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亮劍有感優秀征文
讀丁偉的論文時,首先應該肯定其在軍事學上的意義,但覺得作者有點假,有事后諸葛的感覺,讀亮劍有感征文。但在小說中真實再現了一位敢講真話的將軍,而這位將軍和孔捷將軍一起成為兩個翅膀,豐滿主人翁李云龍將軍的文學形象,深化了小說不僅要逢敵亮劍,而且要未雨綢繆的主題。而這段論文又與后面的珍寶島炮戰相呼應,使整個文章的結構更加連貫緊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可謂大矣。現摘錄丁偉論文如下:
我見過一些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家族人數一般都多達一二百人,家族的主宰是最年長的曾祖父,曾祖父的健在使這個龐大的家族充滿凝聚力,而曾祖父的離世必然導致大家族的解體。由此,我得出結論,一個大家族的穩定是相對的,而分裂則是必然的,一旦這家族內部的平衡被打破,頃刻間就會土崩瓦解……我要說的是在當今世界的戰略大格局下,我國領土的`防御重點問題,請看地圖,我國領土的南部最大威脅是來自臺灣及國民軍隊占領的諸島嶼,間接威脅是駐守在臺灣海峽的美第七艦隊。
這些威脅不足為慮,憑臺灣的軍事實力,難以發動一場大戰,充其量只是局部的有限戰爭,而美國剛剛在朝鮮板門店簽署了停戰協定,短時間無力再戰,況且美國由于國家體制等諸因素限制不會輕易卷入一場大型戰爭。我國東部的日本在二戰中軍事工業被全部摧毀,二十年之內難以東山再起。我國的西部及西南部,惟一有能力搞起點事端的國家只有印度,我預測在不久的將來,我軍有可能在中印邊界地區的山地和印軍進行一場有限的邊境戰爭,印度的工業實力及軍事實力都不足以構成對我國的威脅,從作戰地域上看,地形對印軍頗為不利,我看,我軍只要拿下幾十公里縱深的幾個邊境重鎮,首都新德里便無險可守,我軍便可揮師直搗黃龍。結論是,西南邊境一旦發生戰爭,將是場有限的邊境戰爭,我軍所動用的兵力不會超過十個步兵團。
我剛才說過了,我國的西部、西南部、南部及東部都無太大的威脅。說到這里,丁偉四處張望了一下道,哦,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沒有蘇聯顧問,這樣我有些話就敢說了。同志們,下面我想說的是,從軍事角度,從國土防務角度上看,我認為,我國領土的防御重點應該放在西北部、北部、東北部……我剛才講過,任何一個大家族的穩定都是相對的,那么是否可以這樣認為,國家與國家的軍事聯盟也是這樣,兄弟手足之間可以為了利益反目成仇,那么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盟就更為脆弱,在任何時候,民族利益要高于意識形態的信仰。既是老大哥,又同屬社會主義大家庭,兄弟之間有什么事不好辦呢?為什么不把老沙皇搶去的150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還給我們?
我想老大哥不會還,且不說西伯利亞的資源,就是失去那個遠東的不凍港,老大哥也受不了,那會失去對半個太平洋的控制權,看看吧,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四五年抗戰勝利時我率部出關,和老大哥們打過交道,現在想起來,總覺得有點兒那個。同志們,今天我講的不是政治問題,和兄弟國家建立軍事聯盟時間的長短也不在此范圍內,作為我軍的高級指揮員,我所考慮的是軍事問題中的國土防務問題,從理論上講,一個國家的周邊地區出現一個軍事強國,不管這個軍事強國有沒有動手的打算,事實上,潛在的威脅已經構成,動手不動手的主動權在人家手里,我們要做的是未雨綢繆,等人家動了手就晚了,讀后感《讀亮劍有感征文》。四五年老大哥出兵東北,戰術上確實漂亮,機械化兵團的推進速度驚人,后勤保障能力簡直無懈可擊,受過二戰洗禮的蘇軍將領們在戰役指揮方面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專業化程度令人稱道,合圍80多萬關東軍如摧枯拉朽。當時,由于我們所處的地位,自然是拍手稱快。但反過來想,將來有一天,老大哥故伎重演再照樣給我們來上一手,我們可就笑不出來了。
請看我國與蘇聯、蒙古的邊境線,幾乎無險可守,地形不利于我,極易受到攻擊,新疆、內蒙古地區的戈壁和草原非常適合大規模裝甲集群和摩托化縱隊的展開,而蘇軍對此當是強項。我國的東北地區的戰略地位前出,易受來自不同方向的攻擊,對方一旦得手,我國將喪失重工業基地和戰略資源基地,后果不堪設想,而旅順港的失守將使對方在我國北方地區建立起一個穩固的戰略支撐點,他們的太平洋艦隊可以沿我國海岸線巡航,黃海、東海甚至南海都將是太平洋艦隊的游弋范圍,我國一萬多公里海岸線將全部被封鎖,而對方卻可以在漫長的海岸線任何一點進行兩棲登陸。同志們,這不是聳人聽聞,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在將來的某一天很可能發生的事,這潛在的巨大的威脅是實實在在的,看看它的軍事力量的構成吧,它有四大艦隊,太平洋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北方艦隊和黑海艦隊。它是全世界惟一擁有五大軍種的國家,除海陸空三軍外,它還有戰略火箭軍和國土防空軍,它的軍事力量構成是為全球戰略設計的,而絕不僅僅是用于國土防御,它們有能力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進行一場戰爭,在決定是否進行一場大戰的決策方面,它的國家政體比英美國家更為迅速有效。對此,我的結論是,應形成一種統一的戰略構想,把對付來自北方的威脅放在首要地位上,具體的軍事部署應該是這樣:第一,東北邊境應建立永久的國防工事,設置大縱深防御地帶,精銳兵團應部署在二線地區,作為強大的戰略預備隊;第二,北部及西部邊境,防御重點應設置在二線,比如,內蒙古的國防工事應設在張家口外的大青山一線,因為在大草原上和對方的機械化兵團作戰,純粹是以已之短攻敵之長。我軍缺乏本錢,干脆讓出戈壁和草原。依托地形進行防御;第三,東北部的一線兵團應具有全攻全守的戰略思想,具體實施就是采用‘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戰術,避過敵軍攻擊鋒芒,采用多路反突擊方式,把戰場擺進敵方境內。李云龍同志,你的特種作戰分隊這時可以大顯身手了,如果能切斷縱貫西伯利亞的鐵路大動脈,那敵軍的突擊集團就會失去后勤保障,攻擊勢頭必然停頓。還有……算了,不說啦,我說過,這只是一個單純的國土防御問題,就事論事,與政治、外交都無關,如果同志們有什么想法,你就把它當做沙盤上的一場軍事對抗游戲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