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讀周耀《花馨沁心》有感:仁善與正義堆砌的人情味

時間:2021-04-09 19:46:07 讀后感 我要投稿

讀周耀《花馨沁心》有感:仁善與正義堆砌的人情味

  接近年關時,我收到了周耀先生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說集《花馨沁心》。記得在他的詩詞集《春暖神州》問世之后,于去年又出版詩歌集《雨潤田園》,時隔一年,又是一本小說集,這讓一向惰性很重的我不由得心生敬佩。

  一直以來,自己在閱讀方面,比較偏重有影響力的作品,或者讀散文總是偏愛那些唯美、空靈、飄逸的文字,小說也是喜歡語言詩意時尚,情節復雜曲折、情感濃烈、充滿活力和生機的作品。但是,近兩年來,時不時的收到周先生給《青泥嶺》雜志投過來的文稿,短篇小說偏多,在選稿的過程中,通過認真閱讀,他那積極向上、充滿正氣的鄉土文字總是令我深思,同時對自己在文筆方面的偏執感到慚愧。

  在春節的喜慶繁忙和煙花炮竹聲中,我暢游在《花馨沁心》精心鋪排的一個個小故事里,沒有淚如雨下的感人揪心,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大非,但卻掀起了心靈深處藏匿很久的那一種濃濃的人情味,還有讓人心生希望和期盼的那一種精神和力量。掩卷長思,我對“博覽群書”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花馨沁心》共收集70篇短篇小說,可謂包羅人間萬象,道盡酸甜苦辣,聚結形形色色。正如序言所寫:篇篇有趣、有情、有味、有精神、妙筆生花,文花麗艷,馨沁心脾,讀之受益。由此看出,作者平日里對周圍人和事的關注,對這一切傾注的情感。也足以表明,作者為人謙和、仁義善良的品性及對生活的珍惜和熱愛。

  《花馨沁心》中,每個故事都是以細小的生活斷面切入當下的生活,以平民的視角和悲憫之心,書寫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情感和多樣人生,貫穿著強烈的現實主義關懷意識和人道主義的慈悲情懷,處處傳遞著善意,撒播著溫暖。在反映底層人的生活時,作者沒有寫他們的苦難,而是寫出了這些人在承受生活苦難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樂觀心態和對他人的溫暖情懷。在對普通個體命運際遇和發展的書寫中,總以真善美為主旋律,并將之寓教于平凡的生活中,充分驗證了“正義一定戰勝邪惡”的真理。例如《醫德》:通過醫生拒絕收取紅包而引發的'病人狀態,深刻地揭示了看病求醫中,紅包之所以存在的兩種根源——醫生和病人,尤其病人,已將送紅包視為看病環節中再正常不過的現象,相反醫生若不收,便會被視為不正常。作者只是寫了醫生與病人的一個片段,其實社會上諸多的不正之風,又何嘗不是“醫生”和“病人”相互縱容、相互助長而造成的呢?《錯疑》的情節大致如下:幾位秘書都很出色,從中要提拔一名當領導。人多肉少,自然少不了一番暗地里的較量,其中頻繁出入領導辦公室的要算是小青了,大伙都推測他在巴結領導,自然認為提拔非他莫屬。哪知道,到最后卻是另外一種結局,那些胡亂猜測的人聽到結果后羞愧難當。“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正是這篇小說告誡我們的道理。《修車師傅》寫得更是超乎常規卻又情真意切:學藝不精的厚福在師傅對面擺了個自行車修理攤,眼看著對面生意門庭若市,自己門前卻一片冷清,心中難免妒忌和沮喪。作者筆下并沒有發生“賣蔥的見不得賣蒜的”,而筆鋒一轉,讓故事以厚福在師傅的幫助下,生意日益紅火為結局。《地流丹》主要通過敘寫一名工作很有原則的稅務干部,以尋找貴重的石頭“地流丹”為借口,長期資助“我”上學的故事。《半夜索魂》這個一千字左右的短篇,卻深刻地反映了如何做人、如何為官的道理。《龍柏盆景》、《心情》、《諾言》、《紅豆杉》、《搖錢樹》、《銀碗》、《錄取通知》、《醫德》、《包戶扶貧》等等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不是揭示走端行正地做人和光明磊落地做事的信條;就是書寫“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樂和幸福;抑或是陶冶情操,高潔人生,珍惜生活的展示。

  每篇小說的結構都非常簡單,人物僅僅幾個,形式上沒有任何雕琢,故事極為平淡,寥寥數千字,卻平而有骨,淡而有味,意蘊無比豐富,感情無比充沛,時時引起心靈的共鳴,令人久久品味,深深思考。尤其對人物生活細節的挖掘與表現,是小說更加有韻有味,更加耐讀。書中第一篇《金銀花》中有這樣一個場面:“小孩將臉洗干凈,感激地給我端來了泡茶,茶葉幾乎裝滿了杯子,水吸不到。小孩的婆婆看見,急忙拿了空杯子將茶葉倒出了一半、、、、、、”物質匱乏的莊稼人,茶葉更是緊俏,可小孩為了表達感激之情,硬是給“我”泡了滿滿一杯茶。作者這種毫不造作的細致描寫,最能道出農家人的實在。在讀到《體驗生活》中的一段文字時,我真的差點嘔吐,但也真正領教了作者表現生活的張力:“偷吃的大公雞,不知啥時站在地桌的面中心,吃飽了將雞屎拉在屁股后的面上,還高興地扇動著翅膀打鳴。我趕公雞出門,準備挖掉那塊面清理雞屎時,隊干部的愛人,眼明手快地用抹布擦去雞屎,方法不當,雞屎在面上抹了一大片。抹布在水里涮了涮,擰干又到面上擦了擦,就和新搟的面一起切碎,燴成了一鍋面片。燴好面舀在大盆里,放到地桌上涼著。‘吱’的一聲,豬娃不知啥時進來,嘴伸到盆里吃飯,被燙后痛得叫喚著在地上擦嘴,面盆里豬嘴遺留的污物在湯面散大。”這是多么臟污的一個場面啊,硬生生地出現在了作者的筆下,讓農村的生活片段活靈活現地呈現。這兩個情節,我不但多次聽人講過,而且前些年在偏遠山區下鄉時也曾親眼看到過,只不過那次我餓了一天的肚子。正是這樣的細節,讓《體驗生活》升華,也正因為書中諸多如此一樣的細節描寫,讓《花馨沁心》更富有小說的藝術魅力。

  《花馨沁心》的語言從容節制、通俗平實、非常口語化。寫小說,故事是材料,語言是工具,用什么樣的工具將材料更好的組裝,應該是小說作者最為重視的一點。周先生善于用樸素的語言來表現真誠,用率直來抒發感情,使小說更有表現力。同時,好多篇章讓故事在發展的過程中融入俗語或者詩詞中,不論這些俗語或者詩詞是出自他人,還是作者自己之手,也都充分體現了作者熱愛詩詞,博古通今的文學造詣。

  前不久,在閱讀時看到這樣一句話:要有體溫的寫作。對這句話我一直在深思,如何做到有體溫的寫作?當《花馨沁心》中的一個個故事,如一幕幕有血有肉的生活畫面從我眼前慢慢地走過時,我漸漸茅塞頓開。周先生這種樸實無華、淡定平實、地氣十足的寫作,應該算是有體溫的寫作。有了這一點,書中有些地方的不足,如敘事過于簡單,詩詞引用的過于繁贅等問題,在閱讀過程中,似乎已經被掩蓋而過。縱觀《花馨沁心》,從中悟出:無論現實怎樣的啼笑皆非,我們的內心一定要寬廣博大,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本來就存在著多重、多元的道德觀念,那就要看我們以什么樣的主流、健康的社會道德來防御抵制不良的道德思想。周先生將他豁達、積極、仁善的價值觀、生活觀、道德觀、審美觀融匯在他用心創作的故事中,更好地闡述了當今社會主流,健康的社會道德的走向和發展。

【 讀周耀《花馨沁心》有感:仁善與正義堆砌的人情味】相關文章:

讀《正義》有感11-01

讀《正義論》有感05-11

讀《正義的訴求》有感05-16

讀《蘭馨集》有感05-16

讀《正義之士》有感01-26

讀《孫正義的頭腦》有感04-09

花的智慧—讀《黃玫瑰的心》有感12-27

夏日沁心01-13

讀《要善問》有感02-0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色窝窝视频手机在线播放 | 午夜成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bd | 亚洲少妇另类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性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