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宇宙簡史》有感600字
幾年前,我和爸爸媽媽在深圳機場候機時買了一本書——《宇宙簡史》,它是史蒂芬.霍金著作的,霍金是我崇拜的英國科學家。他大學還沒畢業就得病完全癱瘓了,但他用常人難于忍受的毅力研究物理科學和宇宙,并寫下了一系列的著作,這本《宇宙簡史》就是他的著作之一。他在這本書里講述了物理學上的一些艱深的問題,如:廣義相對論、量子理論、黑洞、奇點等。在這其中我比較感興趣的是量子理論和黑洞。盡管我現在也有些似懂非懂,但并不妨礙我對科學知識的探求。
這本書改變了我的一些觀點,比如關于黑洞,我以前總以為黑洞是一個特殊的物體,需要許多條件才能形成。然而這本書告訴我,黑洞其實在宇宙中是一種十分平常的東西,由質量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的恒星坍縮形成,它的.引力強到連光也無法逃出?吹竭@里我有如醍醐灌頂,覺得科學真是太有意思了,更增添了我閱讀的動力。
我不斷地看著,終于看到了第6講——時間的方向。這一章很有趣,例如為什么打碎的玻璃杯不能重新跳回桌子上合并?因為這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即無序度隨時間增加,而不是減少。再如,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科學定律在沒有引力現象時,對所有進行自由運動的觀察者,無論他們的運動速度如何,都必須相同。還有那個著名的質能方程式:E=mc2,它所表示的意思是:物體的能量等于質量乘光速的平方。在書中諸如此類的理論數不勝數,我常被這些理論弄得頭腦發脹,而定義又看不懂,只好先擱著這些理論,去先看后面的內容。盡管如此,但我還是一直堅持著看下去。
有時候我也會和爸爸媽媽探討書中的某些問題,可是他們在這方面的知識也相當有限,我只好去網上搜索答案。雖然這本書不容易讀懂,可我爸媽很支持我讀這些科普類書籍,他們并不在乎我能讀懂多少內容,他們在乎的是我對科學的興趣。有了他們的鼓勵,我對科學的興趣更濃厚了,也許,我以后也能成為一個科學家呢!
看完這本書后,我覺得宇宙十分神秘,現在我們人類所掌握的只是一小部分,以后還有更多的關于宇宙的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和發現。這本書就像一顆種子,它在我的心里播下探索科學的夢想,這顆種子肯定能長成參天大樹。
【讀《宇宙簡史》有感】相關文章:
讀《時間簡史》有感08-31
讀《時間簡史》有感04-21
讀時間簡史有感精選12-29
讀時間簡史有感10-14
讀《神秘的宇宙》有感04-14
讀《宇宙之謎》有感04-20
讀《時間簡史》有感精選范文06-26
讀《中國哲學簡史》有感04-26
讀《中國簡史》有感美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