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活動策劃
主題活動策劃 篇1
每年十月三十一日,是西方鬼怪出動的萬圣節,據說其由來可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紀,當時居住于愛爾蘭的凱爾特人(Celtic)將這天定為夏末,亦象征一年的結束,他們相信在新舊歲次交替的前夕,所有時空的規律也會暫時停頓,靈界大門在這晚會打開,令所有鬼魂趁機游走于人間,到處找尋適合的替身,藉此得以重生的機會。所以,凱爾特人為怕成為鬼魂的目標,便于當晚熄滅家中爐火,裝成沒有人在家,同時,戴上猙獰可怕的面具,并打扮成鬼怪模樣一起走到街上巡游,營造喧嘩吵鬧的氣氛,以驅趕那些游魂野鬼。
一、活動前言
如果說人生是五彩繽紛的,那么青春是其中最絢麗的一株,如果說人生動靜交融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活力四射的一份。燦爛地猶如初升太陽的面紗,靈秀地猶如崖一邊的一枝百合,熱情地猶如一株紅色的玫瑰,散發著撩人的芬芳。
二、活動背景
在西方每年十月三十一日有個叫“halloween”的節日,中文為“萬圣節之夜”,又名“鬼節”,它是西方的傳統節日。每當萬圣節之時,孩子們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服裝,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著“杰克燈”走家串戶,向大人們所要節日禮物,于是不給糖就搗亂的惡作劇就開始了。
三、活動名稱及主題
萬圣節晚會
鬼夜迷離
四、活動宗旨
弘揚世界優秀文化,活躍院校文化氣息,激發當代大學生的激情!
五、活動目標
如今文化競爭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越來越突出,想要在全世界立足,就應該要了解中西方的文化,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足夠了解中方和西方的文化差異,遵循原則,促進世界文化的發展和進步,爭做世界文化的領頭羊,從而拉動國家經濟的發展。校園是一個傳播文化的`重要場所,而且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加強。舉行該次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增強文化競爭意識,而且能夠豐富校園生活,拉動同學之間的關系,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六、活動時間和地點
20xx年10月30日在運動場舉行
七、活動開展
1)視頻展示。以一段簡短的視頻引出萬圣節背景,包括萬圣節的起源和傳播,風俗,象征物,以及同名電影等。簡要的介紹萬圣節,讓觀眾大致的了解萬圣節的起源以及主要的活動
2)準備舞臺秀。由同學裝扮成各式各樣的鬼怪,在舞臺上走一圈,注重突出服裝的特別之處,然后走向人群,給人群派糖果,讓觀眾更加真實,清晰的感受。如:幽靈、僵尸、吸血鬼、巫婆、科學怪人、精靈、半人馬、狼人、魔鬼、哥布林、不死鳥等等。(一定要注意背景音樂的風格,制造怪異的風格達到效果)
3)鬼話連篇,主持人講述一段迷離的鬼故事,為此,該環節的主持人要求一定要具備必要的講話能力,制造現場迷離氣氛。
4)游戲比賽。贏家將獲得萬圣節象征物——南瓜手機鏈。游戲以競猜問答題形式開始,難度逐漸加大。
游戲規則:
①由臺下的觀眾舉手參與,人員大概在十個左右。
②由主持人公布題目,臺上的游戲家進行搶答,搶答成功者可進行下一輪的比賽,選出8名選手。
③剩下的選手繼續回答問題,但問題的難度會更大,搶答成功的前5名選手即可成為贏家,獲得手機鏈。附:問題的具體內容可以包括其他文化節。
游戲觀眾在臺下也可以搶答,一旦搶答該題跳過,進行更高難度的問題搶答。并且,活動場地內會設有不少活動地點進行有獎互猜游戲,包括活動視頻內的知識點,以及辨認魔鬼服裝……
5)唱歌秀,由兩名擅長英語歌曲的同學以西方的格調帶來一首英文歌,可以輕松現場,升華現場氣氛。具體的歌曲由歌手決定,但一定要符合主題。
6)小品秀,學生扮演西方某一家庭過萬圣節的情形,期間包括萬圣節前夜的聚餐,以及萬圣節當天的熱鬧氛圍,讓同學們體驗西方小資生活與中國的區別。
7)活動結束后,觀眾可以和各種鬼怪合照留影,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8)請同學為本次活動作出評價,評價以表格選擇題的形式,評價本次活動的效果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以便以后的活動策劃可以更加完善,符合大眾的興趣。
附:活動邀請校廣播站、記者團、電視臺進行跟蹤,攝錄,以便活動后在學校的宣傳。
八、活動進程
19:00-19:30同學進場時間
19:30-19:50開始活動開場白,由主持人拉開本次活動的帷幕并且宣布本次活動的大概環節,讓同學們大概地了解本次活動
19:50-20:20萬圣節視頻展示
20:00-20:15服裝秀
20:20-20:35鬼話連篇
20:35-21:35游戲比賽該實踐包括現場比賽和場下比賽時間
21:40-21:50歌唱秀
21:50-22:00小品秀
22:00-22:20留影時間
22:20-22:35同學評論,校內媒體采訪
22:40活動結束閉目
九、活動應注意的問題和細節
①參與人數較多,志愿者要注意維持進場出場秩序
②萬一有降雨天氣由各個負責部門保管好器材,并提前提醒同學備好雨具。
③活動結束后,各個部門要負責清潔所負責的區域,保持校內整潔。
④在臺下游戲期間,同學們結束游戲后一定要盡快回到現場,以免拖延時間,耽誤活動的正常開展。
⑤進行相關的海報,橫幅,場地的提前申請
⑥校內媒體也可在活動前進行活動預告,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活動氣勢
十、結束語
萬圣節不僅是西方的節日,更是世界的文化結晶,希望同學們能海納百川,推陳出新,爭做新一代更有文化內涵,更加青春活力的年輕人!
祖國的未來需要我們的拼搏與堅持,我們的未來也需要我們用雙手去創造。青春的光輝,理想的鑰匙,生命的意義,更加需要我們的奮斗。
點起希望之光,奮斗昂揚,激情似火,燃燒魅力青春!
主題活動策劃 篇2
一、活動目的
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借此機會,促進干事間的溝通交流,增進干事的友誼,增強公寓團工委的凝聚力,培養干事們的動手能力;借此為大家放松心情,緩解壓力,讓大家用輕松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工作;也可以通過包餃子及一系列活動,使各成員感覺到溫暖,豐富大學生活的同時借此機會弘揚我國傳統飲食文化——包餃子。
二、活動主題
熱乎的餃子,溫暖的心。
三、活動時間
XX年11月25日下午13:00
四、活動地點
一食堂二樓。
五、活動對象
公寓團工委各樓層長
六、活動流程
活動前期準備、
1.宣傳部做好前期宣傳工作,鼓勵同學積極參與活動;
2.辦公室與食堂方面協商活動前的相關事宜,確定食堂能夠提供的工具,并確定參與人數;
3.生活部和組織部負責采購活動材料,提前備好香皂,方便同學們包餃子前、后洗手;(統計并采購包餃子所需要的油、鹽、醬、面、菜、沙拉醬、黃瓜、番茄、蘋果等。準備包餃子工具、電磁爐、鍋、碗、盆、刀、筷子、勺、手套等(可商量由餐廳提供或者)。)
4.文體部準備兩到三個娛樂節目在活動中表演(節目可任選);
活動內容、
1.辦公室做好簽到、簽退、點清到場人數工作;
2.所有男生擺放座椅;
3.組織部將所有參加同學按人數分為兩組。各組自選一個組長和一個口號,可以鼓舞士氣;
4.生活部點清包餃工具并將包餃工具、餃皮、餡的材料均分成兩份,各組一份;
5.主持人宣讀活動流程和活動規則;
6.各組開始做餡;
7.待各組把餡制作完成,主席團致辭并宣布包餃開始;
8.主持人隨機采訪各組,宣傳部負責現場攝影;
9.在煮餃期間由文體部將準備好的娛樂節目現場表演,以活躍氣氛;
10. 煮餃完成后現場在各組中選出兩名人員為一組參加吃餃比賽;
11. 主持人宣布所有成員吃餃開始;
12. 吃餃子和沙拉完畢后所有成員留影紀念。
活動結束、
1.所有成員清洗器具、生活部點清器具并歸還器具;
2.所有成員留下參與清理現場;
3.各部討論寫一份總結并在星期一例會上討論活動的不足以及需改善之處。
七、活動規則
包餃開始后,以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包餃任務一組為獲勝方。并由輸的那隊負責煮餃子(注、若有露餡的餃子,由組織部與主持人查看,露餡一個則在該組完成的時間上加一分鐘,直到最后評出獲勝方為止)。在吃餃比賽中,時間為一分三十秒,由辦公室計時,在規定的時間內吃餃個數最多的一組為獲勝組,由主持人宣布并頒發獎品。(注、包餃子比賽以快樂為基準,以促進團結協作為目的,不設獎項,只用意會去感知勞動帶來的快樂。)
八、經費預算
物品 | 數量 | 單位 | 單價 | 共計 | 備注 | 共計400元 |
肉 | 18 | 斤 | 15 | 270 | ||
餃子皮 | 16 | 斤 | 3.5 | 56 | ||
香 菇 | 0.5 | 斤 | 16 | 8 | ||
白菜 | 2 | 斤 | 3 | 6 | ||
韭菜 | 1 | 斤 | 5 | 5 | ||
蔥姜蒜 | 3 | 斤 | 6 | 18 | ||
雞 蛋 | 15 | 個 | 1 | 15 | ||
其它 | 72 | |||||
注、共計400元。
九、注意事項
1.前期準備工作各部門必須嚴格執行,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充足的準備;各部長必須通知到每一個成員活動的內容;
2.隨時保持地面干凈、干燥,以免滑倒;
3.包餃過程中嚴禁嬉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4.不得弄壞包餃用具和公共用品;若有弄壞則由弄壞者照價賠償;
5.煮餃的干事在下餃和煮餃出鍋時小心被燙傷;
6.吃餃時小心餃燙口、切勿暴食對身體不宜;
7.若無最特殊情況,所有成員不得請假、早退或無故不到場;
8.宣傳部必須隨時做好攝影工作;
9.組織部必須維護好現場秩序。
主題活動策劃 篇3
一、活動主題
大學生應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二、活動背景
戀愛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感受。大學生已經進入戀愛季節,其花前月下本無可厚非。據有關調查,我國高校大學生戀愛現象十分普遍,60%以上的在校大學生有戀愛經歷,一部分戀愛中的大學生過于追求戀愛的各種表現形式,從而影響了學業甚至前途,這非常令人惋惜。由大學生戀愛引起的情感糾紛和大學生非正常死亡現象逐年增多。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大學生戀愛情感問題不可小視,應當重視。
三、活動意義
大學生在校期間,怎樣正確對待感情,怎樣正確處理愛情與人生、事業的關系,這對于大學生的成長進步以后的家庭幸福,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四、活動目的'
探討大學生如何處理學習與戀愛的關系,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五、活動時間
xx年11月25日晚19:00---20:30
六、參與人數
全班同學、另邀請班主任。
七、活動地點
教學樓c區五樓
八、活動流程
1、18:20班委及活動策劃人到場裝飾教室、調試設備
2、18:50所有同學入座完畢,顯眼的座位不可空
3、18:55主持人請大家將手機調制靜音
4、19:00主持人宣讀大學生在校談戀愛時因為某些情感問題而發生過的一些安全事故的案例,并提問大學生應樹立怎樣的戀愛觀?
5、19:10活動正式開始, 每位同學都要主動談論自己的認識以及在感情面前遇到矛盾時候,自己會怎樣應對?
6、20:30活動結束
7 、主持人致謝,同學們離開教室
8、班委留下清理場地
九、活動注意事項
1、活動中不得擅自離開。
2、活動出席人員人數,未出席人員的具體原因。
3、活動期間紀律和安全問題。
主題活動策劃 篇4
設計理念:
本設計通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對森林遭到嚴重破壞的現象進行思考,并能利用收集到的各種文字、數據、事例、照片等資料來了解破壞森林的后果,增強保護森林的意識。本次活動,把課堂學習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培養他們收集、積累、處理、運用資料和信息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學生研究森林與人類關系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2、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及分析、使用資料的能力。
3、在活動中,使學生體驗整理、分析、使用資料的全過程。
教學重、難點:
能通過對資料的分析、歸納、整理指導自己的行為,增強保護森林的意識。
一、導入新課。
1、觀看錄象
2、談話導入。
二、議一議
1、計算一棵樹的價值。
2、思考:人類的哪些行為會破壞森林?森林遭到破壞后,又產生哪些不良的后果呢?
3、全班交流
4、展示“綠色之星”討論卡
二、想一想
1、思考:假如森林從地球上消失了,沒有森林的世界將會是什么景象?
2、全班交流
3、我準備為保護森林做些什么呢?
4、自我評價。
5、總結談話。
主題活動策劃 篇5
一、端午節主題來源: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中國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
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環境創設:
1、 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 美工區: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 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 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四、家長工作:
1、 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 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物品。 3、 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 參加班級的包粽子活動。
五、活動安排:
活動一 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目標: 1、 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 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幼兒表現: 當我在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時,他們都聽得非常的認真,睜著大眼睛滿臉一副敬佩的樣子。當聽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時,都(提供)不約而同地發出“啊”的驚嘆聲和遺憾聲。有的孩子還爭著要把自己從家長處聽到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說出來。
活動二 艾草和菖蒲
目標: 觀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們在端午節期間的特殊用途。
幼兒表現: 班上有四個幼兒特地讓家長去市場購買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掛在教室內外。孩子們感到很新鮮,他們以前看到過,但是卻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實際含義是什么,所以都紛紛問我。我向他們解釋和介紹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稱和端午節用來辟邪的用意。對于辟邪孩子們都不太懂,但他們知道這肯定是一種挺厲害的東西,就象一把劍一樣。關于名稱,有一個幼兒問我:哪一樣是艾草?哪一樣是菖蒲?我當時一下子蒙住了,的確課前我沒仔細去查過資料,于是我就請小朋友幫忙去問問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小朋友們樂意地接受了任務,下午當大人來接孩子時,他們都急著詢問,但當時家長們也都被問住了。
活動三 粽子香袋
目標: 1、 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 在探索中學習疊制錐體技能。 3、 養成做事細心的習慣。 幼兒表現: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結實了。” 幼:“我們的粽子五顏六色的真漂亮,啊嗚!咬一口。” …… 幼:“哇!老師把我們紙做的粽子串起來了,好漂亮啊!” 幼:“這個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幾個呢!” 幼:“我們的教室真漂亮啊!別的班級肯定沒這么漂亮。”
家長反映: 當家長來接孩子時,他們走進教室就發現了懸掛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說很漂亮,的家長 饒有興趣地湊近摸摸。孩子們也非常積極地拉著大人參觀自己的作品,一臉的自豪感。家長們都說班級的環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活動四 長命縷
目標: 1、 知道我國有在端午節給兒童戴長命縷的習俗,加深對端午節的了解。 2、 學習搓線的技巧。 幼兒反映: 顯然,孩子們非常的喜歡搓長命縷,每天我都要給孩子準備一批制作的'毛線。區域活動或課間休息時,都愛到美工區去搓長命縷玩,有些孩子一連搓了好幾條戴在手上、腳上,有的甚至連脖子上也戴了一條。女孩子還戴著跳起了舞。
活動五 做龍舟
目標: 1、 通過觀察、集體討論,分工合作,運用捏泥、建構、繪畫等手段創作龍舟。 2、 增強合作性、創造性、動手能力。
活動六 包粽子
目標: 1、 學習包粽子,進一步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2、 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幼兒反映: 包粽子的活動提早已經通知孩子和家長了,孩子們可開心了,總是來問我什么時候開始。他們急切地等待和盼望著。活動那天,孩子們似乎來的很早,還一個勁地囑咐來參加活動的家長等一會不要遲到。活動之前的準備,孩子們已經急不可待了,看者調好料的糯米、粽子殼、線一樣樣地擺上桌子,他們紛紛要開始動手了。活動中,孩子們學得可認真,可積極了,一個勁地要求大人幫忙指導。雖然他們包的并不好,有的甚至屢屢失敗,但那份積極性和興趣依然很濃。下午,孩子們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又說又笑,離園時還帶一個回家讓大人品嘗,成功的喜悅溢與言表。
家長反映: 家長很支持我們的活動,所以當日來了不少的熱心家長。在活動中,他們教得很認真很耐心,手把手地指導孩子如何卷棕葉、如何壓實糯米、如何包裹和捆扎。活動結束,家長們還主動幫助我們整理場地,掃地、擦桌、拖地、擺桌椅,一會兒工夫教室就干凈整潔了。
六、活動效果與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 首先,幼兒的參與很積極認真,通過談話“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折紙“粽子香袋”、毛線編制“長命縷”、積塑搭建“龍舟”以及家長們共同參加的包粽子等一系列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日的快樂氣氛。 其次,家長們在活動中也非常的配合,紛紛拿來了香袋、菖蒲等端午節特有的物品,還特地請假來參加包粽子的活動,使活動的開展很順利。
【主題活動策劃】相關文章:
主題活動策劃11-13
【精選】主題活動策劃07-04
主題活動策劃【精選】07-15
主題活動策劃(精選)07-16
(精選)主題活動策劃07-22
[精選]主題活動策劃07-24
主題活動策劃11-19
主題活動的策劃11-26
主題活動策劃09-29
主題活動策劃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