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雪節氣社會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雪節氣社會教案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雪節氣社會教案模板1
【課程簡介】
在“共制酒釀——小雪”課程中,孩子們將對小雪節氣時,釀小雪酒習俗的由來有初步的了解,并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簡易酒釀的制作。該課程在疫情背景下開展,結合孩子們物獲短缺、獲取困難的親身經歷,為孩子們在艱苦條件下,運用有限的條件提升生活質量提供新思路。屬科學、語言相結合的綜合性課程。
【課程目標】
1、知識方面:了解二十四節氣小雪節氣釀小雪酒的民間習俗;
2、技能方面:學習簡單的釀造流程,制作簡易酒釀;
3、情感方面:感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優秀與獨特;學會與父母有效交流、合作完成任務。
【課程內容】
1、釀小雪酒習俗由來講述(10分鐘)
活動過程:講解小雪節氣釀小雪酒習俗由來
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的節氣叫做小雪。小朋友們之前有沒有了解過小雪這一節氣呢?小雪節氣期間,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開始出現初霜,天氣逐漸變得更干燥,也正由于氣候的變化,民間形成了許許多多獨特的節氣習俗,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小雪時要“釀小雪酒”的這個習俗。在小雪節氣后釀的酒,都叫做小雪酒,這些酒釀制后,會一直儲存到第二年,再拿出來飲用。為什么選在這個時間釀酒呢?因為古時人們在第二年打開這些酒時,發現這些酒與其他時節釀造的酒相比,成色更加清澈,味道更加清新香醇。科技發達后,我們才知道這原來是與小雪節氣時逐漸降低的氣溫有關,氣溫使得水質清澈,好水自然釀出了好酒。這就是小雪時節釀小雪酒習俗的由來啦,小朋友們明白了嗎?
2、制作簡易酒釀(40分鐘)
所需材料:糯米/大米,酒曲,容器,筷子,棉被/毛巾,溫度計
活動過程:
(1)活動引入
剛剛我們了解了釀小雪酒習俗的由來,相信有些小朋友已經躍躍欲試,想要自己動手嘗試一下,但是真實釀酒的流程是非常復雜的,在家里會有些難以操作。但是不用擔心,我們可以嘗試制作簡易酒釀,一起體驗真實的釀酒場景,說不定還能為自己的晚餐加一道小甜點。下面就請小朋友們豎起小耳朵仔細聽,看看誰學得又快又好!
(2)活動開展
制作酒釀的'方法可以分為三個大步驟——煮米飯,拌酒曲,發酵。
①煮米飯
煮米飯就是把糯米或大米在水里泡上半天,漂洗干凈后,放在容器里煮成熟米飯。米飯煮好后放到碗里放涼到30度左右。下面就請小朋友們起身準備適量糯米或者大米,讓他們在水里泡個溫泉吧!泡完溫泉后,記得把它們及時放入電飯煲中蒸個桑拿,最后再讓它們回到空調房冷靜一下。一定要冷卻到30度,千萬別忘記,但冷卻的溫度也不要太低啦,不利于發酵!
②拌酒曲
現在我們手里已經有了放涼的米飯,下一步我們要在米飯里拌入酒曲。這時候肯定有小朋友要問了,酒曲的作用是什么呀?酒曲是一種霉菌,它能讓米飯長出菌絲,同時產生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叫做淀粉酶,在淀粉酶的幫助下就能釀出又甜又香的米酒。
現在回到我們制作酒釀的步驟中來,請大家拿出酒曲,按照手中酒曲的使用說明,根據米飯重量取出適量酒曲均勻地攪拌在米飯里,攪拌完后記得把米飯的表面抹平,在正中間壓出一個凹陷,再在凹陷里放上一些酒曲,最后倒上一點點涼開水,把容器密封起來。
③發酵
現在我們要做的最后一步就是發酵,發酵需要滿足的條件是30℃恒溫,如果溫度難以保持,我們可以用厚毛巾或者棉被把容器包起來保溫。
④結果反饋
下面我們要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大約兩三天后我們就能看到自己制作的酒釀啦!是不是很期待?
父母與孩子在發酵的幾天內一同觀察酒釀釀制情況,如出酒量、是否有霉菌等,嘗試分析成功/失敗的原因并做記錄,若未成功可進行二次嘗試。
小雪節氣社會教案模板2
活動目標
1、感受小雪的寒冷,體驗制作糯米美食的快樂。
2、初步了解小雪食糯的習俗,知道食用糯米可以驅寒保暖。
3、選擇喜歡的材料嘗試制作糯米美食。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
《美味的小雪》故事音頻及圖片;“糯米美食”組圖。
紙面教具:
《新年裝飾》。
材料準備:
“美味的糯米”(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提供蒸熟的糯米飯、糯米面團、紅糖粉、不同的堅果碎或餡料,如芋泥、花生、芝麻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小雪節氣“冷”的`特點
今天真冷啊,你們有什么辦法能讓自己暖和一點嗎?——活動身體后,你們有沒有更暖和一些呢?
二、播放音頻/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小雪食糯的習俗
寒冷的小雪來了,熊貓奇奇、熊貓妙妙又有什么保暖的好辦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奇奇和妙妙的好辦法是什么?
三、出示組圖引導幼兒感受糯米美食的豐富性
奇奇和妙妙吃了美食,還拍了很多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些美食你們都吃過嗎?它們是什么味道的?
四、出示材料制作糯米美食體會制作享用美食的快樂
1、出示材料,請幼兒觀察并大膽表達自己的制作想法。
2、根據幼兒興趣,將幼兒分為兩組,一組制作糯米飯/八寶飯、一組制作紅糖糍粑,教師巡回指導。
3、成果展示,幼兒品嘗糯米美食,活動自然結束。
小雪節氣社會教案模板3
活動目的:
1、了解小雪節氣的由來,包括小雪的時間以及文化
2、通過科學實驗,讓大家在動手動腦中加深對節氣的印象
活動安排:
小雪節氣相關兒歌、風俗、科學知識
兒歌:
小雪到,小雪到,天寒地凍開始了。
冷風吹,雪花飄,山川樹木盡蕭條。
穿厚衣,戴厚帽,加強鍛煉身體好。
小雪問答知多少?
(1)小雪節氣的時間?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冬季第2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歷11月22或23日,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寒氣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是“小雪”節氣的原本之意。節氣小雪與天氣預報中小雪不是同一概念,節氣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一個節氣,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
(2)小雪節氣有哪些風俗?
民間有“冬臘風腌”的習俗。小雪節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在南方還有吃糍粑的習俗,是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乾糧。
(3)小雪節氣意味著天冷了,要開始下雪了,那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地球上的水是不斷循環的,陽光蒸發陸地、大海、動物、植物里的水,形成水蒸氣到空中,水與灰塵凝結聚攏,受重力開始下落,通過降雨回到地面。當氣溫足夠低時,則會以雪的形式落下。雪其實是一個個固體小冰晶組成的,在不同的溫度環境下會形成不同的雪花冰晶。
(4)雪的科學知識拓展
A、雪具有保溫性
俗話說的“瑞雪兆豐年”,就是指雪能夠像被子一樣覆蓋在大地上,有效防止土壤中的熱量過快地散發到空氣中。
B、下雪后,為什么有時候在枯草上堆積,而水泥路上卻沒有積雪?
當地面溫度低于0度時,雪落在地面上就不會化。地面溫度高于0度時,水泥地面由于是一塊整體,體積大、熱容量大(除非是寒帶凍土層,否則一般情況下,地下溫度都高于0度),且導熱系數高于植物纖維等,于是當雪花落在水泥地上,地面的熱量便將其融化。
C、下雪后影響交通,怎么解決?
因為鹽水溶液的凝結點比水要低很多,所以能在同樣的溫度下不容易凝結成冰;工作人員正是利用了這一物理特性,所以用鹽水來化積雪,防結冰。
【小雪節氣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社會小雪節氣教案(通用11篇)11-21
幼兒園小雪節氣社會教案模板(精選5篇)11-21
幼兒園小雪節氣社會教案(通用16篇)11-21
幼兒園小雪節氣教案11-21
幼兒園節氣小雪教案11-21
幼兒園小雪節氣的教案11-22
幼兒園節氣小雪教案11-03
小雪節氣諺語11-22
小雪節氣的諺語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