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活動策劃4篇
活動策劃 篇1
一、 活動背景:
當我們成為大學生的那一刻,我們的學習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我們不再成天埋頭苦讀于沉悶的教室,寢室隨之成為我們的最基本組成單位了。因此,豐富我們的大學生活,營造互助互愛、積極愉悅、學習氛圍濃厚的寢室氛圍對我校學風的完善、文化的深化、“信敏廉毅”精神的傳承顯得猶為重要。借60周年國慶大典來臨之際,
二、 活動目的:
寢室文化包含著深刻的內涵、有著豐富的活動內容和多樣的活動形式,對學生的思想修養、文化修養、綜合能力等各方面有著積極的影響。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希望同學們能在準備中增進彼此間的了解、深化相互的友誼,達到進一步融洽學校氛圍的目的。同時,由于同學們在其專業方面的特殊優勢,可以使同學們在比賽的過程中一方面展示自己的才學,另一方面可以進行學習上的切磋,起到互相激勵的作用、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再者,在呼應中國“建立節約性社會”、弘揚愛國愛家可持續發展精神的同時,亦可激發大家的創新意識,體現長大學子的思維活躍的特點。
三、 活動時間:
初賽:3月25日-26日
決賽:4月8日晚18:20(18:30開始)
四、活動地點:
長安大學渭水校區修遠教學樓
長安大學渭水校區西區食堂廣場
長安大學渭水校區逸夫圖書館
五、活動構成:
一、寢室文化藝術節征文大賽
二、寢室文化藝術節書畫、攝影展
三、寢室文化大賽
六、活動流程:
一、寢室文化藝術節征文大賽:
1、征文主題:我的寢室“情結”
2、征文要求:①體現豐富多彩的大學生寢室文化生活,反映寢室成員之間團結互助的親情、友情,記述身邊樂事、趣事等,展現我校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體現在建國60周年來臨之際大學生的新形象。
②語言流暢,內容充實、文字精煉,要有真情實感。
③題目不限、題材不限,字數:3000字以內。
④請在篇尾注明作者的姓名、性別、年齡、班級、寢室。
⑤我們將評選出1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5~10個優秀獎。
⑥截止日期:3月26日
二、寢室文化藝術節書畫、攝影、手工制品展:
1、活動主題:寢室“映像”
2、活動內容:①參賽作品形式為照片、書法、繪畫等,題材不限。
②照片或書畫皆應反映我校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生動體現寢室同學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狀況。富有創意、新意、寓意。
③作品請注明作者姓名、性別、年齡、班級、寢室。
④我們將評選出3個三等獎,2個二等獎,1個一等獎。
⑤截止日期:3月26日
一、二、三獎,經學校批準后,我們將設為院校級獎勵。此外,征文活動的優秀獎,將可獲院級獎勵。
三、寢室魅力展示大賽:
1、活動要求:本次活動的主要對象是 08級的同學。 06、07級可自由報名參加,以“參賽組”為基本單位(有的寢室以“聯誼”參加)。08級:每班至少4個寢室參加;其中,可以選擇“聯誼寢室”的形式共同參加,但必須保證至少是2個參賽組。07級:每班至少2個寢室參加。每個寢室,無論是否參賽,都要寫一張寢室寄語。(N次貼大小的)此次活動要求各寢室能夠展示本寢室團結友愛的溫馨情懷,并能代表本學院的特色與創意。
2、活動流程:
(1)初賽:A每個宿舍借助PPT、DV、DC等形式,由寢室成員介紹室友、分享寢室的融洽氛圍。
B才藝展示:各寢室可以通過樂器演奏、唱歌、話劇、小品劇等多種方式,展示寢室的活力。(個人代表著寢室)
各校區選手必須到蛟橋園參加統一的初賽選拔,通過初賽即可進入決賽。
(2)決賽:邀請部分老師、學生代表作為評委。
A開場式。各寢室共同唱一首歌,以體現長安大學的團結(依據入選寢室的多少,決定每寢室派出幾人演唱)
B我寢我愛:由各寢室介紹自己的成員。并由DV、DC、PPT等形式,展示大家平時的寢室生活。
C我寢我秀:并在介紹同時,展示自己的才藝。(展示要求:以
活動策劃 篇2
一、項目背景及意義
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流動農民中的兒童數量急劇增加。兒童問題的突出使得流動從根本上超越了“勞動力流動”的意義,兒童是農民工中的一個特殊部分。解決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不僅呼喚義務教育的體制調整,而且呼喚多方面的制度創新。
民工從農村進入城市,依靠替雇主工作為謀生手段,但不具備非農業戶口的社會群體。由于中國大陸至今未廢止的戶籍制度的存在,直至20xx年,這一群體基本上沒有工會組織、幾乎沒有任何權益保障,更不能享受因為城市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福利,“農民工”成為這一制度之下特殊群體,也是城市被雇傭者中勞動條件最差、工作環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體;同時也是中國產業工人中人數最大的群體,據估計20xx年有1.5億人。
我國農民工現象的產生主要根源:我國農村人多地少和農業收益低。目前我國大陸耕地的總面積不到20億畝,人均耕地約為1.4畝,而且在最近十幾年中,由于工業,特別是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耕地在以每年約1000萬畝的速度銳減。如果不考慮農民的兼業問題,農村中的剩余勞動力約在三分之二左右,這些剩余勞動力必然要向非農產業轉移,而大部分人向大,中城市轉移。在這一轉移過程中,農民工問題逐漸顯現出來,逐步引起人民的重視,并成為社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農民工是一個很大的弱勢群體,而且大部分農民工是舉家進城打工的,由此子女上學便成了一個難題.城市農民工是處在社會底線的人,他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將來可以有個好的前景,然而農民工子女并不能就近上學.20xx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中央編辦、公安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勞動保障部《關于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意見把占流動兒童少年的絕大多數、處于弱勢地位的“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從“流動兒童少年”群體中單獨提出,突出強調。當然要考慮解決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問題,必須考慮城市的接納力,考慮它現實的和可以的接納力。
農村勞動力流動持續到現在,農民工子女即第二代移民問題已經浮出水面。相對于流動的勞動力來說,這是一個派生的部分。但是,這個群體有著一種獨特的成長性,在他們身上,體現著更深遠的社會變遷意義。生活經歷和人生經驗,使他們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無法安于現存的城鄉體制,也使他們有著強烈地改變自己命運的憧憬與沖動,而他們在城市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將決定他們努力的方向。農民工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使城鄉分割舊體制的弊端暴露得越加清晰。近兩年,農民工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二、活動主題“
同樣的藍天、同樣的笑臉——關愛農民工子弟”。有這樣一類群體,他們用自己粗糙的雙手,在嚴寒酷暑中讓一座座嶄新的建筑拔地而起,他們的愿望不過是希望在城市中有著自己生存的一個角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像城里的孩子那樣穿著整潔的校服,背著書包有說有笑地走進校門,他們淳樸、善良、踏實,這就是農民工。他們是弱勢群體的代表,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女需要我們的理解和幫助。
三、活動目的
在理論上:通過此次社會調研,對農民工子女的教育現狀有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在整體把握現狀的基礎上,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從現象中找出普遍性的規律,并探究可行性的對策,以供相關決策部門參考,并提供理論依據。
在實踐上:一個城市農民工子女的整體素質就是這個城市市民文明素質的組成部分,解決好農民工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不僅是教育問題,而且是推動城市建設和發展,推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公平的迫切需要。通過本課的研究,便于教師在教育教學問題上因材施教,更好地使這些“第二代移民”能夠健康地成長,促進當地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四、活動主要思路
本研究從農民工子女的成長經歷追蹤、思想品德現狀、學習成績現狀歸因以及有關與農民工子女教育有關的一些政策、規定和做法等角度,全面深入地了解這個特殊群體的教育現狀,發現存在問題的癥結,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以便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能夠找準教育最佳時機,因人施教,同時,期望能為有關部門提供一些決策的依據,使這些游走于城市邊緣的“流動兒童”能夠和城里的孩子一樣,享受公正、平等的教育。
五、活動形式
(1)調查方式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方式,所用資料均來源于實地調查結果。資料收集包括兩方面:一是通過學生自填問卷收集定量資料,二是通過個案訪談、文獻研究方法獲得定性資料。其中以定量資料的收集為主。
(2)收集資料的方法
開展本課題研究主要采用了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文獻研究法、經驗總給法、教育問題研究法、行動研究法。
(3)資料分析方法
全部問卷資料均輸入計算機,并運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根據本研究目的和要求,采用列圖表形式來對有關變量間的關系進行分析。
六、活動流程
第一階段(6月-7月):策劃、準備、啟動階段
1確定主要調查的地區
2活動宣傳及隊員選拔
3提前了解各車次的時間情況
4調查問卷的問題設置及印制
5隊旗制作及必要的工作工具的購置
6隊員安全教育及前期培訓
7開展兩次宣講會一次講座
8、完成團隊內部條例、制度修訂工作。
9、完成實施部分的協議制定,并對實施步驟進行詳細推演。
第二階段(7月-8月):開展階段
(1)7月5日—7月15日:主要是農民工子女的成長經歷追蹤,思想品德現狀以及學習成績現狀調查歸因。成果:調查問卷設計、試調查、修改問卷,正式調查、數據整理。
a、7月5日在赤峰市巴林左旗進行試調研,對農民工子女的成長經歷追蹤,對思想品德現狀以及學習成績現狀調查歸因。一天結束后,修改我們的問卷,并最終完成問卷。
b、7月6日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開始進行正式調研,對農民工子女的成長經歷追蹤,對思想品德現狀以及學習成績現狀調查歸因。一天結束之后我們整理出今天的數據,并加以分析。
c、7月7日在赤峰市寧城縣進行調研,對農民工子女的成長經歷追蹤,對思想品德現狀以及學習成績現狀調查歸因。一天結束之后我們整理出今天的數據,并加以分析。
d、7月8日在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進行調研,對農民工子女的成長經歷追蹤,對思想品德現狀以及學習成績現狀調查歸因。一天結束之后我們整理出今天的數據,并加以分析。
e、7月9日在赤峰市松山區進行調研,對農民工子女的成長經歷追蹤,對思想品德現狀以及學習成績現狀調查歸因。一天結束之后我們整理出今天的數據,并加以分析。
f、7月10日在赤峰市敖漢旗進行調研,對農民工子女的成長經歷追蹤,對思想品德現狀以及學習成績現狀調查歸因。一天結束之后我們整理出今天的數據,并加以分析。
g、7月11日在赤峰市元寶山區進行調研,對農民工子女的成長經歷追蹤,對思想品德現狀以及學習成績現狀調查歸因。一天結束之后我們整理出今天的數據,并加以分析。
h、7月12日在赤峰市翁牛特旗進行調研,對農民工子女的成長經歷追蹤,對思想品德現狀以及學習成績現狀調查歸因。一天結束之后我們整理出今天的數據,并加以分析。
(2)7月16日-7月20月: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歸因。成果:反思,階段性論文
a、7月16—17日,我們將所有數據進行匯總,整理分析。
b、7月18—20日,我們將完成階段性論文。
(3)7月21日—7月25日:研究已有的政策、規定和做法,嘗試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成果:對策研究論文
a、7月21日—22日,我們將搜集當地現有的關于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情況的政策、規定和做法,并整合在一起。
b、7月23—25日,我們會對前幾天的所搜集到的資料進行研究分析,找出其中的問題,集合當地現狀,嘗試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完成對策研究論文。
(4)7月25日—7月30日:總結階段,整合研究成果;形成調研研究總結報告;成果:研究報告
在此期間,所有隊員分工合作,將之前的所有成果進行匯總,整和在一起,進行研究。最終形成研究報告。
七、研究成果形式
1項目預期成果
總結性研究報告:此次社會實踐結束之后,我們會針對當地的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現狀,進行研究,最終完成總結性研究報告。
階段性論文;在實踐過程之中我們會完成數據處理完成之后的階段性論文;在研究當地現有的關于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情況的政策、規定和做法之后,我們會完成對策研究論文。
典型案例:我們會對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農民工子女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其中包括
(1)成長經歷追蹤(來自何方,何時來赤峰,家庭經濟現狀、父母受教育程度、小學時在哪上學等)。通過對他們成長經歷的分析,尋找他們現在日常行為表現的原因和源頭;
(2)思想品德現狀調查(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他們的日常行為表現及德育現狀,并分析他們的心理及成因,以期對他們的品德進行客觀評價,有助于采取有針對性的德育措施,開展活動,更好地提高德育效果);
(3)學習成績現狀歸因(通過走訪、問卷、觀察,開展行動研究,對這些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學習情況和學習上存在的困難有較全面的了解,以期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找到適合他們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讓他們真正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4)研究與農民工子女教育有關的一些政策、規定和做法,借鑒他人在研究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上的一些成功經驗和一些省、市、區以及學校在解決農民工子女就讀、學習上存在的困難所采取的一些做法,結合本市、本區自身特點,以期能夠找到解決目前農民工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難題的對策。
最終完成典型案例分析,并匯總成冊。
八、管理及相關制度團隊不實行固定制,當出現本部門30%以上人員對某一人或者本人對自身工作能力質疑情況時,可召開部門內部會議,對人員做出調整。
1、安全條例:
(1)、注意保管個人用品,遺失本人負責;把防暑等一系列醫療保障工作做到位。
(2)、當團隊陷入危險情況,由安保專員負責處理。
2、組織條例:
(1)、制作T恤與遮陽帽。
(2)、重大團隊決定由全體隊員投票表決,特殊情況由隊長決定。
(3)、團隊人員地位平等,尊重隊員個人意見。
(4)、個人服從團隊決定,以大局為重,禁止脫離隊伍單獨行動。
3、紀律條例:
隊員外出須向安保專員請假并按時歸隊,有特定任務期間不得請假外出,因病或特殊情況者,由本人遞交書面申請,經批準后方可外出。請假的隊員歸隊時必須銷假,否則一律做未歸隊處理。
4、財務條例:
公用資金存入銀行卡并由項目財務專員保管,動用公用資金時經手人應保管好相應憑證,每天由財務專員負責統一記錄。
九、注意事項1團隊人員要求是平時生活作風表現良好、文明禮貌、服從集體、熱情陽光。
2注意加強活動宣傳,展示山東大學大學生風采。
3注意活動照片、數據資料、論文的收集、整理和匯總。
活動策劃 篇3
一、活動背景:
這生氣盎然的盛夏,是一個非常合適進行戶外活動,親近自然的好時節。為了讓大家體驗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樂趣,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同時也為了促進新老干部們的相互交流、了解,培養干部團隊團結合作、相互幫助的團隊精神和團隊默契,更為綠色文化社日后的良好發展鋪下奠基,本社決定舉行一次自行車出游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綠色出行,從我做起。
二、活動時間:初步定于XX年x月xx號(若天氣原因或其它各方面原因則推遲)
三、活動地點:xx市市區范圍內
四、活動對象:綠社的干部們(新老)
五、活動目的:
希望通過本次自行車出游活動,培養大家相互協作,增強大家默契配合的團隊精神。同時促進新老干部的交流,為日后社團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六、此次活動的主要負責人: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
七、活動前期準備工作:
1、采購物資(物資主要是礦泉水,荔枝山上面還有,不夠的由陳慧萍負責)
2、統計要去的人數以及名單(由蘇彥丹負責)
3、出行方式:自行車(由謝志誠、韋宗相負責,蘇彥丹負責確定及清點)
4、自帶的物品:帽子、創可貼、學生證、身份證,20——30元,喜歡的零食等等。
八、活動流程:
1、早上七點半在校門集合并清點人數、確定物資后八點開始出發。
2、出行的路線及景點:欽州學院-----馮子材故居----------進喜園------劉永福故居-----中山公園-----欽州學院
3、一起吃過午餐(豬腳粉)之后就回來
九、經費預算:
20元
活動策劃 篇4
一、整體情況
1、活動主題名稱: 江中佩蘭漢服社重陽節活動
2、背景:夏歷每年九月初九日為“重陽”節。“重”者,《博雅》解為“再也”。自太古時代,華夏民族既有陰陽數的觀念,以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二四六八十為陰數,九為陽數之極,九月初九故稱“重陽”。前一九應日,后一九應月,故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鐘繇書》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重陽時節,秋收已完,農事空閑,此時,正值山野果實、藥材成熟,所以農民紛紛上山采擷,稱為“小秋收”。相沿歷久,與重陽登臨強身風俗合流,產生重陽登高的習慣。
2、活動意義: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豐富社員的業余生活,同時在校園推廣和發展漢服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漢服,關注中華傳統。
3、時間:20xx年10月17日9:00至午餐
4、地點:新操場/神農園
5、人員:在校同袍
6、參與模式:自愿參與,費用AA,有漢服的可根據情況自帶漢服。
7、活動預算:250元左右
二、活動流程
1、17號上午9點在新操場集合,有漢服的盡量穿漢服來
2、茶道·古琴表演(約5分鐘)
茶道:柯海龍。古琴:劉政知(如果學長不在,可放背景音樂)
3、現場制作茱萸佩(約20分鐘)
流程由劉芳華負責,布料由林佳玲負責,吳茱萸由趙待蕓負責。
4、舞蹈(約5-10分鐘)
由劉芳華等組織表演蘭陵王入陣曲
5、登高(約30-40分鐘)
大家都上神農園葫蘆那里,平鋪層布,大家圍坐,吃些應季水果,花生等小吃,有才藝的表演些才藝,即興表演,唱歌、跳舞、個人樂器、書法作品都可以(結束后衛生搞好)
6、游園,照合影,然后自由活動。可自由組合,照相攝影、賞花、池邊喂魚、對奕、吟詩聯句。
7、午餐AA
另:如果下雨則在神農園葫蘆內辦2、3、4、5活動或移至18日
三、活動聲明
此次活動為愛好者自發組織、自主參與的集體活動,具體情況以當天安排為準。希望每個參與的人對自己負責,大家相互理解,玩得開心。
【【推薦】活動策劃4篇】相關文章:
推薦促銷活動策劃03-25
【推薦】公司活動策劃匯總5篇04-22
【推薦】大型活動策劃3篇04-20
【推薦】促銷活動策劃匯編六篇04-12
【推薦】大學活動策劃(通用10篇)04-12
【推薦】大型活動策劃4篇03-29
【推薦】大學活動策劃范文8篇03-28
【推薦】慶典活動策劃3篇03-24
推薦讀書活動策劃書(精選23篇)04-22
酒會活動策劃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