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易讀錯的字讀后感范文
在人們日益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迄今還有許多人讀錯字不以為意。中國走向世界,與各國之間的交流日趨密切。外國友人熱衷學習漢語,何況我們炎黃子孫,讀錯字、寫錯字豈不要深感汗顏貽笑大方嗎?現在,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楊加深等老師編寫的《中國人最易讀錯的字》,書中列舉了許多常見而容易讀錯的字,讀過之后受益匪淺。
一、缺乏學習,懶于動腦。
終身學習是通往二十一世紀的通行證。在語言的學習中,語言的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平時的學習中,只要我們勤動手,勤動腦,閑時多翻翻字典,就能避免少犯錯誤。
使我記憶猶新的有兩個字:一個是“嵬”字和“澶”字。在初中歷史課上,有兩個歷史故事和這兩個字有關。馬嵬﹙wéi﹚驛,而不是嵬﹙guǐ﹚唐玄宗賜死楊貴妃的地方就是馬嵬驛。宋遼是在澶州訂立的和約,歷史上稱為“澶(chán)淵之盟”而不是澶﹙tán)。這兩個字我一直自認為讀得完全正確。真到前些天我給孩子讀《上下五千年》時,才發現是錯誤的。可見,我犯了想當然的錯誤。雖然中國的形聲字占90﹪以上,但是也不能妄下雌黃。幸虧《上下五千年》一書里標注了拼音,否則鬧笑話事小,誤人子弟事大。
二、人云亦云,以訛傳訛。
在日常生活中,常聽人說哪天粳﹙gěng﹚米便宜,但是正確讀音是“粳﹙jīng﹚”。如果你說成粳﹙jīng﹚,反而很多人不知所云。還有人們見面常說某某心廣體胖﹙páng﹚。其實正確的讀音是心廣體胖﹙pán﹚,這是某一年的一道高考題。另外說起某人剖﹙pāo﹚腹產生孩子,正確的讀音應該是剖﹙pōu﹚。 所以,我們應擦亮我們的.眼睛,不要以為真理掌握在多數人手里。
三、地方口音造成的讀錯的錯字。
腳(jiǎo)尖誤念成腳(juē)尖,蘑(mó)菇誤讀為(m)菇,特(tè)價誤讀為特(tái)價,新鮮(xiān)誤讀為新鮮(xuān),塑(sù)料誤讀為塑(su)料等等不勝枚舉。
對于此類錯誤,只要對照標準口音加強訓練,就能避免這種錯誤。
四、電影、電視、廣播以及其它傳媒造成的誤導。
《貞觀長歌》 、《笑傲江湖》、《漢武大帝》等一批影視作品和廣告出現了不少錯誤。《貞觀長歌》的觀應讀為觀(guàn)。《笑傲江湖》里的人物之一—令狐沖應該叫令(líng)狐沖,還有任氏父女,誤讀為任(rèn)我行和任盈盈,正確應讀為(rén)。《漢武大帝》里有一句臺詞,應該是封禪(shàn),而不是封禪(chán),這類錯誤造成的負面影響最大。
這類錯誤影響的范圍很大。對于孩子來說,正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對于成人來講,人們普遍有個從眾心理,誤認為不會有錯。希望有關部門嚴格把關,對于這類作品應慎之又慎,杜絕這類錯誤的發生。
12月是全民讀書月。我們要認真學習,敢于糾錯。培養我們的文化底蘊,提升個人品味,弘揚民族文化。讓我們行動起來,與錯別字徹底說:“Bye!”
后記:這篇文章是我在孩子的強烈要求下寫出來的。拾人牙慧,請勿見笑。多年未曾動筆,不妥之處,敬請各位博友批評指正。也算是和孩子共同學習吧。
【中國人最易讀錯的字讀后感】相關文章:
畫鬼最易02-14
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11-12
讀錯字,真丟臉04-04
《中國人最該讀的歷史常識》讀后感01-05
《中國人最該讀的歷史常識》讀后感01-05
畫鬼最易寓言故事08-09
中國人易誤解的英語詞句辨析成語篇05-20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畫鬼最易06-06
兒童寓言故事:畫鬼最易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