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讀后感
80多年前,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把《愛的教育》翻譯至中國時,曾在序言中寫道:“學校教育到了現在,真空虛極了。
單從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馬燈似的更變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從未聞有人培養顧及。好像掘池,有人說四方形好,有人又說圓形好,朝三暮四的改個不休,而于池之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反無人注意。
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教師必備的十大職業精神》一書中說到:“園丁精神的核心是愛。愛是教育的橋梁,愛是教育的鑰匙,愛是教育成功的種子。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與美德,是師德師風的核心所在。”身為教師,我們深知這一道理。面對班上那么多的學生,我們怎樣去愛他們每一個呢?人沒完人,十個手指頭都有長短。
每個班都肯定會存在學習參差的學生,面對成績或品行都較差的學生,我們是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呢?是放任自流,撒手不管,還是循循善誘,從情緒上改變學生的態度,讓學生受到公平的對待并且被尊重呢?聰慧的老師肯定會選擇后者。“兒童是情緒的奴隸”這句話一點都沒錯,每個孩子都會有鬧情緒的時候,只要我們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理解學生,讓他們感覺老師是與他們同一陣線的,那他們就自然而然地從心里面產生溫暖感和舒暢的滿足感。師生溝通就順理成章了。例如有一次,我叫班上的一個女同學站起來讀書,本來很容易的一件事情,誰知卻出乎我意料之外,那個女同學站起來一言不發,我以為她聽不清楚,再重復要求一遍,她還是毫無反映,在同學再三催促之下,她竟然啪啦啪啦地掉起眼淚來。這時,我的心靈被觸動了一下,心想她可能發生了什么事。
我先安定了同學們的情緒,接著從同學們的口中得知原來這位同學向來都是回答不出就會哭起來的。“多么內向又可憐的小孩啊”。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但我有信心可以處理好這個小問題。我先快速地走到她身邊,摸摸她的頭,讓她感覺到老師的體諒和關懷,然后再示范讀,讓她跟著再讀一遍,一邊鼓勵她大聲讀,一邊提醒同學們注意聆聽,尊重他人。最后那個女同學在我和同學們的大力支持下,終于鼓起勇氣把那段書讀出來了。就那一剎那,熱烈的'掌聲響起來了,大家都向他投來了贊賞的目光,表揚她有勇氣的嘗試。此刻那種成功感和快樂之情洋溢在她的臉上。
快樂是會被傳染的,我的心里也自然地涌現出一種成功感。此刻,我感受到老師對一個學生的愛是多么的重要,我要愛我的每一個學生,相信他們。如果當時我見她讀不出來就不客氣地讓她坐下,叫另一個同學讀,結果可能會多了一個心靈受創的孩子,她以后的學習肯定會大受影響。“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有愛的教育是一首快樂的歌,有愛的教育是一泓清泉。愛筑起與學生溝通的橋梁,愛就是教育的源泉、就是教育的活水。
【《十一月》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十一月的蕭邦04-25
十一月、傷痕02-21
十一月的蕭邦04-25
十一月作文03-11
十一月的結婚對聯05-04
描寫十一月的句子02-01
十一月的時光日志04-28
關于十一月的作文12-12
十一月心情日記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