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朱德和母親》有感300字
【第1篇】
《朱德和母親》這篇文章講述的是朱德和母親真實的生活經歷。讀完之后,我被文中的母子情深所感動。
朱德的母親是平凡而又偉大的,再苦再累也毫無怨言,看到朱德幫她干活很是心疼,讓朱德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朱德非常體貼母親,不但不出去玩,而且還偷偷的幫媽媽干活。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在媽媽的言傳身教下,朱德從小養成了勤勞孝順,善良樸實的優良品質。看看朱德再想想我自己,除了學習,一有時間就出去玩耍,幫媽媽做家務也是偶爾的事情,以后我也要向朱德學習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非常喜歡這篇文章,讀后受益非淺,以后我也要做一名勤勞善良,孝順懂事的好孩子。
【第2篇】
學了《朱德和母親 》一課后,我很感動,從文中我知道了朱德母親對朱德很是疼愛和關心。但是朱德為了減輕母親的勞累,他非常勤勞和孝順。
我長這么大,只在今年的三八節幫媽媽做了一些事。比起朱德總是趕在母親前面把事情做完,我很愧疚。
朱德之所以能成為總司令,是母親言傳身教的`巨大力量。
學了《朱德和母親》后,我明白了平時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好習慣是從小養成的,就像在學習上,也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生活中,少給爸爸媽媽增加煩惱和負擔,學會感恩。做一個像朱德一樣的人。長大了,才能成為有用的人。
【第3篇】
讀了《朱德和母親》這篇課文后,我深有感觸,由朱德想到了自己......
“朱德四五歲起就幫母親遞柴火、燒開水。只要能幫到母親的忙,再苦再累,朱德都覺得很高興。”我們四五歲的時候,還在幼兒園里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游戲,聽老師講故事呢,處處有人哄著、護著;回到家里還在媽媽身邊撒嬌、哭鬧著要玩具呢!哪里想過媽媽的感受?
“每天放學以后,看到母親在灶前汗流滿面地燒飯,朱德總是悄悄地把書包一放,就默默地挑水和放牛去了。”“總是悄悄地......就默默地......”可以看出朱德前輩小時候就很自覺,幫媽媽干活是完全自愿的,發自內心的。是主動的,不是做給別人看的。當然我們現在的生活好了,不需要挑水放牛,那我們每天放學回家都在干什么呢?
“朱德家沒有水井,每天要到山坡下去挑水。挑滿兩桶水,再爬山坡走回家,這對一個八九歲的孩子來說,確實是件很難的事,但是朱德為了減輕母親的勞累,總是搶這去做。”讀到這里我好像看到了前輩小時候挑水的樣子:單薄的身子,窄小的肩膀,擔著水桶,顫顫巍巍地一步一頓地艱難地從山下往上走.......可他還“總是搶著去做”。如果是我們,會去“搶”著做嗎?即便做了,能堅持多久?
此時,我想到了自己,我該怎么做呢?當然我們現在不用燒開水,不用放牛,更不用挑水了。但是我們可以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擦地板、洗內衣、整理書桌等,幫助家人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既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又幫助了別人,不也很好嗎?
【第4篇】
朱德同志是中國人民偉大的革命戰士和無產階級革命家,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
他的母親是一位令人尊敬平凡而偉大的女性。還是一個勤勞的農村婦女。朱德七八歲就開始幫母親干一些農活的技巧和本領。展現了朱德的勤勞孝順,母親的寬厚,吃苦耐勞。
讀了這篇課文我明白朱德七八歲就開始干活了,挑水,種田,很勤勞,.而我們過.著美好的生活,吃的好穿得好,睡覺香,而朱德那時吃不好穿不暖,睡不好,我們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成為國家棟梁之才。為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而努力奮斗。
【第5篇】
這幾天,我們學習了課文《朱德和母親》。課文描寫的是朱德爺爺的母親是一們勤勞的農村婦女,每天都要做很多的家務和農活。不僅要煮飯,養鍺,養蠶,紡棉花,還要挑水挑糞,特別的辛苦。朱德爺爺四五歲就很懂事,經常幫母親遞柴燒水,只要能幫媽媽,他再苦再累也不怕。到了他八九歲時就能幫母親挑水,種田,放牛了.只 要一有空就幫他母親干活兒。他一直十分愛戴,敬重他的母親。
學過了課文,我想到了我自己。我現在和朱德爺爺那時的年齡差不多,可是我幫媽媽做過什么呢?幾乎什么也沒做過。媽媽從不讓我干什么活兒,我也不像朱爺爺那樣和媽媽搶著做.連雙襪子也沒自己洗過。和朱德爺爺相比,我感到十分的慚愧.我暗下決心:今后一定向朱德爺爺學習,學習他那種勤勞,孝順的好品質.幫媽媽做我力所能及的事!
【讀《朱德和母親》有感】相關文章:
讀《朱德的生活》有感11-28
《朱德和母親》的語文教學反思03-19
讀《母親》有感12-19
讀《母親》有感09-07
讀《母親》有感05-31
讀《母親》有感06-26
讀《母親》有感10-02
讀《回憶我的父親朱德委員長》有感04-14
讀《血色母親》有感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