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開展“三課提質月”活動方案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開展“三課提質月”活動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鞏固“國檢”成果,促進整體推進“課程課題堂課題”真正落實,根據安海教委辦首個“三課提質月”的活動要求,結合本校實際,制定以下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圍繞課程改革、高效課堂、課題研究等方面的實踐探索,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目標,以課程建設為載體,以課題的研究與實施為根本,充分發揮教育科研的先導、服務功能,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質量,提升我校教育教學、教育科研工作的整體水平。
二、活動時間。
20xx年4月
三、組織領導
組長:x
副組長:x
成員:各班班主任、科任老師
四、活動內容
(一)課程管理
1、全面貫徹落實小學課程計劃,教導處安排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保障教育教學工作按正確的軌道行進。
2、按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認真上好每一門課。要切實按照課程計劃安排各學科課程的教學,課程開設要做到三落實(課時落實、任課教師落實、教材落實),確保每門課程的任課教師選用要充分發揮其特長,人盡其才;
3、加強巡課力度,每日一值日行政不定時檢查教師課程執行情況,并作好記錄,在每周一工作例會上反饋檢查情況。
4、認真落實好地方與學校課程的教學工作。要注重學校校本課程的研發,目前我校已開發《傳承經典》、《品味鄉土》兩門校本課程,要求教師按課時認真授課。
(二)課堂高效
1、組織學習,提高認識,明確實施高效課堂的重要性。
組織全體教師深入學習高效課堂教學理論,正確理解和把握高效課堂教學規律及其基本方法,了解不同學科高效課堂的基本要求和標準,明確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通過學習,在對高效課堂的含義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組織教師根據高效課堂的要求通過自評互評找出自身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立足常規,夯實基礎,增強高效課堂的內驅力。
①、優化教學設計,利用周三、周四教研日進行集體備課,對教案進行二次設計,要求教師規范備課、有效備課。逐步讓每一節備課都能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方法得當、內容精當,形成有個性、有創意的教學設計。
②、落實行政推門聽課制度,每周一至二次“”不打招呼”聽課,和執教者交流課后反思,共同進步,切實提高教學活動實效。
③、優化作業設計,要求教師精心設計作業、創新作業批改方式、減少學生重復、機械、無效的作業。作業及時評價,促進學生不斷改進和發展的作用。
④、規范學生學習習慣,通過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鞏固等學習過程的管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課題引領
一、關注研究亮點,珍愛研究熱情。
教師是教科研的主體,是實驗研究的主要實施者。他們對專題研究的熱心程度,決定著實驗的成功與否。一個有極大工作熱情的教師。能夠把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或思想都能轉化為課題,這也就是在找準自身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基礎上建立課題。我們依據大課題,在實施大課題的同時,能夠發現許多小課題研究,小課題就是要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與大課題有關的各種具體問題。確定課題前,教師都要回顧反思,注重思考,把找準問題作為確定課題的前提條件,把立好課題作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
二、注重課題研究過程的管理,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
1、要求每位教師,對課題了解的同時,新授課的設計中,都要圍繞所研究的課題“差異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去思考教學過程,教研組多進行一些集體備課,相互聽課、相互評課的活動,互動中取長補短是重要的提高方式。
2、及時積累和整理有關課題研究的資料和檔案。
3、注重教學反思,要求教師針對每一課的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對課題研究的過程和結果的判斷或者評價,或者感悟,并對每個發現的問題做出分析和解釋,提出與計劃與結果的不一致性,進而確定原有的研究問題、研究計劃和下一步的計劃是否需要做出修正、改進,以及需要做出哪些修正、改正。繼續在實施教學中再次去驗證和發現新的問題,及時的提高自己對課題的研究能力。
【小學開展“三課提質月”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開展4月讀書節活動方案04-23
社區開展體育活動方案04-23
學校體育活動開展方案04-21
進社區開展垃圾分類活動方案04-14
醫院開展護士節活動方案04-13
開展五一活動方案(精選15篇)04-25
街道開展世界環境日活動方案04-21
五四活動開展方案(通用8篇)04-16
開展商場營銷活動策劃方案04-07
關于開展游園活動策劃方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