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圓圈舞》活動設計
設計思路:
一、設計選材的依據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我覺得,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前提,只有滿足了幼兒的興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動具有生命力,活動才會真正的屬于幼兒,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幼兒的主動性學習。音樂教育作為幼兒得以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一種重要途徑,應激發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主動性。
二、活動內容的整合
新《綱要》中指出:老師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要促進幼兒的主動性學習,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圓圈舞》活動中,教師都讓音樂“說話”、讓幼兒“說話”、讓圖譜“說話”,引導幼兒傾聽音樂并熟悉音樂旋律,從而更好的進行舞蹈的演繹。突顯幼兒的主體性,在活動中幼兒是通過閱讀圖示來理解和學習這個舞蹈的。在本次的活動中圖示的作用是比較直觀和形象地呈現隊形的變化,利用線條和顏色幫助幼兒理解空間的位置和動作。
三、活動價值的分析
大班下半學期開始嘗試性的讓幼兒接觸各種形式的.舞蹈。《圓圈舞》是一種起源與英國的舞蹈,它通過舞蹈中的“問好、握手、交換舞伴”等細節幫助一些陌生的人更快的成為朋友。肢體動作并不豐富,動作簡單、規律、通常都包括交換舞伴的環節,十分簡單易學,很適合大班年齡階段的幼兒,幼兒的興趣也非常高。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圖示,理解舞蹈隊形的變化,初步嘗試學跳圓圈舞。
2、體驗與同伴一起自主學習舞蹈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欣賞過音樂《圓圈舞曲》、會交換舞伴。
2、材料準備:《圓圈舞曲》音樂、PPT。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
二、圖示解讀。
1、圖一。
關鍵提問:
(1)跳圓圈舞時小朋友們要站成什么隊形?
(2)男孩站在女孩的左邊還是右邊?
(3)站成圓圈的時候臉朝向哪里?
2、圖2——3。
關鍵提問:
(1)隊形變了嗎?誰變了?
(2)男孩該怎么變?
3、圖4——6。
(1)閱讀圖示,教師重點引導幼兒關注拉手的位置。
(2)幼兒進行嘗試。
4、隨音樂將前半部分連起來試一試。
(1)教師播放音樂變化圖示,讓幼兒感知隊形與音樂的關系。
三、嘗試舞蹈。
1、跳不交換舞伴部分。
2、加入交換舞伴的部分。
四、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將學會的圓圈舞回班級分享給同伴。
【大班《圓圈舞》活動設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圓圈舞》含反思12-26
圓圈舞幼兒園教案06-29
大班藝術《搖擺舞》活動教案11-25
拉個圓圈走走活動方案03-18
圓圈魔術11-29
幼兒園大班活動快樂的蘇格蘭舞的教案12-23
圍個圓圈走走教學活動方案03-18
幼兒大班設計活動方案11-03
弱冠流連的圓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