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精選
像海倫凱勒那樣,勇敢、堅強、樂觀地去面對各種困難!生活,是由我們自己來掌握!我們要活得精彩漂亮!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歡迎閱讀參考~
初中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
這個暑假看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直被文中的那位又聾又盲的卻意志堅強的女子海倫·凱勒所感動著,更被深深震撼著。
海倫在很小的時候一場大病奪去了她的聽力和視覺,原以為她會一蹶不振,自暴自棄。但她沒有。雖然一開始她和所有的聾盲人一樣,小時候脾氣十分不好,討厭除了母親以外的所有人。但也就在這時,一個改變她生命的人出現了,她就是—安妮·曼斯菲爾德·沙利文。在她的幫助與海倫自己不懈的努力下,海倫一步步認識了周圍的世界,成為了盲聾人中的杰出人物。
這個又盲又聾的女孩,或許最初在旁人看來根本不可能有多大出息,可偏偏,她做到了,而且做得比正常人還要優秀還要出色,不僅掌握了書面語言,還學會了說話,并進而學會了法語、德語和拉丁語,而且更令我驚嘆的是她竟然還和耳聰目明的女子一樣考上了全球頂尖的學府哈佛大學的拉德克里夫學院。這奇跡一般的學習生涯,使我不禁對這位女子肅然起敬。但在這光鮮亮麗的'敘述背后,她又是花了多少心血與汗水、經過了多少艱巨的困難和無比刻苦的努力的。
海倫身上表現出來的堅毅是令我不得不敬佩的。一個盲聾人,就是正常人能獲得這樣的成就都是來之不易的,更別說盲聾人,她背后的努力肯定是連我們想都不敢想的。
目光再回到我們身邊的好多人,大多數都淪陷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虛度光陰,揮霍青春,過一天算一天,甚至好多人年紀輕輕便以墮落,這樣原本前途無量卻因沒有進取心而喪失前程的青年又有多少?這次在上海的一個月時間內,縱看地鐵上的人群,一排“低頭族”,拿著手機,眼神無光,早已沒有了青年應有的朝氣,相反,散發出來的就是一股讓人不由得嘆息的惰懶。回過來再審視自己,身上也有多少壞習慣,沒有毅力,根本不能堅持做一件事,總是半途而廢。曾經也有一段時間一度沉迷于一些社交軟件而不可自拔,消耗了大量時光。醒悟后,又不禁捫心自問:時間都去哪兒了?
像海倫這樣的人,當今社會幾乎已是鳳毛麟角,有可能在我們成為盲人后才更能珍惜現在的時光,知道有一雙明目是有多么重要所以,海倫·凱勒她不僅是所有盲人的榜樣,也是我們所有正常人的榜樣。她的努力、她對命運的抗爭以及她矢志不渝的奮斗和追求都是當今好多青年該學習的。我相信以后做什么事時海倫的精神也一定會在冥冥之中鼓舞和激勵著我,相信周圍人也是!
初中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2
閑暇之余,我看完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深深的被海倫的事跡給震撼到了。
海倫。凱勒是一名盲聾人,可她本不是盲聾人——她原本是一名健康的孩子,可是無情的疾病卻奪去了她的健康,讓她變成了一個盲聾人。你想:生機勃勃的大地一下子就變成了無邊無盡的黑暗,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呀!不過海倫會自暴自棄,最終墮落為社會垃圾嗎?幸運的是,海倫有一對開明的父母,他們為海倫請來了希望——莎莉文老師。
在莎莉文老師的悉心教育下,海倫開始了學習生涯,并學會了與人交流。是莎莉文老師,讓海倫鳳凰涅盤。母親是海倫的創造者,而莎莉文老師則是她的希望。海倫的父母和莎莉文老師經常帶她去旅游,莎莉文老師便通過這些機會,利用大自然的美好與兇險教育海倫。海倫在大自然學會了很多,她會熱愛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海倫不是盲聾人嗎?沒錯,海倫是又盲又聾,這一點都沒錯。可是你忘了嗎?海倫可以用手去摸,可以用鼻去聞,也可以通過他人的眼睛去感受,而且你別忘了,她有一顆堅強又善于發現的心呀!
海倫并不滿足于安逸的生活,她小時候曾堅定的跟朋友說,她要去哈佛大學。之后,海倫成功了,這其中少不了她的汗水。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海倫在參加入學考試時甚至連檢查的機會都沒有;同樣的,在學習期間,遇到的困難也不計其數。可是海倫她扛過來了,她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了,并于1955年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榮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的婦女。
海倫的成功,源于她的堅強,源于她的不放棄,也離不開她的努力——在大學期間,海倫每天堅持學習10個小時以上。
《時代周刊》曾經評論:我們正常人如果沒有她那么努力的話,你應該感到羞愧。
【初中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精選】相關文章: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_700字01-24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_1000字01-22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_550字01-22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心得體會04-02
初中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心得700字04-02
讀書心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04-02
讀一本好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600字以上10-26
假如給我3天光明讀后感12-09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精選13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