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與背叛》讀后感范文900字
是與非,黑與白,真理與狂妄、正義與罪惡、善良與暴戾這些世界的“相對”推動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人作為判斷者從中作出抉擇。于是產生了名垂青史的殉道者和遺臭萬年的背叛者。看過了《忠誠與背叛》,我才真正感受到“人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志士用生命作為代價換來的”這句話背后千鈞的重量。
渣滓洞看守所的高墻上消磨革命者意志的標語如此醒目:“青春一去不復返,還須仔細想想,認明此時此地,切莫執迷。”是出賣同志,背叛革命;還是“執迷不悟”,坐穿牢底呢?是面對一扇永遠緊閉的門,還是從門下洞鉆出去,追求那無數人望眼欲穿的自由?
《忠誠與背叛》中記載的這些人的抉擇或令我倍受鼓舞,或讓我疑惑不解,或是我倍感羞恥。
本書的第三章標題“女人無叛徒”十分簡明,卻令人倍感震撼。面對男人們都無法忍受的重刑和條件極其困苦的牢房里,所有女性種竟沒有一人當叛徒。她們不怕死,不斷地經受寂寞的考驗和折磨。更難能可貴的是女囚土門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還要孕育生命。愈艱難愈團結,愈清苦愈頑強。在這里生命的孕育,真情得以昭顯!初生的生命是她們革命到底的有力支撐,理念信念的精神寄托,更是劃破黑暗的一道朝陽。她們的壯舉深深地鼓舞了我。相反,為什么當時重慶地下黨中職務越高的領導干部遭逮捕后叛變得比誰都快?為什么許多普通黨員印象中那些“最革命者”到了敵人的監獄和老虎凳面前,就甘愿淪喪氣節成為叛徒?最令我感到羞恥的是:獄中,當任達哉的'妻子質問他為什么出賣同志時,他的答案竟是“受刑不過,沒辦法”。女人尚且知信守節,況丈夫何?
屈原有云:“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污;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90年滄海桑田,90年風云激蕩。在我黨的領導和全國人民的一道努力下,民生問題得以解決,國家建設得到長足發展。然而黨員干部當認清我國復興之路依舊崎嶇的現狀,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求索的過程何其漫長。“國家之敗,由官邪也。”雖然我們身處和平,但時代對黨的考驗從未間斷。8000萬黨員必須保證其純潔性,及忠誠不二的政治信仰。以過硬的作風垂范與群眾,人民和國家才會看到希望。就讓我們在紅巖精神的感召下,不斷地拷問自己的內心,錘煉自己的意志品質,堅定自己建設國家,忠誠于黨的信仰。讓忠誠與正義的花朵盛開于世,永溢芬芳!
【《忠誠與背叛》讀后感900字】相關文章:
忠誠與背叛的現代詩歌05-12
忠誠與背叛現代詩歌06-02
忠誠與背叛經典現代詩歌04-27
背叛的門牙讀后感04-18
背叛12-05
背叛?03-31
背叛12-05
背叛09-21
背叛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