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是我國獨具特色的衛生資源,是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的重要特征和顯著優勢,其臨床療效確切、預防保健作用獨特、治療方式靈活多樣、費用較為低廉,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深受廣大城鄉居民和部隊官兵的歡迎。下面是小編收集到的2016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工作總結1】
我院以“強化中醫為主的發展方向,注重突出中醫藥特色”為宗旨,以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中醫藥服務為目的,全院各科室共同努力,進一步提升了我院中醫藥服務能力,現將前段時間的相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貫徹落實中醫藥扶持政策方面
1、將符合條件的中藥(含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成藥、中藥制劑)和中醫非藥物治療項目按規定納入到農合報 銷范圍。
2、落實基本藥物制度中的中醫藥扶持政策;按照基本藥物制度的要求,配備了中藥飲片和中成藥品種,基本能滿足臨床需要。
二、加強了中醫藥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
1. 今年6月,開通了國家中管局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視頻網絡平臺。本院職工及鄉鎮衛生院專業人員可以收看中管局視頻會議和參加專業知識技能視屏培訓(每周二下午)。
2、加強了中醫藥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工作力度,開展了老中醫藥教師帶徒工作,中醫院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3、進一步落實對基層中醫藥人員的幫扶指導工作:指派3名中醫藥人員到對口支援的鄉鎮衛生院開展中醫醫療與技術培訓,根據需要,免費接受基層中醫藥人員進修學習。
三、中醫藥特色優勢建設進一步加強
各科室正在逐步建立中醫綜合治療室,根據臨床需要,為患者提供針灸、推拿、按摩、火罐等中醫技術服務;重點加強了肛腸科和腦病科專科建設,其中肛腸科采用中藥灌腸和中藥薰藥等方法,腦病科采用針灸療法,光電療法,中藥熏洗等特色療法,效果顯著。2013年診治患者400余人。
四、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
我院現有門診中藥房50平米,中藥品種360余種,中藥飲片的管理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成立藥事管理委員會,明確藥品質量管理責任,層層把關,嚴格執行規范中藥房相關管理制度,對每味中藥飲片都進行驗收入庫、晾曬炮制等記錄,保證了藥品質量,加強了中藥房規范化建設。我院計劃新建10層門診綜合樓一棟,位于武邑縣東昌街與寧武路交叉口西北角,占地面積30畝,建筑面積9000平米,總投資2500萬元,其中上級專項資金1450萬元,地方配套資金1050萬元,目前圖紙設計、環評等前期工作已完成,預計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將大大提高我院的硬件標準。
五、中醫預防保健工作逐步開展
根據《河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等要求,對兒童、孕產婦、老年人、高血壓、乙型糖尿病患者運用中醫藥技術開展中醫健康教育。
結合季節特點,開展中醫“治未病”項目。針對咳嗽、哮喘、體質虛弱的患者,在三伏天開展“三伏貼”療法。
【2016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工作總結2】
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工作階段匯報 通過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項目實施以來,在各級領導關心和支持下,通過全院干部職工的努力,按計劃完成了相應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組織機構健全,加強領導和管理
按照《江油市中醫醫院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項目領導小組,并設立辦公室,加強了中醫藥基層指導科、預防保健科、江油市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基地的管理,并開通了中醫藥適宜技術視頻平臺,采取接受進修、巡回醫療、輪流下派、技術培訓等多種形式,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中醫藥業務指導,中醫基層指導科接受醫院和市衛生局雙重領導,完成了政府指令性任務。
二、基層中醫藥各項政策貫徹落實情況
1.在健全全民醫保體系中發揮中醫藥優勢和作用。
(1)市新農合提不僅高新農合中醫藥報銷比例,還在我院在地震災后遷至重建后,給予了免收住院患者起付段的優惠政策;
(2)市新農合將針灸和治療性推拿等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
(3)醫院中藥制劑納入新農合報銷目錄;
(4)針灸及治療性推拿等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
2、中藥飲片的基本藥物管理按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中藥飲片定價、采購、配送、使用和基本醫療保險給付等政策規定執行;仍保留了中藥飲片的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