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國的興衰》有感800字
國家在不同的時代,發展也是很不同的。正如工業革命之前,古老的東方帝國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而在工業革命后,東方帝國們紛紛沒落了,西方資本新興國家崛起。而近年來,隨著西方陷入經濟迷離期,東方國家大有復興之勢。本書作者保羅·肯尼迪,英格蘭人,曾獲牛津大學博士學位,皇家歷史學會會長。現為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重點研究和講授當代戰略和國際關系,是多所大學的客座研究員和客座教授。曾撰寫和編輯過10本有關海軍史、帝國主義、英德關系、戰略和外交等方面的著作。尤其這本《大國的興衰》,被譯成多種版本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其中關于中國的說法,我很是贊同。中國人素來有天下主義的抱負,他并不孜孜于追求中國的世界領導地位,也不反對由美國主導的全球化。但是,當今這個世界上還是現實主義者多過理想主義者。國際政治領域的現實主義反對政治一體化,滿足于現在的國際無政府狀態,堅持國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們有理論上和政治上保持強勢,世界聯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會遙遙無期。在這種情況下,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國就要準備好有朝一日擔當“最后的大國”的`歷史責任。如果中國有機會在21世紀成為最后的大國,那就不僅僅是一種“崛起”,而且是一種“復興”。中國與英國和美國不同,它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曾經有過多次的沉淪與復興。中國最近的一次沉淪不過是19世紀的事。中國最近一輪的復興,也不是21世紀才提上議事日程,而是過去一個世紀艱苦卓絕努力的延續。五百年來世界各大國興亡盛衰、成敗得失的經驗教訓,強調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基礎,經濟力量是軍事實力的后盾。大國興起,起于經濟和科技發達,以及隨之而來的軍事強盛和對外征戰擴張;大國之衰,衰于國際生產力重心轉移,過度侵略擴張并造成經濟和科技相對衰退落后。
國家沒有一直領先的,畢竟國與國之間的發展是很不平衡的。但是,我們不得不思考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國家利益高于一切 。
【讀《大國的興衰》有感】相關文章:
讀《大國崛起》有感10-27
讀大國崛起后有感07-13
讀《大國崛起》有感范文05-12
讀《資治通鑒和國家興衰》有感600字05-01
讀了大國崛起有感10-16
大國工匠觀后有感07-16
觀看《大國工匠》有感范文05-02
興衰的解釋及造句05-05
底特律的興衰之道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