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蔣捷《虞美人聽雨》有感
題引蔣捷原作: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從少年得志到兩鬢蒼蒼,只不過一場雨的時間。
據說那是宋度宗咸淳十年,你率意為文,便高高地中了進士。“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與那些年年歲歲苦苦掙扎于科場的舉子們相比,你的榮耀來得太過容易。你的文采風流,在一群江南才子之中,亦可謂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在江南的煙雨中,流光溢彩,炫人心旌。
然而,那一場雨,已經在你生命的天空里漫天落下。那一片雨聲,淅淅瀝瀝,忘記了歲月,忘記了空間,也忘記了你每一次悲歡離合時的種種心情,就那樣,在你燈火通明的窗外,在你久未有人踏訪的石階上,點點滴滴,響到東方既白,日上桑榆。
一生的悲歡榮辱都在密集的雨聲中漸次走來,如一襲厚重的蓑衣,濕漉漉的,裹在你削瘦的詩肩之上,江南的小船,亦無法承載這一份沉重和悲涼,在漫天的風雨里,載沉載浮。
你其實只是歷史的一個偶然,縱然你詩詞歌賦諸體皆備,你亦無力獨撐門戶。在南宋那些詞家巨擘中,你雖已與周密、張炎、王沂孫等人并駕齊驅,號為南宋四大家。而實際上,你只是一個寂寞的歌者,在江南的煙雨之中,淡淡地唱著屬于自己的親情鄉思,寂寞傷感。“小巧樓臺眼界寬,朝卷簾看,暮卷簾看,故鄉一望一心酸。”那些圓潤光潔的朱漆欄干,在微微的春寒中,記住了你徘徊無緒的徬徨。揮之不去的,永遠是你飄泊異鄉時的繾綣和蒼涼。“拍遍欄干,敲遍欄干”,同樣是拍遍攔干,你的聲音很文弱,也很黯然,無法與稼軒的豪爽俊朗相提并論。和辛幼安的慷慨激昂、壯志難酬不同,你的字里行間,散發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孤獨。
即使江南水鄉如夢,也無法替代故鄉那落魄的老屋。無論在船上,還是在鞍上,你的生命總走不出那一場來勢洶洶的雨,走不出溫柔遍地的'江南水鄉。吳江垂虹橋畔,仍堆砌著你留下來的千年惆悵,你的淺斟低唱仍在河邊的濃濃的柳蔭里發酵。兩岸的朱樓鱗次櫛比,那一片別出心裁的繡簾在柔軟的春風里招展如旗,是誰惹起了你平生的心事?哀怨的笙簫低低地響起,“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清麗瀏亮的吳歌軟軟地裹在在欸乃的槳聲里,越發讓人不忍卒聽。“何時歸家洗客袍?”身上淺藍色的布衣,是妻子臨行前親手披上的么?在連年的跋涉里,染上了多少風塵仆仆的顏色?那一聲聲故作平靜的叮嚀,是否還牢牢地別在胸襟?風又飄飄,雨又瀟瀟,你的心事如起伏的小舟,在江南的風雨里艱難穿行。
失意是你生命中注定的主題。因為你既不能迎合時人于當世以博取一官半職,更無法向新朝強顏作笑,媚顏事人以邀祿榮身。扎根于內心深處的“忠君”思想,讓你不得不遁跡于江湖之外,你必須將自己定位為南宋遺老,讓自己再次游離于社會的主流之外,靜靜地承擔著那一份落寞和困頓。盡管昔日的知交相繼步入權力中心,盡管那一封封厚厚薄薄的信箋寫滿了對你的揄揚和薦引,但你已經別無選擇。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朝代里,你所扮演的是一種異樣尷尬的角色:仕途坎坷,孤傲不群。
三萬六千傾的太湖煙波浩渺,承載了多少詩人墨客的豪情壯志,或者旖旎風流?太湖三圣的傳說太遠,范蠡的小船悠悠蕩蕩,載著屬于他和西施的傳奇駛向了遼遠的歷史深處。這些美麗而神奇的故事背后有多少真實的支撐,我說不清楚。我只知道,在南宋搖搖欲墜的江山最后傾覆之后,你最后的希望也只能付諸東流,既然無法為這片殘破的土地做點什么,退隱江湖,也不失為一種值得同情的選擇。
在又一次淡淡的小飲之后,你微睜酕醄醉眼,輕聲低問鄰座老翁:“府上要請人抄寫《牛經》么?”老翁似乎沒有預料到你會有如此一問,連搖雙手,一言不發,便匆匆離去。“醉探枵囊毛錐在”,毛錐猶在,客囊已空,只是時事不堪,何時才能繡口微吐,彩筆輕揮,便成錦繡一樣的華章?讀詞及此,我無法不想起稼軒的感喟:“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平戎保國也罷,良策安民也罷,在文章不值一錢買的歲月里,它的存在,于你,于歷史,似乎都只是一個嘲諷,一個笑話。
細細的雨點又一次飄灑在你寂寞的天空,而你此時的天地也只是一方破舊的古寺。那雨化成霜,化成雪,化成你無邊的愁思和斑白的兩鬢。你終于褪盡了最后一絲貴胄的氣息,在江南淡淡的煙雨中,走進了歷史,走進那一聲淡淡的喟嘆。
【讀蔣捷《虞美人聽雨》有感】相關文章:
蔣捷《虞美人·聽雨》08-18
《虞美人·聽雨》蔣捷宋詞鑒賞01-19
《虞美人》蔣捷宋詞鑒賞02-04
蔣捷《虞美人》宋詞及鑒賞01-24
讀《虞美人·聽雨》08-20
讀《虞美人·聽雨》08-20
蔣捷虞美人古詩原文及賞析01-20
《虞美人梳樓》蔣捷宋詞鑒賞01-31
《虞美人·聽雨》賞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