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赤壁的讀后感1000字
大家一定讀過《三國演義》這部名著吧!這本書中有文武雙全的關羽、趙子龍;有料事如神的諸葛亮;有狡猾多疑的曹操;還有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呂布……黃巾起義、桃園三結義、官渡之戰、三顧茅廬、火燒赤壁、出師北伐……這一個個故事精彩紛呈,最讓我難忘的當屬《火燒赤壁》。
《 火燒赤壁》講的是曹操帶著他的“百萬”雄兵第一次下江南被周瑜和諸葛亮打得大敗的故事。大敗的起因是曹軍不適應在船上的生活,經常發生士兵惡心、暈船的狀況。周瑜得知后叫“鳳雛”先生龐統假裝投降曹操,讓他向曹操建議用鐵鏈將一艘艘戰船連在一起,這樣在船上行走就能如履平地。曹操欣然接受。曹將程昱提醒曹操說:“萬一 周瑜用火攻怎么辦?”曹操聽后大笑:“用火攻必得借風力,現在是冬天,用火豈不是燒了他們自己?”由此可見曹操是多么大意呀。周瑜又讓黃蓋假扮勸自己投降,自己則將黃蓋打得皮開肉綻,演上了一出“苦肉計”。真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呀!終于等到有一天刮東風的時候,黃蓋讓士兵駕駛著滿載易燃物品的戰船,以投降為借口,靠近曹軍戰船,射出成千上萬支“火箭”。曹軍戰船起火了。曹兵終因解不開鐵鏈而亂作一團、死傷過半,曹操落荒而逃,敗走華容道。這真是“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啊!
《 火燒赤壁》是一個典型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我認識到∶一、團結的重要性。如果東吳和蜀國不聯合的話,就不可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他們早就被曹操各個擊破了。我國解放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統一戰線”政策,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愛國人士一致對外,最終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我們要干成一番大事業,也必須聯合更多的志同道合者才能成功。二、時機的重要性。人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東風”就是我要說的時機。如果沒有“東風”就不可能有火燒赤壁的成功。所以說,我們無論說話、做事,都要學會抓住時機,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太早,時機不成熟;太晚,錯失時機。三、知識的重要性。諸葛亮為什么能在三天之內借到“東風”?這是因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里的“天文”、“地理”,我認為就是科學知識。我們必須從小就養成愛讀書、勤思考的習慣,不斷地積累科學知識,長大了才能成為像諸葛亮那樣有才華的智者。
讀了《三國演義》,我領悟到了很多道理。如果你還沒有讀過的話,那還等什么,趕快行動吧!你一定會大有收獲的。
【火燒赤壁的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火燒赤壁》的讀后感05-10
火燒赤壁讀后感02-03
火燒赤壁的讀后感01-06
《火燒赤壁》讀后感03-20
火燒赤壁的學生讀后感09-10
《火燒赤壁》的讀后感范文01-01
新《火燒赤壁》03-20
《火燒赤壁》縮寫05-10
火燒赤壁的故事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