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主題活動策劃

時間:2023-09-17 16:02:15 活動策劃 我要投稿

主題活動策劃(優選9篇)

主題活動策劃 篇1

  活動目的:

主題活動策劃(優選9篇)

  1、培養學生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2、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進(特色班級活動方案20xx)一步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

  3、祝賀老師的節日,表達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選報節目,編排聯歡會程序,編寫主持人串詞;

  2、選擇主持人,主持人背誦串詞;

  3、排練節目,準備道具;

  4、磁帶、錄音機、多媒體等;

  5、布置會場,邀請任課老師參加聯歡會。

  活動過程:

  (班會在晚上召開,熄燈。音樂《燭光里的媽媽》響起,整個教室忽然亮起來,同學每人手中一支點燃的'紅燭。幾位主持人一起手持點燃的紅燭走到前面。)

  甲:老師我想對您說,話到嘴邊又咽下,老師我想對您笑,眼里卻點點淚花。

  乙:噢老師,您是燭光里的媽媽,您的黑發已經泛起了霜花。

  丙:噢老師,您是燭光里的媽媽,您的臉頰印著這么多牽掛。

  丁:噢媽媽,老師,燭光里的媽媽,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合:老師,燭光里的媽媽,您的眼睛為何充滿了淚花?媽媽呀,兒女已長大,牽著您的衣襟走過了一個個春秋冬夏。噢,媽媽相信我們,兒女自有兒女的報答。

  ×年×班慶祝“教師節”《老師,托起太陽的人》聯歡會現在開始。

  (手捧鮮艷的康乃馨的同學們跑到老師們面前給老師敬禮、獻花。其他同學一起唱《老師禮贊》。)

主題活動策劃 篇2

  一、活動主題:揮灑青春,暢談理想

  二、活動背景及目的:當下適逢改革開放31周年,也是金融危機的第二年,正值是機遇與挑戰的一年。通過這次活動,可以讓同學們暢談理想,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為更好的將來做好準備。

  三、活動時間:XXX

  四、活動對象:XXX

  五、活動內容:

  (1)由主持人對大一階段綜評的成績及上半學期期末成績及班里各方面的總結。

  (2)對班里綜評成績排名前5名和上學期末成績排名前5名的同學進行獎勵

  (3)即時場景表演--上場5分鐘前給予話題:走向墮落的大學生

  演員安排:李陽飾一小明為滿足自己的私欲而不斷以各種理由向不富裕的家庭索取錢的大學生。陳淑玲飾一愛慕虛榮,為錢而與小明在一起的女生。佘時光飾一普通的為自己的子女默默付出的父親。胡雨馳飾一為兒子操碎心的母親。李瑩銳飾小明的大學班主任。

  (4)心心碰觸 大家有話說環節:先由綜評成績排名第一的.同學來介紹自己去年的學習經驗,接著由大家各自說說在大學以來的感想,學習各方面的情況及自己的夢想,對接下來的大學生活的規劃和對更遠未來的計劃。

  (5)由丘平等同學演唱青春勵志歌曲《隱形的翅膀》

  (6)由主持人總結本次活動并宣布活動結束。

  (7)活動結束

  六、活動經費:

主題活動策劃 篇3

  一、 活動背景

  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外娛樂生活,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培養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同時為同學們創造更多的`交流機會,我班經班委商議特組織舉辦此次自制風箏大賽。

  二、活動目的

  1.提高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2.促進本班同學之間的交流;

  3.通過比賽,豐富學院的校園文化和學生生活;

  4.寄托大家對20xx的美好祝福,放飛同學們的夢想。

  三、活動地點:

  鄭州市高新區蓮花街蓮園

  四、活動時間:

  20xx年3月24日(周六)下午

  五、活動負責人

  土木1103全體學生干部及寢室長

  六、活動對象:

  土木1103班全體學生

  七、活動預算:

  大包洗衣粉一袋,中包洗衣粉兩袋,小包洗衣粉五袋;風箏線若干。

  八、活動主題

  我要飛得更高

  九、活動籌備

  土木1103班團支部負責策劃、組織。

  十、活動流程:

  1、午后兩點在校南門集結,以寢室為單位分好小隊并責任到人;

  2、乘自行車沿蓮花街到達蓮園,路上由各寢室長及班委負責安全問題;

  3、到達指定地點,由團支書負責講解比賽規則;

  4、放飛風箏,各宿舍長作為評委負責依照評分標準為各個參賽風箏打分;

  5、班長宣布比賽結果,并為獲勝隊伍發獎;

  6、同學們合影留念,收拾現場,分小隊安全返校。

  十一、評分標準

  總分為100分,文才部分占10%,放飛部分占50%,團隊合作40%

  1. 文才部分:先進行文才評比,對參賽選手風箏上的祝福語評比,根據祝福語的優美程度評分。對語句優美,構思新穎,措辭得當這給予高分,不寫祝福語,此項以零分處理。

  2. 放飛部分:規定兩個小時的比賽時間中,墜落一次在放飛部分扣除5分。在統一時刻鳴哨開始,評判時以每對選手放飛最高最遠的一次記成績,同一時刻結束。所得分數為:當時評定分數減去墜落所扣分數。

  xx團支部

  20xx年3月9日

主題活動策劃 篇4

  一、活動主題:“勵志青春,暢想青春“主題活動交流會

  二、活動時間:

  三、活動地點:

  四、活動對象:

  五、活動目的及意義:

  青春是最美的年華,青春,是最熾熱的太陽,青春,是最燦爛的花朵,青春是最佳的黃金時期,是品德養成的關鍵時刻,青春是青年人風華正茂、充滿活力的.時刻,是作為黨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我們開展“勵志青春,暢想青春“為主題活動交流會,目的是為了樹立青年團員堅定理想,明確奮斗方向,展示青春風采,實現人生價值。

  六、活動流程:

  1、主持人開場白;

  2、自我介紹;

  3、才藝展示;

  4、參與心里測試;

  5、公布測試結果;

  6、觀看勵志電影;

  7、探討勵志電影觀后感;

  8、團工作活動交流與總結;

  9、主持人宣布團組織活動結束;

  10、合影留念。

  七、活動前期準備:

  1、視頻攝像機一臺;

  2、主持人1或2名;

  3、確認活動會議地點;

  4、布置活動現場;

  5、落實到場人員的具體資料

主題活動策劃 篇5

  一、主題班會名稱

  我的高中生活

  二、班會背景

  開學兩個月以來,學生初步感受到了高中生活的緊張和快節奏,大部分學生對高中生活表現出不適應,但每一個學生都不愿意在這樣一個新的開始就掉隊,同學們都很努力,班級已經形成積極向上的氣氛,但是也有部分同學由于自己的性格以及家庭方面的原因,還沒有很快的適應這個班集體。另外x月、x月份過生日的同學很多,為了避免平時生日的鋪張浪費,讓學生過一個特殊、簡樸而有意義的生日,特別召開此次主題班會。

  三、班會目的

  1、通過主題班會,學生能明確高中生活既是快節奏緊張的,更是溫馨美好的。同時,也能初步認識自身,彼此了解同學,為高中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2、通過主題班會,學生進一步理解高中生活的`新起點同時也是人生的新起點,要好好把握;同時,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班級作為一個班集體的團結和凝聚力,營造出一個積極向上的、良好的學習、生活的氛圍。

  四、班會準備

  1、請全班學生參與,每人以“我的創意班會”為題,寫一篇學生自己心中比較向往的主題班會的周記。很多同學有較好的點子,經過篩選,定下本次活動的主題為集體生日。

  2、要求學生在休息日時親手制作(不提倡買)一個小禮物,一方面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為生日會的互贈禮物環節做準備。

  3、召開班干部會議,討論生日會的具體流程,廣泛采取同學很多創意想法。

  4、成立主題班會主創人員策劃會,具體負責各項準備工作。

  五、班會過程

  1、布置會場,同學進場,遞交自己的禮物。

  2、主持人致詞,介紹領導嘉賓,班會開始。

  3、以小品形式進行串聯。

  4、游戲:“心有靈犀一點通”游戲介紹:每組派兩個人,猜班級同學的名字,一個人比劃,一個人猜。游戲意義:通過游戲,讓大家更進一步了解同學的特征,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

  5、游戲:“青春滋味”游戲介紹:每組派一名代表嘗試“酒醋鹽糖”等,做面部表情,讓另外一組猜。最后主持人訪談表演者,說出在高一5班的與所嘗東西相同滋味的故事(酸甜苦辣)

  6、游戲:“愛拼才會贏”游戲介紹:每組派三人,用兩腳捆綁,即三人兩腿,看誰能最早拼好“一五”這個字,愛拼才會贏。游戲意義:講究團隊合作,體現本班的團結協作精神,讓同學在游戲中增強集體榮譽感。

  7、送禮物。

  8、訪談:“話說咱們班”內容:請出在12月、1月的小壽星,共同祝愿,祝福我們班。

  9、共唱:點蠟燭共同祝愿,共唱心中的“同一首歌”。

主題活動策劃 篇6

  所屬學科或領域:語文

  適于的學段/年級:(小學二年級)

  指導者:周玉謙馮宇肖陶然

  設計者:朱麗偉

  鄭州市金水區緯五路第一小學

  電話:0371——5951048

  e-mail ysyzlw@sina.com

  教學實施者:同上

  一、 簡介

  本活動是由“教育部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項目”資助的小學語文研究性學習項目。

  本活動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興趣和需要而設計。組織學生根據他們在課堂上產生的問題,利用課下時間,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第一,獨自或者在家長幫助下或者小組合作查閱資料,整理資料,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全班交流;第二,進行長期研究性學習,在研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科學研究的意識,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學習者分析

  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對研究小動物的活動十分感興趣,而且進行實地考察的話,鄭州也有多種多樣的小動物有著各不相同的過冬的方式。

  研究要通過多種途徑,查閱課外書、詢問家長、專家、上網查資料、實地考察、討論交流等等,有些環節需要家長的指導和幫助。

  此項研究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算是個比較大的課題,需要學生分成小組,小組內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個課題研究。

  鄭州四季分明,冬季還特別漫長,本學期搞這項活動在時間上具有優越條件。

  三、 教學/學習目標及其對應的課程標準

  結合語文學習,查閱課外書、網絡、觀察大自然、學生的生活,了解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這三種小動物和自選一種小動物的過冬的知識。

  知道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后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研究,以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科學研究需要實事求是、持之以恒。

  學習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學習和同學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的技能。

  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學習從某些方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別人,并能夠順利地與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四、 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善于發現學生的興趣所在,根據學生的興趣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探究的意識,在實際的探究過程中體會如何進行科學探究。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訪問、實地調查,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用語文。

  通過和小組合作,體會怎樣才能和別人很好地合作。

  語文學習資源無處不在,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條件,開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資源。

  本次活動是一個長期的連續性的活動,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老師負責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及時了解學生活動的進程,盡量幫助學生解決難題,組織學生進行研究成果展示與交流與評價。

  學生的活動是以分散活動或者小組集體活動為主,一段時間后集中進行交流展示的形式進行。分散活動要到圖書館、自己家里、野外等,集中主要在多媒體教室。

  五、 應用信息技術的依據或考慮

  信息技術在本次活動中有重要作用,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文字資料和通過實際調查無法觀察到的直觀的形象。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學生擁有了廣闊的語文學習時空。

  現代信息技術成為學生創造性學習的好伙伴。

  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探究性學習提供了好幫手。在信息技術和其他手段的幫助下,學生能夠小組合作圍繞一個主題進行長期的探究。

  六、 教學或活動過程

  (一)教學準備階段

  1、召開家長會,使家長先明白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實驗研究的大概情況,知道孩子參與此項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孩子參與此項研究活動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哪方面的指導和幫助。

  2、制定活動詳細計劃。

  3、確定階段性成果評價的主體和評價的方面,制定評價量表。

  (二)整個教學過程敘述

  本次學習活動來源于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合理需要又不斷繼續深入下去。這是一個正在生長的活動,因為直到最后,學生仍然有問題,還要繼續進行研究。它是語文實踐性活動,又上一個跨學科的活動,學生在進行語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要接觸到科學、生物等各學科。

  在學習了課文《小動物過冬》之后,學生提了很多問題:青蛙冬眠的時候還吃東西嗎?青蛙在洞里怎么呼吸,那里的氧氣被它吸完了怎么辦?小燕子要飛到南方的什么地方?小蜜蜂冬天躲在哪里過冬?這說明學生具有很強的探究意識,于是,老師就引導學生回到家里在家長的幫助下,利用各種方式去查一查,尋找問題的答案。

  在查資料的過程中,又有學生提出想實地考察,有學生提出還想了解其它小動物過冬,于是活動又深入了一步。

  指導學生活動

  第一周

  學習課文《小動物過冬》,根據學生想要了解更多的關于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過冬知識的愿望,布置學生利用這一個星期的時間,可以看書、上網問家長,也可以用其他方式,了解小青蛙、小蜜蜂和小燕子是怎么過冬的,(每個人選擇一種小動物)一個星期以后全班進行交流。

  請老師或者家長幫助整理搜集到的資料。

  有些學生對研究小動物過冬非常感興趣,老師幫助他們組成研究小組并進行長期的研究。成立小組首先是根據學生的興趣,有相同興趣的學生自愿組成小組,老師再根據組內學生的語文水平、思維的靈活性、實際操作能力、組織能力進行調整,盡量使成立的小組包括各種能力的學生。各個小組自成一個獨立單位,組內分工首先按照活動任務,組織能力強的負責小組分工、活動安排,實際操作能力強的負責查閱資料,語文能力強的負責整理加工資料,口頭表達能力強的'負責交流時發言等。

  第二周

  課堂上交流展示:

  學生展示自己所搜集和整理的關于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過冬的資料。

  找到自己的好伙伴,相互交流資料,然后通過表演課本劇的形式展示交流情況。

  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產生的新的問題作為進一步研究的主題。

  第三周——第六周

  研究小組繼續進行研究,做好每次的活動記錄,注意保存資料。

  研究成果可以是拍成的照片,采集的實物,下載的圖片文章,每一次活動做的記錄等。

  展示的方式要多樣,可以互相參觀,可以當解說員象別人介紹,可以在電腦上展示出來等。

  若干周之后

  把小組研究的成果以一定的方式匯編,比如把自己學習過程中有意思的鏡頭錄制下來或拍下來,刻成光盤,或者把自己每一次學習的記錄匯編等等,在全班進行成果展覽。

  成果展示課堂教學設計

  活動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評價

  復習課文內容 同學們,上個星期我們讀了課文《小動物過冬》,我們一起讀讀課文。通過讀課文我們不僅知道了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而且他們還分別向我們介紹了各自是怎樣過冬的,誰來說一說? 朗讀課文認真回憶,想起來就大膽舉手。

  3分鐘 發言的積極性如何朗誦時的認真熟練程度和感情投入程度

  學生分別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 可是同學們對課文中的介紹并不滿足,又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通過上網、查閱課外書,詢問家長等方式,了解了許多我們課文中沒有講到的知識,這節課,就根據你所掌握的資料,我們來進一步討論三個小動物過冬的問題,好嗎? 1、查閱小燕子資料的學生先發言2、小青蛙發言3、小蜜蜂發言 15分鐘 搜集資料的途徑是否靈活多樣是否對所搜集的資料進行了很好的加工發言時態度是否大方

  表演課本劇 小燕子子、小青蛙和小蜜蜂互相關心,真是讓人羨慕的好朋友呀,同學們,你們愿意找到你們的好伙伴,把這個故事演一演嗎? 學生分別找到自己的好伙伴,把三個好朋友的故事演出來小組上臺表演學生對每個小組的表演作出評價 5分鐘8分鐘 是否能夠主動去找好朋友表演時態度是否大方是否能夠根據課文之外自己所了解的知識來表演,活學活用。

  請調查小組作成果展示 咱們班有的同學對研究小動物過冬特別感興趣,他們還成立了研究小組,進行了長期的研究,現在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的研究成果。

  成果展示,老師同學作評價。

  10分鐘 研究的方式是否靈活多樣組內是否能夠進行合理分工搜集的資料是否豐富有效合作是否融洽

  七、相關資源

  1. 主要教學地點

  q只在教室q只在機房q教室+機房

  q其他地點,請列出:多媒體教室

  2.本次教學對教師的基本技術要求

  教師應能熟練使用:

  3.本次教學對學生的基本技術要求

  學生應能熟練使用:在家長的幫助下查詢和下載資料,選擇有關圖書,向有關人士詢問。

  4.硬件:

  (1) 教師用計算機(1 )臺

  (2) 學生用計算機()臺

  (3) 局域網:q需要q不需要

  (4) 專用教學平臺:q需要q不需要

  (5) 學校連接internet:q需要q不需要

  (6) 學生回家用電腦:q需要q不需要

  (7) 學生回家用internet:q需要q不需要

  (8) 其他硬件:

  5.軟件:

  (1) 通用軟件:

  (2) 學科素材/資源庫:

  (3) 學科教學軟件:

  (4) 本次教學教師必須自編課件嗎:q必須q可要可不要q不需要

  如果教師為本次教學專門制作了課件,請整理并建立專門文件夾:

  6.外接設備

  (1) 打印機:q需要q不需要

  (2) 掃描儀

  (3) 數碼相機

  (4) 其他外接設備:

  7.訪問網站(如果本次活動較多地應用了某些具體的網站,應列出這些網站,對這些進行簡要的描述并建立鏈接;如果了解有關圖書的在線版本,也應列出有關網址)

  8.教材、圖書;影像材料。

  9.人力資源,實施本次活動需要一位教師。

  學生課下查資料,到郊外或者公園實地考察需要家長幫助。

  需要請生物專家為學生作報告,接受學生的提問。

  八、評價

  本次學習活動的成功之處在于:

  學生能夠結合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查閱課外書、網絡、觀察大自然、結合自己的生活,去把問題弄明白,從而學到了大量課本中沒有的知識,并且已初步具有了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后不輕易放過,而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研究,以解決問題,體會科學研究需要實事求是、持之以恒。

  初步知道了科學研究不是憑空想象或者猜測,需要查閱大量資料,詢問有關人士,實地考察等。而且已經注意到了搜集和保存資料,幾個小組都建立的自己專題文件夾。

  在與同學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雖然有爭執,但是已經初步知道了在與人合作的過程中要根據各人不同的能力承擔不同的責任,要多交流,多商量,有時還得妥協。

  學生在研究小動物的過程中,慢慢地了解了小動物,也更喜歡小動物了。比如研究蚯蚓的那個小組,他們在挖蚯蚓的時候,不小心把蚯蚓弄斷了,他們就很擔心蚯蚓會不會死,經過多方調查了解到蚯蚓并不會死才放心,但是他們卻堅持要把辛辛苦苦挖來裝在瓶子里的蚯蚓放生,因為他們看到書上講到蚯蚓冬天也要躲在泥土里不愿意出來。

  九、教學實施自我反思和總結

  從傳統的語文教學我們看到,語文教學應該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來進行從能使學生學得快樂,學得靈活,本次活動也正是本著這樣的思想才產生的。

  從學生在學習過程的表現來看,學生確實表現得更主動,首先問題從學生那里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非常積極地去查閱資料,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就想盡一切辦法求助于家長、老師,甚至于以幫助媽媽打掃衛生為代價請求媽媽帶自己去書店買書這樣在這兒寫下一些有關本課意義或教學內容重要性等方面的總結性陳述。

  其次,學生非常主動地開動腦筋,以生動的方式來展示資料的資料。有的學生為了能夠吸引大家,把家長當作聽眾,多次把自己的資料讀給家長聽;有的學生下了許多功夫,把長長的一篇文章背誦下來;有的通過生動的表演來贏得大家的喜歡;有的平時都不敢大聲說話的,這時候因為有了充分的準備也顯得落落大方。誰都想讓自己的獨家新聞贏得大家的喜歡。

  信息技術在課堂上出現得并不多,但是卻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我們傳統的語文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著力在課文內容上兜圈子,一篇淺顯易懂的小短文,卻要經受繁瑣的分析,連珠炮式的問答。最終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空洞的結論,機械死板的標準答案。這樣的語文學習范圍狹隘單一,忽視了學生對富有靈性的語言感悟、積累,窒息了學生的創造性,全然不顧學生學習時的情感。

  如何使我們的語文教學更好地體現其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特性,如何培養學生自如地使用語文工具的能力,能動地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在設計實施語文綜合性學習《小動物過冬》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現代信息技術能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學生擁有了廣闊的語文學習時空。

  語文本來是一門外延極其廣闊的學科,可以說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語文,綜合性語文學習《小動物過冬》把學生帶到了廣闊的生活空間。學生讀了課文之后,對課文中才講了那么一點關于小動物過冬的知識感到很不滿足,好奇地向老師詢問了許多這方面的問題,于是老師組織學生自己動手去了解課文之外的更多的關于小燕子、小蜜蜂和小青蛙是如何過冬的知識,學生特別感興趣,語文學習的范圍從原來的課文一下子打開了。可是如何才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呢,現代信息技術在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經過大家討論,上網、查閱課外書、詢問家長等多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去了解更多的關于小動物過冬的知識。

  例如學生在網上查到了“燕子到了冬天為什么要南飛”、“燕子南飛飛到哪里”、“青蛙冬眠時怎么呼吸”、“青蛙冬眠不是因為冬天到來了,而是因為氣溫下降了,夏天把青蛙放到冰箱里它照樣冬眠”“小蜜蜂冬天為什么不會被凍死”等等很多有趣的資料。

  其次,現代信息技術成為學生創造性學習的好伙伴。

  接下來,他們還要對所搜集到的資料認真閱讀理解,進行加工和整理,把與已知重復的、特別生澀的內容適當刪減,然后通過一定的方式,把自己所知道的這些傳達給別人。在課堂上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有的把整理后的資料內容讀給大家聽,有的匯聲匯色地講出來,有的小伙伴合作,通過一個小故事表演出來,更有的在聽了其他同學的匯報之后,把課文里的故事表演了出來,可所表演的很多內容是課文中沒有的,那是自己所知道的和剛剛從同學們那里獲取的有益知識。

  第三,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探究性學習提供了好幫手。

  有些學生特別喜歡小動物,只了解了這三種小動物過冬的知識后仍然不滿足,他們還想了解其它小動物比如螞蟻、蚯蚓是如何過冬的。看到學生興致這么高,老師又組織他們成立研究小組在課下展開長期的研究。有個小組繼續研究青蛙,他們還想進行實地考察,看看真正的青蛙到底怎么過冬,于是他們來到郊外尋找青蛙,草叢里找找,挖個坑找找,可怎么也找不著,到底青蛙冬天藏在什么樣的地方呢?學生探究的興趣來了,老師告訴他們可以上網、查課外書、詢問家長,青蛙冬天藏在什么樣的地方呢?兩天之后,幾個小伙伴把各自的收獲相互一交流,發現青蛙冬天喜歡在有水的地方比如池塘邊,小河邊挖個洞,然后鉆進去睡大覺。根據這個結論,他們果然找到了青蛙。可是問題又來了,整個冬天青蛙一直在睡覺,它吃東西嗎,吃什么呢?圍繞新的問題,他們繼續去查詢資料。就這樣,他們一個問題解決了又會有新的問題產生,新的問題解決了又出現了更新的問題,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螺旋式上升,在這個過程中,由于信息技術等手段的幫助,學生不斷被問題困擾,又不斷因新的發現而驚喜,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另外,以后我們可以根據季節的不同,對小動物其它方面繼續展開研究。

  十、意外情況出現在第一周學習課文和第二周的交流展示過程中,學生問道“燕子到了冬天為什么要南飛”、“燕子南飛飛到哪里”、“青蛙冬眠時怎么呼吸”“小蜜蜂為什么不象燕子那樣也飛到南方去過冬”“太奇怪了,青蛙為什么用皮膚呼吸”等問題,按照事先備課內容,根本沒有準備這些問題,有些問題確實我也不太明白。當時學生有一些猜測:“小蜜蜂翅膀太小,沒有那么大的力氣飛到南方去。”“青蛙可能在洞里,如果用鼻子呼吸害怕吸進去塵土。”學生的猜測不無道理,而且許多重大發現也原于大膽猜測。于是我首先肯定學生猜測的合理性,然后又鼓勵學生為了拿到能說服人的真憑實據,課下可以繼續進行研究。

  事實證明這樣處理效果非常好,因為學生在聽到這樣的解答之后很高興,他們很愿意去弄個究竟。

  十一、對信息技術作用的發揮影響比較大的因素主要是學生因年齡小,操作電腦的能力和根據主題搜索信息的能力不強。不過這些能力會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而提高的。

  十二、致謝和參考資料

  老師向學生提供的網站:

  學生運用的網站和書籍:

  另外向家長為學生作了專題報告表示感謝。

主題活動策劃 篇7

  一、活動背景:

  今天學習雷鋒的熱情貫穿云霄,xx年后的今天雖然寒風凜冽,非常的寒冷,但我們的內心卻是火熱的,因為這是一個快樂的日子。因為“助人是快樂之本嘛。”

  在雷鋒精神漸漸消退的今天,在現在《東北人都是活雷鋒》大行其道時,連雷鋒是干什么都不清時,我們趁這個日子,舉行“雷鋒精神我傳承”簽名活動,以此來發揚雷鋒精神。

  大家在此次活動中,積極踴躍,熱情高漲,打破了那嚴寒的包圍。那一張簽名紙上留下的`不只是每個人的名字,是人同學門想起那無私、關愛、理解和奉獻的雷鋒精神,再反思自己的人生意義,從而使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二、活動主題:

  學習雷鋒精神,點滴從我做起

  三、活動目的:

  今天,當改革開放,人民越來越追求精神享受的時候,更需要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同志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已成為人民永遠的呼聲,正義的呼聲,道德的呼聲。雷鋒的精神有著廣闊而深沉的內涵,他已經不是一個人,一個代號,而是新時代人類追求和諧的象征。我們的祖國會因為注入了雷鋒精神而更加年輕,高舉雷鋒精神的火炬,必將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團結,人與人之間更加融洽和諧。我堅信,雷鋒精神會在新一代中發揚光大,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四、活動時間:

  20xx年3月

  五、參與人員:

  六、活動形式:

  以創新思想為中心,我班為了能限度的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將36人的大集體分成,以9人為一小組的小隊進行活動,分別選出4名有能力的、有組織的同學,在其帶領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學雷鋒”團日活動。

主題活動策劃 篇8

  一 活動主題

  怎樣處理好人際關系

  二 活動背景

  古往今來,怎樣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一個亙古不變被討論和被重視的話題,而今天,在大學,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性格,有著不同的性格,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大學同學因關系處理不好而導致的惡劣事件時有發生,經常出現被媒體報道。因而怎樣處理好人際關系就顯得尤其重要。

  三 活動目的

  1 通過此次活動讓同學們學會處理好人際關系的技巧,在生活中能夠更好地處理好與同學、老師和家長的關系;

  2、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加強我們班級的團結與凝聚力,使同學們在以后的相處過程中更好地交流,建立好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使班級達到融洽、團結。

  四、活動時間與地點

  時間:2010年6月10日10:00~11:30 地點:待定

  五、活動流程

  1、前期準備

  (1)主要負責人準備相關材料和PPT制作;

  (2)陳璐佳負責準備好09經濟班第一屆最系列獎的提名及統計,彭瀟鈞負責相關獎品的購買;

  (3)李鸝負責個人風采展照片(個人照每人一張,各寢室一張合照,分散寢室一張合照)

  (4)各班委加大宣傳力度,李鸝和戴林負責發飛信和短信通知,分散寢室的.同學由班長唐友親自發短信通知,主要負責人下寢宣傳,確保每位同學了解活動,并確保高參與度。

  2、正式主題班會

  第一部分 處理好與家人的關系(父親節)

  引出父親節 父親節的由來及相關知識(現場問同學們)

  視頻(《獻給全天下所有的父親》)

  歌曲

  處理技巧

  第二部分 處理好與老師的關系與技巧

  第三部分 處理好與同學間的關系

  相關包容——09經濟第一屆最系列獎頒獎

  設最搞笑獎、最可愛獎、最樂觀獎、最幽默獎、最勤奮獎、最實踐獎、最淑女獎、最一排獎、最八卦獎、最砍價獎、最認真獎、最會玩獎、最傾聽獎、最能策獎、最寂寞獎、最癡情獎、最能吃獎、最細心獎、最耐心獎、最孤獨獎、最人緣獎、最后排獎等獎項

  相互關注——游戲 心口不一007

  游戲規則:

  007 “0”“0”“7”“pia~”“啊!”

  第一個人叫“0”和一個在座者的名字,被叫的再叫“0”和另一個在座者的名字,第二個被叫著“7”、“pia~”和第三個被叫者的名字,一旦聽到第三個被叫者的名字后,他左右的兩個人要在最短時間內做出反應,要喊“啊”同時揮揮手,讓他帶點眾星拱月的自豪感。反應慢的人只能服輸。

  游戲懲罰:反應慢者得即興表演任意節目一個

  相互展示——個人集體風采展(PPT展示)

  其他技巧展示

  播放并合唱歌曲(《相親相愛一家人》)班會結束

主題活動策劃 篇9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經典誦讀意義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優秀文化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日積月累地增長語言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一、活動口號:

  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二、活動基本原則:

  直面經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樣,水到渠成。

  三、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1、總體目標:通過組織小學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獲得中華文化的熏陶和修養。

  2、具體目標:

  ①培養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②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

  ③培養小學生讀書興趣,增加歷史、地理、天文、數學、常識、文學、藝術等各方面的素養。

  ④通過誦讀擂臺賽活動,激發學生誦讀興趣。

  四、活動過程:

  1、導入:

  1)畫一棵大樹枝繁葉茂,下面有若干根系。

  2)向學生講解這棵大樹,好比我們的中華民族,它生長了二千五百年,我們每個學生都是這棵大樹上的一片葉子,大樹生長的好,葉子就旺盛。如果大樹的根部斷了,請問學生這棵大樹還會長嗎?那我們作為葉子還會活嗎?(擦掉根部一段)讓學生直觀的理解根和葉的關系。理解大樹的含義、及根的重要性。了解個體和群體的依賴關系。

  3)向學生講解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斷了。

  比如過去的孩子學習的.《弟子規》現在卻不學了。接著講解《弟子規》是學生學習禮貌、學習做人方面的書。現在的國人禮貌欠缺。具體舉例說明:不會打招呼、不行禮,隨地吐痰、亂扔東西、大聲喧嘩、不能敬老協幼。比如坐公共汽車不能給老者讓座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為核心,驕傲、懶惰、不講誠信等等。那么怎么來挽救呢?就是要從小來學習《弟子規》。學習禮貌、學習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兄弟姐妹友好相處。做一個勤勞勇敢、誠實守信的人。

  2、內容學習古代的禮節——鞠躬、

  學習介紹自己 —— 姓名、年齡、學校等……

  學習鞠躬:現在我們要學習中國古代的一個禮節——鞠躬。為什么要學習鞠躬?因為表示尊敬他人、謙虛、誠懇等。

  老師示范:雙手放在褲線的兩旁,低下頭同時把腰輕輕的彎下去,正確的姿勢看到自己的腳面。手臂自然下垂。有的表示誠意鞠躬到90度。

  實踐活動:請學生主動舉手到前邊來表演,或有老師點名。并且學會介紹自己:我的名字、年齡以及學校班級等等。學會禮貌用語:“請大家多多關照”。“希望大家喜歡我”。“我想和大家做朋友”等。也可讓學生自由發揮去想象。

  要求:學生鞠躬要發自內心,誠肯去做。

  3、齊聲背誦《弟子規》。

  4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誰來講講?

  5、學生自由交流。

  6、班級交流。

  7、師總結。

  1)講故事:一個六歲的小孩,他不但學會了彈鋼琴,而且會說英語。每當家里來了客人,大人都叫他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節目后,大家都在贊揚他。他驕傲地說了一句語驚四鄰的話:“姥姥你是個大笨蛋,什么都不會!”客人愕然。從這個例子說明:家長不能一味的培養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學習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為了讓他表演,而是為了讓他有一計之長,將來好做事。可他連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個連自己的家長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會虛心向別人學習?

  2)師總結:所以我們要學習《弟子規》?因為它是我們行動的準則。弟子規的內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處。在外要敬師長、懂禮貌、講信用。和別人平等相處,不自私、不傲慢、愛大眾、愛國家、愛民族。在培養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我們能夠做到這些你就是一個優秀的人。

【主題活動策劃】相關文章:

主題活動策劃09-26

主題活動策劃09-26

主題活動策劃09-26

主題活動策劃09-26

主題活動策劃09-26

主題活動策劃09-26

主題活動策劃09-26

主題活動策劃09-26

主題活動策劃09-27

主題活動策劃09-2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中文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网色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在线 |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 | 一级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最新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