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讀《做個“壞”父母 教出好孩子》有感

時間:2021-04-04 14:07:45 讀后感 我要投稿

讀《做個“壞”父母 教出好孩子》有感

  《做個“壞”父母 教出好孩子》讀后感

讀《做個“壞”父母 教出好孩子》有感

  每個孩子的開始就如同一張白紙,需要大人們正確的引導。既要充分尊重他們,又要讓他們懂得分辨是非。我們不僅不應該一味地去評價孩子的好壞,更不應該用世俗的標準來為孩子制造框架或打上標簽。 真正優秀的父母,是需要同孩子一起不斷學習和成長的。父母們首先要從內心接受自己“家長”的角色定位,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地承擔起好家長、好父母的職責。 孩子的世界如同一張白紙,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 讀完陳廷編著的這本《做個“壞”父母教出好孩子》,你就會發現,其實“壞”父母才是真正可愛的父母,“壞”父母們的教子之道,值得當下父母和老師借鑒。

  “壞”父母的“壞”與我們傳統概念中的壞可謂大相徑庭。“壞”父母懂得將孩子的幸福觀融入于對孩子的教中:“壞”父母還能夠不動聲色地讓孩子從“艱苦”中鍛煉出成才的潛能:“壞”父母還很會偷懶,凡事都放手讓孩子去干;“壞”父母還是個大孩子,喜歡突發奇想、異想天開,他們不會輕易否定孩子的想法,甚至比孩子對夢想還要執著?

  用孩子的幸福觀去教孩子P14

  懲罰,請三思

  在孩子漫長的成長道路上,父母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管教可以說是必須的。現在的父母,已經很少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觀念了,相反,更多的父母對孩子也總是贊美居多。然而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應該做到“獎懲分明”,所以面對孩子,怎樣懲罰,什么樣的懲罰適度,則非常值得討論和深思。

  事實上,適度的懲罰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孩子懂得何為犯錯,該怎樣改錯,但是過度的懲罰就可能成為“嚴教”一族,使孩子產生反抗情緒。一旦家長使用的懲罰手段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身體,還傷及了孩子的內心,那恐怕會造成無可彌補的后果。

  此外,不適度的懲罰還會給孩子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導致孩子形成一些錯誤的思想,相信下面的例子許多家長和孩子都深有體會:

  學校里有些班級常常出現這樣的怪現象:第一節是班主任的課,課堂上總是靜悄悄的.,很多學生甚至連大氣兒也不敢出,專心聽講,表現得特別守紀律,而第二節是科任老師的課,情況就截然相反了,學生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大鬧天宮, 表現出一副不是班主任的課,好不容易可以放松一下了的樣子。

  試問,為什么學生如此害怕班主任呢?正是因為孩子們害怕懲罰,是不當或過度的懲罰讓學生學會了依賴外界的刺激,沒有了自己的主見。

  此外,我們在懲罰孩子的時候還會犯主觀的失誤,并且固執己見,往往只看到孩子的缺點,有時會把責任全強加在孩子身上。于是很多孩子只想到的是如何逃避責任,有的孩子漸漸養成了推卸責任的思維習慣。如許多孩子明明做了錯事,卻謊稱是別人做的;或是很多孩子明知道做了錯事,卻假裝什么也沒發生過,故意隱瞞自己做過的一切,甚至欺騙父母。過度以及微小的事情所帶來的懲罰令孩子完全失去了主觀判斷的能力,讓他們無從分辨錯誤的大小和性質,只記得住犯了錯就會受到懲罰,以至于不擇手段地應對。

  說了這么多,那么究竟怎樣的懲罰才合適呢?面對懲罰,我們又該如何三思而行呢?或許下面的例子能帶給父母們一些啟示:

  王女士的兒子調皮搗蛋得很,一次,他在前排同學回答問題的時候將幾顆圖釘放到了那位同學的凳子上,結果那位同學坐下時被扎了,疼得大叫,老師將此事告訴了王女士,王女士氣得命兒子兩天不許吃飯,在廚房站一夜。老師知道了王女士對兒子的懲罰舉措后大為吃驚,趕緊勸王女士不要用這種方式懲罰孩子,太重了。可王女士卻覺得兒子過于調皮,輕了根本記不住。于是老師便出主意讓王女士的兒子每天負責接送那位受傷的同學上下學,過了沒幾天,王女士驚喜地發現了兒子的轉變,兒子不但總是把那位同學的傷情掛在嘴邊,噓寒問暖,更把家中的創可貼、云南白藥帶到了學校去給那位同學治病,王女士由此感慨良多,可謂受益匪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們只懂得服從和贏得大人的歡心,而是要讓孩子成長為成年人之時懂得承擔責任,如果教育者一開始就能帶頭敢于承擔責任,我想孩子也會慢慢學會負責任的品德、擁有寬闊的心胸。 其實,懲罰并不可怕,也并不是懲罰孩子就一定是錯的,在西方,許多對孩子適當的懲罰方式就非常值得中國父母們借鑒。這些方式在許多中國父母們的眼中或許還有點兒另類,甚至顛覆了中國父母們思想中傳統的“好父母”的評定標準,但正是這種“壞”父母的“壞招”,卻有著與時俱進的優勢。父母們以犯“壞”來懲罰孩子,其實歸根結底也是為了達到深刻的教育目的,所以一些所謂 2

  的“壞招”反而更能有效地讓孩子們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并且留下深刻的記憶。 如在大洋彼岸的新西蘭,打孩子是違法的行為,因此當地的父母一般都不會體罰孩子。作為一個頑皮孩子的母親,貝尼一般都會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對待孩子在公眾場所犯的錯誤。有段時間,貝尼的兒子總喜歡往花園的魚池里扔石子,每每兒子這樣做,貝尼就會對兒子說:“你看看,你把小魚砸痛了,把水池也弄亂了,水池都不漂亮了吧?”然后貝尼還會要求兒子把水池里他扔進去的石頭撿出來。兒子并不是每次都那么聽話,有時候也會不管不顧。這時貞尼一般不會強迫他去,反而會自己下去把石頭撿出來給兒子看。如果正好碰上兒子鬧著要跟他玩兒,貝尼就會借機教育孩子:“現在我要去撿石頭,沒時間陪你玩兒。”這樣一說,兒子便會認識到他錯誤行為所帶來的后果。貝尼認為,孩子并非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點而已,因此,父母從孩子小的時候起就應該先教他學著約束自己。

  再如在美國,父母和老師常用所謂“計時隔離”的方式來“懲罰”一時不守規矩的孩子。比如孩子不聽話就把他關進他的臥室,讓他獨自待上幾分鐘,其實跟我們國內的“面壁思過”大有異曲同工之妙。隔離時問過后,父母們準時把孩子叫出來,并借機進行教育,對督促其改正缺點大為有效。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幼兒園,這種教育方法都很有效,而且對孩子具有一定的威懾力。因為孩子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從眾心理和群體感,把犯了錯的孩子單獨隔離出來一小會兒,會使他們感到自己被區別對待了,并且也暗示他們:淘氣是不為大家所接受的。而讓淘氣的孩子暫時離開,還可以大大緩解大人和孩子之間的緊張氣氛,給孩子一個冷靜的空間對錯誤的反思。

  總之,懲罰孩子,我們要三思而后行。正在成長的青少年,我們要了解他們的心理,不該一味地管教,更不該一味簡單粗暴地懲罰,而是應該真心真誠地與他們合作,才能讓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手机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 | 五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日韩欧美t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欧美精选在线 |