之和在5、6、7、8、9居多的道理。

  難點: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備知識講解

  活動內容 通過擲骰子游戲,明確為什么兩個骰子出現數字和是5,6,7,8,9的可能性大。

  活動用品 兩個相同的骰子(六個面上分別寫著數字1~6)、記錄本、筆。

  活動過程

  活動一 探究同時擲兩個骰子可能出現的數字和情況

  1.猜測兩個骰子可能出現的數字和情況

  (1)兩個骰子出現的數字和不可能是1。

  (2)兩個骰子出現的數字和可能是2或3。

  (3)兩個骰子出現的數字和不可能是1或3。

  2.實際投擲,并列表格記錄兩個骰子可能出現的數字和的所有情況

  (1)找出兩個骰子數字和的方法。

  運用組合的方法找出兩個骰子的各種組合,計算出各種組合的數字和。

  (2)用不同的方式呈現試驗結果。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方案 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

  2、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探究等合作活動初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能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答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想: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談話

  師:你們快要畢業了,我們班級陳艾菲的媽媽為我們班級的每個孩子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對!是一本長方體的相冊,里面有我們班每一個同學的照片。

  多媒體:相冊

  師:我想將這份特別的禮物也送給學校的領導,你們覺得我這個提議怎么樣?我打算先將這份禮物包裝一下,那我得準備一張多大的包裝紙呢?

  2.引題

  師:你能說說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呢?

  板書:長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二. 實踐操作,探究方法

  1.提出問題。

  師:長方體的表面積和什么有關呢?

  多媒體:已知這本長方體的相冊長是30厘米,寬是28厘米,高是5厘米,包裝這樣一本相冊,至少要多少包裝紙?

  師:小組可以先討論討論,再把算式寫在紙上,貼到黑板上來。

  2. 分組合作進行計算。

  3. 小組討論并把算式貼在黑板上:

  方法一:30282+3052+2852

  方法二:(3028+305+285)2

  4. 在完整解答過程中要注意什么?注意寫解,單位。

  5. 小結: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一般有哪幾種方法?

  (根據總結,演示多媒體)

  6. 練習:

  師:老師的難題解決了。那你們昨天不是回家測量了長方體形狀物體的長、寬、高,現在你們給同桌求它的表面積好嗎?注意只列式不計算。

  出示幾份學生計算物體的表面積:

 。1) 餐巾紙盒

  問:求餐巾紙盒的表面積有什么用呢?

 。2)大櫥

  問:求大櫥的表面積有什么用呢?

  7. 出示課題: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探討了什么問題呢?

  出示課題: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

  8. 這里有個長方體,看看哪個算式是正確的?

 。1)已知長方體的長2厘米、寬7厘米、高6厘米,求它的表面積的正確算式是( )

  a.272+672+62

  b.(27+26+67)2

  c.27+26+67

 。2)給一個長和寬都是1米、高是3米的長方體木箱的表面噴漆,求噴漆面積的正確算式是( )

  a.(11+13+13)2

  b. 112+134

  c.112+143

  問:那2、3、兩個算式有什么道理呢?小組可以先討論討論。

  師:先說說112+134有什么道理?

 。ǘ嗝襟w演示)

  生:112求的是上下底的面積,因為上下底是正方形,所以其余4個面的`面積都相等,就用13先求出一個面,再4求出4各面的總面積

  師:那112+143有什么道理呢?

  生:112求的是上下底的面積,正方形的邊長就是長方形的寬。14就是4個長方形拼成的大長方形的長,3就是大長方形的面積。

 。3)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都是4m,它的表面積是多少?( )

  a. 444

  b. (44+44+44)2

  c. 446

  問:為什么第3個答案也是正確的?

  (多媒體演示)

 。梗畣枺哼@節課你掌握了哪些本領?

  完整板書:和正方體

  三.鞏固練習:

  1.出示:五(1)班要辦小小圖書館,需要一只長4分米,寬1.5分米,高2分米的鐵箱,現在有一張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白鐵皮,能做的成嗎?

 。ㄐ〗M討論)

  生:計算的結果是能做成的

  生:66=36(平方分米)

 。41.5+42+21.5)2=34(平方分米)

  師:鐵皮的面積是36平方分米,書箱的表面積是34平方分米,看來是夠的,那老師就開始做了。

 。ń處熝菔荆

  問:不夠了,為什么會不夠呢?

  問:那怎么辦?

  生:把旁邊多余的切下來移到左面這里,用焊接的方法拼起來。

  師:由于我們所用的材料是白鐵皮,所以我們可以用焊接的方法拼,那在怎樣的情況我們做不成需要的物品了呢?

  師:所以在制作物品的過程中,還不能單看表面積的大小是否合適,還需要考慮到其他種種因素,我們不能把所學的知識生搬硬套地運用到實踐中去,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四、課后拓展練習:

  多媒體出示:一個火柴盒

  問:如果用紙板做一個這樣的火柴盒,我們該怎樣知道至少要多少紙板呢?可以怎樣計算?

  師:我就把這個問題留給同學們,請同學們課后來解決好嗎?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解決。明天上課時我們來作交流。

  五、 課堂小結

  師:今天學習了哪些知識?什么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在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方案 9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通過運用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活動中增強參與、合作意識。

  2、滲透熱愛父母、熱愛家庭的思想教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出示生日蛋糕。

  同學們,這是什么?知道老師帶這個蛋糕來干什么嗎?今天我們來過一個集體生日,怎么樣?

  2、學生齊唱生日快樂歌。

  3、過渡:照理,唱完生日歌就該吃蛋糕了,可今天這蛋糕暫時還不能切,老師遇到了一些與生日有關的問題,這些問題被設置為一、二、三、四個難關,如果同學們能協助老師順利闖過這四關,我們再來高高興興地分蛋糕吃,怎么樣?

  二、闖關活動。

  第一關:猜一猜。

  1、有幾位小朋友聽說我們在過集體生日,也趕來湊熱鬧,讓我們來了解他們的生日各是幾月幾日?

  2、課件出示第22頁四幅圖及聲音。

  3、你知道他們的生日各是幾月幾日嗎?先獨立想一想,再與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

  4、反饋:結合學生的回答復習大月、小月、季度、閏年等知識。

  5、你能模仿剛才的幾位同學,把自己的生日編成一道題讓其他同學也來猜猜你的生日嗎?

  6、指名交流,猜一猜。

  7、小結:第一關順利通過。

  第二關:問一問。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知道了班中有些同學的生日在一月份,有些同學的生日在三月份……那么,到底幾個同學的生日在一月份,幾個同學的生日在三月份呢?我們不知道,下面我們就通過問一問來統計一下我們班同學的生日分布情況,請各組組長組織組內的同學依次報生日,填好統計表。

  2、各組活動。

  3、交流匯總,師完成匯總后的統計表。

  4、你能根據統計表中的匯總數據完成第23頁的條形統計圖嗎?

  5、反饋評議。

  6、你能根據條形統計圖反映出的.我們班同學的生日,提出哪些問題呢?小組內交流后全班交流。

  7、小結:順利闖過第二關。

  第三關:算一算。

  1、根據條形統計圖反映出的數據算出每個季度出生的人數各是多少,并填入下表。

  季 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人 數

  2、反饋校對,要求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再次明確季度的含義。

  3、小結:順利闖過第三關。

  第四關:小小設計師。

  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在年歷上圈出來,并說說準備怎樣為爸爸媽媽過生日。

  三、在《生日快樂》的音樂聲中吃蛋糕。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方案 10

  一、指導思想

  為營造校園數學學習氛圍,弘揚數學文化,激發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培養數學學習方面的創新能力。通過豐富多彩的數學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了解數學、獲取數學知識的舞臺,在校園里形成濃郁的數學文化氛圍,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魅力,發現數學的無盡樂趣與無窮奧妙。

  二、活動目標

  培養興趣: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提升能力: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增強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

  促進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三、活動內容

  數學手抄報

  主題:傳播數學文化,展現數學魅力。

  內容:包括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名人名句、數學名題、數學趣題等。

  形式:手抄報要求規范、整潔、美觀,做出個性。

  數學日記

  要求:必須是學生自己寫的,內容最好是寫所學知識在生活情境中的運用。

  目的.:讓學生充分感知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口算與筆算比賽

  形式:分年級進行,如一年級進行100題口算無錯比賽,二至四年級進行20題筆算無錯比賽等。

  目的:提高學生的口算和筆算能力,培養他們的快速反應能力和計算能力。

  數學故事比賽

  對象:三至六年級學生。

  內容:可以是數學名人故事、數學趣事、生活中的數學等。

  目的: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對數學的興趣。

  數學實踐活動

  內容:如測量學校面積、調查家庭開支、設計并制作數學模型等。

  目的:讓學生在實踐中應用數學知識,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活動形式與具體安排

  學生活動

  時間: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安排,如每學期一次或每月一次。

  地點:教室、校園內或校外實踐基地。

  負責人:各年級數學教研組長或指定教師。

  教師活動

  課標學習:定期組織教師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提高教學水平。

  備課比賽:分低中高年級指定課題備課,促進教師間的交流與學習。

  評課比賽:給定課堂寫評課,提高教師的評課能力和教學水平。

  五、活動保障措施

  組織保障:成立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活動的整體規劃和組織協調。

  資源保障:充分利用學,F有的教學資源,如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室等。

  經費保障:學校應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確保活動的順利開展。

  安全保障:在進行校外實踐活動時,應確保學生的安全,做好安全預案和應急措施。

  六、活動總結與表彰

  總結:活動結束后,組織師生進行總結,分析活動的得失和經驗教訓。

  表彰:對在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和教師進行表彰和獎勵,激勵他們繼續努力。

  通過以上方案的實施,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升,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數學的實踐活動方案04-17

數學實踐活動方案04-16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4-17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7-27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精選7篇)06-29

小學實踐活動方案05-14

小學數學活動方案03-17

小學數學的活動方案03-23

小學勞動實踐活動方案11-2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亚洲AⅤ在线观看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91 | 亚洲中文影片在线看 | 在线看国产国语三级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