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擴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樹立機關為民務實清廉形象。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2017年領導干部春節期間回鄉調研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2017年領導干部春節期間回鄉調研報告1】
2017年春節期間,我利用回老家過春節的時機,在有限的幾天里,采取談話交流、實地察看等方式,主要調查農村老年人生活狀況問題,調查對象為村里60歲以上的老年人,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村老年人生活狀況
我回到吉安市永新縣懷忠鎮雙溪村,通過幾天的調查發現,雖然農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升,但老年人生活狀況還是比較堪憂,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鄉村老人,他們的子女絕大部分過完年后都去經濟發達地區打工,極少部分在外地工作或在家務農兼做運輸、泥工、木工等,更有極少部分老人膝下無子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物質生活狀況
我們村大致只有四十戶人家,人均耕地1.5畝左右,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基本沒有發展特色養殖業及種植業,收入來源單一。老年人也主要是靠種田為生,子女給的生活費有限,沒有其他經濟來源,但靠種田收入微薄。一是現在農村基本上耕地、收割實現了機械化,帶來的是成本的上升;二是肥料、農藥的支出也在逐步提高,俗話說“肥是農家寶”,但近年來,農村中家庭養豬、牛的減少,甚至多數家都不養。種田都靠買化肥買農藥。三是農村老年人的勞動能力下降,種不了太多田地,種的稻子只夠自己吃,沒有多少余糧可供出售。
2、精神生活狀況
目前,我們村老年人生活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孤獨。一年到頭,只有春節期間外出務工的女子才會回家團聚,人氣旺盛,但是一過完年后,絕大部分青壯年又紛紛出去打工,有的家庭是夫妻雙雙外出,有的是男勞動力外出務工,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及少部分婦女。老人獨自留守在農村帶小孩,缺乏子女的關心和溫暖,甚至有的老人與媳婦相處得不好,關系緊張,心情抑郁也沒地方排解。農村老年人整天在寂寞中度過,沒有娛樂設施供他們活動消遣,精神生活貧瘠,內心空虛孤獨,更是加速了他們的衰老。
3、健康與醫療狀況
農村人年輕時很操勞都是干體力活,進入老年后,身體機能衰退得快,身體難免會出現一些毛病。俗話說“病向淺中醫”,但面對醫療費用時,大多數農村老人不會及時治療。總是一拖再拖,到最后才去醫院看病,有的甚至因此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雖然政府出臺了新農村合作醫療政策,但新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的醫療費用金額比率一般都較低,有的甚至不能報銷,所以農村老人生些小病,一般就是扛過去,有重大疾病時一般都難以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
二、對策與建議
1、積極推進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加大對農村老年人的補助
農村老年人大多數條件不富裕,也沒有經濟來源,要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必須積極穩妥推進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同時建議政府制定一些政策,給農村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們適當補助。還可以向社會熱心人士募集資金,設立專項農村老年人基金會,給農村老人提供幫助。
2、加大農村公共服務尤其是娛樂設施的建設
給農村老年人們提供一個活動和交流的平臺,有益于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政府應該執行公共服務的職能,在農村興建一些老年娛樂場所,比如為村里購買健身器材供老年人鍛煉身體,修建室內活動場所讓老年人有地方可以一起看看戲曲聊聊天等。
3、改善農村醫療環境,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報銷
建議每年給農村老年人免費做一次全身體檢。加大對農村衛生所硬件設備的資金投入,提高衛生所醫務人員的待遇,吸引年輕優秀醫務人員投身農村醫療事業。擴大農村醫療保險的報銷范圍,這樣農村老年人就可以沒有負擔地就醫,而不用擔心醫療費用的問題。
【2017年領導干部春節期間回鄉調研報告2】
這幾年春節,我都回老家去了,在老家過年的幾天里,都會到村頭村尾去轉轉看看,到一些人家里去坐坐聊聊。覺得家鄉現在變化很大,寬闊的水泥路修好了,家家都有二至三層的小洋房,原來低矮的平房已難覓蹤跡,年輕人都買了小汽車,幸福之情溢于言表。近年來,村子的范圍在不斷擴大,村中耕地卻在急速減少。
一、村子里耕地基本情況
1986年,全村耕地有798畝,其中水田為635畝、旱地為163畝。當時全村有90戶,342口人,人均水田有1.85畝,旱地有0.47畝。而現在全村有200戶人家,980人,全村有耕地512畝,其中水田為426畝,旱地為86畝,其中人均水田為0.43畝、旱地為0.09畝。我村耕地大致分可為三類,一類是村子周圍的,全是比較優勢水田;一類是靠近東邊大山邊上的山坡地;還有一類是在含沙石較多的沙土地。從1986年到2015年僅30年間,耕地減少286畝,在既沒有工業征用,也沒有大規模農業開發,為什么還會減少得這么多呢?
二、村土地減少的途徑與原因
(一)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推動。由于石謙村東邊是一片大山,有較多的山坡地,在80年代,緊靠大山的或山上的耕地都是做旱地,離山有一小段距離的均為水田。在1998年后,國家推動退耕還林,山上的旱地都種起了樹,隨著小樹的長大,已經看不到田地的跡象,退耕還林大約占耕地減少的15%。
(二)主動拋荒是耕地減少的一個重要方面。如今,我村人口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多數青壯年跑到東南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務工、經商及創業,村中只剩下老人婦女和小孩,勞動能力大大降低,且種田的效益低,所以離山近一點的水田和含沙石量較多的水田,由于土質較差,村里人選擇了主動拋荒,主動拋荒的耕地占減少的20%。
(三)道路的修建使耕地減少不可忽視。近十年來,村里經過多方籌資,修建了一條環村公路,并將村里公路下邊接到了村委會,上邊連接到了大山腳下,公路平均寬4米,主要是占用原來的水田修建。前年開始修建的鐵路也占了我村一小部農田,修建公路鐵路占減少的耕地5%。
(四)村民建房是耕地減少的主要方面。近些年,由于村中人口大量增加,外出務工收入的提高,對房屋建設需求增加,多數村民選擇突破宅基地的限制,在自家的耕地上建設新房。又由于鎮政府監管不力,村民亂占用良田現像非常嚴重,村邊的水田被大量占用建房。隨著環村公路的建設,大量的村民到公路兩邊來建房,將原房層丟棄,空心村正在擴大。村民建房占減少的耕地60%。
三、控制耕地減少的建議
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問題,原因是多方面 的。大家都知道“民以食為天,地為糧之本”,耕地是糧食生產的載體是糧食安全的根本保障。為政之要,首在“足食”,這是歷代治國安邦的經驗。要解決好耕地快速減少的現狀,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完善土地確權制度安排,盡快將農民頒發土地確權證書,宣講農民享有的各項土地產權,強調土地產權的重要性和限制性。
(二)加快保護耕地的立法,用規矩來管理農村土地,堅決杜絕非法占用農村耕地情況的再度發生。
(三)加強執法監督。鄉鎮機關要用強有力的手段規范管理農民自己用地,對違法者加大處罰力度。鄉鎮對村民建房要有統一的規劃,保持節約的原則,充分利用原有宅基地,新建住房不得占用任何人包括自己的耕地。
(四)鼓勵土地流轉。引進農業能手來村里流轉土地作業,把近年來荒蕪的田地都重新種起來,增加糧食產量。
更多相關文章:
1.2017年黨員干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
4.2017回鄉調研報告
5.2017年春節回鄉調研報告
8.2017年干部回鄉調研報告
9.2017年機關黨員春節期間回鄉調研報告
10.2017年黨員干部回鄉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