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巖有感范文
讀紅巖有感范文1
星期六,讀完了《紅巖》,它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紅巖》是一部革命小說,它主要描寫了地下共產黨人為了全中國的解放,而不惜犧牲寶貴生命的故事。許多的革命人物,他們為了黨的事業而奉獻了自己,如:許云峰、成崗、江雪琴等人。不過,其中還有一些叛徒,如甫志高,由于他的叛變,一批優秀的共產黨,遭到了XX黨反動派的逮捕。在獄中,兇殘的敵人為了獲得口供,讓他們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嚴刑拷打,但他們卻堅貞不屈、大義凜然、臨危不懼,寧死也不肯說出黨的秘密。對這些堅強的革命者,兇殘的XX黨也毫無辦法。因為,共產黨員的意志是不會動搖的。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成崗。他原先是許云峰的交通員,后來又擔任《挺進報》的印刷工作。在敵人抓捕他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黨和同志們的安全。敵人眼看就要破門而入,他卻神色不變地把預先約定好的信號——一把掃帚掛到窗口上去,讓別的同志知道危險。在不幸被捕之后,敵人讓他吃盡了苦頭,連他的手指都扭曲了。可他沒有向敵人的拷問低頭,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我的“自白書”》。后來,他在獄中繼續《挺進報》的編印工作,直到被XX黨殺害為止。
雖然這些共產黨犧牲了,但是他們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有危險時,他們為別人著想;遇到困難,他們挺身而出;面對死亡,他們視死如歸。我們應該學習他們那種鋼鐵一般的革命意志,讓自己變得更加自立、自強、堅強、勇敢。
讀紅巖有感范文2
中國共產黨解放已經有61年了,并且流傳著一個又一個地下戰爭的故事。《紅巖》這本書描寫了重慶解放前夕殘酷的地下爭斗,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總是讓人佩服,舍己為人的徐云峰,堅貞不屈的江姐。。。。。。
江姐在我心中的形象永遠那么高大。一天,江姐要去華鎣山根據地,甫志高到碼頭為江姐送行。江姐囑咐他一定要注意隱蔽,他口上答應,心里卻不在乎。江姐到離根據地不遠的一座縣城時,發現自己的丈夫、華鎣山縱隊彭政委的人頭被高高地掛城頭。江姐見到縱隊司令員“雙槍老太婆”后,強忍失去丈夫和彭政委的悲痛,堅決要求到丈夫生前戰斗的地方工作。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這豪言壯語是在牢里受盡折磨的江姐說出的。不錯,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般的,怎么敲都不會敲爛,怎么打都不會打爛。像江姐這樣的共產黨員的精神十分值得我們學習,他們不斷地鼓舞我們要我們的意志力像他們一樣堅強。
人的意志力能夠堅強的像鋼鐵,那么植物的意志力也可以那么堅強。
今年暑假,我種了株小番茄苗,可不幸的是,這株小苗,竟然受到了我的兩次人工傷害,可他竟然都挺了過來。第一:因為那天太陽太大,想讓他在樹下乘乘涼。這涼是涼了,但是呢,同時也被空調室外機吹得葉子都快蔫兒了,連我的“農戶專家”,我的外婆都覺得這株小苗不能活了,可沒想到,在自然環境和我的“農戶專家”照顧之下,又堅強地活了過來。第二:這個暑假我去了舟山近一個星期,因為出門時實在是太匆促了,在大巴車上時,突然想起來,我竟然忘記給小苗澆水了。要是這幾天能下雨就好了,可這幾天正是太陽最大的時候,一整天都是火辣辣的,想要找個陰涼處都找不到,小苗非渴死不可呀!怎么辦呢,怎么辦呢?哎,愁!這幾天的舟山之旅,確實很不錯。可能是想著小苗的緣故吧,辣的菜吃到我嘴里,變成無味的了;美的景,看到我眼里都是灰蒙蒙的了。哦,舟山之旅結束了,一回到家,我首先看望的就是我的小苗。唉,奇怪了,這小苗怎么沒死啊,桿還是直的,葉還是舒展的,只是有點黃。太好了,太好了,小苗是最棒的!想知道,小苗為什么兩次都能挺過災難嗎?就是因為,小苗的意志力是堅強的,是可以與人類相提并論的!
讓我們學習江姐,學習共產黨員,學習小苗,讓自己的意志力堅強起來!
讀紅巖有感范文3
我坐在房間里津津有味的看著《紅巖》這本書時間已經到了晚上21:00,我有點昏昏欲睡,不行我要看看江姐的生死,我一個字一個字的看,看那些兇狠的敵人把江姐的手用竹簽訂起來的時候,她堅強的說:“毒刑拷打是太小的事,竹簽是竹做的,共產黨的意志是鋼鐵做的。”最后最后江姐要犧牲她也讓大家不要哭。我們會勝利的要舍小家為大家。而在渣滓洞監獄的生活過程中,她始終以干凈的面貌迎接大家。
我和這些偉大的共產黨比起來,我只有他們精神上的百分之一。現實生活中,我一遇上困難總會想著放棄,讀了紅巖以后,我知道了越是困難的路我們越要走,越是艱巨的任務我們更要堅定不移。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紅巖中新中國成立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美麗的景象是無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巖,才有今天幸福的生活。我們永遠不忘那些偉大的戰士,將他們謹記。
讀紅巖有感范文4
今天我讀了《紅巖》這本書,我感到受益匪淺。
故事講述了在1949年解放前,重慶的中美國合作所里面的真實故事。故事講述了特務用慘無人道的方式逼迫我們的共產黨人招供,我們偉大的共產黨人堅貞不屈,堅決不泄露黨的機密。最后,無可奈何的特務們只能將一小部分的共產黨人釋放,許多偉大的共產黨人就此英勇犧牲。
《紅巖》這本書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值得我們去品味,如:在春節的時候,我們的共產黨戰士以貼出洞中才數月世上已千年歌樂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參禪等生動形象的對聯,以表示反動派的堅決抵抗;我們偉大的共產黨員絕食抗議,就是為了反對不給普通老百姓充足的糧食。最后,在我們的共產黨人的堅持努力之下,敵人終于給老百姓發充足的糧食了。
但是,被反動派的兇狠和我們共產黨人的`英雄為之震撼外,這也帶給我們深深的思考。那就是:為什么我們今天能有如此幸福的生活呢?
答案就是因為這些老一輩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生活。因為他們的辛勤耕耘,艱苦奮戰,才換來我們中國今日的騰飛。我們為祖國自豪,為祖國驕傲。5000年來,我們的中華民族為自己的騰飛勞動。
在舊中國之時,國弊民窮,我們的,政府連兩彈一星都沒有聽說過,更別說制造了。但是在今天的中國中,我們不說制造了兩彈一星,更制造了載人航天飛船,我們還研究出了雜交水稻,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土地養活了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口。
在今天,我們應該更加努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頑強奮斗!
讀紅巖有感范文5
60年崢嶸歲月,五千年血色中華。
歷史的長卷翻過一篇又一篇,而我們的祖國始終屹立在歷史的長河,無論是苦難還是輝煌,都必將是人類歷史上絢麗的篇章。
1948—1949正是新中國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敵人的鎮壓與破壞比任何時候都要殘酷,在滓渣洞和百公館,無數中國共產黨人靠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毅力,反抗,斗爭,譜出一曲曲生命的贊歌。
在一個個鮮明的人物中,最被大家所熟知的應該就是江姐了,她,是一個堅強,寧死不屈的共產主義戰士,在滓渣洞集中營,她曾保守折磨,當竹簽釘進她的手指,熱血順著指尖流下,十指連心,而江姐把這種刻骨銘心的痛化作更堅定的信念。她用自己的行動激勵,鼓舞占有們堅持斗爭,然而最終,江姐為了不暴露計劃,還是毅然決然的走向了刑場,用自己的生命,譜出一曲感人肺腑,令人熱血沸騰的生命之歌,他永遠是我們的英雄。
紅巖就是生命之石,唱出了厚重的生命之歌。就像一面旗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熱血青年為心中的理想和信念熱堅持不懈的奮斗,無數個大義凜然的共產黨員前仆后繼,用生命和鮮血捍衛黨的尊嚴和機密,配合武裝斗爭,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正有他們的努力堅持,才有共和國今天的繁榮昌盛和國泰民安,在紅巖英雄的光輝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需要我們去面對,去開拓,越是困難的時候,越需要堅定心中的理想堅持不懈地去努力。
為心中的目標奮斗,不只是在戰爭時代、也是在當今社會世界價值觀所需要的一個精神。
我也曾立過許多目標:每天背單詞、每天跑步鍛煉身體、學一門樂器。開始時熱血沸騰,積極完成。過了幾天,就心生厭倦。每天背單詞很難,于是將書包甩到一邊,看向窗外,黃昏前的天空像被火燒過似的,泛著紅光,格外地顯眼,不由地想起江姐和那時代的共產黨員,他們堅持和敵人反抗,就算付出生命,也要堅持,只為他們心中共同的目標——解放中國,讓全中國人民過上辛福生活。在江姐面對敵人的折磨的時候,她從沒有感到慚愧。在戰爭時代,共產黨人為堅持解放中國而拋頭顱灑熱血。而今天,我為什么連區區背單詞也堅持不下。責備不斷地從我心中響起,如黃鐘大呂直敲我心間。于是重新抓起書,沉下心情,又接著背。
堅持它存在于每一個時期,堅持也不是一句空話,需要我們實際行動。
因為身處中學,只感受到學校里的氛圍并不是一個澎湃激情與夢想的地方。相反,很多人被整天堆積如山的作業而苦悶,枯燥無法堅持,相比于革命年代青年學生日日夜夜學習的勁頭,我不禁為我們這一代人汗顏。看著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腦海里浮現的卻是江姐堅毅瘦弱的藍色旗袍上鮮紅的毛衣,就像是一面紅色的旗幟,在迎風飄揚,也許《紅巖》如生命之石不斷提醒青年人:要身懷遠大抱負,為建設更加富強國家而堅持奮斗。
讀紅巖有感范文6
在明亮的燈光下,我又一次翻開《紅巖》這本書。我的目光被一段內容所吸引,讀完這一小段后,我的感觸頗多。
《紅巖》的這一小段主要講的是:江姐被關在渣滓洞的女牢中,每天都心系著祖國。在一天夜里,江姐和她的戰友們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十分高興,把珍藏的紅旗上,繡上了五顆金星,同樣也把她們對祖國的愛,繡在了紅旗上。女牢中充滿了快樂。可是,在黎明時分,特務要將江姐和戰友李青竹轉移到白公館。江姐知道后,依然是從容不迫。她和戰友李青竹在戰友們的目送下,離開了女牢……
讀完這一小段之后,我不禁鼻子一酸,差點兒掉下淚來。最讓我感動的一部分,是江姐她們得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后,在紅旗上繡金星的場面。我覺得,這五顆金星就是江姐和她的戰友們對祖國美好未來的憧憬,而這鮮艷的紅旗,代表的正是她們熾熱的愛國之心啊!這面來歷不凡的紅旗,早已飄揚在了江姐和戰友們的心中。
現在,每當我看見飄揚的五星紅旗,就有著別樣的感受。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面普通紅旗,然而,這里面寄托著多少革命烈士對未來的憧憬,蘊含著多少革命的烈士的愛國之情?這鮮艷的五星紅旗,包含著我的愛國之情,飄揚在了我的心中。
我們現在平靜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這如同一面鮮艷紅旗,飄揚在我們心中。
讓我們向這些革命先烈致敬吧!
讀紅巖有感范文7
今年暑假,我懷著敬佩的心情讀完了《紅巖》這本紅色經典書籍。書里許多的革命英雄形象讓我記憶猶新:骨瘦伶仃、聰明機靈的小蘿卜頭,英勇斗敵、舍己為人的許云峰,受盡酷刑,堅貞不屈的江姐……,他們猶如一個個親人一般,經常在我的腦海里回旋。其中,最讓我佩服的要數女英雄江姐了。
江姐被捕后,敵人為了打聽出共產黨的秘密,把江姐折磨的不成人樣。可是,江姐卻不妥協,不投降,誓死不說出黨的秘密。敵人又一次想出了極其殘酷的手段,把粗長的竹簽子一根一根地釘入江姐的指甲縫里,看到這里,我不禁失聲痛哭。這該有多么的痛呀!所謂“十指連心”,平時,我只要劃破點皮,都會痛得哇哇大哭,別說是把像釘子一樣的竹簽子釘入指甲了。可是,這也不能讓江姐開口,她說:“竹簽子是用竹子做的,可共產黨員的意志是用鋼鐵做的。”當我看到這里時,我又一次被深深地震驚了!這是需要多大勇氣才能做到呀!
讀著革命戰士的事跡,我無法自已,在他們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慚愧。想起自己在學習中,一遇到困難,就找各種借口請家長幫忙,或者干脆放棄,真是太不應該了。學習的路上怎么會沒有荊棘,沒有障礙,如果每次都這樣,那我就將永遠學不到知識,學不到本領。
看了《紅巖》以后,我明白了:越是鋪滿荊棘的路,就越需要我們勇敢地去走,“困難面前不低頭”是我看書最大的體會。我以后一定要記住這句話,讓它伴隨我一生。
讀紅巖有感范文8
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一直不愛看關于戰爭的小說,但《紅巖》卻是個例外。翻開這本書,我仿佛來到了1948年,那是勝利的前夕,也是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被囚禁、被拷打的時代。但盡管如此,革命烈士們依然堅持與敵人斗爭,最終迎來了勝利的曙光。本書由作家羅廣斌、楊益言創作,他們也像書中的人物一樣,被捕被囚禁。這本小說正是他們的親身經歷。
本書塑造了不少形象鮮明的人物,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江姐。江姐,原名江雪琴,是一名成熟的女共產黨員。她在我心中永遠是穩重的、堅強的。那一年她滿懷著與丈夫相見的喜悅來到了川北,然而她見到的卻是丈夫被懸首示眾,血淋淋的頭顱。在犧牲的丈夫面前她知道自己不能哭,不能被敵人發現,然而她又何嘗不心痛呢。堅強的她在雙槍老太婆的懷中落下了無聲的淚,那淚——是苦的。在危險再次降臨被叛徒出賣時,她為了保護雙槍老太婆和華為而不幸被捕。在敵人的嚴刑逼問下,她的目光依然是堅毅的,敵人能聽到的只有那一句平靜的“不”。兇殘的敵人將竹簽一根一根地扎進江姐的手指,血水飛濺,江姐一次又一次痛暈過去,可敵人一次又一次無情地將她潑醒,人們卻聽不到江姐一絲絲的呻吟。是什么力量讓她一個女子這么堅強?是革命烈士鋼鐵般的堅強意志。江姐說過“竹簽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小小的竹簽又怎能打敗她呢!在獄中,她還是一如既往的穩重、一絲不茍。留著齊耳的短發,穿著淡藍色的旗袍,面帶著溫和的微笑。直至臨“走”前,臉上掛著的還是笑,那笑給了渣滓洞的戰友們無盡的溫暖。
書中還有一位讓我心疼的人物,就是小蘿卜頭。他是個很可愛很聰明的孩子,幫助白公館的黨員們做了許多事情,但最終卻不幸死亡。他在獄中待了8年,這是讓人難以想像的,一個小孩子也這么頑強。
他們之所以堅強是因為他們共有一種精神——紅巖精神!記得在某篇文章中這樣說:“仇恨是為了更純粹地愛與生活,戰爭是為了更徹底地消滅戰爭,死亡是為了孕育千嬌百媚的春天。”革命烈士們倒下的身軀是為了一個民族的崛起,一個信仰的聳立,一份心情的絕唱——“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我們不能忘記革命烈士不屈不撓、堅苦斗爭的歲月,更要珍視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銘記紅巖精神,做一個堅強不輕易放棄的人。
讀紅巖有感范文9
傍晚,我站在陽臺上,仰望天空。殘陽散發出的殷紅籠罩了整個天空,像一灘血吞噬著天地——紅色?血——我好像想起了什么——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些英勇的革命戰士,想起了他們灑在中華土地上的熱血......我回到房間,打開《紅巖》。
《紅巖》是一本描寫革命戰爭時期,共產黨戰士奮力抗敵的書。書中描繪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視死如歸的江姐、英勇無畏的余新江、關心戰友的劉思揚、盡職盡責的甫志高......每當我翻開書,看見這些人物的名字,一股敬佩之情便從心里油然而生。
我敬佩他們,并不是因為書中記錄的他們的故事精彩與否,而在于他們的精神品質。為了祖國不被侵略,他們不惜犧牲自己。他們心中的信念堅定而又明確——“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做千秋雄鬼死不還家”。在他們眼中,祖國就是一切,沒有了祖國,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就無法生存。他們不愧為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但,一切的一切,都來源于他們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因為,他們把祖國看得太重要,不能失去,所以他們會勇敢地挺身而出。——如果不愛國,他們就根本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去與敵人搏殺;如果不愛國,他們可能也會茍且偷生,去當漢奸。
這些英雄們就是燈塔,照耀著黎明前的海洋;是舵手,掌握著航行的方向。他們是祖國的核心,是祖國前進的動力。為了不讓這些革命先烈的苦心白費,我們這些后輩應該秉承他們的精神,朝著他們的方向前進。
如果祖國被侵略了,我們該生活在哪里?我們又該怎樣生活?一定是被侵略者當作奴隸,飽受煎熬,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生不如死—— 如果情形真的演變成是那樣,我們的子孫后代又該怎么辦?先烈們以生命的代價換來的美好生活,怎么能毀在我們手里?
我們應該像先烈們一樣熱愛祖國。祖國有難,我們要挺身保衛祖國。無論困難有多大,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我們都不應該低下寶貴的頭,不應該退縮。應該像海燕一樣,迎著暴風雨和黎明前的黑暗,努力地飛翔、戰斗!
我們不能忘記,祖國是因為那些革命先烈才獲得重生的,我們要熱愛她,熱愛每一寸土地,竭盡全力地去保護她,。當然,我們也要奉獻出自己所有的力量,來建設祖國,讓祖國成為屹立在東方的一條不倒的巨龍!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 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解放戰爭勝利后的第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巖,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記了什么叫英勇、堅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謝《紅巖》,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堅強的人!
我緩緩地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了祖國繁榮昌盛的未來,甜甜地笑了......
讀紅巖有感范文10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從小就很喜歡這首詩,因為它豪邁;從小就喜歡歷史,因為它神秘;從小就喜歡看書,因為它蘊藏了很多真諦。
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江姐,這個一心為黨,寧死不屈的女強人!十指連心的痛,或許只有她明白。在遍體鱗傷的身上灑鹽水,她選擇一直忍耐,失去丈夫的無奈,卻不只是她一個……堅強的意志,在地獄的毒火中熬煉,像金子一般的亮,像金剛一般的堅。
這份現代人無法忍受的痛苦啊,隨著時間的流逝,早已飛灰煙滅!
許云峰,他內心中燃燒著的熱血,是一種“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悲壯瀟灑。我能想象他的指甲在挖掘地道中流了多少血,我能想象反動派的火焰噴射器是怎樣吞噬了一個又一個的共產黨員。
千千萬萬的革命烈士呵,他們對生命的執著,激起了我對反動派的憤恨和對烈士們深切同情與敬畏,我試問自己,什么時候才是生命的真諦?
生命就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生命就是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無奈與感傷。
這就是生命!這就是偉大的生命!因此,我想活得有意義——
站在山峰上眺望,眼前盡是滄桑,那棵長在峭壁上的松柏,教會了我們堅強。我們真的已經很幸福了——在這個告別苦難的新時代。風,吹過,它劃過了我的指尖,拂過了我的耳際。我閉著眼睛,張開雙臂。感受這份愉悅,好像沉浸在美妙的夢里,我不敢睜開眼睛,生怕這一切,消失得悄無聲息,仰望星空,我幼稚而執著地尋找哪一顆星是許云峰,是江雪琴、或者是小蘿卜頭,從此穆然,超然……
“假如生命是無味的,我不要來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滿足的了”這是冰心老人寫的一段話,我仔細品讀,什么才是無味,什么才是有趣?《紅巖》一書侵進了思考岸線。
所有反動派的一生是無味的,一根皮鞭,一把利刀——虛張聲勢!他們能摧毀革命者的身體,但他們忘了有些東西摧毀不了——臉上的恐懼來自于革命者的滿腔斗志!
所有革命烈士的一生都是有趣的,哪怕他們的青春年少都遺失在了監獄里,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團結,無不叫反動派甘拜下風。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已在這而顯而易見。
我想擁有有趣的人生,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便從此好好學習,報效祖國。這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所有的革命烈士!
至此擱筆,神志灑然,忽然憶起“為人們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上得到永生!”——便不覺一笑!
【讀紅巖有感】相關文章:
讀 《紅巖》 有感04-14
讀《紅巖》有感05-07
讀《紅巖》有感04-25
讀《紅巖》有感03-08
讀《紅巖》有感07-15
讀《紅巖》有感03-04
讀《紅巖》有感03-22
讀《紅巖》有感04-25
讀《紅巖》有感03-08
讀《紅巖》有感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