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卵石》讀后感范文
寒假里,我懷著一顆感動的心,讀完了《鵝卵石》。《鵝卵石》這本書,對我的感觸很深。
頑皮男孩陳大同被父母送進一個名叫“忘憂農場”的山中度假營,這里曾經淹死過一名品學兼優的少年朱樹凱。陳大同一心想要找出朱樹凱溺死河中的真相,于是在山中悄悄展開了調查。
我覺得書中的主角陳大同,是一個很可愛的小孩。他善解人意,懂得承認錯誤。他并沒有去強迫傷心、憂郁的素雯和鑫磊說出他們心底的秘密,而且自己做錯了事都會主動去向蔡爸爸承認錯誤。在“忘憂農場”里,陳大同成長了,從起初一個迷戀電子游戲的任性小孩到最后的善良、寬容,他懂得了:人要懂得付出、奉獻,別人快樂了,自己也會快樂。
我真想去“忘憂農場”體驗一番。那里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大魚大肉,甚至也沒有時鐘,卻有甘甜可口的有機蔬菜、清澈的溪水和快樂的農家生活。剛開始大同來到“忘憂農場”心里是千千萬萬個不同意,可是住了六天后,他卻真真正正地喜歡上了這里,還改掉了許多壞習慣。這里真的`可以幫助我改掉壞習慣并且體驗遠離都市的樂趣嗎?有機會,我真的想去試試。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蔡媽媽說的一段話:“我們的心田,就像田地一樣,有鮮花,有蔬菜,有瓜豆,有野草,有時還會飛來美麗的蝴蝶。你要先拔掉野草,鮮花才會長出來,蝴蝶才會飛過來。”是呀,如果心里很亂,怎么可以做好事情呢?一棵雜草,也許是一聲欠缺的道歉,一件令自己內疚的事,一份不切實際的欲望……只要用心拔除了雜草,幸福與快樂便在心中悄悄萌芽,不知不覺地來到你的身邊。
最令我感動的,是那兄妹之間濃濃的親情。哥哥朱樹凱為了讓妹妹得到快樂,特意在“忘憂農場”挑選了100個鵝卵石,用紅色顏料畫了愛心在上面,并放在溪邊晾干,想讓妹妹素雯遇見快樂的事就將一顆鵝卵石丟進魚缸,等到100顆鵝卵石全部在魚缸時,她就成了一個快樂的小女孩。不料當天晚上發洪水,把鵝卵石和正在“搶救”鵝卵石的朱樹凱沖走了。朱樹凱溺死在河中,鵝卵石也不知去向。一個哥哥,竟愿意為自己的妹妹付出這么多,甚至把自己的安危拋至千里之外。為的,僅僅只是妹妹那一張開心的笑臉。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鵝卵石,會變得與眾不同,是因為鵝卵石被賦予了愛和希望。我認為素雯真的很幸運,遇上了朱樹凱這樣一個品學兼優、愿意犧牲自己的好哥哥。哥哥對妹妹的愛,化作一顆顆鵝卵石,默默地沉在水底,悄無聲息。
我也有一個好哥哥。寒假里我去哥哥家玩,他便拿出一套棋,準備和我下幾局。哥哥心里知道我學象棋還不到兩星期,但自己卻已經是個老手了,他便故意讓著我,自己卻錯過了許多獲勝的機會。哥哥的兩個“炮”早已對準了我的“帥”,我心急如焚,心想:糟了,大禍臨頭了!這個“帥”怎么也逃不掉的,只好乖乖認輸了。哥哥卻沒有吃我的“帥”,故意去下另一個棋子。我趕緊把“帥”撤離到“安全地帶”。就這樣,我每場都是獲勝。晚上,哥哥還陪我看電視、做游戲……其實,我認為我自己也很幸運。
書中大家的友誼也同樣深深感動了我。詩詩和春喜特意用自己的午餐時間用顏料偷偷仿照朱樹凱的做法畫了愛心鵝卵石,還用吹風機吹干,放進河里,為的是讓素雯把它們誤以為是哥哥留下的,讓她心頭的悲傷早日消退;詩詩為了尋找真正的愛心鵝卵石,卻中了暑……在“忘憂農場”,伙伴們互幫互助,團結友愛。
一個鵝卵石,一顆心,一分快樂,這才是鵝卵石真正的意義。其實,只要去幫助別人,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不用鵝卵石,生活也會變得無比快樂!
【《鵝卵石》讀后感】相關文章:
鵝卵石讀后感02-06
《鉆石與鵝卵石》讀后感03-06
《99顆鵝卵石》讀后感范文01-07
告別鵝卵石08-12
鵝卵石的啟示05-27
寶石與鵝卵石01-08
家鄉的鵝卵石09-20
讀《鵝卵石》有感04-26
鵝卵石和鉆石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