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讀后感1000字左右
中國在史以來對圣人的評判標準有很多,其中最受人們認同的說法是要符合"三不朽",既立德、立功、立言,據(jù)說能做到的人只有兩個半,分別是孔子、王*明和曾國藩(半個)。
孔老夫子自不必說,立儒家道德規(guī)范,創(chuàng)儒家學派,立萬世之論,集三者于一身。另一個能被視為三不朽的就是明朝王*明,熟悉明朝歷史的人對王*明應該都不陌生,而且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立德,他當官不收賄賂,幫助窮人,不畏生死,仗義執(zhí)言,智斗權奸,不因人勢小而欺之,不因勢強而附會。立功,他平定廣西,福建,廣東交界的民變,平定南昌的寧王宸濠之亂,為國家立了大功。立言,這就不得了了,心學的創(chuàng)始者,他獨創(chuàng)心學,提倡知行合一,是后人公認和孔子,孟子,朱子排列為"四大家",.他的學術影響了正個明朝,直至現(xiàn)代,以至國外也有很多忠實粉絲。
第一次接觸王*明是在高中上歷史課,看到老師對王*明說起心學如何偉大,如何改變中國哲學思想,對我來說只要記住要考試的內容,考分高一點就好了,我才不管你在歷史中屬第幾。再次接觸時已至大學哲學課,對我這種逃課的理科生來說,他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剛參加工作時,小年青閑來無事,翻看各類雜書時被這位王大人小時候離經(jīng)叛道的故事、"守仁格竹"、"智斗劉瑾"、"龍場悟道"、"江西剿匪"、"平定寧王"等傳奇故事吸收,漸漸開始留意這位傳奇人物和他所開創(chuàng)的"心學".
工作十多年來,人生經(jīng)驗也漸漸豐富起來,各種起起落落后,對"心學"所揭示的強大智慧更加嘆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讓人心定神明,讓自身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顯露出來,對外在事物能覺察到事物的.本質規(guī)律,順勢而行,事半而功倍。
要明白"心學"的全部奧秘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尋的,但"心學"的一個好處就是你不一定要等到把整個"心學"理論都搞懂了才能能運用,只要你對其中的某一部分理論或處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實際生活實踐。以我自身為例來說,"知行合一"這四個字所倡導的"知"與"行"的有機結合,內心與行動的一致性,近年來就一直指引著我,俗話說"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現(xiàn)在社會的浮躁,個人對成功的渴望,很難讓自己靜下心來實實在在的去做事,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為自己的失敗氣餒時,多對照一下自己"知"與"行",感受自己內心的追求,往往能讓自己找到行動的方向。
近來,我更多的精力開始從事服務性行業(yè),對服務性行業(yè)來說如何吸引客戶,如何保持客戶忠誠度成為服務行業(yè)能否長久發(fā)展的關鍵,從王*明"心學"智慧中我看到"極致"兩字,并將"極致"作為我從事服務性行業(yè)的奮斗目標。
王*明一生愛好廣泛,三教九流,象棋樂理,騎射兵法,無所不究,還樣樣精通,青年時期參悟佛法竟辯得高僧還俗,與道士論道以致忘記洞房花燭夜,以文人身份平定寧王叛亂,這一切在他的"心學"《傳習錄》中寫道:"夫學、問、思、辨、篤行之功,雖其困勉至于人一已百,而擴充之極,至于盡性知天,亦不過致吾之良知而已。"意思是他認為學習、詢問、思考、分辨、篤行的功夫,雖然有的的人資質低,要付出比別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只要盡自己的心中的良知,努力到極致,也可致達徹悟本性,明了宇宙規(guī)律的功夫。也就是說天才其實也是努力致極致的結果,而欲達極致,就必須全力以赴。
【知行合一讀后感1000字左右】相關文章:
項鏈讀后感1000字左右06-25
哈姆雷特讀后感1000字左右06-25
《牛虻》讀后感1000字左右04-16
知行合一讀后感01-27
草房子讀后感1000字左右05-03
《時間揭秘》讀后感1000字左右06-21
朝花夕拾讀后感1000字左右06-22
高爾基母親讀后感1000字左右06-25
夢想的力量讀后感1000字左右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