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臺燈》讀后感
《紅臺燈》讀后感500字:
前幾天,我看了一本名叫《紅臺燈》的書,讀后,使我回味無窮。
這本書是由許多個小故事組成的,我最喜歡的還是《飯票》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在四十年前的有一個叫明兒的小男孩,把一個月的飯票半月就吃完了,他為了不讓媽媽發(fā)現(xiàn),就說慌說飯票丟了,媽媽立刻把他帶到大街上到處找明兒丟了的飯票,但走到半路就回去了,明兒因為太累了,所以睡了。雖然媽媽知道明兒吃不飽,所以把一個月的飯票半個月就吃完了,但媽媽卻沒有揭穿明兒,而是給明兒又買了一疊飯票,并叮囑明兒如果吃完還餓的話,就再多買一個饅頭。
讀了著篇故事,我終于知道什么是糧票、油票、餅票、布票、肉票、香煙票、豆制品票……那都是一個個動人凄美的故事。那些故事里除了艱苦,還有許多親情。那些年月的貧窮,讓我想到,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前輩,他們在艱難困苦的日子里,總有智慧,總有方法,把生活的秩序維持得沒有紛亂。他們制造出了各種各樣的票,各種的票讓人拮據(jù),也讓人安定。
《飯票》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那個年代兒童們艱苦的生活和無奈,讓人心酸,讓人感動。心酸他們那種困苦的生活。雖然他們那個年代吃不飽,我卻能感受到他們那溫暖的親情。同時,我也明白了主人公:明兒撒謊的原因和他媽媽那種善解人意的母愛。我很慶幸能生活在這個優(yōu)越富裕的時代,更慶幸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親人的精心呵護(hù)。讓我生活得快樂、幸福、安康,更希望飯票這樣的年代不要再重演!
《紅臺燈》讀后感1000字:
《紅臺燈》是出自梅子涵伯伯的一本短篇故事集,寫的是梅子涵伯伯親身經(jīng)歷的一些事,真真切切的事。這本書讓我看了愛不釋手,它就像一部“穿越劇”,讓我時光倒轉(zhuǎn),帶我和梅子涵伯伯一起穿越到四十幾年前的那段時光,和他一道去體驗從前的苦樂年華。《紅臺燈》眾多故事里,一篇寫“飯票”的故事最讓我感動。
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看看“飯票”里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對了,在我們分享這篇故事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什么是“飯票”?你聽說過嗎?或許和我一樣都沒有聽說過吧,我也是看到這個故事才知道什么是“飯票”。“飯票”跟“飯”有關(guān),是買食物的憑證,主要是用于買飯,也可以買鍋巴、饅頭等主食。看了這故事,我還知道,在當(dāng)時那個年代里能填飽肚子的食物很少。為了讓大家多少分點(diǎn)食物不至于餓死,政府就用“飯票”來分配大家的食物,規(guī)定了一個月一個大人可以吃多少糧食,一個小孩可以吃多少!一天可以吃多少!一頓可以吃多少!
“飯票”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那個食物很少的年代里。一天,當(dāng)時還是學(xué)校學(xué)生的梅子涵伯伯正懷著惴惴不安的心往家里走。小梅子涵為什么心里很不安呢,是因為在公共食堂吃午飯時,他每頓吃完了規(guī)定的三兩飯,又買了一個饅頭,一點(diǎn)兒鍋巴吃,半個多月里把一個月的飯票吃完了,他不知道回家后如何跟媽媽講。小梅子涵一邊走一邊花心思在想:他很想撿到飯票,但又馬上想到雷鋒叔叔撿到東西要交公;然后又想到撿到一元錢,但是只有錢是不可以買飯票的'。小梅子涵又想了很多。回到家后,小梅子涵最初不敢講,到了晚上就要睡覺的時候,才跟媽媽撒謊說他的飯票丟了。媽媽聽說飯票丟了,非常著急,拉著小梅子涵沿路去找。因為撒謊,小梅子涵心里非常內(nèi)疚,晚上做了噩夢。媽媽也隱約感覺到小梅子涵說了謊,但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媽媽沒有批評他,而是在小梅子涵睡醒前,默默地把一小疊飯票留給他,還給他留了紙條,“明兒(梅子涵小名),你丟了的飯票媽媽找到了。中午吃飽,不夠就多買一個饅頭。你是要長身體的,媽媽字。”。
看到這里,我相信小梅子涵會哭了,他可能會想很多,“飯票”真的是媽媽找到的嗎?“飯票”是從哪里來的呢?“飯票”拿給他后,媽媽會不會餓肚子呢……也相信小梅子涵會對自己撒謊感到很后悔,因為他已經(jīng)感受到媽媽是非常愛自己的。我看到這里,眼淚也在眼眶里打轉(zhuǎn),想一想平時自己吃飯時挑肥揀瘦,有時還因為不想多吃幾口飯和媽媽頂嘴。我其實(shí)也和小梅子涵犯同樣的錯,沒有認(rèn)識到媽媽是多么愛我們的。
像“飯票”一樣的故事,在《紅臺燈》里還有很多,記錄的是簡單、日常的故事,描寫的卻是人們真誠、樸素的情感。有些故事就好象發(fā)生在我的身邊,讓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同身受。看了這些故事,讓我感受到現(xiàn)在我們能生活在美好的生活里是多么不容易,我們要好好珍惜啊。
【《紅臺燈》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臺燈02-17
臺燈03-31
臺燈10-14
臺燈08-17
臺燈06-14
臺燈06-21
臺燈05-28
臺燈03-31
臺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