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天取經》有感
自從《西游記》問世以來,“西天取經”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西游記》的內容絕大部分是虛構的,只是唐僧確有其人,那就是玄奘。玄奘是唐代著名的翻譯家、探險家和佛學大師,他架起中印友誼的橋梁,在世界文化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后人為了紀念他,稱他為仙人“唐僧”。我看過“西天取經”這篇歷史故事后,給我的感受不淺。玄奘原名陳緯,玄奘是他的法名,他從小就很聰明,因為愛好佛經而廢寢忘食地研究經典,他為了繼續深造,離開親人,千里迢迢,通過西域,來到印度求經。途中他經過沙漠地帶,千辛萬苦,在一片茫茫的沙漠中迷了路,找不到“野馬泉”,因疲倦、心慌而失手把一壺水灑在了沙漠里,玄奘當時后悔莫及,但他想到“我自己宣過誓,寧可西行而死,決不東歸而生”。
經過長途跋涉一年余,他終于戰勝了困難來到了印度。看到這里,我倍受感動,他的堅強,他的勇敢,值得我們學習,因為我們就是缺少了他的這種勇敢的精神和堅強的毅力,當我們碰到困難的時候,有的人不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就是放棄或者后退, 所以我們要以他為榜樣,以他為楷模,在人生不平坦的道路上扎扎實實的走好每一步。玄奘在印度的學習,多次受到印度人的贊賞和仰慕,印度的佛教界公認玄奘是佛學的最高權威,名揚印度全境。玄奘先后旅行了十八年,歷經一百二十余國,最后回到了自己想念的祖國。回國后,他把他的經歷和心血全部都放在了祖國的`文化史上,為中國文化事業打下了基礎。他寫作了《大唐西域記》等經典,還為印度翻譯了不少的文章,為中印友誼架起了橋梁。可想,他的人生活得多么有意義呀!他的價值眾所周知。曾記得有這么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雖說現在我還只是一個小學生,我的人生還很漫長,但我決心要以玄奘為榜樣,好好地努力學習,刻苦鉆研,汲取他的精華,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一個人沒有志向,只會糊里糊涂的過一生,這樣的一生是沒有價值的。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也不管你是膽大,還是膽小,都應該做一個有志向的人,并且為了自己的志向的實現而做出不懈的努力。我是個學生,我也有自己的志向,我要不斷地刻苦努力,為我的將來創造出有價值的人生,為祖國的建設出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