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車間一周工作總結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那么總結要注意有什么內容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車間一周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轉眼間,我進入公司實習已經有一周多了,在這一周多的時間里,我先了解了拉頭模具的制作過程和拉片壓鑄生產的主要流程,然后先從模具車間的精雕工序開始具體的實習。我實習一周以來,具體的工作總結如下幾點:
一,進入車間的第一天,模具車間和壓鑄車間的主任分別給我介紹了各自車間的生產設備和生產流程,讓我對拉頭生產線有了直觀具體的認識,我就結合我在車間實習的情況,說一下我對拉頭生產線流程的認識:拉頭生產線主要由拉頭模具制作和壓鑄生產兩部分組成。 a.模具制作的具體流程:繪圖——開模——精雕——銅工——電火花——拋光——研磨——手工雕——開料口。
⑴繪圖人員繪制符合客戶要求的拉片圖稿;
⑵開模師傅接到圖稿后,進行模具型腔和澆道的設計;
⑶鉗工組根據要求準備相應的模具毛坯;
⑷精雕人員根據圖稿或樣品進行三維實體造型,并且編制精雕刀具加工路線文件,然后將程序輸入到精雕機器中,開始精雕加工電極;
⑸開模師傅將精雕合格的電極按照圖稿及樣品進行仔細修整;
⑹電脈沖人員根據工藝要求用加工合格的電極在準備好的模塊上進行電火花加工型腔;
⑺拋光人員將電火花加工完的模具進行型腔底面和側面的拋光;
⑻磨床人員進行模具的研磨以及抽芯模具抽芯的加工;
⑼手工雕人員進行圖案和字體的雕刻;
⑽開模師傅根據產品的形狀進行開料口;
⑾加工完成的模具交給壓鑄車間進行模具實驗,合格后模具入庫。
b.壓鑄生產的具體流程:準備原料——準備模具——壓鑄生產——拉片分離——拉片拋光——檢驗
將原料進行融化,并分配到每個機器中;根據生產要求將相應的模具安裝在壓鑄機器中,并進行壓鑄生產;將拉片和料頭余料等分離開,料頭余料重新利用;將拉片和拋光材料混合在一起,加在拋光機中進行拋光研磨,研磨后將拉片和研磨材料分離;檢驗經過研磨的拉片是否符合要求。
二,通過對現場模具的觀察,對模具車間的模具類型、尺寸、型腔布局有了詳細的了解。模具車間的模具主要有壓鑄模具和塑料模具兩種類型,壓鑄模具分為50x70和70x70兩種規格,根據產品形狀的不同,部分模具是側抽芯的,一般是一模3— 4腔,主澆道分布在上模上,下模只有橫澆道和型腔;塑料模具分為90x120、70x130兩種,90x120為單分型面模具,也是比較常用的,按照產品的不同,一般一模4— 8腔。70x130為側抽芯模具。
三,這周主要在模具車間精雕工序實習。精雕是模具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模具的型腔的尺寸是否符合產品要求,模具型腔加工是否成功都取決于只一個環節。精雕首先是要利用造型軟件jd paint造出符合客戶要求的產品形狀,并生成加工程序,這一步決定將要加工的模具的型腔尺寸。然后,根據編輯好的程序加工紫銅電極,電極不僅僅尺寸要求合格,更重要的是要表面要光滑,這樣模具型腔才能達到精度要求。要制作出符合精度要求的電極,對精雕使用的刀具用很高的要求。模具車間主要使用的刀具有平底刀jd-1.0,jd-2.0,jd-3.17三種尺寸類型,要求尺寸偏差不能大于0.01。
四,在精雕實習的這一周,我通過向師傅請教和觀察師傅們操作,初步學會了精雕機的操作,能夠自己獨立設定精雕機的參數,以及進行簡單操作。
五,通過在車間一周的實習,在學習到新的東西的同時,也發現了很多自身的不足。結合車間的生產流程,我計劃以后在學習每一個工序的同時,不僅在車間了解具體的操作過程,制作方法等,在自己工作之余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結合實踐,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總之,這一周我在車間開始實習,從頭開始學習新的知識,有了不少的收獲,同時,也給自己有了新的目標,我會努力學習,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車間一周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車間的工作總結04-21
車間工作總結11-01
水泥車間工作總結09-23
關于車間工作總結03-23
煉焦車間工作總結08-16
工廠車間工作總結04-21
電儀車間工作總結11-05
車間檢修工作總結04-13
車間個人的工作總結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