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中的一條船》讀后感悟
《汪洋中的一條船》講述的是一個天生殘疾者鄭豐喜自強不息、造福鄉里的真實故事。他雖然先天身患小兒麻痹,落得雙腿殘疾,差一點就被家人拋棄,艱苦的人生磨難,孕育了豐喜自強不息的毅力與求存的積極精神,不但靠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在社會上生存了下來,還逾越了種種障礙走進了學校求學,在一邊要奉養家庭的壓力下取得了讓人無法想象的優異成績。鄭豐喜的堅強毅力和頑強奮斗的精神感動了同校法律系女同學吳繼釗,兩位有情人終于結為連理,婚后還育有兩個女兒……
鄭豐喜將自己的經歷寫成自傳體小說《汪洋中的一條破船》,發表后反響強烈。豐喜的事跡在臺灣廣為流傳,他遂被評為臺灣十大優秀青年之一。正當中秋節全家團聚時,卻得知豐喜已患肝癌的噩耗,鄉民們居然為他舉行萬人祈禱大會,求神佑其康復,但后來他終因醫治無效而病逝,年僅三十二歲。電影看完之后我無言了。我腦海里浮現的,依然是那個在上學的路上緩慢地爬行著的孩子。不知道怎樣來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
我寧愿這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而不是真實的再現。真的不敢相信世上盡有如此歷盡磨難的人。當我看了汪洋中的一條船,我才覺得自己其實是多么的幸福。真的希望從來都沒有過鄭豐喜這個人……
人生就像一個五顏六色的調色盒,每一種顏色表達著不同的意義,而一個人就像是一滴水,成千上萬的人匯成了一片“汪洋大海”,在這片汪洋的水面上卻有一只這樣的船在堅持不懈地航行著,這條船永遠都會屬于他們。這部電影可以說是用血和淚所編織而成的紀錄本。看完真的感動,這種感動有別于楊過等候小龍女16年,許仙當和尚來積修功德祈求娘子早日脫離苦海這些。《汪洋中的一條船》是真實的自傳。是發生在幾十年前的真實故事。
一個經歷艱苦生活的不幸兒,一個在生活中苦苦掙扎的生命,他用短暫的生命對執著與堅強做出了最有力的詮釋。上帝不算不公平,豐喜擁有的,有些人碌碌無為一輩子也得不到。這樣的人生才是完美的,才是真正的生活。命運可以不垂青你,但你不能拋棄自己!這是他人生奮斗的全部意義!鄭豐喜的成功來自他自身的努力與奮斗,不平凡的人生經歷造就了不平凡的人,他的感人事跡可以激勵后人,教育來者。苦命的人、堅強的人、大寫的人、短暫卻精彩的人生!我佩服他的'毅力與勇氣無論是生活和愛情,他都贏得了成功,因為他和吳繼釗至死不渝的戀情,也更肯定了他的人品。
作為一個四肢健全的健康人來說,捫心自問,原來人可以是這樣活的,我們雖然健全,但是不如他的一分頑強,雖然生活中有齊所有的不愉快,但不論如何都沒有理由、沒有借口去怪誰。那怕正處于一種十分艱難的境地,猶如一葉汪洋中的小船駛進了蒼茫的大海,一切都還是未知數。如此看來,這一葉汪洋中的小船所面臨的,便不是什么“哪邊是岸,哪里有島”的問題了。而是只有不斷的努力奮斗,才能得到想要的一切,相對于他的苦難來說,我們所謂的苦難仿若顯得太蒼白!人生是海,人生是風,人生是船,人生是港灣。
努力吧!相信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能活出自己一片天空,給人生寫下一段段美好的音符!加油吧!愿我們的明天會精彩得如彩虹吧。本劇不僅是鼓勵不幸殘障的人能藉此尋求到求生的燈塔,同時也給那些健壯的人,尤其是那些消極頹唐,不思上進的青少年朋友,對自己的過去有所省悟,鄭豐喜的奮斗精神和感人事跡,無異是一支強心針、一面好鏡子。生命多美好啊,我們有理由不去珍惜嗎?
【《汪洋中的船》讀后感悟】相關文章:
讀汪洋中的一條船有感04-21
《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學生讀后感05-10
汪洋中的一條船觀后感05-11
汪洋中的一條船抒情散文04-26
撞船人生感悟12-29
大度汪洋成語解釋01-03
汪洋大海的成語解釋01-12
一瀉汪洋成語解釋12-17
人生是船,夢想是帆生活感悟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