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活動方案范文(通用3篇)
為了確保活動順利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活動方案制定工作,活動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活動的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活動的目的或者意義。那么問題來了,活動方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主題教育活動方案范文(通用3篇),歡迎大家分享。
主題教育活動方案1
一、指導思想:
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把培養學生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優秀品質貫穿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把教育學生節糧、節水、節電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落實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活動主題:
“三愛三節”: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節水、節電、節糧。
三、活動目標:
通過教育實踐培養學生愛學習、愛勞動的優秀品質,和對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同時培養學生養成愛惜水電糧食的良好行為習慣。
四、活動時間:
**年3月——4月
五、活動安排:
(一)實施“三愛”教育活動
1、勵志勤學,燃燒學生刻苦學習的激情。知識越學越多,知識越多越好,你們要象海綿吸水一樣學習知識。既勤學書本知識,又多學課外知識,還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問問,這樣就能培養自己的創造精神。各班勵志勤學教育要一以貫之,要用鑿壁偷光、懸梁刺股的故事感化學生,要用學業有成、報效祖國的典范引領學生。要用共筑中國夢、美圓人生夢的目標激勵學生,要通過鼓勵動員、誓師挑戰、師生談心、結對幫扶、學法推介、優秀作業展評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燃燒刻苦學習的激情。
2、知行合一,培育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要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幫助做,公益的事爭著做,通過勞動播種希望,收獲果實,也通過勞動磨煉意志,鍛煉自己。各班首先是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勞動光榮、勞動快樂的觀念。校園內的環境衛生整治,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由學生承擔的都由學生完成,組織各種志愿者團隊服務社會,奉獻他人。其次,要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要教育學生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廣大勞動人民創造的,是納稅人賜予的。要讓學生從一粒飯、一寸紗、一顆螺絲釘中體會勞動者的艱辛,感受勞動人民的偉大,產生對勞動人民的敬重之心,感恩之情。第三,要教育學生珍惜勞動成果,艱苦奮斗,勤儉節約。
3、放飛夢想,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要通過話滄桑、談巨變、寫輝煌等形式,增強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通過暢談理想、放飛夢想,讓人生出彩,助夢想成真等主題活動,增強愛國的情懷和立下報國的志向。要通過報告會、主題班(團隊)會,板報櫥窗,征文演講、音頻視頻、圖片網絡等活動和素材,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為實現個人夢想勤奮學習和努力奮斗。
(二)開展“三節”教育活動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因此,在中小學開展“節糧、節水、節電”教育活動,意義十分重大。一抓知行踐行。告誡學生為什么要勤儉節約,“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引導學生就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飯、不剩菜,平時節約用水、用紙、花錢,室內照明人走關燈等,增強節約意識,養成節約習慣。二抓深化強化。讓學生走進家庭,算算節約前后的開支賬,認識節約的好處。走向社會,開展“三節”調查研究,撰寫調查報告、小論文,認識鋪張浪費的嚴重性和危害性。還通過編寫兒歌、順口溜、三字經、快板節目等形式,認識節約是傳家寶,富民路。三抓考評考核。開展學生之間、班級之間“三節”教育活動的考評考核,看誰的節約意識強、節約習慣好、節約辦法多,切實做到一抓到底,善始善終。評選表彰一批“節約型”校園。小手拉大手,從而影響到家庭乃至整個社會。
(三)培植“三大”品質
1、培植文明行為素養。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要引導廣大中小學生牢固樹立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的意識,懂得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有文明生活的基本素養,學會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基本關系。切實抓好課堂禮儀、集會禮儀、尊師禮儀、同學禮儀、校園禮儀、宿舍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等方面禮儀的培養。各學校要做到由淺入深,由遠及近,循序漸進。
2、培植心理健康素質。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充分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為他們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應將心理健康教育始終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并與班主任工作、班團隊活動、校園文體活動、社會實踐等有機結合,充分利用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多種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還要采取團體輔導、心理訓練、問題辨析、情境設計、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情景劇、專題講座等形式開展心理健康專題教育。
3、培植核心價值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括為24個字,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理想,“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準則。在中小學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是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中華傳統美德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要繼承和發揚崇德向善、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助人為樂、文明儒雅、忠誠孝敬的道德責任感。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二是要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健全校規校訓,嚴肅校風校紀,細化一日常規,落實《守則》、《規范》。建立和規范一些禮儀制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和歸宿感。三是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中,吸引全體學生參與,推動在為學校爭榮譽、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風尚。要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活情景和校園氛圍。各校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書寫在校園醒目處,并以此為主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六、保障措施:
1、加強活動組織領導
建立活動領導小組,結合工作實際,把“三愛三節”主題教育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與深化中國夢宣傳教育相結合,突出工作重點,圍繞活動主題和內容,認真制訂好工作方案。
2、營造良好活動氛圍
充分發揮班會、升旗儀式的育人功效,深入推進“三愛三節”宣傳教育。圍繞“三愛三節”的豐富內涵,通過精心設計宣傳海報、主題標語、宣傳櫥窗、黑板報等形式讓“三愛三節”教育隨處能見,隨時可學。通過廣播、網絡、家校通等平臺,大力宣傳學校推進“三愛三節”教育活動的,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不斷升華對“三愛三節”的理解和認識,使教育活動不斷深入人心。
3、與學校工作有機結合
把“三愛三節”活動融入行為養成教育、校規校紀教育等各項活動中,與“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等多項主題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宣傳學習使廣大學生樹立勤儉節約意識,自覺肩負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責任,培養健全的人格,傳播正能量,促進學生行為習慣、個性品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4、創新方式確保實效
充分發揮隊組織的作用,創新教育形式和手段,注重學生的體驗性和創造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親身參與和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通過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引導廣大學生抒發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崇尚文明、安全、環保的生活方式,推動“三愛三節”教育進課堂、進頭腦、進家庭,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主題教育活動方案2
為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教育部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加強我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升我校教師職業道德水平,規范教育教學行為。根據省教育廳《“學規范,強師德,樹形象”中小學師德主題教育活動指導方案》、市教育局《關于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實施意見》,制定我校開展“學規范,強師德,樹形象”師德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法規和《規范》為依據,以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核心,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準則,以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水平為重點,弘揚高尚師德,力行師德規范,強化師德教育,不斷提高師德水平,造就一支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
二、組織領導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活動目標及重點
(一)目標要求
1、進一步規范教師從教行為。強化教職工學習熟讀教育法規和《規范》,深刻領會教育法規基本內容和《規范》的基本含義,并努力踐行教育法規和《規范》的基本要求;強化教職工法制和責任意識,使廣大教師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社會責任感,認真履行好教書育人的職責。
2、進一步端正教師師德師風。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準則,弘揚熱愛教育、團結友愛、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的作風;倡導關愛學生、耐心說教、誨人不倦、勇于創新、善于教改的教風;掀起積極向上、勤奮學習、嚴謹治學、實事求實、聯系實際的學風,自覺抵制有償家教,鍛造良好的師德風尚。
3、進一步優化教育形象。以辦人民滿意教育、做人民滿意教師為總要求,提升廣大教師思想境界和職業道德水平,使教師嚴格按照《規范》的要求進行教學行為,構建文明和諧、教學親和的師生關系,創新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團結協作、廉潔從教、因材施教、舉止文明的良好形象。
(二)重點查找并糾正存在的問題
1、在愛國守法方面。重點查找并糾正法制觀念弱化,依法履職意識淡薄,不遵守教育法規,違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傳播、散布損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言論等問題。
2、在愛崗敬業方面。重點查找并糾正敬業精神不強,工作松懈,教學敷衍塞責,隨意調課、缺課,不認真備課,不認真批改作業;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只教書、不育人;私自在外兼課、兼職,對學生進行有償家教等問題。
3、在關愛學生方面。重點查找并糾正不關愛學生健康,不保護學生安全,不尊重學生人格,諷刺、挖苦、歧視學生,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問題。
4、在教書育人方面。重點查找并糾正不因材施教,不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學生的全面發展;不注重發揮課堂教學效果,不耐心解答學生的疑問,不愿課后輔導學生,引誘學生進行家教,或組織學生違規補課、統一征訂教輔材料等問題。
5、在為人師表方面。重點查找并糾正舉止不文明,衣著不得體,語言不規范;將個人情緒帶進課堂,上課前飲酒,課堂上抽煙和使用通訊工具,工作時間及工作場所打牌、下棋、上網聊天或玩游戲;利用職務之便向學生或家長謀取私利等問題。
6、在終身學習方面。重點查找并糾正不刻苦鉆研教學業務,不注重知識的更新,不善于研究新課改,探索新教法,因循守舊,用落后的教學方法應付新課改教學等問題。
四、活動方法及步驟
開展“學規范,強師德,樹形象“師德主題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學習討論階段(x年9月上旬—x年12月下旬)
1、抓好宣傳動員
學校將于9月上旬召開“學規范,強師德,樹形象”專題動員大會,在校宣傳欄、校園網等載體宣傳開展“學規范,強師德,樹形象”為主題師德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學校將在培德樓懸掛“學規范,強師德,樹形象”等反映教育活動主題的橫幅標語,把“學規范,強師德,樹形象”為主題教育活動作為我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分析檢查和整改落實階段的重要內容。學校將面向社會公開設立師德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
2、抓實學習討論。
(1)學習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x修訂)》、市教育局《關于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實施意見》和教育部師范司《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習手冊》等。
(2)學習形式:
一是集中解讀。學校將結合實際,組織安排集中學習,解讀《規范》基本內涵,輔導重點、難點;
二是個人自學,規范學習筆記。廣大教職工要端正學習態度,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寫出心得體會;
三是討論交流,舉辦論壇演講,學校將本著聯系實際、學改結合的原則,運用多種方式,組織交流學習體會;
四是抓黨員形象建設,在黨員中開展“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動以及創建“共產黨員先鋒崗”。
3、抓嚴考核驗收。
在開展整個活動的過程中,學校將檢查教師參加學習討論情況和撰寫的學習心得體會,及時考評參學人員精神狀態和思想情況;師德主題教育活動結束后,學校將組織全員師德水平的測試(40歲以下教師閉卷),學習心得體會和測評試卷及結果要存入教師個人師德檔案。
(二)學習反思評議階段(x年1月上旬—3月中旬)
學校在學習反思評議階段將認真組織開展問卷調查、反思自查、民主評議、教職工師德承諾。
1、問卷調查。結合學期結束教學檢查,學校組織發放問卷,向廣大學生、家長征求對教師師德情況的意見和建議,查找在師德師風方面的不足和突出問題。
2、反思自查。在認真學習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學校將結合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師德表現,對照《規范》和市教育局《關于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實施意見》的要求,組織教師進行反思自查,查找問題,撰寫分析檢查報告。報告內容包括主要成績、存在問題、原因分析、整改方向。
3、民主評議。以“五比五看”為主要內容,開展民主評議。即,比愛崗敬業,看工作責任感和管理、教學的實績;比關愛學生,看理解學生的態度和關心學生的行動;比教書育人,看教書育人的思想觀念、實際水平和教學科研成果;比為人師表,看文明守紀,無私奉獻;比終身學習,看自學和教學研究的行為和實效。把“五比五看”落實到民主評議的全過程。教師的分析檢查報告采取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民主評議。學校領導班子和中層干部的分析檢查報告將在教代會上開展民主評議。
4、師德承諾。學校將在反思評議基礎上,實行師德承諾制度。教師向學校簽訂承諾書,承諾不違犯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要求。
(三)總結提高階段(x年3月下旬—4月底)
學校在總結提高階段將認真制定整改方案,進一步健全規章制度,及時進行總結表彰。
1、制定整改方案。學校將召開整改提高專題會議,針對查找出來的問題,特別是教職工、學生及家長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方案將向校內外公示,并配套落實方案的工作計劃。
2、健全規章制度。通過師德主題教育活動,在整改的基礎上,學校將花大氣力結合實際建立健全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如建立師德建設目標管理責任制,健全師德建設工作監督制約機制,完善師德考評獎懲制度等。
3、總結評優表彰。學校將認真總結師德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情況,并以書面形式上報市教育局師德教育活動領導組辦公室;在總結和評估的基礎上,評選表彰師德標兵、先進處室、先進年級組、先進教研組;組織宣傳優秀教師和師德標兵的先進事跡,弘揚師德精神,發揮示范作用。
主題教育活動方案3
為了美化環境、潔凈心靈,培養學生具有優良的道德品質,學校決定于十二月份進行“五美”主題教育活動。為使活動有序進行,并確保主題活動的質量與成效,特制定如下活動方案:
1、明確“五美”主題教育內容,即“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儀表美、環境美”。
2、星期一(12月6日)第七節舉行主題活動動員大會。
3、活動期間,請各班結合“四美”教育主題,進行相應的道德教育或行為規范教育。
(1)心靈美—心地善良、純潔;
(2)語言美—談吐文雅、溫和;
(3)行為美—行為規范、文明;
(4)儀表美—儀表美觀、大方;
(5)環境美—環境潔凈、幽雅。
4、(1)請各班班主任對自己班級認真進行一次“五美”專題教育;
(2)認真組織一次“五美”主題班會。
(3)結合主題,組織系列活動。
5、活動期間要求每個學生做好與主題相應兩到三件實事或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