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桃花》讀后感
近期拜讀了雪小禪的《世有桃花》,驀然回首間,仿佛見到燈火闌珊處一抹艷影,正在哀怨的期盼。突然明白,原來我把那一份與桃繾倦的夙緣,放在某個幽暗的角落太久了。
記憶在不經(jīng)意間跳出一幅定格的畫卷:秋日的艷陽里,一個小女童,坐在老家山墻的角落里,捧著裝滿熟透了桃子的葫蘆瓢,正在大快朵頤,滿嘴桃毛,滿襟桃汁。都說三歲以前的記憶是空白的,但是我這個三歲以前的記憶卻愈久彌新,抑或?qū)τ谥挥形迥晖暧洃浀奈襾碚f,那時難得的幾抹亮色之一吧。
那時候,老家的山墻角落里,有一顆高大的老桃樹。七十年代的農(nóng)村,還沒有人家想著用果樹的果實來換錢之念,每家每戶在房前屋后種植幾種時令的果樹,也只不過是為了解自家孩子的四時水果之饞,所以果木都瘋長得很高大。就像我家山墻角落里的那顆老桃樹,高過屋頂,在今天的果園里端是見不得,才蹣跚學(xué)步的我也是摘不到的,好在鄰家?guī)讉大我?guī)讱q的哥哥都是爬樹的高手,他們會在桃子成熟的秋季(現(xiàn)在還記得那棵桃樹結(jié)的桃子,在老家被稱為“秋半斤”),攀上樹梢,挑出樹頂最紅最大的桃子對我喊:“丫丫,把你的葫蘆瓢舉到頭頂上,我把這個大個的扔給你。”不知是因為山里的男孩自幼喜愛用彈弓打鳥,練就出來的高命中率;還是小小年紀的'我只記得桃子的美味,不知道桃子砸中的痛疼,反正記憶中從沒有被桃子砸中過。
他們有時也會在樹中間,抱著樹梢一陣猛搖,桃子紛紛墜地,然后對我喊道:“丫丫,你自己在下面揀著吃,記得要撿有裂開口子的,那種就是熟透了,好吃。”但我似乎聽不懂,所以自己撿著的桃子總沒有他們?nèi)酉聛淼拿牢叮麄兿聵鋪硪豢矗蜁䦷臀野亚酀娜恿耍檬焱傅难b滿我的小葫蘆瓢,然后自己脫下上衣,把剩下的桃子兜起,自顧的往家走,我也就在角落里自顧的吃著,一般都會吃的牙齒都酸透了,好幾天吃不了飯。每每這時奶奶就問:“丫丫,還吃不吃桃子呀?”“還吃。”幾乎脫口而出,沒有絲毫的猶豫。
小時候,還聽奶奶講桃的故事。據(jù)奶奶說,她小的時候,我們家沒有搬到大莊子上,而是一家人單門獨戶的住在“高山”(老家的一座山名)腳下,那里滿山的無主毛桃樹,就是家里的私人桃園(因為毛桃個小,成熟期長,春天開花要到秋天才成熟,所以無人問津,只是偶爾有人挖幾顆回家作嫁接之用)。每當(dāng)桃子成熟時,她都會睡在桃樹上吃,吃飽了也就不用吃飯了,也是因為吃多了,牙齒都酸透了,而不能吃飯。 奶奶還說,因為家里窮,供不起廟里的香油錢,所以“高山”頂上的菩薩廟里舉行廟會時,她婆婆(奶奶是童養(yǎng)媳)會讓她挑出熟透了毛桃去廟里敬供,廟里的僧人見到這些桃子很高興,他們會把桃子掰開,放在飯上當(dāng)菜吃。今天想來,許是僧人清貧,粗茶淡飯慣了,偶爾用桃子下飯,覺得就是難得的美味。不過是當(dāng)時聽這個故事時,直咽口水,不知有多向往那桃子的美味,直怨爺爺不該搬家,否則我也不至于吃不到那么好吃的桃子了。
小時候的桃緣斷送在五歲那年,那年父母把家從山里又搬到了圩區(qū),圩區(qū)不適合種桃樹,就算適合他們也沒有那份閑情,而五歲的我不管愿不愿意,就成了家里小勞工,做家務(wù)、編蘆席、帶比我小的弟妹……也就把對桃子的念想斷了,后來許是家里也種過桃樹,但是境隨時遷,沒有了一點的記憶。
大學(xué)時不知是什么時候說漏了嘴,我愛吃桃子的消息被今天的老公,那時的男友知道了,有一天他神秘兮兮的說:“送你一件禮物,猜你就喜歡。”什么呀,我這邊還沒反應(yīng)過來,就見他捧出了一個白布蓋著的托盤,掀開白布,是一枚碩大的水蜜桃,青紅分明,有過渡自然,是什么味道不知道,反正當(dāng)時就被秒殺了。
時至今日,老公仍會拿此來奚落我:“我老婆真便宜,一枚桃子就搞定了。”
我嘴硬的接住:“最好不要泄露這個秘密,說不定哪一天我見到一枚更大的桃子,會動‘逃之夭夭’的念頭。”
“這個不用擔(dān)心,你要是真有點‘爛桃花’什么的,我也負責(zé)幫你掐干凈。”
“難說,你難道不知,今秋‘野草燒不盡’,來年‘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嗎?”
這時老公總會玩味的盯著我:“才發(fā)現(xiàn),我老婆還有這個小秘密呀,看來我得防著點。”
我口無遮攔的不依不饒:“那是,是個女人還不都有點‘桃花劫’。”
“打住,越說越過分了。”……
逞能漏嘴的一句“桃花劫”,卻讓自己著實訝異了一下,桃花于我為劫嗎?
幼時對桃花的喜愛不同于對果實的熱衷,果實為口腹之實,直接明了;桃花卻為身色之娛,那是要通過反哺而來,因為讀到“酣酣桃始花,灼灼粉面笑。粉色謝花光,奪盡丹青妙”才想起老家春日艷到荼縻的桃花,是一片朦朧又瀲滟的粉色,而粉色一直是豆蔻年華中最喜愛的顏色。只是老家回不去了,但那“桃花紅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復(fù)南陌”的美景卻藏在了心中,就算“眼前落花心嘆息”依然“更待明年花滿枝”。
學(xué)生時代,喜歡涂鴉,偶投稿或參賽的詩文署名“夭夭”。印象較深的是大學(xué)期間,有一次用“夭夭”的署名參加了一次詩歌比賽,結(jié)果看著告示欄里的獲獎通知,就沒有去領(lǐng)獎的勇氣,想著自己頗具剛性的長詩《站在歷史的風(fēng)口》,卻署上這樣妖嬈的一個名字,覺得未免滑稽。后來更怕人知道“夭夭”就是我,也就一并連“夭夭”這個署名,丟在了角落,一同丟下當(dāng)讓還有那一枚桃花的念想。
許是,那時的桃花真成“劫”。
年少輕狂時,頗不喜歡被人看出對桃花的眷念,那個時期時代賦予我們太多的偽理性,就算要用詩文來附會個性,也許得選擇梅蘭竹菊這類中性的花,體現(xiàn)傲、幽、堅、淡的品性,桃花就算喜歡到骨子里,也是不屑亦或是不敢用來比擬自己的。時間久了,真不知是不喜桃花,還是不敢喜桃花了。
時至中年,人也歸真了許多。弟弟家喜得千金,電話讓我給小侄女取個名字,突然腦海里就跳躍出“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詩句,恰好小侄女的輩分就是“桃”字,而姓周,“周”“灼”諧音,于是建議小名為“桃桃”,大名單字“灼”。最終小侄女并沒用這個名字,惋惜了好久,慢慢釋然后,想著或許人和名字也是要講緣分的吧。取名風(fēng)波告落,卻再次勾起我對桃花的一份眷念。
今年春節(jié)過完年,從老家回到如今工作的城市,公交車上見到本市的一處景點——桃花島,遠遠望去那里桃花氤氳如彤云,花下游人如織。當(dāng)時一身旅途疲憊,無游賞的樂趣,心想等周末要拉上老公和兒子來此游覽一番,誰知回單位,友人拿出前幾天游此地的相片“人面桃花相映紅”,桃花開得正好。聽我說周末去,她不無惋惜的說:“到時可能要謝了。”
心下暗嘆:這一季桃花又無緣了。
似乎是看出我的遺憾,她又說:“沒關(guān)系,明年也可以去。”
是呀,明年也可以去,但是我知道,明年大抵我還會因為相同的原因,再次失去呢。
不過還是沒關(guān)系,近不惑之年的我輩,桃緣于我,一枚即可,花耶,實耶,皆宜。
因為生活早就教會我珍惜該珍惜的,放下該放下的。
【《世有桃花》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世有桃花人未還作文05-14
《世有桃花》四年級讀后感11-08
傾世桃花現(xiàn)代詩歌04-28
有哪些桃花的詩句?02-24
桃花詩句有哪些04-01
《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讀后感作文09-10
散文春有桃花冬有雪05-31
關(guān)于桃花的謎語有哪些04-05
關(guān)于桃花的詩句有哪些?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