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惠子相梁有感(精選5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惠子相梁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惠子相梁有感 1
文言文,雖年代久遠,但里頭還是有諸多文章值得反復品悟;文言文雖艱澀難懂,但只要你深入解讀,賞析探究,亦能妙趣橫生,其味無窮。今天,我執教《惠子相梁》一文,不少學生領略到莊周風采。借此機會,筆者也提出一方拙見。有不妥之處,請多提寶貴意見。
莊子與惠子是一對“好友”。莊子境界高遠,才智過人;惠子亦深諳哲學,且位高權重,身居宰相之位。有人告知惠子說:“莊子這次過來與你相會,其意是想取代你的相位。”惠子把這個相位看得很重,生怕給莊子霸占。心里格外恐慌,于是采取嚴密防范措施:在國都一帶搜查了三天三夜。到底是“搜查”還是“搜捕”,我讓學生說出各自理由。我認為,搜捕,意思是搜查并執行逮捕的意思,即搜查出來之后就很可能會投入監獄。搜查,意思是搜尋,查找。可能逮捕,也可能不逮捕,或是想將其軟禁起來。我想,莊子應該聽到了這則消息了吧。可莊子沒有躲避,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果敢地“往見之”,并給他講了一個極有智慧,極具奚落色彩的故事。這故事大致是這樣的: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鹓芻鳥。這種鳥可能是出門“旅行”吧,從南海飛到北海。我想,如此遠距飛行,總得吃喝和休息吧。可這種鳥有一個獨到之處,就是不是梧桐不棲息,不是竹實不吃,不是甘泉不喝。從這看出這是一種名貴(或是高貴)之鳥。有學生說,這種鳥過于挑剔,也是有其道理的。在這時,貓頭鷹得到一只腐爛的老鼠。鹓芻鳥在它上頭飛過。貓頭鷹生怕其食被搶,就本能地作出“嚇”的發怒聲,以此防范耀武揚威。我好不容易得到了這樣一只臭老鼠,你過來,是否就要搶奪我勝利的勞動果實呢?這也太不哥們了吧。實際上,鹓芻鳥毫無此意,只不過是你貓頭鷹自己過度恐慌,猜忌心過重罷了。你惠子就像這貓頭鷹一樣,竟然用梁國宰相來嚇唬我?哼!我才不稀罕你這你“腐鼠”般的相位呢?虧你想得出,還為此折騰了三日三夜,在京城到處搜我。我莊某人是視高官如“腐鼠”,你卻如此侮辱我。老兄,你真的不夠朋友。志不同,道不合,不相為謀。以后咱倆就分道揚鑣了吧。
課后,有兩位學生問我,在文中,到底是誰“仰而視之曰”?原古文是不分句讀的。我個人認為是鴟吧。“嚇”這聲音應該是鴟發出來的。那“‘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是誰說呢?我認為這句話應該是鹓芻鳥說的,只是它順手模仿了鴟發怒的`聲音,借子之矛攻子之盾而已。從文中把“嚇”字用了單引號即可證明;也可能是莊子把故事講到此時,自己點明故事主旨。
中國自古以來,其“官本位”思想都是長盛難衰。官位越高,其“磁場力”就愈強,吸引或是攀附的人也就愈多;高官下訪視察,往往跟陪者云集。像莊子那樣清高自守、順性而為之士,上千年來,寥寥能有幾人?“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芻鳥竟未休。”當品讀李商隱這句詩時,結合歷史和現實,我覺得認為“腐鼠”是美味佳肴也是大有人在的,不少人還認為是“香餑餑”呢。不過,話說回來,不管你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應在其位,謀其事;為其民,盡其責。進而言之,其實“貓有貓道,狗有狗道”,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活法,只要能順性而活就足夠了。然而,人不能無端猜忌他人,聽風就是雨。須知,人自亂猜,然后人必遠之。
讀惠子相梁有感 2
日前,偶然間讀到了《莊子》的《惠子相梁》這則故事。細細品味之余,不禁生出些許感想來。
惠子即惠施,他做了梁國的國相,莊子去看望他。哪曉得,惠施非常恐懼,生怕莊子來取代他的國相地位,于是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想先下手為強。莊子雖義憤填膺,卻泰然悅色地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鹓雛,你知道嗎?鹓雛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就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雛鳥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鹓雛,發出‘嚇’的怒斥聲。”眾所周知,莊子乃高潔之士,淡泊名利,清心寡欲。而惠子呢?完全抖露出了他那雞腸小肚、利欲熏心的卑鄙嘴臉,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現實生活中,像惠施這樣以自己的小人之心去猜度別人的人有之,成天不去想如何干好本職,卻一門心思地算計別人,生怕超過自己,更有甚者以信口雌黃、搬弄是非的手段來打擊別人,好像別人干事就妨礙了自己,其心思如惠子一般。
古人曰:“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君子必成其意”。在講誠信、建和諧、實施德潤合川戰略的今天,筆者奉勸那些不干實事、投機鉆營、搬弄是非之人,安安心心逮住你的死老鼠不放的.好了,不要用你的死老鼠去嚇唬非甜美泉水不喝的鹓雛。心胸開闊一點,大度一點,誠誠懇懇待人,踏踏實實干事,讓工作陽光一些,讓生活快樂一些;否則,于人,傷了和氣,不利于團結;于己,傷了身體,不利于身心;見到好書多讀點,見到摯友多交點,用“德”滋潤自己的靈魂。這樣,于人于己都有利。一句話,為人厚道一點好。
讀惠子相梁有感 3
讀了《惠子相梁》這篇文言文之后,我深深的感受到在那時的社會里朋友之間的友誼遠遠不及高官厚位,不如金錢。惠子跟莊子之間的友誼幾句話就被別人所破壞,為了高官厚位惠子放棄友誼,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自己的心思猜度莊子的心思,以為莊子像他一樣,貪圖高官厚祿。卻不知莊子清高自守,視爵祿為“腐鼠”,避之唯恐不及,辛辣譏諷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富貴的嘴臉。
然而,現在呢?在二十一世紀生活中的'我們每個人不還都是一樣,當然不包括那些平正廉明的正直人物,現在像那樣正直的人少之又少,雖然現在像和珅那么貪婪的人不多,可是很多人比和珅也清廉不了多少,沒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文天祥詩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樣,這樣的人幾乎沒有。我也一樣是一個很貪的人,可是我認為一個人有貪念是人之本性,這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可以選擇正直、選擇友誼、選擇真誠。同樣我們也可以選擇貪婪、選擇官位、選擇金錢。選擇的權利都在我們自己手中。但若選擇了后者則人非人,而是變成了一個魔鬼,選擇前者則是選擇了善良。
雖然我們不能像許多歷史名人那樣名垂青史,但至少我們可以做到問心無愧,這樣至少可以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覺得這樣會比高爵厚祿更令人心里舒暢。
讀惠子相梁有感 4
如果莊子穿越到當代,恐怕沒有幾個人愿意與他深交,怕他那犀利的眼神,更怕他那洞穿靈魂的哲理故事。莊子就是一面鏡子,讓追名逐利者的五臟六腑大白于天下。可莊子的生存卻充滿挑戰,要觀察社會現象要著書立說要發表自己的主張,自然就會招致不同三觀者之誤讀,他們就會利用各種手段威脅或者報復:烏鴉嘴,一天沒得事噠亂說亂講,你小心點。一不小心,還會扣上人生攻擊的帽子,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
無論莊子多么的“清凈無為”、與世無爭,但也要吃五谷雜糧才能活命,那么他的既得利益能得到保障嗎?如果不去主動爭取,恐怕會加速歸入塵土,真的“天人合一”;如果去爭取,恐怕會被百般刁難,你品德那么高潔,還爭什么口腹之享呢?吃你的.高潔品德和圣水甘露去吧。
好的是,莊子有一批不離不棄的信徒,他們在俗世擔當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任,當心靈不堪重負眼前沒有方向時,就用莊子的文字洗洗塵凈凈身醒醒腦,實現心靈的超越。莊子屬于宇宙,宇宙屬于莊子。難怪莊子活得自在,還有那么多的弟子傳播他的學問。
讀惠子相梁有感 5
臭的死老鼠是什么?在惠子眼里是那呼風喚雨之梁國宰相的高位。
為了這個老鼠,惠子過得并不開心。好友莊子要來看望他,惠子惶惶不可終日,擔心莊子取代其相位,更有小人扇陰風點鬼火。惠子利用手中的權勢,在國中大肆搜捕莊子。莊子何許人也,坦然的自投羅網,給惠子一個措手不及。莊子早已知曉惠子心里的`小九九,慢條斯理的講訴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只鳥,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吃、非醴泉不飲,這只圣潔的鳥往遠方飛去,正巧遇到一只口銜死老鼠的貓頭鷹,貓頭鷹高聲厲叫嚇唬圣鳥。惠子呀,你說圣鳥會搶奪貓頭鷹口中的死老鼠嗎?你興師動眾的搜捕我,該不是拿死老鼠威脅我吧?
讀罷這個故事,惠子和莊子的人品自見分曉。一個醉心功名、利欲熏心、無端猜忌、心胸狹窄的小丑躍然紙上,與他交朋友,須特別提防他在背后戳你一刀。同時,一個鄙視功名、清高自守、機智幽默的志士如在眼前,與他交朋友,你浮躁的心緒會靜如止水,猶如進入一個空靈的圣地。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來來往往的俗世,人們為名利而忙碌著。有人為了名利而明爭暗斗、相互利用、徇私枉法,顯赫一時,上演一幕幕人間鬧劇。也有人視名利如糞土,守住心中的自由和逍遙。但是,在物欲橫流的俗世,淡泊名利的人也會面臨著經濟的問題和生存的困窘。
【讀惠子相梁有感】相關文章:
《惠子相梁》教學設計范文03-19
《惠子相梁》教學設計范文05-31
惠子相梁文言文翻譯05-06
語文惠子相梁文言文翻譯04-12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文言文12-07
淺談莊子與惠子的關系06-25
相濡相呴成語故事09-17
讀《孟子梁惠王上》有感(精選6篇)07-02
梁衡經典散文06-01
梁野山作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