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力馬扎羅的雪》讀后感
篇一:《乞力馬扎羅的雪》讀后感
《乞力馬扎羅的雪》是海明威的一部中篇小說,是對于一個臨死前的人的精彩描述。故事主要講述一個作家哈里去非洲狩獵,途中汽車拋錨,皮膚被刺劃破,染上壞疽病,他和他的愛人在等待一架飛機來把他送到醫院治療。
小說圍繞“死亡”和“即將死亡”來寫,但根本的主題是哈里回到過去,從過去走到現在的歷程回顧。哈里熱愛這個世界。他有很多經歷,跟不同女人的經歷,以及自己所從事的不同職業的經歷,他都想寫下來但卻沒來得及寫。他最終沒有能達到心中的目標。死前,他悔恨至極。故事的結尾,他死于一個夢境:他乘著飛機,向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的山頂飛去。
(海明威緣何如此偏愛對死亡的描寫?這與他的傳奇般的生活遭遇和獨特的遇險經歷是密不可分的。 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身心受到創傷,憂郁、恐懼如夢魘般糾纏著他。西班牙內戰爆發,他以記者身份奔赴前線,目睹了西班牙內戰中的生生死死,使他再次受到創傷,悲哀和死亡再次籠罩了他的心靈。他乘飛機時曾經遭遇飛機墜毀(但幸免于難)。海明威屢遭劫難,雖然總大難不死,但死亡的陰影始終籠罩在他的心頭。傳奇般的經歷,獨特而又復雜的遭遇,強化了海明威對生命的理解,后來的沉重病痛豐富了他對死亡的想象,使他對死亡有著神經質的敏感和宗教式的神秘感。)
這時的哈里對死亡已有了深層的感悟,軀體總是要歸于塵土的,然而人的精神卻會超然于塵世之外,獲得重生,他的肉體即將死亡,而他的精神卻向著乞力馬扎羅雪山巔峰飛去,他看到,像整個世界那樣寬廣無垠,在陽光中顯得那么高聳、宏大,而且白得令人不可置信,那是乞力馬扎羅山的方形的山巔。于是他明白,那兒就是他要飛去的地方。雖然身死但是精神、靈魂卻得到提升,這最莫過是哈利彌留之際最大的愿望,正如文中開頭提到皚皚白雪覆蓋下的乞力馬扎羅山的被稱為上帝的廟殿的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干凍僵的豹子尸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么,沒有人做過解釋。或許豹子在尋找什么并不重要了,它在如此的高度上出現,本身就有了獨特的魅力。
這時讀者才明白小說開始部分:“乞力馬扎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宇。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干的豹子的尸體,豹子到這樣高的地方來尋找什么,沒有人作過解釋。”
篇二:《乞力馬扎羅的雪》讀后感
海明威作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幾乎在他的所有的作品中都有他對生命和這個世界的困惑。到至今,我們早已從那時的工業起步發展到了今天的科技時代,他的困惑還在嗎?我不知道,但希望有人能代表大眾的高呼,不再沉淪吧。
《乞力馬扎羅的雪》要說是小說,它的本質不在情節而是全力貫穿到人身上了。所以,這應該不是一篇故事,主人公臨死在現實和睡夢中不停的記錄,他是在記錄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他要喝酒,他要吵架,那只不過是因為對另一種神圣東西無能為力的熱衷,消極背離,騙人騙自己的做法。
他記敘了幾天的故事。在夢中也就是往事的回憶,過去之中。那些生活的碎片一片片的浮起,他記錄下來。到了白天,他又把一切引到現實中來,生活中的一切矛盾。他又說他以前的那些生活,讓他感覺不對的生活。連此地打獵的非洲,他都未能擺脫原來生活對他的影響。那些往昔生活中的一刻一刻,正是一片片曾經被剝落的……每一片都閃著光。多數他夢中都有一些戰爭與戰爭下生活的印象。這樣,他認真的為自己為生活背負了責任感,但又因無能為力而苦惱,而他的女友對他,就像他對生活對自己那樣有責任而無能力。他在飛機上看見了乞力馬扎羅上的山頂,那里一切的美麗,世界寬廣而無垠。于是,他明白那兒就是他要飛去的地方,這便是他臨終一刻想到的與寄托。
如果這樣,你會說生活本不該那樣認真,知足才可常樂。可是,這對人來說又是多么辨證的。若是完全平靜下來,那倒不是人類社會本身了。這些完全是自己的選擇,也許根本不能選擇而是被注定了的。對待生活的態度,只會影響你自己的生活,改變不了其他。所以,生活可以說是選擇來或者命定了的。不過,除了對自己的責任外,你不該忘記周圍的人,應該他們因為你的存在而美麗。畢竟這是最好的祝愿。
【《乞力馬扎羅的雪》讀后感】相關文章:
乞力馬扎羅的豹子的故事05-20
讀羅隱《雪》有感05-13
克麥羅沃的雪散文01-21
要乞就乞的有尊嚴情感散文03-01
馬扎坡的記憶散文05-14
克麥羅沃的雪情感日志01-24
《乞貓》的原文及譯文03-14
克麥羅沃的雪寫景散文隨筆01-17
羅生門讀后感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