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14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篇1
班級:中班
科目:語言科學
執(zhí)教人:李秋花
一、活動名稱:《數(shù)花燈》
二、活動目標:
l 激發(fā)幼兒學習序數(shù)的興趣。
l 提高幼兒準確運用序數(shù)詞表示物體排列次序的能力。
l 引導幼兒學習從不同方向辨別7以內(nèi)的序數(shù),能在教師幫助下嘗試正確說出觀察結果。
三、活動準備:
l 各種不同的花燈圖片。
l 游戲音樂磁帶。
l 火車頭的.標志。
四、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教師將小椅子分成7組,縱向一字排開,每組7把椅子組成一列火車,帖有火車頭的標志。
基本部分:
幼兒聽音樂自由做動作,音樂停,幼兒各自坐下,相互說出自己是在第幾車廂的第幾個坐位上,如:我坐在第三節(jié)車廂的第四個座位上。游戲反復進行。
看花燈。分別出示各種不同燈的圖片,啟發(fā)幼兒說出各種燈排第幾,再啟發(fā)幼兒從左到右、從右到左說出每盞燈的位置。
幼兒再隨音樂做“坐上花車去看燈”的游戲。
結束部分:教師總結,講評幼兒表現(xiàn)。
五、活動延伸:日常生活,如排隊、游戲比賽活動中可滲透序數(shù)教學。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最基本的交通安全規(guī)則的重要性。
2、通過游戲及已經(jīng)有的經(jīng)驗,知道紅綠燈、人行道、快車道、慢車道等設施的作用。
能遵守交通規(guī)則,注意安全。
活動準備:
1、玩具娃娃。
2、設置馬路場景:人行橫道線、紅綠燈、快慢車道。
剪下幼兒用書上畫有各種交通工具及行人的'小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玩具娃娃,并以娃娃上街的游戲形式引入,街上的車很多,他很害怕,該怎么走?請小朋友幫助他。
2、在啟發(fā)幼兒想辦法的基礎上,讓幼兒知道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1)小朋友上街要有大人帶,不能自己走。
。2)行人走人行道,自行車走慢車道,汽車走快車道。
(3)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要從人行道上過。
(4)大家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后果會怎樣?(馬路上的人、車輛很多,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隨便走,搶著走,會造成秩序混亂,有生命危險。)
3、游戲“紅燈停,綠燈亮”
當教師發(fā)出“綠燈“信號時,幼兒可以四處自由走或跑,當發(fā)出”紅燈“信號時,幼兒停住,重復進行,認識交通規(guī)則。
4、游戲“走哪里”
(1)引導幼兒認識環(huán)境:馬路上快慢車道、人行道。
(2)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張小圖片,說說畫面上有什么?
。3)幼兒聽教師指令:“一、二、三”手拿圖片站在相應的馬路場景里。
與同伴交換圖片,再聽老師發(fā)出指令站在相應的馬路場景里,講講自己是什么交通工具,在馬路什么地方行走。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篇3
目標:
1、看看說說做做,感受中國武術的神氣和了不起,激發(fā)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2、初步了解中國武術的特點及意義,喜歡我們中國的三大國粹之一—武術。
活動重點:
通過看視頻、圖片、做武術操,感受中國武術動作、精神、作用等的獨特性,從而體會武術和中國人的了不起,激發(fā)愛國情感。
準備:
武術視頻及ppt、武術操音樂;幼兒事先觀賞過一些武術片段、影片(如功夫熊貓、少林寺等)
過程:
一、我們的中國武術:通過欣賞、觀察法,感受中國武術的獨特,激發(fā)喜愛國粹的情感。
1、引出:欣賞武術片段并提問:這是什么(國家的)人?什么時候的中國人?(古代)他在干什么?(練功、練武術)
2、小結:原來在古代的時候我們中國就開始有了武術,你覺得怎么樣?(很厲害)
3、欣賞與討論
1)欣賞圖片:現(xiàn)代的'中國人也喜歡練武術,看看他們是怎么練的?(有各種姿態(tài):站、坐、跳、平衡、騰、撲;各種器械:劍、刀、槍、棍、拳等)
2)欣賞視頻片段:那些動作看起來速度、力量、精神怎么樣?(速度快、很有力、很神氣)
4、小結:原來中國武術有這么多花樣、還很有力量有精神,你們喜歡中國武術嗎?
二、中國武術了不起:通過觀察、討論交流法,感受武術的優(yōu)點,激發(fā)自豪感。
1、你還在哪里看到過我們的中國武術?為什么大家都喜歡練中國武術?
2、欣賞“全民健身、奧運競賽”、“葉問打敗外國人”、“外國人拜師學武”、“功夫熊貓”四個多媒體圖片或視頻,了解武術強身健體、防敵制勝、聲名遠揚。
3、小結:我們中國武術不僅可以讓身體變得強壯、還可以打敗敵人,連外國人都來學了,有的還把中國武術拍成了電影。中國武術怎么樣?(了不起)
三、中國武術大家學:通過活動游戲法,感受武術,升華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情感。
1、學一學基本的動作: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
2、在《龍的傳人》音樂中跟隨教師學做武術操。
活動亮點
社會活動注重情感的感受和體驗。整個活動貫穿情感這一主線。從開始的欣賞到之后的討論表達乃至尾聲的活動環(huán)節(jié)都始終為激發(fā)、升華、抒發(fā)情感而服務。情感性、社會性是社會活動的靈魂和核心。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篇4
活動名稱:社會活動:《路上有個小土坑》 班次:中班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幼兒的責任感,懂得做事要替大家著想。
2、培養(yǎng)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理解故事主要情節(jié),學習從身邊小事做起。
重難點分析:
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會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動。
難點:萌發(fā)幼兒的責任感,懂得做事替大家著想。
活動準備:
1、課件《路上有個小土坑》。
2、有關幼兒在園中的環(huán)境和生活照片。
3、有關的區(qū)域環(huán)境。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提問:路上有個小土坑,假如你看到,會怎樣做?從幼兒回答中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地評價。
2、演示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引導幼兒體會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動。
(1)邊出示課件邊提問:
A看看路過這兒的小熊是怎樣做的?
B小羊是怎樣做的?
C小熊、小羊為什么看到土坑要繞過去?它們是怎么想的?
D小豬是怎樣過土坑的?他是怎樣做、怎樣想的?
(2)完整欣賞一遍故事,出示小熊、小羊、小豬的形象。
展開討論:你喜歡誰的做法?為什么?(喜歡小豬的做法,雖然摔疼了自己,但它怕再摔疼別人,就想辦法把土坑填平了,這樣別人不會再摔疼了。心中想著自己,更想著別人。)不喜歡誰的做法,講出理由。讓幼兒教育小熊和小羊向小豬學習。最后三只小動物成為替別人著想的好朋友,高興得跳起舞來。
3、引導幼兒觀察環(huán)境和生活照片,回憶日常生活中幼兒的`做法,引導幼兒要做一位有責任心的孩子。(戶外活動時,大型玩具亂扔亂放的照片;圖書室中,擺放亂的圖書;)
4、引導幼兒觀察為幼兒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辨別不妥的環(huán)境布置,請幼兒幫忙糾正,在實踐中萌發(fā)幼兒的責任感。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篇5
設計意圖:“黑眼睛、黑頭發(fā)、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中華健兒奮勇拼搏,勇奪金牌,領獎臺上,一次次國歌的奏響,國旗的升旗,都讓孩子們歡呼跳躍他們用那稚嫩的童聲一同頌唱,小小中國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每周一幼兒園舉行升旗儀式的時候,孩子們都很激動,并積極踴躍的爭當升旗手,因此我設計了《小小升旗手》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升旗的禮儀,增強尊敬國旗、愛護國旗的責任感。
2。有爭取做“小小升旗手”的光榮感。
活動準備:
1。視頻課件
2。幼兒已參加過升國旗活動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幼兒觀看視頻課件。
1、教師導入: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是哪個國家的人嗎?(中國人)那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全稱嗎?(中華人民共和國)
2、在我們國家的首都北京場每天早晨都會舉行一個儀式,你們知道是什么儀式嗎?(升國旗儀式)
3、小朋友有沒有看過升國旗儀式?(幼兒討論)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了北京場升旗儀式的實況,請小朋友們認真的.觀看。
二、討論國旗的話題,知道升旗的禮儀,增強尊敬國旗、愛護國旗的責任感。
1、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剛才在視頻中看到了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
2、逐一出示國旗護衛(wèi)隊及國旗圖片,請幼兒仔細觀看。
教師提問:(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圖片上這些解放軍叔叔叫什么嗎?(國旗護衛(wèi)隊)
。2)你們知道站在最前面手中抱著國旗的叔叔叫什么嗎?(擎旗手)小朋友一起看一看擎旗手手中扛的國旗是什么樣子的呢?出示國旗圖片,教師引導幼兒回答。左右兩邊的叔叔又叫什么呢?(左右翼護旗手)
(3)出示軍人行軍禮的圖片,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來看看解放軍叔叔在升國旗的時候是怎么行禮的呢?(行軍禮)那么少先隊員行什么禮呢?(行隊禮)我們小朋友在升國旗的時候行什么禮呢?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小朋友在升國旗的時候應該行注目禮,行注目禮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眼神,眼睛要始終望著國旗,目光隨著國旗冉冉升起。這個時候每一個人心中都充滿了自豪感和使命感,不能交頭接耳,升旗時也可以隨著國歌的樂曲默唱歌詞,這個過程要持續(xù)到升旗儀式完畢。(4)放升旗視頻,練習行注目禮三。談談怎樣做小升旗手
(1)教師引出話題:“你想做升旗手嗎?”
。2)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好的升旗手?幼兒討論,教師總結(尊敬國旗、愛護國旗,樂意為集體、同伴服務。)
四、練習升旗
推薦小升旗手,組織幼兒列隊,隨著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到操場進行升旗儀式。
課前反思:在設計此活動時,我想的最多的就是怎樣讓孩子更多的了解我們祖國國旗的意義,讓孩子們感受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感到驕傲和自豪,在活動中,我更多的采用的是視頻,圖片,和身體的實際操作為主,為的就是讓孩子更快更好的接受,不會讓孩子們感受是老師在一味的灌輸,希望這節(jié)課能夠達到我所期待的效果。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篇6
活動目標:
讓幼兒知道并記住幾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在活動中鞏固對數(shù)字0、1、2、4、9的認識,學習從左向右排序
活動準備:
教具:110、114、120、119號碼卡片;警車、消防車、救護車頭飾各一個;電話機一部;多媒體課件
學具:電話號碼卡片人手一份(用帶繩子的夾子夾好,事先放在孩子的椅子下面)。1、2、9、0、4數(shù)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請幼兒想辦法去解決,引出什么情況下?lián)艽蛱厥獾碾娫捥柎a
1、出示多媒體畫面一:著火了的小黃狗的家。引導幼兒了解在發(fā)生火災的情況下應及時撥打119求助。并能較清楚的說出地址。
。1)這是誰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看門牌號說出地址
。2)小黃狗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屋子上出現(xiàn)火)用什么辦法才能把火撲滅?該找誰來幫忙?怎樣才能盡快的找到消防隊的叔叔呢?引導幼兒了解發(fā)生火災時引該及時打119求救。
。3)教師出示卡片119,請幼兒在自己的數(shù)卡中找出1、1、9,并按順序進行排列
。4)引導幼兒模擬撥打火警電話。如撥打?qū)α,畫面上出現(xiàn)救火車,火消失了
。5)教師小結:在生活中我們?nèi)绻龅交馂囊皶r打119向消防對的叔叔求救。這樣才能是火能很快的被撲滅,但我們不能隨便的撥打,只能在發(fā)生火災的時候撥打。
2、出示多媒體畫面2:(小豬的家:豬媽媽生病了躺在床上)引導幼兒了解并記住急救中心的電話120,并能說清楚病人的情況及具體的家庭住址。
。1)這是誰的家?在什么地方?重點引導幼兒看門牌號碼準確地說出地址。
。2)豬媽媽生病了小豬應該找誰來幫忙?用什么方法能盡快找到醫(yī)生呢?(撥打120)
(3)教師出示120卡片,請幼兒從自己的卡片中找出1、2、0,并按順序進行排列。
。4)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20,打電話時重點說明小豬媽媽得了什么病,家住在哪里(打?qū)α,并說出具體住址后出現(xiàn)救護車)
。5)教師小結:由于我們小朋友及時的撥打了急救中心的電話,豬媽媽很快被送到了醫(yī)院,得到了及時的治療,現(xiàn)在豬媽媽已經(jīng)好了。
3、出示畫面3,(站在雪地里的小松鼠。家了的窗戶開著)引導幼兒知道遇到困難或壞人時可以找警察叔叔幫忙
。1)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看門牌號碼準確說出地址
(2)天上下著雪,小松鼠為什么不進屋呢?它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遇到壞人應該怎么辦呢?該找誰來幫助呢?怎樣才能盡快的找到警察?(撥打110)
。4)請小朋友從自己的`卡片中找出1、1、0,并進行排序
(5)引導幼兒撥打110,先請個別幼兒撥打,然后全體幼兒模擬撥打。重點說明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
4、出示畫面4:引導幼兒根據(jù)模擬場景與所需要撥打的電話進行連線。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游戲鞏固
1、請幼兒戴上自己椅子下面的卡片,討論分配角色。使幼兒明白:拿110卡片的就是警察;拿119卡片的幼兒當消防隊員,拿120卡片的幼兒當急救中心的叔叔、阿姨。進行模擬表演加深記憶。
活動延伸:
如果忘記了這些電話號碼,我們可以撥打114去查號臺詢問,這樣就能又快又準確的找到你想要找的電話號碼了。在家可以打114查老師或班上小朋友家的電話號碼。
自評:這個活動可以充分給孩子發(fā)揮自己想象的自由和機會,融合了數(shù)學、社會、語言等方面的知識。整個活動孩子都在積極的參與,人人都在動手,動嘴,動腦,減少了孩子消極等待的時間。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篇7
班級:中班
科目:語言科學
執(zhí)教人:李秋花
一、活動名稱:《送給小動物的禮物》
二、活動目標:
l 調(diào)動幼兒快樂與活動的積極性。
l 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l 學會8的形成,知道7添上1是8,8里面有8個1。
三、活動準備:
l 各種小動物的卡片各8個,動物食物卡片各8個。
l 8種不同顏色的小旗子,插塑片、各種珠子若干,幼兒操作用卡片若干。
l 在活動室布置數(shù)量是8的物品。
四、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教師出示各種卡片,引起幼兒興趣。
基本部分:
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各種動物是多少。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來了幾只小猴?幾只小熊?讓幼兒比比誰多誰少?知道8比7多1,7比8少1。
請幼兒玩游戲“為小猴和小熊送禮物”,讓幼兒操作食物卡片并對應比較,送給兩只小動物的`禮物一樣多嗎?誰多誰少?想一想用什么辦法能讓它們一樣多?引導幼兒用添上一個或去掉一個的辦法變成一樣多,并說出7添上1是8。
教師出示7種不同顏色的小旗子,讓幼兒點數(shù)后說出總數(shù),然后添上另一種顏色的旗子,請幼兒回答現(xiàn)在是幾面旗子?觀察一下,這8面旗子的顏色一樣嗎?引導幼兒理解8里面有8個1。
游戲“聽口令”,請幼兒從許多插塑片和珠子中取出比7多1的珠子,然后數(shù)一數(shù)一共是多少,送給小動物。
結束部分:教師總結,講評幼兒表現(xiàn)。
五、活動延伸:日;顒又,讓幼兒找一找活動室里哪些東西數(shù)量是8個,互相說一說觀察結果,幼兒可以相互評判,比比誰找的多又對。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依賴成人是不對的,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2、培養(yǎng)幼兒獨立的生活能力,培養(yǎng)成功感和自信心。
活動準備:電腦動畫、幼兒坎肩、鞋子、衣服、磁帶《我有一雙小小手》《不再麻煩好媽媽》、獎牌、錄音機
活動進程:
1、導入部分:猜謎——手
提問幼兒:我們的小手能干嗎?(吃飯、穿衣……)小朋友回答得對,我們的手可以做很多事情,可是有個叫毛毛的小朋友,他也有一雙小手,他的小手又干了些什么呢?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
2、中間部分:
放電腦動畫片 幼兒觀看電腦動畫
。ɡ蠋熍c幼兒圍坐在一起)如圖,老師提問:
。1)“毛毛的小手都干了什么?”
。ㄊ裁匆膊桓,吃飯、穿衣、穿鞋……都讓媽媽干)
。2)毛毛這樣做對嗎?(不對)為什么?應該怎樣做?
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洗臉、自己穿鞋……
。3)小朋友你們在家是怎樣做的?都做了哪些事情?
。ㄗ约撼燥、穿衣、穿鞋……)
你們做的很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做的事要學著做,什么事都讓爸爸媽媽做是不對的。
。 4)組織幼兒討論:你除了自己的事自己做,還幫媽媽做了哪些事?
(掃地、拿拖鞋、給媽媽捶背……)
。 5)教師小結: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自己事情自己做還幫媽媽干活,你真棒!
。 6)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衣服、鞋子,我們來比賽看誰穿得快,比比誰的'小手最能干。
。 7)放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幼兒分組比賽穿衣、穿鞋。
。 8)為幼兒發(fā)獎牌,幼兒自我鼓勵我真棒,我能行。
( 9)小結:小朋友自己的事自己做得很棒,你們的媽媽要看到你穿得那么快那么好一定很高興,媽媽工作很辛苦,我們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再麻煩媽媽好嗎?
3、結束部分:
幼兒表演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結束。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玩玩的游戲中,繼續(xù)體驗開心、生氣和傷心的心情。
2、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小朋友表情照片若干小火車
活動過程:
1、邊念兒歌邊開火車入場,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2、認識心情火車。
3、讓幼兒數(shù)數(shù)有幾節(jié)車廂。
1、坐上心情火車,請幼兒找自己的照片,說說自己的照片。
2、第一次交流,說說自己的表情,并說出原因。
3、試著找到好朋友的照片,猜猜好朋友的心情?
4、第二次分享交流:
(1)你找到了誰的照片?
(2)他(她)的表情怎樣?
(3)猜猜為什么會這樣?
5、讓幼兒按哭、笑、生氣給車廂起名字。
請你選擇最喜歡的車廂,快樂的開火車退場。
活動反思:
第一環(huán)節(jié):
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以邊念兒歌邊開火車的形式,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
師生互動說說表情。感知開心、生氣、傷心的心情。第一次讓幼兒找自己的照片。第二次找好朋友的照片。體現(xiàn)了層次的遞進性。
第三環(huán)節(jié):
選擇表情,鼓勵開心。以開火車的游戲離開活動室,鼓勵孩子做一個開心寶寶,起到了升華的作用。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不怕寒冷,早上起得早。
2、了解冬天早晨工作的人與人們生活的關系,萌發(fā)對他們的尊敬之情。
中班社會教案:《寒風中的人》
活動準備
讓幼兒事先觀察冬天人們的活動、一些照片。
活動過程
一、冬天的`早晨誰會早起。
1、冬天來了,天氣好冷,可是有許多人“不怕冷”,堅持早起,有的還在室外工作。
2、你家里誰起得最早?他們起來做些什么事?家里除了爸爸媽媽之外,你還知道誰起得最早?
3、引導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談談,如早上點心店的阿姨,送牛奶的工人,幼兒園廚房的阿姨,開公交車的司機,他們?yōu)榇蠹易鍪,真了不起?談話中出示一些圖片掛圖)
4、你起得早嗎?為什么?
二、冬天誰工作在寒風中。
1、讓幼兒觀看照片,找找“寒風中不怕冷”的人。
2、看看誰是寒風中不怕冷的人?他們在干什么?(如十字路口的警察在指揮交通;晨練的人們;清掃街道的清潔工)
3、講講自己在戶外的感覺。(很冷、風刮在臉上有點疼……
4、在交談過程中,激發(fā)幼兒產(chǎn)生尊敬的情感,制作圍巾和手套送給那些在“寒風中工作的人”。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篇11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表演動作,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學習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懶惰,不依賴。
2、學習詞:自己;短句:小不點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地點:中班午睡室(小床、椅子、桌子、小屏風)
人物:小不點(請大班小朋友扮演)
道具:錄音機(放起床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場景提問:這是什么地方?(午睡室)有什么?看誰來了?(小不點來了),小不點在干什么?(解鈕扣),誰給小不點解鈕扣,脫衣服,脫鞋子?幼兒答小不點自己解鈕扣,脫衣服,脫鞋子。問:“衣服脫下怎樣放?鞋子脫下怎么放?”起床時提問:誰給小不點穿衣穿鞋?(小不點自己穿衣、穿鞋。)
老師小結:
1、自己的事自己做,小不點真能干。
2、老師問小不點:你在幼兒園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小不點回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小朋友們你們也要象我一樣,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3、由小不點帶領小朋友邊做動作邊說:“我自己穿衣”,“我自己穿鞋”等。
4、全班小朋友練習解鈕后,扣鈕扣一邊之后選幾個能干的孩子表演,小不點指示幫助。
5、送小不點哥哥回班(練習運用禮貌用語)。
6、午睡:全班練習穿脫衣服和鞋子。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篇12
設計意圖:
過生日是一個讓每個幼兒都興奮不已的話題。在小班時,班上的許多孩子每到生日這一天,就會帶蛋糕來園,接受同伴的祝福,并和大家分享蛋糕。升人中班后,有幾個在7、8月份(暑假期間)過生日的幼兒提出也想在幼兒園過生日。為了滿足他們的愿望,我們在開學初給7、8月份過生日的幼兒過了一個集體生日。對此,孩子們覺得很新鮮,都希望自己也能過一個集體生日。于是,我們布置了一個有關生日的墻飾:“小熊過生日”的背景,旁邊畫了標有“1月”到“12月”的12個心形蛋糕。孩子可在自己生日的那個月份的蛋糕邊貼上自己的照片。
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集體生日呢?不同的月份以什么方式過集體生日比較合適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組織了這一綜合活動。根據(jù)中班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學習特點和現(xiàn)有經(jīng)驗,我們在活動中設計了四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幼兒通過觀看以不同方式過生日的錄像片段自然進入活動情境,并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讓他們看看說說。這不僅激發(fā)了幼兒過集體生日的愿望,也為下面做生日計劃作了鋪墊。
第二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拋出問題“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式過集體生日”之后,為了避免人云亦云,沒有急于讓幼兒講述,而是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并用繪畫方式做計劃,表現(xiàn)自己的構想。如此,每個幼兒都有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咱勺空間,滿足了探究式學習的需要。
第三環(huán)節(jié),幼兒展示、介紹自己的計劃,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的零星經(jīng)驗和構想經(jīng)過歸納整理,形成幾種有典型意義的過集體生日的方式。這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還能提升他們分類、歸納的能力。
第四環(huán)節(jié),完善計劃。教師引導幼兒展開討論,積極闡述自己對不同月份出生的人具體以什么方式過集體生日的見解,最后達成一致。這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經(jīng)驗,也能賦予活動更多的社會意義。
目標:
1.大膽構想,制定過集體生日的計劃。
2.敢于講述自己的計劃,能在討論中表達自己的見解。
3.感受自己做計劃的樂趣。
準備:
1.幼兒有過生日的經(jīng)驗,并向親戚朋友了解過生日的多種方式。
2.小班時個別幼兒過生日的'錄像片段,中班開學初為7、8月份出生的幼兒過集體生日的錄像片段。
3.16K的白紙、勾線筆人手一份。
過程:
一、比較小班個別幼兒過生日和中班幼兒過集體生日的不同
1.觀看小班時個別幼兒過生日的錄像片段。
師:誰在過生日?在哪里過生日?他是怎樣過生日的?(點蠟燭,吹蠟燭,許心愿,請小朋友們吃蛋糕。)
2.觀看中班開學初幾位幼兒過集體生日的錄像片段。
師:這是哪幾個小朋友在過生日?在哪里過生日?他們怎么會在一起過生日的呢?
師:請問幾位過集體生日的小朋友,你們心里有什么感受?
3.說說兩種過生日方式的區(qū)別。
師:這兩種過生日的方式有什么不一樣?(小班時每個小朋友單獨過生日,中班時在相同月份出生的小朋友一起過生日。)
二、制定生日計劃
1.教師鼓勵幼兒思考過集體生日的不同方式。
師:這次這幾位小朋友是在班里過集體生日的,接下去還有9月、10月……每個月都有小朋友過集體生日。請你們想想還可以在什么地方過生日?還可以用什么樣的方式過生日?想好了就畫在紙上。
2.幼兒獨立制定過集體生目的計劃。
(教師提醒幼兒用簡筆畫或圖標的方式畫出計劃。)
三、展示交流計劃
1.將每個幼兒的計劃展示在黑板上。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計劃。
師:你想怎樣過集體生日?請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幼:在好朋友家過/在麥當勞過/在肯德基過/請爸爸媽媽來幼兒園開化裝舞會/去公園過/去海邊過/以勞動的方式過/舉行爬山比賽/幫小班弟弟妹妹做一件事/晚上放焰火……
3.引導幼兒給計劃分類。
師:你們做的計劃真多,非常棒!其中有些大致相同,你們能分類嗎?
(幼兒討論、總結出幾種方式,如去公園、去海邊歸人“去郊外”這一類。)
四、完善計劃
1.討論不同月份的計劃。
師:接下來每個月都有小朋友過集體生日。請你們想一想,這些計劃分別適合在幾月份進行呢?
2.小結:9月,我們做中班哥哥姐姐了,可以以幫小班弟弟妹妹做事的方式過生日,或是邀請小班弟弟妹妹來參加我們的集體生日;10月國慶節(jié),可邀請爸爸媽媽以組織一次焰火晚會的方式來過集體生日;11月去秋游,可在郊外過集體生曰;12月迎新年,可以以開化裝舞會的方式過集體生日……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為下個月過集體生日做各方面的準備。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篇13
一、設計思路
幼兒園中班的小孩有一些事已然可自行解決,但經(jīng)過觀測和察看與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有一些小孩在家吃飯著裝還是要依靠爸媽、為教育小孩自個兒的事自個兒做,培育小孩的自我服務觀念設計了此節(jié)課、
二、教學目標
1、讓孩子明白長大了應當自個兒的事自個兒做、
2、培育孩子的`自我服務觀念、
3、鍛煉孩子的語言綜合表述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培育孩子的自我服務觀念、
2、教育孩子自個兒的事自個兒做、
四、教學預備:
小故事、衣衫、Music
五、教學進程
1、述說小故事《誰真的長大了》導出教學課題
小故事大致,述說一對雙胞胎姊妹很多地方都相同,即是一個可以自個兒的事自個兒做,一個卻依靠爸媽......
2、設計提問(讓孩子清楚長大了應當自個兒的事自個兒做)
(1)小故事內(nèi)的2個孩子誰真的長大啦、
(2)為什沒有說某某長大啦?
(3)幼兒教師總結:某某長大了他能自個兒穿鞋,自個兒著裝服、吃飯
3、交流:讓孩子說一說自個兒是怎么樣做的,自個兒是否長大啦、(教育孩子自個兒的事自個兒做)
4、著裝大賽、(體會自我服務的快樂)
5、幼兒教師總結、
六、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目標基本達到啦,通過此節(jié)課小孩們明白了張大了應當自個兒的事自個兒做、5、各過程著裝大賽有一些乏味,預備應再充實些許、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幼兒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能大膽講述自己開心、生氣時的情緒體驗,與同伴進行情感交流。
2、學習表達自己對別人的安慰、關心,感受幫助別人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貼有笑臉、生氣臉的靠背2個。
2、音樂一段。
3、哭臉、笑臉娃娃各一張。
活動過程:
1、歌唱導入,幫助幼兒回憶開心和生氣的情緒經(jīng)驗。
。1)師生共同歌表演《表情歌》。
(2)教師提問:“剛才歌曲里我們唱到了哪兩種表情?”
“歌曲里你用哪些動作來表示開心或生氣的?”
“想一想除了剛才那些動作表情,還有哪些動作表情也可以來表示開心或生氣時的樣子?”
。3)出示兩個靠背,教師提問:“你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4)師生共同為靠背命名(開心包、生氣包)
。5)幼兒相互交流自己開心或生氣的事情。
2、游戲:開心包與生氣包。
。1)聽音樂傳遞開心包,音樂結束時,請拿到開心包的幼兒抱好開心包并上前講述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2)聽音樂傳遞生氣包,音樂結束時,請拿到生氣包的幼兒用力打三下生氣包并上前講述一件讓自己生氣的事情。
3、學習幫助別人,使自己快樂。
(1)出示哭臉娃娃,教師:“這個娃娃哭得好傷心,你猜猜她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誰愿意幫助她?”“你會怎么做?”
。2)出示笑臉娃娃,教師:“這個娃娃得到小朋友的幫助變得很開心,那你們幫助了她以后你們覺得怎么樣呀?”
(3)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有開心或生氣的時候,當你看見別人不開心或生氣的`時候要能主動幫助他,讓他變得開心起來,同時你會覺得幫助別人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4)幼兒在氣球上畫開心的表情,送給不開心的人,并對他說一句安慰的話。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 】相關文章: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02-21
幼兒中班社會活動方案01-17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精選7篇)11-23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15篇)02-21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15篇02-21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14篇02-26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通用25篇)03-04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集錦15篇02-22
中班社會活動方案(通用20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