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哪有那么難》讀有感
讀《學習哪有那么難》有感
-----相信自己 迎接中考
在王金戰老師的序里面有這樣一段話:學習方法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用的,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世上并沒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但學習中確實有一些具有共性、規律性和策略性的東西是我們應該去認識和把握的,抓住了這些東西我們就能保證學習的高效率。
我自己今年帶的正是初三畢業班,很多學生經過一次次的考試,常常對自我失去了信心,所以,對他們進行有效的信心教育、順利地迎接中考,我覺得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感一:相信人人都能學習好
“如果一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背負著太多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反而會讓這個學生垮掉。因為學習本身其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說學習本身可以給人帶來一種非常快樂的享受。”
從暑期上課到現在,同學們接受了無數次考試的考驗,有很多同學在成績面前漸漸失去了足夠的信心。記得其中一位同學來找我談心,然后急得都哭了。
“老師,我真的很努力了,你讓我建立錯題集,我認真做了;你讓我背,我也全都認真背了,可是為什么最后考起來還是兩百多名呀?這樣我還不如不認真了。反正一切都是白費!”
望著她的眼神,我慢慢地跟她說,“小A你別急,好好靜下心來想想,到底是哪里出問題了。既然你已經努力付出了,但卻沒有收獲,是不是在方法上犯了錯誤呢?”
我這一說,她好像有點觸動,思考了片刻,然后等著讓我指點迷津。但是,我卻沒有給她具體的方法,我覺得方法要靠她自己去感悟,只有適合她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但是我覺得有必要給她指明方向:“小A,其實你可以向小B、小C取取經,她們的方法也許你能受用。還有就是記得,一次次小小的失誤不能打倒自己,任何時候都不能對自己失去信心,因為,只有來自內心的強大的自信,你才會有再次努力的勇氣。給自己一個期限,嘗試著用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復習,下次再讓我們進行有效的檢驗,好嗎?”
她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議。在第二次月考的時候,科學有了明顯的進步,我即時地對她進行了表揚,同時,通過這次深刻的'實踐,她也學到了學習的規律,所以,才有了如此的收獲。
從這一案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自信對學生的重要性。“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其實學習這件事,如果摸清了其中的規律,就一點也不難了。原先這位小A雖然認真地做了很多的努力,但也許都只是無用之功,所以,沒有一點的收獲,甚至成績還有所退步。一次次的成績的打擊讓她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我在與她交流的過程中,側重幫助她重拾信心。同時讓她知道學習的道路是曲折的,充滿了艱辛和汗水,但只要你找準了路子,其中的過程也是美妙的。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都要對自己有必勝的信心,虛心向同伴學習,這樣才會令你感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
有感二:重燃學生“興趣”之火
這一批學生中有相當比例的孩子學習被動,沒有學習的內驅力。小陳同學,平常他總是笑瞇瞇的,和同學的關系處得也不錯,但就是學習不自覺,特別懶。每次的英語考試都是不及格,慢慢地對此門功課失去了信心。剛開始,由于對他也不夠關注,所以,也只是簡單地跟他說了一下,希望下次的考試他能夠認真起來,爭取考出好成績。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讓我漸漸地對他重視起來了。我想,他肯定被一次次的成績有所打擊,已經對英語失去興趣了。那我現在最大的任務就是要他對英語有興趣,重燃他對英語的“興趣之火”,然后慢慢地提升他的自信心。于是,一天中午我把他叫到辦公室,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我知道,每次的考試對你的打擊很大,那你想讓自己的成績有所提升嗎?”他用一種急切的目光看著我說:“老師,我當然想啦。”“那你能答應我,接下來認真起來嗎?”“我能。”聽著他那么堅定的語氣,我的心里有了底了。于是,我就讓他回家好好背誦單詞,爭取成績有一定的進步。果然,在以后的某次測試中,他得了68分,可把他給樂的。于是,我就暗示他:只要你認真,你是會有所進步的。
從這件事情中,我主要是讓產生厭學情緒的學生在學習中有獲得成功的機會。給他們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誘導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只要他們獲得了一點成功,老師就可以對他們進行鼓勵,使他們能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學習中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以上只是自己在教學生涯中的兩個生活片斷,以后的教學之路還很長,面對的學生也是形形色色。但我堅信,在教學過程中因生施教、懂得溝通的方法,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自信滿滿得迎接各種挑戰,將會是我從教之路中所追求的目標。
【《學習哪有那么難》讀有感】相關文章:
學習哪有那么難讀后感12-04
讀《難與易》有感12-24
讀《難和易》有感04-17
讀《難與易》有感11-16
讀《難與易》有感06-20
哪有那么多后悔散文04-11
讀《難與易》后有感04-26
讀《行路難》有感03-10
讀《難與易》有感作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