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學校讀后感范文700字
看到《明日之學校》這本書,給人一種希望;看了書之后,又有一種不著邊際之感。
《明日之學校》是杜威1915年的著作,時至今日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時近百年,杜威這本著作的價值仍未被中國社會真正重視,更不要說發現可行的實踐方法。中國高喊教育改革,高喊減壓減負,高喊課程改革,這些已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而實際情況是:中國學生學習壓力越來越大,讀書越來越辛苦,辛苦到父母都不舍得的地步。在現在的中國,還只能看到“明日之學校”的海市蜃樓,不著邊際。
杜威在“教育即自然發展”一章中的一個觀點,有一語驚醒夢中人的力量。那就是:把作為一個兒童用得著的東西交給兒童,而不應該只是拿成人所積累的知識即與兒童的生長迫切需要毫不相關的東西強加給兒童。
我們為什么要學習?歸結到本質,學習是為了生存,達到一個再高些的層次就是為了生活,如此而已。當中國的孩子是辛苦的。中國當今的教育真是在不惜一切代價迎合一句古話:活到老學到老。從還是母親肚里的一灘血團開始,中國的兒童就已經在接受胎教了。對于胎教我不置可否,聽一些古典音樂和胎教故事,這些不會增加大人和肚里的負擔,即使無益那也無害。一旦進入小學,中國的孩子就被宣判了12年有期徒刑,直到進入大學才獲得解脫。在12年服役過程中,中國孩子被要求強制學習的內容果真有必要學嗎?
當今學校教育似乎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每每遇到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影響孩子命運的考試,媒體總是不舍放棄新聞報道的機會。孩子的'家長也競相參與到孩子的大戰中,“家校通”時刻聯系著家長和學校。但是,這些人的關注無法給我們孩子的學習條件帶來根本的轉變。當我們的孩子在受教育的漩渦里痛苦掙扎時,這些人只能做到像圍觀群眾般里三層外三層的越積越多,時而發出一兩聲無奈的心疼的嘆息。中國教育渴望受到更多學者專家、政府機構的關注。但愿明日之學校早日成為今日之學校。
【明日之學校讀后感700字】相關文章:
清明古詩之《清明日園林寄友人》04-01
明日04-26
《明日歌》優秀讀后感06-10
明日復明日的詩人是誰02-04
《明日歌》讀后感350字02-26
《明日歌》的讀后感范文(精選6篇)03-20
《明日歌》的讀后感范文(精選9篇)02-26
昨日·今日·明日10-12
文明日記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