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春耕備耕活動實施方案

時間:2022-04-16 14:39:35 活動方案 我要投稿

2022年春耕備耕活動實施方案(精選5篇)

  為了確;顒尤〉脤嵭,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綜合考量活動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么制定活動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年春耕備耕活動實施方案(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2年春耕備耕活動實施方案(精選5篇)

  春耕備耕活動實施方案 篇1

  一、春耕春播氣象服務產品制作單位和產品名稱

 。ㄒ唬┺r業所承擔全市春耕春播氣象服務產品制作,各郊區氣象局承擔本郊區市春耕春播氣象服務產品制作。

 。ǘ┦屑壌焊翰庀蠓⻊债a品題頭為“市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專報”,郊區級春耕春播氣象服務產品題頭為“郊區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專報”。

  二、春耕春播氣象服務產品的發布時間與頻次

  市春耕春播氣象服務期(以下簡稱服務期)為4月11日至4月30日。期間每周發布一期春耕春播氣象服務產品,遇到低溫陰雨、干旱等對春耕春播有明顯影響的農業氣象災害時應增加發布頻次。

  三、春耕春播氣象服務產品內容

  文字內容:春播進度,天氣實況及其對播種和出苗的影響,未來天氣對春耕春播影響分析,趨利避害的措施建議。其中,在使用農業部門春播進度時注明“根據農業部門農情調度”字樣。預計將發生或已發生低溫陰雨、干旱等農業氣象災害時,增加農業氣象災害預報或實況評述等內容。

  圖表部分:未來一周適宜播種時段的區域分布,適宜播種區為綠色、較適宜播種區為藍色、不適宜播種區為紅色。預計將發生或已發生低溫陰雨、干旱等農業氣象災害時,增加農業氣象災害落區預報圖或實況圖。

  四、春耕春播氣象服務產品制作流程

  (一)各郊區局在服務期內,每周制作一期本郊區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專報,通過省局辦公平臺發公共郵箱,并上報至市局服務器市局農業氣象春耕春播文件夾下,直至本地春耕春播結束。

  (二)市氣象臺在服務期內,每周一分析上一周春耕春播區的天氣實況,制作春耕春播區未來一周天氣趨勢預報圖,要求畫出降水區域、并標明降水可能時間,于每周一上午11:00前將產品上傳至市局服務器市局農業氣象春耕春播文件夾下。

 。ㄈ┺r業所在服務期內,每周一匯總市氣象臺提供的產品、省局氣候中心的指導產品,分析未來天氣對春耕春播影響,提出趨利避害的措施建議,制作完成《市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專報》,于當日下午17:00前上傳至省局服務器市局春耕春播文件夾、市局服務器市局農業氣象春耕春播文件夾下,并發送市局公共郵箱。

  五、決策氣象服務和公共氣象服務

  (一)在春耕春播期間出現重要天氣時,市氣象臺須按決策服務的有關程序制作材料向市委、市政府等部門匯報。

 。ǘ╇娨曋行膽m時制作有關市春耕春播氣象影視服務產品,在天氣預報節目或其他影視欄目中向公眾發布;辦公室應并及時通過互聯網發布《市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專報》。

 。ㄈ└鹘紖^氣象局要在春耕春播期間做好對當地政府的決策氣象服務和公眾氣象服務。

  春耕備耕活動實施方案 篇2

  目前,春耕在即。為全面抓好我市春耕生產工作,尤其是有效克服降水多,氣溫低,回暖晚等氣象條件給春耕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實現春耕生產高標準高質量,誓奪抗低溫促春耕戰役全勝,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市春耕生產要深入貫徹落實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全省備春耕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全省抗低溫促春耕緊急電視電話會議和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廣泛動員,精心組織,突出重點,強力推進,全力抗低溫,除洪澇,防病蟲災害,搶抓農時,視墑整地,適時播種,千方百計把作物種在豐產期,堅決打好春耕生產第一仗,為奪取全年農業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二、主要目標

  全面落實防災害,促春耕的對策和措施,努力實現"播種面積不減少,全部種在豐產期,標準質量不降低"三個確保的目標,為全年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創建良好開局。

  一是穩定播種面積。針對今年十分嚴峻的春耕形勢,抓緊落實應對措施,保證全部耕地種滿種嚴。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361萬畝以上,糧食生產面積穩定在330萬畝以上。

  二是調整優化結構。按照增水稻,擴玉米,調大豆的調整思路,優化糧食種植結構。全市水稻面積49.2萬畝,玉米面積50.6萬畝,分別比上年增長3.3% 和13.7%;大豆面積226萬畝,比上年調減8.3%。加快發展森林食品,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市籌建100畝藍莓示范田,力爭推廣種植藍莓2萬畝;食用菌生產規模5.5億袋,藥材種植面積13萬畝,林下藥材改培面積40萬畝。

  三是提高質量標準。全市推廣農業新技術,高產栽培模式11項400萬畝次;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110萬畝;糧食高產創建面積將達62萬畝,比上年增長3.7%。

  四是全部適時播種。妥善安排播種時序,把各類作物都種在豐產期內,實現春播起車晚而結束期不晚的目標。全市水稻要實現不育5月苗,不插6月秧;大田春播要集中搶種在5月20日前的高產期,力爭在5月25日前全部結束。

  五是確保苗全苗壯。審時度勢,因地制宜,采取排水增溫,調換品種,合理密植,育苗移栽,坐濾水種,查田補種等一切保苗壯秧技術措施,堅決不違誤農時,堅持高標準強管理,實現一次播種保全苗。

  三、推進措施

  要結合今年春耕生產形勢特點,努力克服不利氣象條件帶來的消極影響,突出搶農時,上標準,抗災害,奪全苗關鍵環節,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積極應對,狠抓落實。重點抓好五項工作:

 。ㄒ唬┤M織抗災減災。組織各級干部和農業技術人員深入鄉村,場所,農戶,全面準確分析春耕形勢和調查實際災情,組織基層和農民積極開展抗災減災保春耕。一要抓緊修復毀壞棚室。對因雪災風災造成損毀的水稻育苗棚,蔬菜棚室要抓緊修好;對發生凍害病害的棚室,要根據受害情況進行毀補種和綜合防治;對未受災的棚室也要落實好加固,保暖,增溫措施,防止低溫雨雪天氣造成新的災害損失。二要加快活雪散墑。對仍有積雪,解凍慢的耕地,要繼續組織機械和畜力耙雪耢雪,加快融雪散墑和耕地化凍,為快整地,早播種搶農時爭主動。三要抓緊排水除澇。對明水多,濕度大的低洼地塊,要采取挖排水溝渠 ,積水坑,增設泵站等措施,搶排田間積水,為適時早整地創造條件。尤其是對有明水的水稻大棚和有積雪的大棚小區,要加快清雪排水,防止回灌倒流,確保水稻適時播種和育苗安全。

 。ǘ┱{備使用適宜良種。由于異常天氣導致農時拖后,如果不能適區適種,一旦發生秋早霜,將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大安全隱患。在春耕這個環節要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嚴禁品種越區種植會議精神,堅決把好種子使用關。一要嚴格選種標準。各地要根據農時延后,損失積溫的實際,采取各種有效方式,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引導農民科學選用優質,高產,抗逆的品種。品種的選用要做到退半個積溫帶,堅決杜絕滿貫品種和越區品種,確保作物安全成熟。二要及時更換品種。各地要逐鄉村,逐農戶搞好購種情況調查摸底,對已購買不適宜熟期品種的農民,要指導盡快調換適宜品種。對不能適時播種的作物,要及時組織農民購置其它早熟作物品種。種子部門要抓緊調配早熟品種,為農民更換品種做好準備。三要強化市場監管。各地要集中人力,集中時間,開展種子市場專項治理整頓,加強對種子經銷企業經營規范化管理,嚴格執行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制度,保障農民用上安全放心種子,切實防止越區品種入戶進田。

 。ㄈ┘涌焖居绮逖怼R灰涌煊邕M度。水稻育苗是創高產的關鍵環節,必須全力抓好。各地要組織農民加快水稻育苗大棚苗床排濕增溫,快速掀起水稻播種育苗高潮,堅決做到不育5月苗,切實發揮大棚育壯秧的作用。二要加強規范管理。各地要在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實施科學選種浸種,播種育苗,嚴格控制播量,防止密播,減少青枯病和立枯病等病害發生,并搞好育苗大棚溫濕度調控,適時通風煉苗,確保早出苗,出齊苗,出壯苗。三要落實增溫措施。近日全市仍將持續低溫天氣,夜間最低氣溫在零度以下,極易發生苗床凍害。各地要密切注意低溫天氣,通過組織農民采取棚外增加覆蓋物,棚內設置增溫設備等措施,防止發生凍害,保證育苗生產安全。四要加快插秧進度。利用好今年水源充足的有利條件,搶蓄桃花水提早泡田,整地,插秧,要搞好用水高度和機械調度,努力擴大機插面積,加快插秧進度,堅決不插6月秧。

 。ㄋ模┘涌齑筇锎焊悍N。一要加快標準整地。要抓緊清除田間桔稈,為土壤化凍和適時整地創造條件;要加強耕層化凍墑情監測,一旦達到整地要求,就要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和農場大機械作用,全力實施科學整地,標準化整地,保墑整地,規模連片整地作業,加快整地進度,提高整地質量;要堅持做到滅茬,整地,起壟,鎮壓一條龍作業,防止跑墑失墑。二要加快大田播種。大田播種要堅持適時搶播,決不能過早或過晚播種。當氣溫,土壤條件適宜時,各地要立即開播,并努力擴大機播面積,搶播快種,縮短播期,努力實現春播啟車晚而結束期不晚的目標。三要提高標準質量。要因地制宜,視墑定法,提高播種質量標準。土壤墑情好的要擴大機播面積,實施精量點播,保證播種密度,做到精播細播,播深一致,覆土均勻,及時鎮壓。土壤濕度大的要實行催芽種,防止粉籽爛籽,保證安全出苗。墑情差的要實行坐濾水種,增加用水量,確保一次播種出全苗。全市4月下旬結束麥播,5月25日前結束大田播種,切實把因自然條件耽誤的農時搶回來,把—各種作物都種在高產期。

  (五)切實做好防災準備。要牢固樹立防災抗災奪豐收思想,做好應對各種極端天氣事件和自然災害的充分準備,確保春耕生產順利安全進行。一要堅持排澇防旱并舉。據省氣象部門預報,在作物出苗的5—6月份我省局部地區還將出現階段性高溫少雨天氣。所以在抓好當前抗低溫,除澇害,保春種工作的同時,也要做好防控苗期干旱的準備。各地要深刻吸取去年受旱的經驗教訓,提早做好抗旱準備。要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打井,蓄水,引水,提高水源保障能力,從根本上提高防御自然災害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二要搞好病蟲害防控工作。去冬今春全市降雪多,積雪厚,有利于病蟲越冬,早春氣溫低,地溫涼,土壤濕,播種后容易發生粉籽爛籽,小苗弱苗和延遲性低溫冷害。預計今年主要農作物生物災害總體為偏重發生。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視病蟲害防控工作,切實加強田間管理。春耕期要針對氣候特點和土壤狀況,在適時播種的基礎上,相應選擇含有殺蟲和殺菌藥劑的種衣劑進行包衣,杜絕白籽下地,防止粉種及病蟲害發生。輪作倒茬時要注意避免前茬藥害影響,施藥防控時要防止鄰近地塊飄移藥害發生。全年要加強預警預報工作,對重大病蟲害實施統防統治,群防群控,確保生物災害小發生不蔓延,大發生不成災。

  四、組織領導

  一要認清形勢。今年春耕生產形勢總體是有利的,領導重視程度高,政策支持力度大,資金物資投入足,備耕準備工作實。但也同時存在降水多,氣溫低,回暖晚,播期拖后等問題。據市氣象部門測報,全市冬季降雪量45.1mm,較歷年同期多42%;3月份全市平均氣溫—11.3℃,較歷年同期低3.4℃,平均降水量23.5mm,較歷年同期多126%;尤其是4月12日至13日,全市普降中雪。目前氣溫還多在零度以下,大地積雪還沒有完全融化,土壤還在凍結狀態,從而導致水稻育苗,旱田整地,大田播種都將相繼拖后一周多,而且耕地上和山林中的積雪融化后,將會導致低洼地塊出現澇象。因此各地要認清形勢,統一思想,趨利避害,進一步增強抗低溫促春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在組織上搞好宣傳發動,在工作上做好充分準備。

  二要擺上位置。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戰冰雪,抗低溫,促春耕作為當前第一位的任務,擺上位置,納入日程,科學安排部署。各級農業部門主要領導要把春耕生產緊緊抓在手上,把主要精力投放到春耕生產上,親自研究部署,幫助解決遇到的新問題,新困難。各級干部要把春耕生產放在工作首位,轉變作風,大下基層,深入到困難大,問題多的地方,集中時間,集中精力推進工作落實。

  三要搞好服務。各級領導干部,農業技術人員,科技推廣人員要深入到基層,深入到農戶,了解受災情況,面對面地指導農民抗低溫,促春耕;要分級,分區域,分作物進行技術指導,實施包鄉,包村,包地塊,指導農民適時播種,更換品種,搶奪積溫;要深入開展好扶貧助困活動,幫助外出務工戶和貧災戶搞好春耕生產,保證他們種上地,種好地;要加大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加強質量檢測,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切實保護農業生產安全。

  四要加強領導。全市各地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抗低溫促春耕工作方案,要迅速行動起來,采取有效措施,不失時機地抓緊抓好,迅速掀起春耕生產高潮。要落實目標責任,逐級分解任務,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抓出成效。各涉農部門要協調配合,各司其職,動員各方面力量參與備春耕工作,樹立大農業大備耕思想,全力以赴保證春耕生產順利完成,千方百計保證今年農業有一個好收成。

  附:伊春市戰冰雪抗低溫保春種技術指導意見

  附件:

  伊春市戰冰雪抗低溫 。 保春種技術指導意見

  去冬今春降雪大,氣溫低,回暖晚,解凍慢等不利的氣候條件,給農作物播種帶來較大影響。據預報,5~6月份可能出現高溫,少雨等天氣,將進一步影響農作物的苗期生長。針對不利的氣象條件,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技術指導意見:

  一、旱田

  1、融雪整地。對積雪厚的耕地,要組織機械和畜力耙雪耢雪,促進融雪散墑和土壤升溫化凍。同時要加強耕層化凍情況監測,一旦達到整地要求,就要實施標準化整地作業,為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創造適宜的條件。要堅持做到滅茬,整地,起壟,鎮壓一條龍作業,防止跑墑失墑。低洼地塊要挖溝排水,為整地播種創造條件。待條件適宜馬上整地,清除田間秸稈,殘茬。

  2、種子準備。要堅決杜絕越區種植,可選擇退半個積溫帶的品種,留有100℃—150℃積溫余地,確保作物安全成熟。已購買的晚熟品種,要盡量串換成早熟的品種。玉米,大豆種植早熟品種,要適當增加密度。采用包衣技術進行種子處理,杜絕白籽下地,防止病蟲害及粉種發生。

  3、適時播種。要堅持做到適時播種,確保各作物播在高產期。絕不可冒進提早播種,過早易出現粉種。如果受氣候影響,造成播期拖后,可采用原壟卡種方式,搶時播種。要妥善做好進度安排,保證播種質量。做到先崗地,后洼地,先壤土,后粘土,播后鎮壓,確保播深一致。

  4、科學施肥。鐵力市和嘉蔭縣及有條件的區局要堅持采用測土配方施肥,底肥適當增施磷鉀肥,注意控制氮肥用量,追肥要適當提前,關鍵生育時期要巧施葉面肥。

  二、水稻育苗

  1、更換品種。已購晚熟品種,滿貫品種的要視情況考慮換成中早熟品種,適當增加插秧密度,以保證不貪青晚熟,影響水稻產量。播種育苗最晚不可超過4月25日左右,否則必須換種。

  2、適時播種。根據氣溫,土壤溫濕度等情況適時播種,盡量播在"腰窩"上。

  3、降濕散墑。棚內苗床積水的要盡早排出,可挖坑或在棚四周挖溝淘水降濕,確實積水較多,可考慮易地育苗。同時,要強化通風煉苗等管理措施,防止青,立枯病發生。

  4、加強管理。已經播種育苗的,要加強管理,尤其是播后遇低溫,大風天氣,要做好保溫,防風工作。一是要平鋪地膜。二是在苗床上支小拱棚。三是在大棚四周圍稻草簾或苗床上鋪稻草等。四是采用增溫措施,如在棚內架鍋燒開水等。五是要做好防風工作。大棚四周要壓嚴蓋實,必要時要專人看守。

  三、棚室蔬菜生產

  1、修護棚室。雪后,要及時清除棚室上的積雪。對因雪災造成損毀的蔬菜育苗,生產棚室要抓緊在最短時間內修復。對未受災的棚室也要落實好加固措施,拉緊棚室壓膜線,做好棚室邊角的封土工作,防止大風,低溫天氣造成新的損失。

  2、防寒增溫。寒潮來臨前,結合實際采取有效措施防寒增溫。一是多層覆蓋。在菜畦或壟上鋪蓋一層塑料薄膜,薄膜上方再蓋一小拱棚,還可在大棚膜內側再用塑料薄膜做成二層幕保溫。二是遮蓋草簾。夜晚用草簾遮擋在大棚四周,高度為1m左右。草簾能使棚溫提高1—2℃。三是凍前灌水。霜凍前灌水,能提高棚內土壤和空氣濕度,因為水的熱容量較大,即使棚外溫度在零度以下,棚內蔬菜秧苗也能正常生長。三是熱水升溫。如果大棚面積較小,在寒潮來臨之前,用水桶裝熱水置于棚內,水蒸氣慢慢散發使棚內溫度升高,起到防凍作用。五是熏煙驅寒。天氣預報有霜凍時,當晚可在棚外熏煙驅寒,使大棚周圍的氣溫升高,棚內溫度也相應提高。

  3、適時定植。要盡量選擇冷尾暖頭晴天定植。這樣,下次冷空氣到來時已經緩苗,有利于增強秧苗的抗寒性,防止凍害發生。

  4、防治病害。低溫,高濕,弱光等條件,致使蔬菜秧苗長勢差,抵抗力弱,易遭受真菌性病害灰霉病,枯萎病和生理性病害漚根等,要視秧苗情況及時做好防治工作。灰霉病可用40%施佳樂乳油800—1200倍液或50%撲海 因可濕粉xx倍液噴霧防治。枯萎病可用54.5%惡霉?蓾穹600—800倍液或農抗120水劑200倍液灌根防治。發生漚根時,采取松土,提高地溫等措施,促進新根生長

  春耕備耕活動實施方案 篇3

  根據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關于印發縣20xx年脫貧攻堅“春季攻勢”設施方案的通知》屏脫領辦發(20xx)2號文件要求,為持續確保我鎮農業產值提升、及貧困戶增收,結合我鎮實際,經研究制定鎮2019年春耕備耕工作實施方案,請各村、相關部門貫徹落實:

  一、總體要求

  以我鎮三年超常規發展規劃為重點,實現“科技進村入戶,助力增產增收”為主題,以民生工程,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農作物高產創建等為載體,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推進關鍵技術進村入戶,密切產、學、研一體化建設為重點,統籌農科教各類資源,全面動員農業科技人員深入基層一線,為農民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科技服務和技術培訓,促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為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群眾增收提供強勁科技支撐。

  二、目標任務

  1、全面動員鎮農技推廣人員:包括種植業、畜牧水產、農機、農村能源在內的鄉鎮全體農技人員,重點組織鎮農業巡回小組、重點貧困村農技員、鎮農村經濟服務中心、畜牧水產站工作員進村入戶,深入田頭、圈舍指導服務和開展科技培訓工作。

  2、目標任務:一是持續抓好我鎮2.5萬畝茵紅李春季管理。二是1.65萬畝鎮早春茶的施肥、用藥、采收工作。三是對三洞、油坊村朝陽食用竹春季種植管理工作。四是動員全鎮貧困戶短平快養殖項目(家禽、家畜)加快補欄。確保今年全鎮增產增收。

  3、抓好春耕物資準備,各村要積極與化肥、種子經銷大戶聯系,做好春季生產各項物質的準備。

  4、加強農資市場管理,確保坑農損農事件不再發生。

  三、時間安排

  1、2月1日——20日,組織畜牧水產站、農技等部門對全鎮開展一次農資市場清理檢查,17個村全覆蓋茵紅李及茶葉現場冬季管理培訓。

  2、2月20日——3月15日前,各村農技人員及農業巡回小組對非重點貧困村及重點貧困村村民組織開展一次春季全覆蓋茵紅李及茶葉冬季管理科技培訓。

  3、3月5日——3月20日,集中精力抓好茶葉采摘、銷售,養殖補欄工作。

  4、3月20日——4月10日抓好柏香、茶葉村、沙田、漆樹開展1200畝茵紅李示范園建設。

  四、工作重點

  1、開展現場技術指導服務。

  各涉農單位要劃片包干,深入田頭地頭、畜禽欄舍、,針對不同生產情況,開展現場技術指導服務。要突出抓好茶葉追肥,茵紅李病蟲害防治及施肥,幼仔豬補欄工作,抓好動物重大疫病防控;魚塘消毒、同時要指導生產基地,農民合作社及種養大戶搞好農產品營銷,確保市場供應。

  2、加強宣傳,擴大影響。

  利用電視、廣播、網絡、技術服務明白紙、短信、板報等多種形式,加強生產技術和惠農政策的宣傳普及,組織專家到村開展講座,同時利用場鎮趕集開展生產技術咨詢。

  3、加強領導。

  鎮成立以鎮長任組長、分管農業副鎮長為組長的春耕備耕領導組、鎮農村經濟服務中心、鎮畜牧水產站、鎮農業巡回小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實行分片包干,強化指導,鎮將分期組織檢查指導。對工作不力的的村和個人給予通報批評。

  春耕備耕活動實施方案 篇4

  【摘 要】結合頻譜重耕的定義,從頻譜能力入手分析頻譜重耕的價值所在,詳細分析了三大運營商的頻譜分配方案,提出了富有可操作性的頻譜重耕方案,并進一步闡述了數字紅利頻段重耕的必要性。最后從設備支持度、重耕時機以及行業壁壘等幾方面闡述了頻譜重耕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

  1、頻譜重耕的價值

  因此,首先分析一下不同頻段的頻譜能力。

  以目前承載話音量最大的GSM網絡(占用900MHz頻譜)以及承載數據流量最大的LTE網絡(占用2600MHz頻譜)為例,結合Cost231-Hata傳播模型進行分析,如圖1所示:

  在相同的覆蓋能力下,900MHz比2600MHz頻段允許的路徑損耗低10%左右,且如表1所示,隨著覆蓋半徑的增加,允許的路徑損耗持續減少。

  2、頻譜重耕的`實施策略

  3.1 運營商頻譜分析

  三家運營商的主要運營頻譜[8]如表2所示。

  (2)第二步:在GSM網絡負載率大小合適的時候,對中國移動另一個20MHz進行頻譜重耕,中國聯通可以釋放DCS的10MHz頻譜資源,對LTE FDD進行重耕,在與1.8GHz的LTE頻段匹配上,既可以作為主輔覆蓋,也可以利用CA技術進行載波聚合。

  (3)第三步:頻耕遠期階段,對GSM和CDMA的頻譜進行清空,全部用以布署LTE,以響應移動互聯網的需求。此階段的應用前提在于VoLTE技術純熟并達到商用要求,且完成部署。

  3.3 數字紅利頻段

  數字紅利頻段[9]指的是廣播電信由模擬技術轉換到數字技術后所節省出來的頻譜資源,在國內主要指廣電的700MHz頻段,在國際上,700MHz應用于LTE已經成為趨勢。

  如圖3所示,700MHz相比GSM的900MHz而言,單站覆蓋能力高出3%~5%左右,單站覆蓋面積是后者的3倍左右,因此如果能釋放700MHz的紅利,可以進一步縮減建網投資,加快網絡建設進度,提升客戶滿意度。

  3、存在問題分析

 。1)問題一:設備支持度

  該問題主要考慮到網絡側及終端側設備的支持,畢竟LTE 900MHz的商用網絡還未大規模興建,而在我國,800MHz和900MHz仍然未重新規劃,因此設備廠商尚未正式研發。但考慮到目前扁平化的BBU+RRU設備,頻段升級更多的是基于軟件及部分主控和基帶板的升級,因此問題不大,更重要的是需要考慮由于頻譜重耕帶來的天饋系統升級所需的工程量和現場評估。而在終端側,引發的問題會更多。目前所謂的全網通,包括中國移動定制的“五模十頻”并不包括LTE 900MHz和LTE 800MHz,更不用說LTE 700MHz,因此在頻耕后期,如同任何一項新制式運營前夕一樣,終端鏈的完善將是一個困難、長期而又不得不堅持持續推動的工作。

 。2)問題二:頻耕時機

  上文只簡述了頻耕的步驟,但要掌握好頻耕的具體時機,這與不同運營商的制式、網絡負荷和市場營銷策略息息相關。其一,如何加強市場的宣傳,以推動GSM或CDMA用戶向LTE遷移,在VoLTE成熟的情況下可以加快2G網絡的清網工作;其二,網絡負荷決定了頻耕的具體落地時機,只有在輕度負荷時才可能啟動頻譜重耕,否則會對運營商長期經營的品牌、口碑和用戶粘性造成破壞性的負面效應。

  (3)問題三:行業壁壘

  在我國,數字紅利700MHz頻段為廣電所用,而三大運營商的頻譜卻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所分配,因此如果要對數字紅利頻段進行重耕,必然會涉及到兩個行業的協調與溝通,事實證明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需要盡早推動。

  此外,頻譜重耕由于涉及到頻率變動,還需要謹慎考慮不同網絡之間的干擾與隔離協調,預留出一定的頻率保護帶防止鄰頻干擾。

  總之,頻率重耕是一項具備挑戰性的工作,在頻譜資源越來越稀缺以及新技術替代越來越快的今天,將問題顯式化并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是實施頻譜重耕的重要保證。

  春耕備耕活動實施方案 篇5

  馬鈴薯是我縣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種面積10萬畝左右。由于受品種退化嚴重、種薯供應不足、病蟲害危害大、單產水平低等因素的影響,致使全縣馬鈴薯商品率極為低下。為進一步加快我縣馬鈴薯產業發展步伐,著力推進馬鈴薯產業“從大春種植為主向小春和冬早反季拓展、從一年一熟向一年兩熟延伸、從糧飼型向商品型擴展”,促進全縣馬鈴薯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保障農業增效、農民創收。特制訂《鹽津縣馬鈴薯稻田免耕栽培技術方案》,以指導全縣生產。

  一、合理選擇優良品種

  結合我縣實際,選用高產、抗病性強的良種會-2號為主。

  二、適時播種

  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種為宜。

  三、種薯處理

  一是種薯切塊:為節約種薯,擴大種植面積,種薯在50克以下的可整薯栽種;51—100克種薯,可縱向一切兩瓣,對100—150克以上種薯,可采取縱斜切法,切為3瓣。注意每塊種薯必須保證有2-3個健全芽眼,切塊時充分利用頂端優勢,盡量在靠芽眼的地方下刀,以利發芽;切塊使用刀具要用75%的酒精或0.5%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做到一刀一粘,每人兩把刀輪流使用,防止切種過程中傳播病害。二是浸種催芽:播種前用98%“九二0” 5ppm(即1克“九二0”加少量高度包谷酒或酒精溶解后兌水400斤,濃度因種薯后熟度而異)浸種20分鐘,晾干后即可播種。

  四、合理密植

  一是科學排水:稻谷收獲后,割除稻樁,在稻田四周按溝寬1尺,溝深1尺的要求提排水溝,以降低稻田水位,保持田面干燥無積水;二是合理密植:在理好排水溝的稻田內,按5.6尺一個幅帶(溝寬1尺、廂面4.6尺)的要求,在4.6尺的廂面上按行距1尺,株距0.8尺進行錯窩種植4行馬鈴薯,每畝密度在6000塘以上;三是施足底肥:播種后按每畝用復合肥(15:15:15)3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尿素5公斤拌勻后均勻施入行內,不能將肥料直接接觸種薯,然后蓋上稻草,再用1500公斤農家糞均勻施在稻草上,同時每畝用5-8公斤生石灰撒在稻草上,以加速稻草腐爛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流行。注:播種時不需打塘,把種薯直接放在稻田上,如切塊種薯應切口朝上播種;蓋草后在廂于廂之間要提溝寬1尺,溝深1尺的排灌溝,并將溝內泥土蓋在稻草上。

  五、覆蓋稻草

  播種施肥后蓋上稻草,稻草與廂面垂直,草尖對草尖均勻覆蓋廂面,厚度8~10厘米;一般栽種一畝馬鈴薯需用2.5畝稻草為宜。

  六、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播種后,一般不再追肥,前期保持濕潤出苗,后期注意排水,及時清除雜草。重點抓好晚疫病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未發病田塊,選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噴1次;發病田塊及時撥出病株銷毀,并選用以下藥劑和濃度之一進行防治:75%百菌清600倍液、25%瑞毒霉1000倍液、64%殺毒礬600倍液、65%代森鋅500倍、代森錳鋅600倍液、甲霜靈錳鋅6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3次。

【2022年春耕備耕活動實施方案(精選5篇)】相關文章:

春耕備耕宣傳詩句03-30

春耕實踐活動方案03-31

春耕生產宣傳活動方案03-31

春耕的詩句(精選85句)03-30

關于春耕詩句03-30

春天春耕的詩句(精選230句)03-30

現代春耕的詩句(精選80句)03-31

春耕勞作詩句04-07

春耕有關的詩句03-30

帶春耕的詩句03-3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看片不卡人成视频 | 午夜福利国产片3 | 亚洲成a人片在线电影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原创在线观看蜜 | 青娱乐极品视觉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