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游夏衍故居有感

時間:2024-01-31 13:27:46 衍祥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游夏衍故居有感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感想。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游夏衍故居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游夏衍故居有感 1

  也只是帶著要完成而往完成的心情從學校向嚴加弄50號出發。

  只身一人,一路顛簸。

  下車,然后呢?而后就沒有然后了。只剩了疲乏和頭暈。

  路在何方?問了,得到的均是千篇一律的“不知道”。似乎沒有人知道。哦,我要往的是個沒人知道的地方。我開始懷疑它是否存在。是它真的已經不在了,還是沒人往留意他呢?后,我換了個問法,我不問夏衍故居在哪兒,而是問,嚴加弄在哪兒。后,終于幸得一大叔解救,才大致知道了方向。

  從一百米外看到了那火紅的建筑時,激動頓時竄上心頭。但那時,雖來不及多想,但還知道我的興奮不是對夏衍故居本身的價值,只為了我的腳。

  跨進去,正對我的是他的巨大銅像,栩栩如生。但我覺得他總是似乎有一種說不出的落寞。這個地方甚是安靜,與外面街道的擁堵和喧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似乎太過安靜了。這兒,再無他人,除了我。開始,以為是門票的原因,而后,看到一工作職員,問,是否要買票,他說,不用。為了確認還有這好事,我又問了一遍。得到的答案還是不用。清靜,還是覺得太過清靜。心中有點不安,這是實話。

  接著,我開始了我的參觀。前堂是陳列室,陳列室展示了夏衍一生從事電影活動的生平事跡,以及夏衍生前用過眼鏡、衣物,還有名家字畫等。細細的看,開始覺得他是一個了不起的藝術家,文學家。此人造詣還是蠻高的,似乎值得一觀。

  又看到了他的生平事跡以及所任職務,看到了他為中國革命和新中國做的貢獻。無疑,他是一個忠實的.馬克思主義者,他是值得尊敬的。

  接著,我看到的使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它震撼了我,它像一箭,箭中我心,離了弦。

  這分明是一個老農民的蠶房!這那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和藝術家故居應有的啊?這架子上分明地擺著一個個的蠶扁,這是事實,不是我的錯覺。原來《春蠶》是他自己實踐才改編出來的,實踐出真知,這古話雖然老,但挺真。前些年,陰差陽錯之下,看過電影《春蠶》,其中農民老寶通的形象浮現出來,似乎覺得那老農民和他在某種程度上是極相似的。在這兒,我似乎還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而后,又看了他的臥室。一如他,他的臥室也這樣淳樸和干凈。在臥室中,除了他曾睡過的床、一張寫字臺、一只臉盆和一盞青燈之外,別無他物。晚年的他還是雄心不已,筆耕不輟。英雄老矣,更甚英雄!一陣風來,迷了我的眼,那盞青燈忽明忽暗,似乎還陪著他的主人在奮斗。

  最后,又看了他的私塾,給我的印象還是安靜和淳樸。他,愛書,愛教育。

  走出去,回到喧鬧的大街,走回現實。它是那么安靜,那么闊別塵囂。現實與理想之地的距離似乎只是一門之隔。

  走出來和和走進去的感情完全不一樣,走進去是時,我是小孩,走出來時,我是大人。那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不!是個神圣的地方,是個佛門的清地。也許,這個比喻不恰當,很不恰當,但這是唯一能與之相象的地方。這也不是我的夸張。這樣地方真的存在嗎?在,它一直在那兒,不是因為它沒有腳,而是因為它甘于寂寞。

  再看一眼那銅像,臉上的寂寞還在,但不深了。這樣的日子,他過的很充實。

  漸漸離去,遠了,似乎覺得有什么落下了,落在了那兒。

  回頭,再看了一眼。

  然后,鞠了個躬。

  游夏衍故居有感 2

  五一節,大隊部發起了假日小隊的活動,地點是夏衍故居。

  剛到了夏衍故居,就見人山人海,我走了進去,正前方就看到了夏衍爺爺的雕像,眼睛上戴著一副眼鏡,正朝我們微笑呢!我不知不覺地走進了一間屋子,仔細一看,才知道這是夏衍爺爺的臥室。我用好奇的`眼睛打量著夏衍爺爺的臥室,看見里面都是青銅制品。我看見旁邊還有一間臥室,那間臥室可不一樣,有些是現代用品,有些則是以前的用品。看完這些,我又去看了夏衍爺爺的蠶房,我看見蠶房里面到處都是稻草,蠶房的一個角落里擱著一些竹匾,里面放著一些仿制的桑葉。我想可能是因為夏衍爺爺家里人有養蠶經驗,由此創作出《春蠶》這部優秀的電影劇本吧!我繼而又游了夏衍爺爺招待客人的八詠堂,還上了二樓看了夏衍爺爺的電影。

  通過參觀夏衍故居,我覺得夏衍爺爺是個節儉的人,對于這位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我懷著懷念的心情,向夏衍爺爺致敬,夏衍爺爺,我們永遠記得您!

  游夏衍故居有感 3

  今天,我和爸爸去了夏衍故居。從這里我認識了偉大的夏衍。他是一個勤儉、忘我工作的人。夏衍從小生活很貧窮,連雙皮鞋也舍不得買。到了晚年,還是過著簡樸的生活。一張硬板床從小陪伴他到老,舍不得丟掉。但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爭取到了去日本留學的機會。后來寫了很多精美的文章,并且獲得了很多獎項。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到了95歲高齡,還在忘我工作,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作家。

  走出了夏衍故居,他的.勤儉節約和孜孜不倦的工作場面還在感動著我,激勵著我,這些美德應該世世代代相傳?墒,在我們身邊,總有那么一些同學。相互間攀比:比吃的、比玩的、比穿的………就是不知道節儉。有些同學一個星期的零花錢,夏衍可能要用上一個月呢!我們每個同學應該把錢存起來,用在學習上,或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夏衍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游夏衍故居有感 4

  4月30日,我又來到了夏衍故居。

  一早,那里就擠滿了人,雖然故居不大,只有里院和外院兩個小地方,但里面的內容卻非常豐富,有介紹夏衍的臥室、夏衍的學堂、夏衍給病人治病的地方以及其它有關夏衍的知識……在大堂里,我看見了一份資料上面寫著:夏衍原名沈乃熙,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戲劇家、翻譯家、文藝家。他創作的電影有《狂流》、《春蠶》、話劇《秋瑾傳》、《上海屋檐下》,及報告文學《包身工》。改編電影有《祝!贰读旨忆佔印贰覀冏哌^大堂,穿過花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黑亮亮的木桌,其次是些錯亂不堪小桌子,高高低低的,很不平整,非常像舊社會學堂里用的課桌。我們腳下踩得是些花花綠綠的`石頭,他們形態各異,有長方形的、正方形的……這更充分表現了夏衍在此生活的時代場景。再往里走,就是夏衍的臥室。里面有一張龐大的木床,床四周有一座屏風,上面雕刻著各種各樣的花紋,一旁還放著洗臉盆、花盆、書柜和一個大櫥柜,很簡單、很樸素。就這么幾件普通的家具,卻養育了一位不平凡的人,真是不可思議呀!這次活動給我了巨大的財富,那就是知識。

  游夏衍故居有感 5

  今天,我們參觀了夏衍故居。陽光明媚,正是春天的氣息。我們一行人在這大好時光進入夏衍故居參觀。

  正廳上陳列著夏衍的頭像,仰望一時,令人肅然起敬.我們查閱了壁上的資料,由衷的贊嘆道:“偉大的.夏衍!”為什么?因為我們了解到:夏衍是我國杰出的電影家、文藝家,原名沈乃熙,字端軒,1900年10月30日出生在浙江省仁和縣嚴家弄,就是現在的杭州市江干區彭埠鎮嚴家弄。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他是母親最后一個孩子,前面有4個姐姐、2個哥哥。他一生下來,家里已經衰弱了。曾當過染坊店的學徒,曾到日本明治學校電機科學習,還曾加入過國民黨,又加入共產黨,他還曾翻譯了高爾基的名著《母親》。他于1995年2月6日逝世,終年95歲。夏衍一生發表的巨著數不勝數,其中有小說、有話劇,這些受以國家與人民的喜愛。夏衍的每本作品中都富含著深刻的教育思想,譬如《包身工》,是他1936年6月創作的報告文學,反映了包身工在資本家剝削下的悲慘生活。夏衍故居里沒有什么豪華的物品只有普普通通的墻壁、桌椅。只不過是一個院子,一個廳和幾個臥室,看得出這里十分安靜,只有一些鳥叫,倒是個讀書寫字的好地方。夏衍故居一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游夏衍故居有感 6

  今年是夏衍先生誕辰110周年,我們假日小隊的活動就是去夏衍老爺爺的舊居。中午12:00,我興致勃勃地和媽媽一起來到舊居,還有比我早的,屠哲已經等在門口啦,我們一起等待其他組員的`來到。我們假日小隊在門口到齊后,一起進去了。

  我們手上都有一張問卷,上面的問題是要我們在夏衍舊居的文化當中找答案的。我從夏衍老爺爺的舊居里了解到了文化,也把問卷的答案找到啦。我們把問卷交到了收卷人的手里,每人領到一份小禮物,大家都很開心。今天, 我在參觀中看到了夏衍老爺爺敢于拼搏,積極進取的精神。以后,我在生活和學習中一定要向夏衍老爺爺學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游夏衍故居有感 7

  今天是我們春假第一次假日小隊活動的好日子,我們要去參觀夏衍故居。大家別提多激動了!

  我們小隊的成員在中午1時左右到夏衍故居門口集合,大家陸陸續續的都趕到了目的地。在門口蓋過章后,陳一諾便發給我一張答題問卷,于是,大家就一起走進了大門。一邊參觀,一邊答題,不過多久,我就飛快的把答題問卷基本做完了,并交到了門口。

  然后,隊員們一個個紛紛進入展廳進行參觀。我們來到了夏衍小時侯破舊的.臥室。只見臥室小小的,里面只有一張窄窄的小床,一把小椅子。小床上只有一個枕頭和一床破破爛爛的棉被。我們現代的床都是寬寬的,上面鋪著絲綿棉被,放著精美的小枕頭,跟我們現代的床鋪有天淵之別呀!

  40分鐘的參觀很快就過去了,我們邊依依不舍地在大門口合影留念,就解散了。

  這次春假假日小隊活動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夏衍,讓大家大開眼界,大家都很有收獲呢!

  游夏衍故居有感 8

  夏衍是我國杰出的電影家、文藝家,原名沈乃熙,字端軒,1910月30日出生在浙江省仁和縣嚴家弄,就是現在的杭州市江干區彭埠鎮嚴家弄。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他是母親最后一個孩子,前面有4個姐姐、2個哥哥。他一生下來,家里已經衰弱了。曾當過染坊店的學徒,曾到日本明治學校電機科學習,還曾加入過國民黨,又加入共產黨,他還曾翻譯了高爾基的名著《母親》。他于1995年2月6日逝世,終年95歲。

  假日里,我們小分隊去過夏衍故居,并仔仔細細地參觀了一遍,沒有什么精美的雕刻,只有普普通通的墻壁、桌椅。這里沒有什么豪華的物品,只不過是一個院子,一個廳和幾個臥室罷了,看得出這里十分安靜,只有一些鳥叫,倒是個讀書寫字的好地方。夏衍故居一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夏衍一生發表的`巨著數不勝數,其中有小說、有話劇,這些受以國家與人民的喜愛。夏衍的'每本作品中都富含著深刻的教育思想,例如《包身工《,是他1936年6月創作的報告文學,反映包身工在資本家剝削下的悲慘生活。

  夏衍人格之美,也是令人由衷贊嘆的,作家蕭紅在香港病逝了,4年后,夏衍在這戰亂時期,冒著生命危險去給蕭紅掃墓,甚至為他發表了《訪蕭紅墓》,這行動不僅是夏衍對蕭紅的欽慕之感,更是表現出他那寬廣平易、念舊故人的人格美。

  他是一位老人,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他的才干、智慧、意志、人格,那光芒奪目的人文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我們永遠懷念他!

  游夏衍故居有感 9

  今天,爸爸帶我去夏衍爺爺舊居參觀。夏衍爺爺舊居是我們的第二課堂,我早就想去參觀了,這次終于如愿以償了。

  夏衍爺爺的舊居在一條毫不起眼的嚴家路上,我們幾次問路好不容易才找到。夏衍爺爺的舊居是一個用風火墻圍起的房子,走進大門,就看見有一尊夏衍爺爺的半身銅像,左右房間陳列著夏衍爺爺生前用過的生活用品,有打火機、放大鏡,還有毛筆等,并且詳細介紹了夏衍爺爺在文藝、電影,以及外交等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穿過展示廳,就來到了大院,院子里有八詠堂、蠶房、臥室、私塾等。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蠶房和旁邊的那棵“參天”桑樹。在一間房子前有一棵大樹,走近一看,!原來是棵桑樹。這棵桑樹非常粗壯,可以說是桑樹“老爺爺”了。桑樹旁就是蠶房,蠶房里有個架子,上面放著很多大竹編,是用來養蠶的。夏衍爺爺三歲喪父,全靠夏衍母親養蠶來維持家庭開支。我仿佛看到夏衍母親在蠶房辛勤忙碌的身影。

  在一條走廊的墻上,有個留言欄——《我對夏衍爺爺說句話》。我看到有很多學校的'同學留言,還有采荷一小的,都寫得很好。我在這里也想對夏衍爺爺說句話:夏衍爺爺,您勤奮好學,終于為國家的文藝、電影、外交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也要認真學習,打好知識基礎,長大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游夏衍故居有感】相關文章:

游蒲松齡故居作文07-17

游吳昌碩故居作文07-07

游蒲松齡故居日記09-09

夏令營游魯迅的故居05-18

夏令營游魯迅的故居05-18

游張謇故居初三作文11-02

夏游黃山07-05

夏游北戴河04-21

游劉氏故居作文(通用8篇)05-05

夏之旅——游大理04-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丝祙制服在线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 亚洲三级在线观看 | 伊人天堂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